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程莘農臨床常用方——秘不傳人(1)

程莘農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當代優秀中醫專家,國家級名老中醫。我國首屆30位“國醫大師”之一。
程薪莘教授一生緻力于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在傳統針灸的診治和疑難病症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在長期臨床醫療和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種簡便、易學、易教、讓患者痛苦小的進針法,——“程氏三才進針法”,即取意天、人、地三才。程莘農教授獨特的針法,臨床療效好,治愈了衆多的病人。為了繼承發揚他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由弟子王宏才、馮春祥、王紅偉等人,将程教授臨床辨證立法,施術取穴,進針手法,留針取針,以及各種行針催氣方法及驗案精華等編寫成冊,希望本書對中醫同仁有所啟迪。
本文内容取自《國醫大師程莘農臨證指針》 1 秘不傳人之 程莘農臨床常用方(1~19) 程莘農臨床常用方秘不傳人
1.中風方:
百會穴、人中穴、太沖穴、湧泉穴、豐隆穴、手十二井穴。随證配穴:牙關緊閉取下關穴、頰車穴、合谷穴/神阙穴、氣海穴、關元穴、風府穴、通天穴。上肢取肩髃穴、曲池穴、外關穴、合谷穴。下肢取環跳穴、足三裡穴、陽陵泉穴、解溪穴。舌強不語取啞門穴、廉泉穴、通裡穴。風陽上擾瀉風池穴、太沖穴,補太溪穴、三陰交穴。心肝火盛瀉大陵穴、行間穴,補太溪穴。口角歪斜取地倉穴、頰車穴。

2.催醒方:
人中穴、百會穴、内關穴、氣海穴、中沖穴、合谷穴、太沖穴、勞宮穴、湧泉穴、足三裡穴。

3.清暑方:
大椎穴、曲池穴、内關穴、水溝穴、百會穴、十宣穴、曲澤穴、委中穴。

4.感冒方:
風府穴、風門穴、風池穴、列缺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魚際穴、少商穴、外關穴。

5.止咳方:
肺俞穴、合谷穴、肺俞穴、中脘穴、足三裡穴、豐隆穴、尺澤穴、中府穴、列缺穴、照海穴。咽喉疼痛加少商穴,發熱惡寒加大椎穴、外關穴。咳血加孔最穴、膈俞穴。

6.止喘方:
肺俞穴、風門穴、大椎穴、列缺穴、合谷穴、太淵穴、足三裡穴、太白穴、天突穴、尺澤穴、豐隆穴、定喘穴、太溪穴、腎俞穴、膻中穴、氣海穴。久咳加身柱穴、膏肓穴。脾虛加中脘穴、脾俞穴。

7.健胃方:
期門穴、太沖穴、中脘穴、足三裡穴、内關穴、裡内庭穴(經外奇穴)、三陰交穴、公孫穴、脾俞穴、氣海穴(隔姜灸)。

8.止吐方:
太沖穴、脾俞穴、中脘穴、下脘穴、足三裡穴、内關穴、公孫穴。

9.止呃方:
膈俞穴、中脘穴、内關穴、足三裡穴、上脘穴。随症配穴:膻中穴、太沖穴。随症配穴:巨阙穴、裡内庭。

10.腹痛方:
脾俞穴、章門穴、中脘穴、天樞穴、胃俞穴、氣海穴、足三裡穴、公孫穴、神厥穴、裡内庭穴

11.止瀉方:
天樞穴、脾俞穴、章門穴、太白穴、腎俞穴、命門穴、關元穴、太溪穴、足三裡穴、内庭穴、陰陵泉穴、中脘穴、氣海穴。

12.腹脹方:
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穴、上巨虛穴、關元穴、太白穴、合谷穴、氣海穴、陰陵泉穴。

13.通便方:
大腸俞穴、天樞穴、支溝穴、照海穴。 熱結:曲池穴、合谷穴。氣滞:中脘穴、太沖穴。氣血虛弱脾俞穴、胃俞穴、足三裡穴。灸神阙穴、氣海穴。

14.遺尿方:
腎俞穴、膀胱俞穴、中極穴、三陰交穴、大敦穴。有夢遺尿:神門穴。食欲不振:脾俞穴、足三裡穴。

15.癃閉方:
命門穴、腎俞穴、百會穴、關元穴、陽池穴、膀胱俞穴、中極穴、三陰交穴、委陽穴、水道穴、水泉穴。

16.安眠方:
神門穴、心俞穴、三陰交穴、胃俞穴、足三裡穴、腎俞穴、太溪穴、肝俞穴、膽俞穴、完骨穴、安眠穴、脾俞穴、隐白穴。

17.心悸方:
心俞穴、巨阙穴、神門穴、内關穴、通裡穴、丘墟穴、巨阙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裡穴、豐隆穴、膽俞穴、厥陰俞穴、腎俞穴、太溪穴、水分穴、關元穴、神阙穴、陰陵泉穴

18.癫證:
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神門穴、豐隆穴。

19.痫證:
水溝穴、鸠尾穴、間使穴、太沖穴、豐隆穴。發作時:心俞穴,印堂穴、神門穴、三陰交穴、太溪穴、腰奇穴。

程莘農教授近半個世紀以來緻力于中醫臨床工作,在傳統針灸的診治和疑難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主編了《中國針灸學》、《中國針灸學概要》、《針灸精義》在國内外有深刻影響,被譯為英、法、西等多種語言,曾經再版過十多次,已成為國内外針灸教學的範本,也是歐美各國的中醫學子們認識和學習針灸的入門向導。程莘農教授擔任臨床科、教、研工作,指出針灸療疾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貫注了理、法、方、穴、術的統一,并提出裡“辨證宜精,治療宜專”的獨到見解。總結并創立了易學,易教,病人痛苦小的進針方法,取名為“三才進針法”,還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項目,2010年11月16日由程莘農、賀普仁、郭誠傑、張缙四位針灸界的傳承人為代表,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正式通過。從此,“中醫針灸”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也是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不僅成為中國人民的醫學寶庫,而且被世界許多國家的民衆所接受和認可。程莘農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士首批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他為人師表,不辭勞苦,傾注心血,誨人不倦,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高層次中醫針灸人才。最近,程莘農教授将多年來的臨床經驗、醫案以及 “三才進針法”,等成果彙編成冊,很有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學習繼承整理程莘農教授獨到的學術經驗和針灸技術專長,為振興、傳承與發展中醫藥事業,啟迪後學,作出積極貢獻。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王國強

醫道傳承叢書 醫道傳承系列叢書
(繁體豎排誦讀本)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醫學教程。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第一輯:醫道門徑 《醫學三字經》 〔清〕陳修園著
《藥性賦·藥性歌括》〔金元〕張元素,李東垣著,〔明〕龔廷賢著
《瀕湖脈學》〔明〕李時珍著;
《長沙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金匱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時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醫方集解》 〔清〕汪昂編著;

第二輯:醫道準繩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次注〔北宋〕林億等校正 孫兆重改誤
《黃帝內經靈樞》〔北宋〕史崧 音釋
《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西晉〕皇甫謐 撰集〔北宋〕林億等校正;
《難經·新難經集注》〔明〕內府 刊印〔北宋〕王惟一 集注 ;
《神農本草經》〔齊梁〕陶弘景編 尚志鈞輯校;
《傷寒論》〔後漢〕張仲景述〔魏晉〕王叔和撰次〔北宋〕林億等校正;
《金匮要略》〔後漢〕張仲景述〔魏晉〕王叔和集〔北宋〕林億等詮次;
《脈 經》〔魏晉〕王叔和撰集 〔北宋〕林億等類次 ;

第三輯:醫道圓機

《溫熱論·濕熱論》
〔清〕葉天士〔清〕 薛雪 著
《溫熱經緯》〔清〕王士雄 著 ;
《溫病條辨》〔清〕吳鞠通著〔清〕汪瑟庵參訂;

第四輯:醫道溯源

《宋刊周易本義》〔南宋〕朱熹 撰;
《道德經》〔東周〕老聃 撰 〔西漢〕河上公注;
《五行大義》〔隋〕蕭 吉 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