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三百一十三、膝關節問題

經方常見疾病治症:膝關節問題

【導讀】

1、膝蓋疼痛、紅腫、風濕、類風濕、痛風困擾很多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出現膝蓋的疼痛。

【立竿見影】

上述方法效果特别好,無需查看脈象舌胎,疼痛立刻解除或緩解,立竿見影!如果配合吃藥,效果真是很快!

其它輔助方法:

1、兩腳分開10厘米站立。

2、微蹲下10厘米,運動員可以蹲得低一些。

3、保持3分鐘,膝蓋關節感到酸麻脹,五分鐘後休息30秒,繼續做。

4、每天做30分鐘的練習。睡前做最好。

5、逐漸修複後,蹲的時間可以不斷延長。

6、膝蓋沒有紅腫痛的話,可以用手擊拍膝蓋會使膝蓋熱起來。

【治病策略】

1、凡腿上諸病,雖或木郁而生下熱,然熱在經絡,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則是濕寒,必無濕熱之理。

曆節風證,肢節疼痛,足腫頭眩,短氣欲吐,身羸發熱,黃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緣飲酒汗出,當風取涼,酒氣在經,為風所閉,濕邪淫泆,傷于筋骨。濕旺土郁,汗從土化,是以色黃。其經絡之中,則是濕熱,其骨髓之内,則是濕寒。

2、關節濕疼者,脾經下陷則生濕,濕氣淫溢于關節,氣脈不能疏通,故關節疼。(燥土暖水,兼清木熱。)

3、剛開始有骨病的時候,病人都會有膝蓋痛。骨有問題時,膝蓋還不會開始痛,而是支撐這裡的開始痛,絕大多在左膝。

4、膝關節後手術傷口經久不愈,膝關節為陽明胃經循行部位,陽明胃為氣血之源,傷口經久不愈為氣血虛損。故可用歸脾湯益氣補血,氣益血補,則傷口得榮而愈合。用歸脾湯者,取其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之意。

5、肩關節與膝關節疼痛,主要由于身體素虛,陽氣不足,衛外不固,以緻風寒濕邪乘虛而人,流注于經絡關節肌肉,氣血運行不暢而成。故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之說。由于體質、生活環境和病邪之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如風氣偏盛的,疼痛遊走不定,稱為風痹;寒氣偏盛的,疼痛劇烈,痛處固定,稱為寒痹;濕氣偏盛的,痛雖不甚,但肢體沉重,活動不靈,稱為濕痹。如果是寒痹,症見疼痛難忍,固定不移,前人有“有寒故痛”之說。治療時,可用五積散辛溫解表、活血止痛。寒得溫而散,血得活而行,其痛自止。

6、膝關節痛,亦有風、濕偏盛和并重之别。在臨證治療時,應依其偏盛,

(1)如痛甚于重者為風氣盛,則用桂枝附子湯:桂枝12克,生姜、附子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

(2)如重甚于痛者為濕氣盛,則用白術附子湯:白術12克,生姜、附片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

(3)如痛與重并甚者為風濕之氣俱盛,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4)如果寒濕為患而偏于寒者,症見下肢關節疼痛、難以屈伸、卧床不起、疼痛難忍者,可用烏頭桂枝湯一解外寒,一伸内寒。寒邪解,濕邪去,其症自愈。

(5)關節疼痛伴身熱或關節局部發熱、脈數者,可用白虎加桂枝湯清熱散風,使熱清、風散,則疼痛自止。

(6)膝關節腫痛,是濕流關節。若症見關節痛重,伴有局部發熱、脈浮數者,可用越婢加術湯散風、清熱、除濕,濕化、熱清、風去,其症可愈。

(7)膝關節外側腫脹,是指外膝眼部位腫痛難忍,壓之内有彈性,抽之内有液體,西醫多診斷為膝關節滑囊炎。中醫認為,是濕邪所緻。其部位仍屬陽明經所循行,故用葛根湯加蒼術、茯苓,以疏通經絡、燥濕利濕,濕邪除則腫脹消、疼痛止。

(8)“地龍一味性喜走竄,長于通絡,李時珍謂其擅治“曆節風病”,故生地黃、地龍配木防己治風濕熱邪壅滞經絡所緻的關節紅腫熱痛,效果尤好。”

7、注意:

(1)濕很重的時候,比如身重、身疼痛、關節疼痛不能翻身等,不要用白芍,因為白芍是陰,不利除濕。

(2)風濕的人便秘不要攻下。但是如果是吃止痛藥引起的便秘,可以加一些大黃、枳實。如果寒實,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病人吃風濕的藥,便秘就去掉了。

8、倪師臨床(針藥并施)

(1)膝蓋風濕、下雨天痛、膝蓋痛風,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5錢,芍藥4錢,甘草3錢,麻黃3錢,炮附子3錢,白術5錢,知母5錢,防風5錢,生姜2片。桂枝芍藥知母湯專門治療膝蓋的風濕痛。一劑知。含了甘草附子湯。如果還有腫瘤在裡面,牡蛎加重1兩下去,痛就去掉了。如果手腳冰冷,晚上惡寒,口不渴,晚上睡覺的時候非常冷,蓋着幾床被子都冷,又沒有浮脈,浮脈的話是麻黃湯,可是桂枝芍藥知母湯裡面就有麻黃啊,一摸他裡寒,小便又是清白,這個時候加了牡蛎以後,加生附子,生附子可以去裡寒。

(2)風濕關節炎+膝蓋軟骨沒有了:膝五針,桂枝芍藥知母湯,加牡蛎、補骨脂;

(3)膝蓋紅腫、發燙:甘草附子湯。

(4)風寒濕在關節裡:關節處紅腫很大,劇痛,不能觸碰,燙、痛風,甘草附子湯,重用桂枝,将術附的力量帶到四肢末梢。

(5)膝蓋風濕,下針「膝五針」,紮完針後摸摸脈,如果沒有表證就是「術附湯」,如果是痛風,風吹得很難過,不可以碰,用衣服蓋着比較好,整個紅腫的,這是标準的痛風,紮針「開四關」、「合谷」、「太沖」、「大杼」,骨會大杼,「脾俞」脾主四肢主肌肉,「腎俞」把濕從小便利出來,曲池、「膝五針」,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開「甘草附子湯」吃。

(6)去骨節的風寒濕:桂枝5錢﹐炮附子4錢﹐白術3錢(桂枝附子湯)。

9、痛風(倪師臨床)

(1)關節痛,但是可以觸碰,就不是痛風。

(2)西醫認為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緻的疾病,此為标也。

(3)風寒濕在關節裡:關節處紅腫很大,劇痛,不能觸碰,燙、痛風,甘草附子湯,重用桂枝,将術附的力量帶到四肢末梢。

(4)痛風是寒濕,關節外面紅熱是病處陽不入陰。

(5)痛風,腳痛用甘草附子湯,如膝蓋痛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完成後吃火鍋湯不複發即為痊愈。

(6)痛風:甘草附子湯,桂枝重用,四錢,其它全部都用二錢,桂枝去風,白朮去濕,靠附子帶到皮膚表面去,光這三味的時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為桂枝去風的力量很強,濕比較慢,所以如果沒有加甘草,風去了,濕還留在關節裡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朮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錢。

【辯證診斷】

1、凡腿上諸病,雖或木郁而生下熱,然熱在經絡,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則是濕寒,必無濕熱之理。

曆節風證,肢節疼痛,足腫頭眩,短氣欲吐,身羸發熱,黃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緣飲酒汗出,當風取涼,酒氣在經,為風所閉,濕邪淫泆,傷于筋骨。濕旺土郁,汗從土化,是以色黃。其經絡之中,則是濕熱,其骨髓之内,則是濕寒。

2、腎陽虛者症見面色蒼白無華,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陽痿早洩,或五更洩瀉,尿多或小便失禁。舌體淡胖,邊多齒印,苔白,脈沉遲。

3、龍雷之火為髒腑内生虛火,與六淫外邪實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點,可資鑒别:

(1)雙膝獨冷,上下溫度如常,獨膝蓋部其冷如冰;

(2)來勢暈急跋扈,如迅雷閃電,頃刻生變,外感多漸變,火不歸原多突變;

(3)随陰陽盛衰之年節律、日節律演變,天人相應現象最著,如冬至陽生則病,春令陽升轉重,夏至陰生漸緩,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緩,入夜自愈;

(4)熱勢轟轟,或由腳底,或由臍下,上攻頭面,外感無此病象,若出現此象,按火不歸原論治,誤用苦寒直折則危;

(5)不渴尿多,渴喜熱飲。

【辯證治則】

1、一般性的風濕,有表證的用桂枝附子湯,沒表證的用術附湯。也可以兩個合并用,效果都非常好。

2、鶴膝風,因濕而戰,立而行房,水氣襲之,故成此疾。方用黃芪八兩,肉桂三錢,薏仁四兩,茯苓二兩,白術二兩,防風五錢,水十餘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臨睡一服,服後以濃被蓋之,必出大汗,不可輕去其被,令其汗自幹則愈。一服可也,不必再服。

3、痹者,風寒熱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

(1)風痹:偏側身體麻痹。頑麻疼痛兼有。

(2)血痹:邪入于血而痹,其狀形體如被微風所吹。唯頑麻而無疼痛。

(3)曆節:風痹曆關節,流走疼痛也。唯疼痛而不頑麻。

4、膝關節腫痛,是濕流關節。若症見關節痛重,伴有局部發熱、脈浮數者,可用越婢加術湯散風、清熱、除濕,濕化、熱清、風去,其症可愈。

5、膝關節痛,亦有風、濕偏盛和并重之别。在臨證治療時,應依其偏盛,

(1)如痛甚于重者為風氣盛,則用桂枝附子湯:桂枝12克,生姜、附子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

(2)如重甚于痛者為濕氣盛,則用白術附子湯:白術12克,生姜、附片各9克,甘草(炙)6克,大棗4枚;

(3)如痛與重并甚者為風濕之氣俱盛,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4)如果寒濕為患而偏于寒者,症見下肢關節疼痛、難以屈伸、卧床不起、疼痛難忍者,可用烏頭桂枝湯一解外寒,一伸内寒。寒邪解,濕邪去,其症自愈。

6、膝關節外側腫脹,是指外膝眼部位腫痛難忍,壓之内有彈性,抽之内有液體,西醫多診斷為膝關節滑囊炎。中醫認為,是濕邪所緻。其部位仍屬陽明經所循行,故用葛根湯加蒼術、茯苓,以疏通經絡、燥濕利濕,濕邪除則腫脹消、疼痛止。

7、膝關節後手術傷口經久不愈,膝關節為陽明胃經循行部位,陽明胃為氣血之源,傷口經久不愈為氣血虛損。故可用歸脾湯益氣補血,氣益血補,則傷口得榮而愈合。用歸脾湯者,取其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之意。

8、關節疼痛是指肩關節與膝關節疼痛。袓國醫學認為本病發生,主要由于身體素虛,陽氣不足,衛外不固,以緻風寒濕邪乘虛而人,流注于經絡關節肌肉,氣血運行不暢而成。故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之說。由于體質、生活環境和病邪之性質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如風氣偏盛的,疼痛遊走不定,稱為風痹;寒氣偏盛的,疼痛劇烈,痛處固定,稱為寒痹;濕氣偏盛的,痛雖不甚,但肢體沉重,活動不靈,稱為濕痹。如果是寒痹,症見疼痛難忍,固定不移,前人有“有寒故痛”之說。治療時,可用五積散辛溫解表、活血止痛。寒得溫而散,血得活而行,其痛自止。

9、防己黃芪湯對五十歲以上肥胖婦人的膝關節疼痛有效,其多為變形性膝關節病。對于膝關節積液者也有良效。

10、防己黃芪湯可用于下肢腫、變形性膝關節病,膝蓋疼痛不能行走,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亦适宜。

11、防己黃芪湯還可以用于疖浮腫和肘膝關節無痛性腫脹。

【辯證針灸】

1、膝蓋風濕,下針「膝五針」,紮完針後摸摸脈,如果沒有表證就是「術附湯」,如果是痛風,風吹得很難過,不可以碰,用衣服蓋着比較好,整個紅腫的,這是标準的痛風,紮針「開四關」、「合谷」、「太沖」、「大杼」,骨會大杼,「脾俞」脾主四肢主肌肉,「腎俞」把濕從小便利出來,曲池、「膝五針」,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開「甘草附子湯」吃。

2、風濕關節炎,近取穴膝關穴效果都很好,包括痛風、紅腫都可以治。

3、膝蓋無力,腳氣,渾身搔癢,麻痹,近取穴陰市、風市。

4、平常是治膝蓋冰冷,好像有水在裡面一樣,近取穴陰市。膝蓋痛治不好,如果是夜裡工作的人,下陰市立刻好

5、膝蓋蜷縮:膝裡側的曲泉穴。

6、膝蓋不能屈伸,腳腿抽筋:陽陵泉為中風大穴。陽陵泉透陰陵泉的效果最好(與各自穴位單獨下針效果不一樣)

7、風濕關節炎,近取穴膝關穴效果都很好,包括痛風、紅腫都可以治。

【經典回顧】

參考《金匮》: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

【成因】

風濕病是一種普遍的關節痛,對西方醫學來說簡直是惡夢,一旦得到此病必然終身痛苦,目前西醫隻是一再研發更強的止痛劑,毫無根治之法,也不知道病是怎麼來的,故無預防的措施。

中醫認為人體在流汗的時候,必須任其自然停止,才是養生之道,但目前大家生活環境太好,到處有冷氣,遊泳池也很普遍,一般人在汗出時,立刻進入冷氣間,或跳入遊泳池内,利用外在環境來迅速冷卻身體,為求一時的快感,卻不知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許多人不知道成因,隻一昧的服止痛藥,又經常呆在冷氣間,也不喜歡運動出汗,這些隻會造成濕越積越多,到後來連關節都變形,就為時已晚了。如果一有關節痛,且随氣候變化而加劇,就是風濕無疑,一段時間,等酸痛完全盡除,則可停藥,且行為上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必然永不再發病。

【民間方法】

(僅供參考而已,大部分隻對特定情況有效。真正治療或除根請認真閱讀臨床指導等内容)

1、關節炎、肩周炎(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用食用粗鹽一斤,加生姜片3錢、小茴香半兩,炒熱(不要太燙),用棉布包好,每晚睡前敷患處至鹽涼,三日後調換用料,連用9天。忌冷、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