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把握好觀課議課的六個基本結構

把握好觀課議課的六個基本結構

最近因為參與學院小學教育專業認證的相關準備,事情太多,很多學校的邀請活動都推掉了。前天收到深圳市龍華區觀瀾第二小學黃奕生副校長發來的邀請函,讓我昨日下午參加他們的《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學課例研究》和《結構化觀課議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研究》,想起他們學校多次邀請在線交流都因為時間原因謝絕),心裡很是過意不去,決定參與。

下午觀察了劉岩老師執教的《飛向藍天的恐龍》(觀察到了信息技術在線上教學的強大作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遠程學習的充分調控和調動,也體會到在30分鐘線上教學的有限條件下,教學難以面面俱到),觀摩了謝婧斐老師主持的觀課議課,聽了兩個課題主要研究人員的發言,然後我們的交流。計劃是我講10分鐘,我可能講了15分鐘(事前征求了意見,說我可以按照計劃多講一點)。但還是沒有講完,今早想一想,再整理一下,一是給課題團隊的朋友,二是也分享給對觀課議課有興趣的朋友。

需要說明的是,上午還要加班,這裡隻能要點(有的要點記錄來自我帶的碩士楊祎琳和郭彥華,謝謝)。抱歉!

一、就觀課議課的理解問題

(一)觀課議課與日常評課的特點區别:觀課議課具有研究性、聚焦性。研究需要聚焦,聚焦帶來深入,深入才能體現研究的特點。就像一節課想教的東西多了,教的東西就可能不透了,想研究的點多了,在40分鐘的教研時間裡,研究也就不透了。

(二)觀課議課與日常評課的指向區别:其他的課堂觀察可能直接“課”,觀課議課指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是借助課堂觀察和研究發展教師,通過教師專業發展使老師們富有創見和成效地上出更高質量的課。

(三)觀課議課具有充分的對話性:特别強調議課環節授課教師充分的參與,要給授課教師以充分的說明、質詢機會,議課的目的在于促進理解,理解教學的背景、意願,教學的環境和條件,理解教學可能的改變和創造。觀課議課不要去批評别人,最好分享自己的教學實踐“這個問題我也遇到到,我是這樣處理的”和改進設想“我想,是不是可能這樣處理”。

(四)觀課議課怎麼進行研究?“人因思而變”。一是把思維線條拉長,對看到現象--追問你為什麼這樣用(觀念與思考)--運用中會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問題。二是把思維幅度加寬,發揮教學想象力,發現新的可能性“除了這樣教,還能怎麼教”“如果我來教……”。

二、關于結構化

布魯納說:“與其說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事實和技巧,不如說是傳播和學習結構。”結構為什麼重要?因為結構具有認知框架和表達框架的作用。猶如“道德”的“道”,“道”猶“導”,起着引導的作用、約束的作用和評價的作用。觀課議課的相關結構指引着參與者觀察的對象、觀察的内容、觀察的方式、對話的方式和觀察後的收獲。這是這個課題研究的價值。

梳理研究,觀課議課的大緻有五個基本的結構:

(一)觀課議課的對象和目标結構

這幅結構圖指引了教師反思的對象、改進的方向和觀課議課的視點,目的在于提高課堂質量,追求理想課堂(鍊接:)

(二)觀課議課記錄表

該表指引了對話的内容、展開的方式與需要的建構(鍊接:),這一次觀瀾二小主要展示了運用改變的觀課議課過程。

(三)議課的對話模型圖

該表指引了參與者的定位和對話的互動性,圍繞有價值現象的研究的充分性,觀課議課要從“圍毆”上課教師變成“打群架”。

(四)觀課議課的研究對象“扁擔圖”

研究意味真實關系的發現,研究的“扁擔圖”意味着要讓“教的行為”的“扁擔”系上“繩子”挂上“筐”,在研究中發現教育假設—教學方案—教的行為—學的行為—學的效果之間的關系和聯系,在改善相關因素和彼此關系的過程中,整體提升教育質量和自己的教育能力水平。這也有觀課議課如何把思維線條拉長、從哪些方面拉長的指引。

(五)觀課議課行動研究結構圖


行動研究因為費時較多,平時談論較少,但行動研究我們也有一些案例,鍊接:。

(六)基于教育假設的觀課議課階段和教學變革機理

對這種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參看”(鍊接)。

結構是最簡便的工具。期待大家用好工具,開發出新的工具,讓觀課議課發揮出更好的效益。

好了,要吃飯準備上午的加班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