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評課這一項教研員的常規工作影響重大,它集管理、診斷、評估、指導、研究、溝通、交流、鼓勵多項功能于一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教師課堂教學的規範和改革,影響着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聽課評課雖然不像上課那樣需要精心策劃,嚴密組織,但要聽出特點,抓住實質,點出關鍵,評出水平,給人以啟發,令人心悅誠服,卻非易事。
因此,研究教研員如何聽課評課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課題。教研報主要從六個方面闡述對教研員聽課評課的認識。
一、明确聽課目的
不同類型的聽課目的不同,聽課的側重點會有差異。聽課前明确聽課的目的、任務,選好聽課的角度,确定聽課的重點,可以提高聽課評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研員的聽課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視導檢查型聽課;指導幫助型聽課;總結推廣教學經驗型聽課;教學研究型聽課;考核評比型聽課。
視導檢查型聽課是教研員監督、督促學校教學工作最主要的形式。其目的在于了解學校和教師的課堂教學及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查找分析學校、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改善學校教學提出建議而掌握第一手資料。
指導幫助型聽課主要是針對新教師或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地聽課,在充分肯定優點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着重分析存在的問題,幫助執教教師在分析教材、處理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設計教學等方面進行剖析透視,找出問題原因,提出改進意見。
總結推廣教學經驗型聽課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教學有特色的教師總結推廣他們的教學經驗,以樹立教學典型。這類聽課要求教研員要有眼力,善于發現教師教學的獨到之處(包括教師本人尚未發現的自身獨特的、潛在的教學氣質或能力),能夠幫助教師将自身的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找到規律性的東西,當然也應發現教師存在的不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教學研究型聽課是教研員研究課堂教學,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溝通與一線教師的聯系,與教師交流經驗,切磋教藝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教研員向一線教師學習,補己之短,開闊視野,提高教研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徑。
考核評比型聽課主要用于教師考核和優質課評比。這類聽課要按照規定的有關标準,客觀、公正、準确地對教師及課堂教學作出評價。
二、有準備地聽課
教研員聽課評課要高屋建瓴,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地融合,宏觀上把握,微觀上突出,既能指出錯誤與缺點,也能拿出正道與妙方。為此,要在聽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有當前的準備,也有長期的準備。
(一)掌握教育教學的最新理論,了解新課改的動态和本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向,包括課程教材、課程安排、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就能說得有深度,道得有高度。
(二)熟悉本學科課程标準,把握教材編排意圖和知識體系、教材内容的重點難點。
(三)深入細緻地思考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思考假如我上這堂課,我将怎樣教,為所聽的課提供一個對比。
(四)了解上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如年齡、教齡、任課情況、教學特點、師生對他的評價等。
(五)了解聽課班級的特點,如學生的素質、學習态度和習慣等,了解課程進度。
三、有多元的評課标準
評課标準不能一概而論,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标準;面對不同的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标準;不同的聽課者,因為對教育的理解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标準。這樣說并不是沒有本質的追求。評課标準可歸納為“5 X”。所謂“5 X”,就是無論對哪一個學科、哪一種課型的課堂教學都有5個最基本的标準,“X”是強調對不同的學科、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還應該有體現其自身特點的評價标準。
5個基本标準是:
(一)教學目标明确,難易适度。“目标明确”是指師生雙方對一節課應達到的目标有共同的認識;“難易适度”是指教學目标符合課标、教材、學生實際。
(二)師生雙方都有高度的積極性和高效的互動。教師有充分的準備,飽滿的精神,有效的引導;學生有生動、積極、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是有效的,而不是形式上的。
(三)教學效果好。這是一堂好課的标志,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學生達到了三維教學目标要求,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
(四)教學方法得當。善于“對症下藥”,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五)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好。包括語言、闆書、學科功底、實驗操作、組織協調、教學機智、為人師表的感染力等。
“X”對于不同的學科和課型内容、不同層次的教師和學生是不同的。比如,對新教師的上崗課要關注他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對骨幹教師的展示課要關注他的與衆不同、标新立異;對随堂課要關注其是否“實”中有“華”;對優質課要看其是否“華”中有“實”;對實驗課要關注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的效果,等等。
四、聽課的主要活動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師與生的互動。所以聽課既要觀察教師的“講”,也要觀察學生的“學”。聽課的主要活動可歸納為“四聽、兩看、一想”。
“四聽”:一聽學科知識的講授是否正确,是否講在點子上,重點、難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二聽教學語言是否生動、準确、清晰、流暢、精練;三聽教師的啟發是否得當;四聽學生怎樣回答問題、讨論問題、提出問題。
“兩看”:一看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精神是否飽滿,教态是否自然親切,闆書是否合理分明,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熟練科學,教法選擇是否恰當,教學活動情境的創設是否有效,學生學習指導是否得法,是否關注全體學生,對學生出現問題的處理是否巧妙;二看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是否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樂于參與學習活動,學生的思維是否積極、主動、有效、深入,學生活動時間是否恰當,師生的感情是否交融,教與學是否呼應。
“一想”:聽課要邊聽、邊看,還要邊想。單純的聽和看隻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需要透過現象想本質。例如,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大多數同學的答案脫口而出,課堂氣氛很活躍,這很可能是問題過于簡單了。如果一個問題提出後,開始無人回答,但看得出來學生在思考;過了一會兒,有的學生臉上露出了有行領悟的表情,回答問題的學生漸漸多起來了,這才是一種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樣,若對教師提的問題,學生一答一個準,而且語言流暢,一個結也不打,這是不是好呢?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學生對問題已事先準備好;二是回答問題的都是好學生;三是問題内容要求偏低。這三種情況都不會使學生有較大的收獲。上得好的課,應該看得出學生怎樣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比較熟練的過程。在課堂上,學生答錯了或答得結 結巴巴是正常現象,正因為這樣,他才要學習。教師的功夫也就是在學生答錯時,能加以引導;答得不完整時,能加以啟發。所以,聽課一定要琢磨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五、平和深刻地評課
教研員評課不隻是給予上課教師正确的指導,還影響着學校,甚至一個地區課堂教學的改革,也影響着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所以,教研員的評課比一線教師的評課要更講究技術和策略。
教研員評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等切磋。評課是對課程理念認識的交流,不是誰說了算。若隻抱着指導者的心态,就會對上課教師的一些好的方面視而不見,或将自己的觀點強加給教師。
(二)傾聽教師。評課前要注意聽取執教老師的介紹,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其本人對課的思考,如為什麼這樣處理教材,為什麼選擇這個材料,為什麼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安排這樣的練習,為什麼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以及上課後的體會和思考等。這樣做,有助于了解執教教師之所以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的理由,了解執教教師的内心想法,從而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錯覺和誤解,使評課更客觀、準确。
(三)實事求是,激勵為主。優點不拔高,缺點不放大;優點說夠,缺點說透。對優點适時給予恰當地鼓勵和評價,對缺點多用商量和建議的口吻,留有餘地,給教師自己玩味的空間。忠言不一定要“逆耳”,忠言順耳或許效果更好。
(四)理論聯系實際,力求具體不空泛。比如,說重點不突出,就應與執教教師交流教材中哪些是重點,為什麼是重點,講課時怎樣去突出重點,并用教育教學理論、規律去剖析教學行為,使聽者真正理解,并有所悟、有所獲。
(五)關注差異,分層推進。對不同層次的教師和不同的課型要求不同,評課的标準和側重點應有所區别。如對新教師,要詳盡地為其指出教學中的不足和改進措施;對教學有困難的教師,首先要找出其教學中的“閃光點”,使其樹立信心,同時指導他們研究教材教法,向他們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對普通教師,盡力幫助他們找準更上一層樓的突破口;對教學尖子,側重點評其教學個性及長處,促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他們逐漸從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科研型教師。而對研究課,應突出一個“研”字,倡導一個“議”字;對評優課,應突出一個“嚴”字,倡導一個“學”字;對常規視導課,應突出一個“實”字,倡導一個“促”字。
六、勤于總結和反思
聽課筆記,以及評課中思考、發現的問題和萌發的體會都是教研員進行教學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應該對這些材料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一番整理,找出其共性和個性,歸納出值得推廣的經驗和應該吸取的教訓,列出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論證的問題,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這些教研活動成果盡快發揮推動學科教學改革整體發展的作用。
聽課評課對于教研員取得教學研究的主動權,取得教學指導的發言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否充分發揮聽課評課的效能,不僅取決于我們對聽課評課方法要領的掌握,還取決于我們的教育思想、專業知識、基本功和個性特點。我們應加強學習,充實自己,努力實踐,積極探索,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推動教師發展服務。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