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倪海廈金匮要略筆記(八)上工治未病

藏府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雜病的範圍牽扯很廣,但是所有的方子基礎都在傷寒論,所以一定要有傷寒論做為基礎,傷寒論的觀念是同症同治。金匮就是因為病的種類比較多,症狀又都不一樣,但是診斷方式還是以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綱辨症為主,處方也是用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來區分,但還是同症同治。在剛開始介紹雜病的時候,張仲景就講了一些内經的理論。

【原文】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當肝有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會影響到脾髒,可是,我們怎麼知道肝有問題呢?上工治未病,不單是知道肝會傳脾,而且還要知道這個人會犯肝病,不需要西醫的機器去檢驗來判斷肝病。

肝經當令的時間是晚上一點到三,也就是肝經氣血流注的時間,如果晚上一到三點不能睡覺,就要注意肝髒的問題了。

治肝→先治大腸,治肝→先實脾

肝髒有兩個地方排洩,一邊是膽,一邊有一條血管直通大腸,肝髒是解毒之髒,要把裡面的壓力也就是所謂的積毒宣洩掉,就可以從大腸走。所以,我們人體随時都要保持大便的通暢,當有便秘的時候,就要注意到肝髒,不單是想到承氣湯。

在發肝病之前,小便的顔色比較黃,胃口比較差,也就是納呆,再看手掌的顔色是粉紅色,逐漸變成深紅朝暗紅發展,這就提示肝病在進展。

當我們知道肝髒有問題的時候,要先實脾,實脾的目的就是不讓病惡化,把病阻止在肝髒,這裡隻是張仲景舉了一個例,我們在臨床上要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治脾先實腎,治腎先強心,治心先治肺,治肺先治肝。

我們臨床上怎麼知道腎有問題了?我們手掌上的勞宮穴和少府穴會有變化,當腎水來克心火的時候,手掌心會發青色。手掌太紅,肝髒有問題,手掌是黑的,腎髒有問題。腎水會凝心,苦味的藥入心,如黃連,黃連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藥。

經方常會用黃連解腎髒的毒,腎髒的尿毒會進入到血液裡跑到心髒裡面去,這時就用黃連來解毒。當腎髒的病素進入到心髒,心髒就不能生脾土,對脾髒是一個壓力,這時病人會出現嘔吐。所以,腎髒衰竭前有兩大症狀,一個是嘔吐不止,吃什麼吐什麼。一個是頭暈眩,那是因為腎髒的毒素從脊柱到腦部造成了頭暈。

脾藏意,當心髒功能恢複以後,脾髒功能也會跟着恢複,所以,我們治療腎髒的時候,實際上是要治療心髒。強心的時候,脾土會受惠,心為脾之母。這個時候,就會有小便。有腎病的人沒有便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