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格律詩的結構特點和五絕的基本類型

一、什麼是格律詩

格律詩是古老和傳統的詩體,結構嚴謹,字數、行數、平仄或輕重音、用韻都有一定限制。

在我國古典格律詩中常見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五絕、五律、七絕、七律、排律等)。

詞、曲每調的字數、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稱為格律詩。

格律詩又叫做近體詩或者今體詩。這是唐朝人的說法,我們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都稱為古體詩。

二、格律詩的結構特點

1: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長于八句叫長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數相等。(五言或七言)

每句五個字,共四句的,叫五絕;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個字,四句的叫七絕,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韻到底,必須押平聲韻。

a,押平聲韻,近體詩不能押仄聲韻。

b,偶句必韻,首句可入韻可不入韻,奇句不韻。)

也就是說,一首詩中隻能押一個韻,不能換韻;并且押韻的字必須是平聲。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寫仄韻律絕的,那是例外。 仄,一般表達拗怒的情感,而平,更多表達舒緩的情感。 )

偶數句必須押韻; 第一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奇數句不押韻,并且句子尾部的那個字必須是仄聲。 押韻句的尾字叫韻腳,不押韻的尾字叫白腳。

4:律詩,中間兩聯對仗(首聯,颔聯,頸聯,尾聯四聯中,指颔聯和頸聯必須對仗。

首聯和尾聯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聯全對仗。還有一種變體是首聯對仗,颔聯不對仗,這叫偷春格)

律詩的第一聯(1、2兩句)叫首聯,第二聯(3、4兩句)叫颔聯;第三聯(5、6兩句)叫頸聯;第四聯(7、8兩句)叫尾聯。(颔是下颌的意思,頸是脖子的意思)

5:合乎平仄(即必須按律詩平仄格律)。


三、格律詩的平仄和标準句式

平仄,說簡單點,就是聲調。 漢字的四聲: 漢語乃一字一音,漢字的聲調有不同,古漢字的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 唐代詩人對漢字四聲作了巧妙的二元化處理,即平聲歸于一調,仍叫平聲; 上、去、入聲歸于一調,謂之仄聲。 這就是格律詩中所說的平仄二調。 詩詞格律中所講的平,乃指平聲字;仄乃指仄聲字(上、去、入)。 換句話說,在律格中,平聲字位隻能用平聲字,仄聲字位可用上聲字、去聲字或入聲字。

現代漢語的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其中,陰平、陽平屬平聲;上聲、去聲屬仄聲。 古代的入聲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了,分散到現代的四聲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還存在入聲,所以寫格律詩用舊韻時一定要考慮入聲字。

例如:

李端《聽筝》(古韻)

鳴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其中:“鳴筝金”三字、“房前”二字、“周郎”二字、“時時”二字以及“弦”字都是平聲字; 其它,“粟”是入聲字、“柱”是去聲字、“素”是去聲字、“手” 是上聲字、“玉” 是入聲字、“欲” 是去聲字、“得” 是入聲字、“顧” 是去聲字、“誤” 是去聲字、“拂” 是入聲字,統稱為仄聲字。

故而這首五言絕句(簡稱為五絶)的平仄格律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平”表示該字位用平聲字;“仄”表示該字位用仄聲字;帶“*”号者為韻腳,即這些字要求押韻。

格律詩的标準句式:

詩歌格律産生的原動力是詩人對詩歌音律樂美感的追求。 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是以每句四個字為主。 由于格律詩追求的是音律樂美感,因此,它要求句内平仄相間,(也就是一句詩中平聲字和仄聲字要交錯使用)以顯語調的抑揚頓挫之韻美, 另外,為了滿足詩句中疊字的應用,詩人就規定了“平仄疊聲相間”原則。所謂疊聲是指相鄰兩個字的平仄聲調相同,或同為平聲,或同為仄聲。

因此最基本的四言格律詩的基本句式就是:“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這兩種句式。這兩個句式很好記,兩平兩仄或者兩仄兩平。 那麼,根據這一原則,以這兩個基礎句式為基礎,在每個句式前或後各加一個字,就變成了五言格律詩的四個基本句式。(七言的也一共有四個,七言的以後再講)。

五言格律詩的四個标準句式是: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具體的加字方法是,在前邊加相同聲調的字,在後邊加相反聲調的字。(前同後反) 如,“平平仄仄”在前邊加與開頭“平”相同的“平”,在後邊加與結尾“仄”相反的“平”,就成了一下兩種句式:

A、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在前邊加與開頭“仄”相同的“仄”,在後邊加與結尾“平”相反的“仄”,就成了一下兩種句式: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注意(1):A、B是一組;A、B組中的特點是前三後二,也就是說前邊三個聲調一緻,後邊兩個聲調一緻,三平兩仄,或者三仄兩平。A句和B句平仄相反。

C、D是一組;特點是二、二、一,也就是說前邊兩字聲調一緻,中間兩字聲調一緻,最後一個字聲調和開頭兩字的聲調一緻;兩仄兩平一仄,或者兩平兩仄一平。

注意(2):A、C是一類,都是仄尾(句子的結尾的字是仄聲),這類句子在格律詩中隻能用在奇數句子上(1、3、5、7句);

B、D為一類,這兩個句式的特點是,都是平尾(句子結尾的字是平聲),這類句子要用在偶數句子上,詩的第一句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四、五言絕句的四個基本類型:

按粘對規則,四式标準句子輪番領頭,所得到的四句式組合,可組成押平韻的四首五言絕句。

第一個類型:平起式 兩字壓韻 (平起首句不押韻式)(開頭兩字為平聲字,就叫平起,關鍵是第二個字。)

李端《聽筝》

A、平平平仄仄, ——鳴筝金粟柱,

B、仄仄仄平平。(韻)——素手玉房前。

C、仄仄平平仄, ——欲得周郎顧,

D、平平仄仄平。(韻)——時時誤拂弦。

開頭兩字“鳴筝”為平聲字,平起;首句“柱”不押韻,二、四句“前、弦”兩字壓韻。

在這個類型裡,第二、四兩句必須押韻(“前、弦”兩字壓韻)并且必須是平聲字。

一、三兩句不押韻,并且句尾的兩個字必須仄聲(“柱、顧”都是仄聲字)。

在絕句中,第一、四兩句開頭的兩個字的聲調應該一緻,如本詩中的“鳴筝”和“時時”都是平聲。

第二、三兩句開頭的兩個字的聲調應該一緻,如本詩中的“素手”和“欲得”都是仄聲(主要是第二個字的聲調)。

第二個類型:仄起式 兩字壓韻(仄起首句不押韻式)

王之渙《登鹳雀樓》

C、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盡,

D、平平仄仄平。(韻)——黃河入海流。

A、[平]平平仄仄, ——欲窮千裡目,

B、仄仄仄平平。(韻)——更上一層樓。

開頭兩字“白日”為仄聲字,仄起;首句“盡”不押韻,二、四句“流、樓”兩字壓韻。

第三個類型:平起式 三字壓韻(平起首句押韻式)

李益《鹧鸪詞》

D、平平仄仄平, (韻)——湘江斑竹枝,

B、仄仄仄平平。(韻)——錦翅鹧鸪飛。

C、仄仄平平仄, ——處處湘雲合,

D、平平仄仄平。(韻)——郎從何處歸?

開頭兩字“湘江”為平聲字,平起;首句“枝”押韻,一、二、四句“枝、飛、歸”三字押韻。

第四個類型:仄起式 三字壓韻 (仄起首句押韻式)

元稹《行宮》

B、仄仄仄平平,(韻)——寥落古行宮,

D、平平仄仄平。(韻)——宮花寂寞紅。

A、平平平仄仄, ——白頭宮女在,

B、仄仄仄平平。(韻)——閑坐說玄宗。

開頭兩字“寥落”為仄聲字,仄起;首句“宮”押韻,一、二、四句“宮、紅、宗”三字押韻。

大家關鍵要記住第一種類型,然後推導,就可得出其他類型。

第一種類型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韻)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韻)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韻)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韻)

還是第一種類型,把第一句A換成D,就得到第三種類型:

D、平平仄仄平,(韻)

B、仄仄仄平平。(韻)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韻)

把第二種類型的第一句C換成B,就得到第四種類型:

B、仄仄仄平平,(韻)

D、平平仄仄平。(韻)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韻)

大家可以用紙和筆反複推導,熟練以後按粘對原則推導不記也行。(粘對問題以後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