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玉器——長江史前玉器文明的搖籃
大溪(黛溪)文化遺址位于瞿塘峽東口,大甯河寬谷岸旁的大溪鎮,是我國長江流域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的重要遺迹。郭沫若把其稱之為'大溪文化'。屬于重慶市巫山縣的大溪鎮,鎮西有一條溪河,注入長江。因其水色如黛,名曰黛溪。黛溪汛期時水勢浩浩,因而又名大溪。該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屬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階段,是中國著名的原始社會古文化遺址之一。大溪文化玉器是長江流域繼河姆渡玉器、馬家濱文化玉器之後,來自中國北方的玉器文明向長江中西部的傳播和發展。
大溪文化是長江中遊三峽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包括四川省巫山縣瞿塘峽南側的大溪遺址,以及湖南、湖北的10多處遺址。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普遍塗上紅衣,盛行圓形、長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紋,紋飾多為紅陶黑彩,如口索紋、橫人字形紋、條帶紋和漩渦紋,主要器形有釜、壺、斜沿罐、小口直領罐、盆、豆、缽、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等。石器中有一種兩側磨刃對稱的圭形石鑿,非常特别,也有石斧、石锛、石刀等。大溪文化的房屋多為紅燒土和竹材制成。大溪居民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遺址中發現大量稻殼标本。
大溪文化 玉璜。長7、寬2.7、厚0.65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2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淺灰白,體扁薄,底平,兩端上翹,轉折明顯,端部各有一圓形小孔,為桯鑽對鑽而成,起穿系佩挂的作用。這是長江史前玉璜的古老品種之一:橋式玉璜。
玉璜。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500-5300年)長9厘米 ,重慶市巫山大溪出土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玉質灰白色,局部有土沁,水沁呈雞骨白。器呈半環形,璜兩端均有喇叭形鑽孔。這也是長江史前玉璜的古老品種之一:斷環式玉璜。外形為圓環的一段,截面也是圓形,并且多以瑪瑙制作。
大溪文化 玉璜。長8.4、厚0.6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42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淺黃色,半透明,扁體,近弧形,兩端上折,并各有一小圓孔,出土時已短裂,在斷裂處有二個綴補孔。
大溪文化 玉璜。長7.3、寬4.2、厚0.3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2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青色,間有灰白色斜向紋理,半圓形,體扁平,光素無紋,兩端各有一圓形小孔,單面桯鑽孔,可供穿系佩飾用,通體抛光。這是長江流域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半璧形玉璜,也是後來良渚玉璜的祖型之一。
玉璜 巫山大溪遺址出土,極品。 四川省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約公元的4000-3100年)長徑11.7厘米。碧玉,淺綠色,半環形,兩側上端有穿孔,外弧側端有淺齒牙。璜是新石器時代比較常見的一種裝飾品,一般流行于長江中下遊地區,大溪遺址也出土有數十件,有時還有成組的發現。往往出土在墓葬中人體的頸下或胸部,應是一種用于穿系佩戴的飾品。這種優美的半壁形有齒玉璜後來亦出現于長江下遊地區,在安徽淩家灘遺址、江蘇江淮地區的北陰陽營文化和崧澤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
大溪文化 玉璜。殘長6.7、寬4.4、厚0.4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53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綠色,半透明,有褐色沁斑,扁薄體,璜外緣尖利呈刃狀,一端有一孔,應為穿挂佩飾用,此器已殘斷,斷面附近鑽二 小孔,為綴補孔。
大溪文化 玉環。直徑11.2、孔徑6.4、厚0.65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53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灰白色,器表有褐色沁斑,體扁薄,圓形,内穿較大,斷面呈窄長方形,一面刻有彎月形凹槽一個,通體抛光。
大溪文化 玉環。直徑9.8、孔徑5.6、厚0.8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70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墨綠色,有黃褐色,白色沁斑,體扁薄,圓形,内穿略小。斷面呈窄長方形,其中一面的内緣,鑿有三個草葉狀凹 槽,呈順時針渦紋形,外緣有小玦褐色浸蝕,琢磨光潔,此器出土時已殘斷。
大溪文化 玉玦。直徑5.1、厚0.55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50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綠色,間有白色條紋,體扁圓,斷面呈長方形,缺口線略曲。光素無紋。
玉佩。長5.4,寬1.4厘米。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500-5300年)重慶市巫山大溪遺址出土。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大溪文化裝飾用玉,玉質青色,頂端鑽孔磕缺,體扁平。器表光素無紋,磨制光滑。
大溪文化,玉玦。直徑7㎝。厚0.5㎝。重慶巫山大溪遺址37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淺青白色,透明,有褐色紋理。體扁薄,圓形,斷面呈橢圓形,出土時已殘斷,斷面附近有對面穿綴補孔。
大溪文化 輪形玉飾。直徑1.8、厚0.65厘米。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遺址66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黑色。器近圓形,輪面有凹槽,凹槽及内面有 琢刮痕,中央有一穿孔。中間與輪面間有三個輻條形連接。
大溪文化 龜形玉佩。長6.1、高2.1、厚0.8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76号墓出土,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黑色,片狀,兩面均琢出龜頭與龜身的形狀,龜嘴微張,以小坑點表示鼻與眼睛,短頸,弓背,腹平,背部頂上有四道鋸齒狀刻槽,以表示龜甲,背與腹間有一窄長形孔,可能為系挂用,其中一面腹部陰刻“△”形和一豎線,另 一面鑿有一小圓坑,嘴部底側琢有一長條形凹面。
大溪文化玉人形圓雕。高6.8、最寬3.5、最厚3厘米。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現藏于巫山縣文物管理所。黑色,立體圓雕。一大一小二人,作背負狀,上、下肢比例失調,前面大人雙手叉于腿上,作半蹲狀,後面小人頭枕大人右肩,向前瞭望;其胸及臀貼于大人後背,腰腹則向後弓,與大人後背間形成一橢圓形孔,五官僅具大意,大人面 部琢有兩坑點分别表示眼睛,小人面部則有三坑點分别表示眼睛,嘴,其鼻梁亦略突起。
人面形玉佩。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500-5300年)。6×3.6×1厘米。重慶市巫山大溪遺址出土。四川省博物館藏 。橢圓形,上有兩穿,中部兩面各雕一人面形。這是大溪文化僅有的一件,同時也是大溪文化的名片。
玉玦。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500-5300年)徑4.5厘米。重慶市巫山大溪遺址出土。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大溪文化裝飾用玉。玉質黃色,扁平圓環形,中部斷為兩截,共有四個喇叭形鑽孔。
大溪文化齒邊玉璜,長15㎝厚0.4㎝。
玉環巫山大溪遺址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約公元前4000-3100年)直徑8.5厘米。碧玉,深綠色,環狀,橫截面呈方形,可能為戴在腕部的裝飾品。
玉玦 巫山大溪遺址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約公元前4000-3100年)直徑4.8厘米。碧玉,牙黃色,圓形,對鑽孔,上端有缺;是新石器時代比較常見的一種裝飾品,僅在大溪遺址中就出土數十件。一般均發現在屍骨的耳旁,可知是懸垂耳部的飾品。
大溪文化,玉璜。重慶巫山大溪遺址101号墓出土。
玉玦 重慶巫山大溪遺址107号墓出土。
玉璜。大溪文化。重慶巫山大溪105号墓出土。
玉璜。大溪文化。重慶巫山大溪181号墓出土。本博以為,嚴格地說這不是璜,應是一種耳飾,多見于河姆渡遺址。這也說明,長江上遊的玉器文明來自下遊的河姆渡地區,向西傳播。
大溪文化,穿孔石钺。長14.7㎝,刃寬13㎝,厚1.1㎝。重慶巫山古城(原縣人民醫院)遺址發掘出土。
大溪文化 玉刀 長23.5,寬8.6,厚0.3厘米。湖北省松滋市桂花樹出土,現藏于荊州博物館。灰褐色,有白色沁斑,刃部較寬,并呈弧形,上部有一個雙面對穿的小圓孔。
白紋石钺。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石器,高19.8厘米,湖北省荊州市松滋縣桂花樹遺址出土。以青色大理石為原料,經磨制、鑽孔而成。中上部的圓孔用于安裝木柄。該文物現藏于湖北省荊州博物館。
石杵。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500-5300年)。長14.5厘米。湖北長陽西寺坪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大溪文化。玉環,湖北荊門龍王山墓地10号墓出土。
大溪文化。玉環,湖北荊門龍王山墓地10号墓出土。
大溪文化。玉璜。湖北荊門龍王山墓地出土。
大溪文化。玉璜。湖北荊門龍王山墓地出土。
玉玦 宜昌中堡島遺址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約公元前4000-3100年)左:長徑3.6、短徑3厘米。呈橢圓形。肉紅色。通體抛光,孔系兩面對鑽。右:直徑3.8厘米。青白色,有沁。兩面對鑽孔。
玉璜 宜昌白獅灣墓葬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占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2500午)碧玉,半環形,因土沁而呈黃白色, 長徑10.7厘米,上端内側有穿孔,用于穿系佩戴。中郵有因斷裂修複形成的兩組锔孔,表明當時的使用者十分珍視這件器物。本博曾說過長江史前玉器文明最大的特色在于玉璜。玉玦、玉環、玉璧等均來自興隆窪→河姆渡。而各式玉璜則是長江古人類的自創,所以6000~5000年前長江史前玉文化就是玉璜文化。當然,它的文化内核仍然來自北方。這種璜,産生6000年前,但是它卻一舉奠定了後來中原玉器的奇葩——周代玉璜的基礎。
石镯 宜昌白獅灣墓葬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2500年)直徑8.7厘米。黑色,圓形,橫截面呈長方形。出土時佩戴在右腕部。
石镯 宜昌白獅灣墓葬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2500年)直徑8.7厘米。黑色,圓形,橫截面呈長方形。出土時佩戴在右腕部。
石镯 宜昌白獅灣墓葬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占研究所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2500年)直徑9.6厘米。門色,圓形,橫截面外弧内直。出土時佩戴在左腕部。
玉璜 宜昌中堡島遺址出土 宜昌市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 2500年)上:殘長7.4、寬1.2厘米。青白色。殘環形,橫截面呈橢圓形,兩端有對鑽的系孔,通體抛光。下:長9.8、寬1.3厘米。青白色。殘環形,兩端扁薄,中部略凸,,橫截面呈橢圓形,兩端有對鑽的系孔,通體抛光。
玉璜 宜昌中堡島遺址出土 宜昌市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約公元前3000? 2500年)上:長6.8、寬1.7厘米。青白色。殘壁形,橫截面呈扁方形,兩端有對鑽的系孔。中:長11.4、寬1.2厘米。青白色。鞍橋形,橫截面呈橢圓形,兩端有對鑽的系孔。下:長12.1、寬2厘米。青白色。殘環形,橫截面呈橢圓形,兩端有對鑽的系孔。大溪文化發端于長江三峽,湖北西部的宜昌、荊州等地區與之為鄰,所以也有大量大溪文化玉器出土。後來在江漢平原,大溪文化演變為屈家嶺文化,最後又進一步演變為石家河文化,這樣就形成了湖北地區史前玉器文明的完整系列。
城頭山古城址占地18.7公頃(280.5畝)。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距今6500年至7000年。約在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人們開始在城頭山掘壕溝,築城牆。從此,人們在此城居住2000多年,曆經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幾個曆史時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距今約4000年),古城才被廢棄。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地處澧陽平原中部、史前遺址分布最密集的澧水北岸,座落在湖南省澧縣縣城西北10公裡的車溪鄉南嶽村境内。城頭山古文化遺址距澧縣縣城西北約10公裡,占地面積18.7公頃,位于東經110°40′,北緯29°42′,地處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南嶽村境内,是國際知名的“中國第一古城”。
城頭山遺址M678号墓瑪瑙璜出土情狀。據有關資料介紹,墓主人戴着這一副玉璜已沉睡了5800年。城頭山人被有關媒體猜測是“燧人氏”,這是因為當地有一地名與“燧”字有關。不過本博認為不妥,天真的猜字遊戲,不可用于考古。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但這個時間不應在這麼晚,否則,中國古人在上萬年前燒制的陶器,用的是“天火”呢?還是人工鑽取的火?湖南是炎帝族的老家,也是炎帝最後的歸宿地,所以不是燧人氏,因為燧人氏太古老了,最少在一萬多至兩萬年前。
大溪文化 瑪瑙璜。長9-10厘米。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古城址678号墓出土,現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對,淡黃色,兩器均呈弧形,剖面作橢圓,兩端各有一對穿 圓孔,通體光素,磨制光潔。
城頭山遺址出土的精美玉器。
大溪文化 玉玦。長徑2.5,短徑1.9,中孔徑0.6厘米。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古城址678号墓出土,現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白色,玉質受沁有黃色斑玦,器略呈橢圓形,如環而有一缺口,缺口不平,斷面作橢圓形,上一側有0.25 厘米小孔,通體光素無紋,制作較粗糙。
大溪文化 玉玦。直徑2.7,中孔徑1.3厘米。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古城址678号墓出土,現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淡黃色,扁平圓環形,環上方切割成缺環,通體磨光,制作 精良。
大溪文化 玉環。直徑7厘米。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古城址678号墓出土,現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質受沁呈雞骨白色,扁平圓環形,内外邊圓,中有單鑽大圓 孔,邊上留有切割痕。
大溪文化 綠松石墜。長2.5,寬0.8厘米。湖南省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出土,現藏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綠色。器呈長條形,一端細,一端粗,細端上有一穿孔,一側保留明顯切割痕迹。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環。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矛。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鑿。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镞。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環。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斧。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刀。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锛。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钺。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钺。
城頭山遺址出土石钺。
石钺。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5000年左右。長19厘米、寬15.5厘米。澧縣車溪鄉城頭山城址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武器。演化為象征權力的禮器。 這些标準的“鳳”字形的钺,讓我們清楚了良渚石钺和玉钺最初的靈感來自哪裡。
玉璜,大溪文化。長15厘米,厚0.3厘米。湖南省華容縣三封鄉毛家村113号墓出土,嶽陽市博物館藏。
玉镯,大溪文化。長7.5厘米,厚0.6厘米。湖南省華容縣三封鄉毛家村104号墓出土,嶽陽市博物館藏。
瑪瑙璜。 (圖1)長19厘米,寬1.9厘米,厚1.4厘米。圓管狀,弓形,兩端各有一斜穿孔,璜體光潤,質地晶瑩,有幾處土黃色沁,内含明顯絲絮帶狀玦體,稍磨損,較通透。(圖2)長11.8厘米,寬1.4厘米,厚1厘米。扁圓狀,兩端有孔,色澤潤白,微透,一端土沁現象明顯。(圖3)長11.5厘米,寬1.8厘米,厚1厘米。扁圓月牙狀,有兩處較明顯的土沁現象,較通透。 前三件1997年益陽李昌港鄉麻絨塘村大溪文化遺址出土。瑪瑙璜(圖4)長17厘米,寬1.5厘米,厚1厘米。扁圓狀,弓形,弧度較小,兩端穿孔較明顯。白色,質感厚實,微透,有裂紋。1976年益陽農機修配廠工地出土。
瑪瑙璜(圖5)長14厘米。璜體圓管形,弓狀,兩端有一斜孔,其中一端穿孔已破,微透,有土沁現象。1976年益陽農機修配廠工地出土。瑪瑙璜(圖6)長14.5厘米,寬6.3厘米。璜體呈月牙形,璜身中段為圓柱狀,兩頭扁平,表面較光潔。1986年益陽市茶盤洲農場大溪文化遺址出土。
瑪瑙笄(圖7)長17.5厘米,直徑1.2厘米。呈柱形,笄身上粗下細,下端呈錐狀,通身光素無紋,潤白透亮,質感好,器形簡單古樸,具有早期玉笄特征。1989年益陽茶盤洲農場玉竹出土。瑪瑙玦(圖8)外徑4.5厘米,内徑2.5厘米,厚0.3厘米。圓環形,色澤潤白,表面光潔,接近口處有一端呈暗紅色,整個身線條流暢飽滿,造型規整,給人以圓潤簡約之感,體現了早期先民們的審美意識。這件與江淮地區北陰陽營文化出土瑪瑙極為相似,也可能來源于長江下遊地區。1989年益陽茶盤洲農場玉竹出土。梯形玉玦(圖9)長3厘米,寬0.5厘米,厚0.5厘米。呈梯形。青玉質,間有雜質,中間有一不規整圓孔與下底斷口相連,表面光滑透亮,光素無紋,形制不太規正,給人以自然古樸的感覺。口太大,不太可能作為耳飾,應是作為佩飾使用。 1989年益陽茶盤洲農場玉竹出土。
湖南洪江高廟遺址上層文化(大溪文化)M26号墓(女性)出土玉玦、玉璜。
湖南洪江高廟遺址上層文化(大溪文化)M27号墓(男性)出土玉钺。
大溪文化玉器評述 關于大溪文化的年代,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大溪文化的年代在距今6400年至5300年以前。七千二百多年以前,來自中國東北的興隆窪玉器渡海南下登陸于浙江省河姆渡地區,随後又向北擴散形成馬家濱文化玉器。六千四百多年以前,馬家濱文化玉器溯長江向西傳播又摧生了大溪文化玉器的成長和發育。如果說河姆渡文化玉器、馬家濱文化玉器是長江玉器文明的萌芽期,那麼大溪文化玉器則是長江史前玉器文明的成長期,這時的南方玉器,與北方的紅山文化玉器是同步發展的,但是卻形成了各自的、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說,當紅山文化玉器産生勾雲形玉佩的時候,長江流域正好發育出玉璜這個品種,它們的形态是那麼不同,而寓意卻是相似的,為什麼呢?因為北方玉器的南傳,同時也帶來了北方的宗教。大溪文化玉器在長江中上遊、長江中下遊地區,有着極大和持久的影響力。在江漢平原和長江中部地區,大溪文化玉器分别發育出屈家嶺文化玉器、石家河文化玉器,在江淮地區又分别發育出淩家灘文化玉器、薛家崗文化玉器、北陰陽營文化玉器,在長江下遊及太湖地區,分别發育出崧澤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 淩家灘文化玉器,見證了大溪文化玉器發展的巅峰時代,所以所有大溪文化玉器特别是玉璜的品種,都可以在淩家灘文化玉器中找到。大溪文化玉璜組佩,最多一套不過四件,而在淩家灘,最大的一套玉璜組佩多達三十九件。炎帝的南方部落聯盟,是在長江流域形成的,在長江流域,原本存在許多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他們之間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水稻的種植。玉器文明和她所附帶的宗教的傳入,促使這些部落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部落聯盟,為了追逐肥美的土地,這個部落聯盟以極快的速度擴張。由川東三峽地區、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北部,迅速達到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遊平原、江漢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江淮平原、蘇皖平原,所有這些地區,在不到一千年時間内,均留下了大溪文化玉器的蹤迹。五千多年以前,五帝時代的早期,唯有南方炎帝,才有可能具備這樣的實力和影響力。然而在距今5300年之後,大溪文化、淩家灘文化同時終止了。稍早幾百年,炎帝的勢力已擴張到了河南省東南部和山東半島,然後來自黃河流域的黃帝集團,阻止了炎帝集團進一步向北擴張。5600年前,炎帝的大本營移駐安徽巢湖南部的含山縣,又過了三百年,炎帝集團的殘部退回湖南,至此炎帝成為了一個遙遠的傳說。5300年前,長江流域一個新的玉器文明悄然興起,這就是曆時一千一百年的良渚玉器文明,這時的南方玉器文明,又加入了大汶口文化的因素,玉琮、玉錐玉器明顯帶有大汶口中晚期文化的特征,但是玉璜卻是對大溪文化的繼承。因此我們說,來自山東的少昊文化,擊退了大溪文化的擴張,但同時也吸收了大溪文化的營養。良渚文明沒落之後,長江流域最後的史前玉器文明其亮點在石家河文化玉器,但是石家河文化玉器,明顯帶着少昊後期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以及紅山文化的特征,璜還是有的,而且異常地精美,龍和鳳也是有的,蟬也極多,但最顯著的是鷹和虎,鷹代表少昊,虎代表少昊族的一個分支。傳說少昊氏有“四叔”,名曰重、該、修、熙。重為東方之神“句芒”,是春天之神,他是一隻人面鳥。該為西方之神“蓐收”,是秋收之神,同是也是刑神,他是一隻白虎。修和熙是一對水神,也是北方之神,當為龜與蛇也。傳說虞夏之際,少昊氏之後臯陶佐大禹治水,執法甚嚴,鐵面無私,是為中國司法之祖。大禹娶臯陶家族塗山氏女為妻,借此結為政治同盟,故太史公曰:夏後以塗山氏興也。臯陶既能執法,當為“蓐收”之職也,其部落圖騰即為虎,也就是傳說中的遠古部落“虎方”。“虎方”活動于長江中部湖南以及江漢平原,創造了著名的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虎,最後回到了大溪文化的老家三峽地區。在夏代初期,夏後氏的同盟、少昊氏的後代塗山氏或者陶臯之子伯益部被封于巴國,巴國崇拜白虎,就在重慶。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