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金匮要略方論》學習筆記45

痙濕病脈證第二/小結/濕病部分

濕病概括圖表:

濕病

* 概念:濕病是發熱、身重、骨節疼煩,為主症的一類疾病。
原文說,“濕流關節”“骨節疼煩”,和我們現在的醫學上稱謂是一樣的,很了不起,那時候也沒有解剖,但是他能把這個病位說的這麼貼切。

* 病因、病機:
​& 外因,外感濕邪,可挾風邪和寒邪,加風邪就成為風濕之邪;挾寒邪就成為寒濕之邪。
​& 内因,素體陽氣不足,脾運不健。

* 病機,就是根據我們所學過的知識,“濕傷于下”,“濕流關節”,“濕邪痹阻,陽氣不通,不通則痛”。引用注家之說:在病位上,為什麼是肌肉、關節,而且濕傷于下,就因為,内因和脾相關。
“中濕,必先有内濕,而後感外濕”,因為平素“土德不及”是脾自己本身素體上有問題,因此“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這些都是說為說理工具,來解釋這些病機何在。

* 分類:有内濕和外濕,病位在肌肉、關節。

* 治法:重點講了外濕的治法,“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這個微汗法在這個“似”字上怎麼理解,不是近似、好像的意思,一定是當連續、繼續來講,整句話的意思是四肢的連續不斷的小汗。微汗法是重點。也就是說中醫治療風濕性疾患,特别是在表的風濕性關節炎,治法上、宗旨上,一點要把握主。

對于内濕,這個條文裡面,它先講的是濕痹之候有外濕,又見到“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内濕重于外濕,内外合邪,當裡濕先去的話怎麼辦?這也是一個表裡同病的情況,是濕邪沒有出路,所以但當“利其小便”,和我們講的“急當救裡”的那個證,或者是表裡同治不一樣。
​ 所以不管是汗法,還是利小便法,都是給濕邪以出路,同時又要把它的髒腑功能,特别是膀胱的氣化功能,以及肺主皮毛,太陽主一身之表與膀胱的關系,這個功能整個都的通過,通陽氣、助陽氣,扶陽氣,給它一個調整和促進使其向愈。

* 辯證論治:
​&“頭中寒濕”的納藥搐鼻法,瓜蒂散,不僅是可以治療鼻病,特别是退黃的作用很可取。鵝不食草的功效。辛夷散方的作用。
​ 慢性鼻炎,作為寒濕在頭中的話,也是在北方寒冷季節的地域裡的,常見病、多發病,這裡,給了一個指導性治療意見。
​& 寒濕在表,表實證,麻黃加術湯,這屬于在麻黃湯基礎上的一個變方,就是為了符合“微發其汗”的原則,讓麻黃得術,雖發其汗而不至于過汗,術得麻黃,并行表裡之濕,所以它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除濕的作用。這是辛溫重劑。
​& 風濕在表,表實證,仍然是個表實證,因此,它有實證、虛證之别,這是在病邪上的區别,看一看都是表實證,都屬于在表的表實證,但是有寒濕、風濕之别,這個是麻杏苡甘湯。清輕宣化,解表祛濕。
​ 怎麼達到的清輕宣化,就是把上方裡的麻、桂組合,中的桂枝去掉,用薏苡仁配麻黃,麻黃的量減半,而且還要去節(湯泡),薏苡仁的性味功效,是甘、微寒之性,具有清熱滲濕的作用,因此,輕清宣化,不辛溫劑變成了辛涼劑。這是辛涼輕劑,解表除濕。

我們剛才用一個表格的形式,把兩方子進行了比較,作為本科生,微汗法的代表方劑,這兩個方劑是典型的,它進行的化裁,比較,我從主治證、 病因、病機、症狀特點、治法、方藥,配伍上進行了比較,請大家把這個掌握了。

發汗的幾個注意事項:微發其汗,為什麼就能夠保證風濕俱去? 大汗法有什麼弊端?

關于虛證裡面,

風濕在表,表虛證,

三附子湯,是用于表陽虛,所以作為風濕在表的表虛證,防己黃芪湯,是益氣固表、祛風除濕。對于三附子湯來說,表陽虛證,有桂枝附子湯證,有白術附子湯證,兩者都是表陽虛。

用桂枝的道理是辛溫通陽,散在表之邪,所以,風邪重于濕邪,就用桂枝附子湯,溫經助陽,祛風化濕。

用白術附子湯針對的是,濕邪重于風邪,也是表陽虛,用白術附子湯,祛濕溫經。

表裡陽氣俱虛,風濕并重,風濕兩盛的就用甘草附子湯,溫經扶陽,祛風除濕。
​ 上述是它們的主治證和特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