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我的膝關節疼是什麼病?”這是很多有膝關節疼痛的患者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比如:通過膝關節疼痛的不同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來進行區分,這便于患者也可以“按圖索骥”,輕松知道自己膝關節出了什麼問題。今天全面給大家分享膝關節疼痛,值得學習借鑒!

基本概述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除了骨頭,膝關節還由很多韌帶、軟骨、滑膜等組織構成。據統計,僅僅是膝關節炎的種類,就可以列出一百多種,膝關節裡的任何一個零件出了問題都可能引發膝關節疼痛,而且很多膝關節疾病的症狀交叉重疊。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随着時間的積累,症狀漸變得頻繁,膝關節出現腫脹、退化,活動幅度減少、下蹲變得困難。坐得久時,如看電影時,會感前膝疼痛,需要偶爾伸直膝關節來纾緩不适。疼痛原因是坐着時,膝蓋較貼近股關節溝,增加了膝蓋承受的壓力,站起身時,前膝疼痛亦會加劇。

處理膝關節疼痛的肌肉主要有10塊,分别是臀小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股四頭肌、髋内收肌群、腘繩肌、腘肌、跖肌、腓腸肌、比目魚肌,但它們損傷所引起的膝關節疼痛區域卻是不一樣的:

  • 膝部前側疼痛:股直肌、股内側肌、内收長肌、内收短肌

  • 膝部前内側疼痛:股内側肌、股薄肌、股直肌、縫匠肌、内收長肌、内收短肌

  • 膝部外側疼痛:股外側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 膝部後側疼痛:腓腸肌、股二頭肌、腘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比目魚肌、跖肌

每塊肌肉損傷都會有不同的表現特征,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這10塊肌肉所引起的症狀。

臀小肌:損傷會牽涉至臀部下外側、大腿和膝關節外側、小腿腓側以及遠端腳踝的疼痛和壓痛。通常不會超過腳踝,但極少數情況下可延及至足背。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闊筋膜張肌:損傷疼痛主要集中在股骨大轉子前外側,會牽涉至髋關節疼痛,而且一直延伸至大腿的前外側部,并且沿大腿向下極少延伸至膝關節外側。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縫匠肌:損傷可引起大腿前側,膝關節前内側疼痛,表現為難以忍受的表淺的尖銳刺痛或麻刺感,而不是一般的深部鈍痛。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股四頭肌:是位于大腿前側的肌肉,由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内側肌、股外側肌四塊肌肉構成。股直肌損傷一般引起大腿前部較低的區域和膝關節前側疼痛。股内側肌一般位于膝關節前側并且沿大腿内側向上。股外側肌可以引起大腿外側從骨盆和大轉子直至膝關節外側的疼痛。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髋内收肌群:是由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股薄肌五塊肌肉共同組成。大收肌損傷疼痛沿大腿前内側從腹股溝延續至膝蓋上方;長收肌、短收肌損傷疼痛沿大腿向上至腹股溝深部,向下到達膝關節前内側和胫骨;股薄肌損傷引起膝關節前内側的淺表疼痛。恥骨肌損傷疼痛自腹股溝韌帶下方發出,向深部延伸至腹股溝區和髋關節,向下延伸至大腿前内側面。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腘繩肌群:是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長、短頭構成。半腱肌和半膜肌損傷疼痛位于下臀部及其相鄰的大腿并沿着大腿和膝關節後内方,到達小腿内側的上半部分。股二頭肌長、短頭損傷疼痛集中于膝關節後方,并可以向上延伸至大腿後外側甚至臀部的橫紋處。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腘肌:損傷疼痛可集中在膝關節的後面并發生交鎖現象。

腓腸肌:損傷疼痛可能從同側足背延伸至踝後内側及小腿、膝蓋後外側及遠端大腿後側。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比目魚肌:損傷疼痛主要位于足後部和足底表面,并常涉及跟腱遠端,膝關節後側。

跖肌:損傷疼痛主要集中于膝關節後側,有時也可延伸至小腿背側和大腿中部。

如何快速診斷膝關節疼痛?怎樣才能将衆多的膝關節疼痛準确做出鑒别診斷?這對于很多醫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但也是必須直面的問題。

膝關節疼痛的評估

  • 病史

  • 體檢

  • 影像學檢查

  • 實驗室檢查

1.病史

1)疼痛的特點

– 發作:快、慢、隐匿性

– 部位:前、後、内側、外側、不定位

– 持續時間:持續痛、間歇痛

– 嚴重性 (程度)

– 性質:鈍痛、刺痛、休息痛、運動痛、夜間痛加重或緩解的因素

– 急性損傷:傷後是否能繼續活動或負重,還是因疼痛不得不停止活動

2)機械性症狀

– 交鎖:半月闆破裂、遊離體

– 爆裂聲:韌帶損傷

– 彈響聲:半月闆破裂

– 打軟膝:不穩定(髌骨半脫位、韌帶撕裂、半月闆破裂)

3)腫脹、積液

– 急性 (2小時内)、大量、張力大:韌帶撕裂或關節内骨折 (血腫)

– 慢性 (24~36小時)、輕中度:半月闆損傷或韌帶損傷

– 活動後反複發生:半月闆損傷

4)損傷機制

– 是否直接暴力?

– 足是否着地?

– 是否減速或急停或急轉或快速側移?

– 是否跳起再着地?

– 是否有扭轉力?

– 是否有過伸力量?

5)既往史

– 既往損傷史或手術史

– 過去膝痛的治療史:藥物、支具或理療

– 其他病史:痛風、假痛風、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退變性關節病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2.體檢

  • 檢查必須與對側無症狀的膝關節相對照

  • 紅斑、水腫、瘀青、顔色改變

  • 肌肉萎縮 (特别是股内側肌)

  • 壓痛

– 部位:髌骨、髌韌帶、胫骨結節、股四頭肌腱、内外側關節線、股骨髁、胫骨髁、鵝足 – 程度 – 是否随關節活動改變
  • 活動度:過伸-0°-屈曲

1)髌股關節檢查

– 髌上囊:積液

– 髌股關節軌迹

– 摩擦音 (感)、彈響

– 股四頭肌抗阻力試驗

– 髌股關節擠壓試驗

– Q角:>15°是髌骨半脫位的易感因素

– 髌骨恐懼試驗:疼痛和脫位感

– 髌骨關節面壓痛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2)交叉韌帶

–前交叉韌帶 :前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Jerk試驗、Pivot-shift試驗

– 後交叉韌帶 :後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胫骨後沉征 (posterior sag sign)

–側副韌帶:

内側副韌帶:外翻應力試驗 0°位 屈曲30°位

外側副韌帶:内翻應力試驗 0°位 屈曲30°位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3)半月闆

– 關節線壓痛

– McMurray test:彈響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3.影像學檢查

  • X線攝片

  • CT

  • MRI

4.實驗室檢查

如果膝關節有發熱、明顯壓痛、積液、因疼痛活動受限,提示感染或急性炎症性關節病

-ESR

-CRP

-關節穿刺,關節液檢查 (包括細胞分類計數、葡萄糖定量 、蛋白定量、細菌培養、藥敏、結晶體)

風濕病(相關檢查)

5.膝關節疼痛的常見病因:

少年兒童

成人

老年人

髌骨半脫位

髌股關節痛綜合征(髌骨軟化症)

骨關節炎

胫骨結節骨骺炎

内側滑膜皺襞綜合征

結晶引起的炎症性關節炎:痛風、假痛風

髌腱炎

鵝足滑囊炎

腘窩囊腫

牽涉痛:股骨頭骨骺滑脫

損傷:韌帶損傷,半月闆損傷


剝脫性骨軟骨炎

炎症性關節病:類風濕,Reiter’s綜合征



感染性關節炎


6.不同解剖部位膝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膝前痛

膝内側痛

膝外側痛

膝後痛

髌骨半脫位或脫位

内側副韌帶損傷

外側副韌帶損傷

腘窩囊腫

胫骨結節骨骺炎

内側半月闆損傷

外側半月闆損傷

後交叉韌帶損傷

髌腱炎

鵝足滑囊炎

髂胫束肌腱炎


髌股關節痛綜合征(髌骨軟化症)

内側滑膜皺襞綜合征



鑒别診斷

1.髌骨半脫位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多見于十幾歲的女孩和年輕婦女,發作性的膝關節打軟,Q角增大(>15°)。髌骨恐懼試驗(Patellar apprehension sign)陽性。輕度積液,中、重度積液說明有關節内血腫,提示髌骨脫位伴骨軟骨骨折和出血。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2.胫骨結節骨骺炎

多見于十幾歲的男孩(特别是正處于快速生長期的13、14歲男孩或10、11歲女孩),疼痛局限于胫骨結節,蹲、跪、上下樓梯或股四頭肌強力收縮時疼痛加重,跳躍、跨欄等運動加重病情。胫骨結節局部腫脹、發熱、壓痛,抗主動伸膝運動或被動過屈膝關節時可引發疼痛,沒有關節積液。X線攝片可陰性,或可見胫骨結節處鈣化陰影,髌韌帶增厚,胫骨結節前軟組織腫脹。偶爾可見胫骨結節撕脫樣改變(須與撕脫骨折鑒别)。

3.髌骨缺血性壞死

好發人群與胫骨結節骨骺炎一樣,但病變和壓痛部位在髌骨下極。X線側位片正常或在髌骨與髌韌帶結合部有斑點狀的鈣化陰影,鈣化點融合後看上去像髌骨下極延長了。此現象多見于足球運動員。偶爾,此症也可發生于髌骨上極。

4.髌腱炎

多見于骨骼成熟後,髌骨下極腱-骨交界部。比較模糊的膝前痛,下樓或跑步等活動後疼痛加重,髌骨下極髌韌帶壓痛,但直腿擡高試驗時壓痛常常消失,說明病變部位位于髌韌帶的深層,直腿擡高時髌韌帶的淺層纖維緊張,保護了深層纖維,抗阻力伸膝活動時疼痛。沒有關節積液,X線攝片陰性。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5.分裂(二分)髌骨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常見于兒童,多雙側性。一般認為是正常骨化的變異,可在十幾歲時融合。

症狀:運動時疼痛或運動後疼痛,膝關節屈曲時疼痛、下跪時疼痛,上下樓梯時疼痛,行走時疼痛,受冷時疼痛。

分裂部扣擊痛,可誘發有症狀的分裂髌骨的疼痛,無症狀者陰性。分裂骨片局部骨性隆起。股四頭肌萎縮,髌骨摩擦音,大多無關節積液、跛行和關節活動度受限。有時需與骨折鑒别。

6.股骨頭骨骺滑脫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膝關節的牽涉痛,多見于兒童和十幾歲的少年,膝關節疼痛的定位不清,沒有膝關節外傷史,體重超重,受累髋關節輕度屈曲外旋,被動内旋和伸直受累髋關節可引發疼痛,膝關節檢查正常,典型的X線表現為股骨頭骨骺移位,臨床表現典型但攝片陰性不能排除診斷,此時CT掃描有助于診斷。

7.剝脫性骨軟骨炎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關節内的骨軟骨病,病因不明,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變性和再鈣化,最常見于股骨内髁,模糊的、定位不清的膝關節疼痛,有晨僵,反複的關節内積液(輕度)。如有遊離體,可發生交鎖症狀。股四頭肌萎縮,受累股骨髁關節軟骨面壓痛。

X線平片顯示骨軟骨病損或關節内遊離體。如懷疑剝脫性骨軟骨炎,攝片應包括前後位、後前隧道位、側位和髌股關節切線位。

8.髌股關節痛綜合征

屬于過度使用綜合征,典型的病變是髌骨軟骨軟化,輕度到中度的膝關節痛,定位模糊,常在久坐後出現(“劇院征-theater sign”)女性多見。可有輕度積液,膝關節活動時髌股關節摩擦音,擠壓髌骨前方可引發疼痛。股四頭肌抗阻力試驗陽性,髌骨關節面可有壓痛。X線攝片一般沒有異常所見。

9.内側滑膜皺襞綜合征

容易漏診,屬于過度使用綜合征,髌股關節内側的滑膜皺襞由于膝關節過度活動發生炎症水腫。過度運動後出現膝關節内側疼痛的急性發作,在膝關節内側、關節線前方可觸及有壓痛、能活動的結節或條索狀組織,一般無關節積液,X線攝片陰性,CT或MRI可顯示滑膜皺襞。

10.鵝足滑囊炎

縫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在胫骨近端的内側面形成聯合止點——鵝足,過度使用或直接挫傷可引起鵝足滑囊的炎症,容易與内側副韌帶損傷或内側間室骨關節炎的疼痛混淆,膝關節内側疼痛,反複屈膝伸膝可加重,内側關節線的下方壓痛。

沒有關節内積液,内側肌腱止點處輕度腫脹,外翻應力試驗或抗阻力屈膝可引發疼痛。X線攝片一般無異常所見。

11.髂胫束肌腱炎

髂胫束與股骨外髁的過度摩擦可引起髂胫束肌腱炎,也屬于過度使用綜合征,常見于跑步和自行車運動員,髂胫束緊張、足過度旋前、膝内翻以及胫骨旋轉都是易感因素,膝關節外側面疼痛,活動尤其是下坡跑和爬樓梯可加重。股骨外上髁(關節線上約3mm)壓痛。

Noble’s test(+):病人仰卧位,檢查者拇指放在病人股骨外上髁處,膝關節反複伸屈活動,疼痛通常在膝關節屈曲30°時最明顯。可有軟組織腫脹和摩擦音。無關節積液,X線攝片陰性。

12.Hoffa 病 Hoffa’s Disease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病因不明,可能與髌下脂肪墊損傷有關,損傷後出血、炎性細胞浸潤、腫脹、機化,以後可能由于反複的輕微損傷,形成慢性炎症、纖維化、增生肥大。某些病人的脂肪墊特大,膝關節伸直時凸出于髌韌帶兩側,容易遭受擠壓,引起炎症和纖維化。症狀為膝前痛,髌韌帶附近和髌股關節可有壓痛,X線攝片髌下脂肪墊可有粗糙的鈣化陰影。

13.韌帶損傷

  • 側副韌帶損傷:内側副韌帶損傷、外側副韌帶(外側韌帶複合體)損傷

  • 交叉韌帶損傷:前交叉韌帶損傷、後交叉韌帶損傷

  • 韌帶的複合損傷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14.半月闆損傷

發生于膝關節突然旋轉損傷,如跑步者突然改變方向,也可發生于慢性退變過程中,尤其是有膝關節不穩定時,反複膝關節疼痛,交鎖時加重,下蹲或膝關節旋轉時可引發交鎖,輕度積液,關節線壓痛,股内側肌萎縮,McMurray試驗陽性(陰性不能排除診斷)X線平片陰性。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 MRI:診斷半月闆損傷的注意事項,半月闆表面無清晰的連續性中斷,不能診斷半月闆撕裂。

  • 僅在一個層面有異常信号延伸到半月闆表面不能作為診斷的決定因素,此時半月闆撕裂的可能性僅為50%。

  • 兩個或兩個以上層面出現異常信号延伸到半月闆表面時,診斷半月闆撕裂的特異性為90%。不能僅根據MRI結果,要考慮臨床症狀。

  • 半月闆部分切除術後,由于纖維軟骨的修複機制,沿切口表面産生不規則的高信号,很難在MRI上區分是殘留的半月闆還是新的撕裂。

15.感染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免疫系統功能減弱者:癌症、糖尿病、酒精中毒、AIDS、類固醇治療者等,無損傷史,疼痛、腫脹、皮溫升高、明顯壓痛,即使輕微的活動也能引起劇烈的疼痛。

關節穿刺

  • 見渾濁的關節液

  • WBC>50000/mm(50×109L)

  • 多形核細胞>75%

  • 蛋白質>3g/dL(30g/L)

  • 葡萄糖<50%血糖濃度

  • 細菌培養(+):金葡菌常見

血象

  • WBC升高

  • 多形核細胞增加(核左移)

  • ESR加快(>50mm/hr)CRP升高

16.骨關節炎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常見(>50歲),膝關節痛,早期:活動開始時痛、劇院征、上下樓梯時痛、下蹲起立時痛,休息能緩解;中後期:負重痛、行走痛、夜間痛;短時晨僵(小于20分鐘),活動後消失;可有滑膜炎急性發作,關節間隙壓痛,活動度減少;關節摩擦音,輕~中度關節積液;X線攝片:負重位前後位、側位和髌股關節切線位。

17.結晶引起的炎症性關節病

急性炎症表現,無外傷史,紅、腫、熱、痛、活動受限。

痛風:尿酸鈉結晶;假痛風:焦磷酸鈣結晶。

關節穿刺

  • 澄清或輕度渾濁的關節液

  • WBC 2000~75000/mm

  • 蛋白質>32g/dL(320g/L)

  • 葡萄糖75%血糖濃度

  • 偏振光顯微鏡

痛風-雙折射陰性的針狀結晶

假痛風-雙折射陽性的菱形結晶

18.特發性骨壞死

較高齡者(>55歲),大部分無誘因,突然發生膝關節劇痛,夜間痛明顯,關節内注射糖皮質激素無效,股骨髁關節面上有壓痛,活動度影響不顯著。X線攝片顯示股骨内髁骨缺損及透亮層。

19.隐神經卡壓

膝關節後内側縫匠肌的後方有壓痛點,小腿、足内側部感覺減退,卡壓點Tinnel征,隐神經:股神經(L2~L4)分支,發2支,髌下支分布髌前面皮膚,小腿内側分支分布小腿内面和足内側緣皮膚。

20.近側胫腓關節不穩定症

好發于青春期女性,不固定的膝關節痛及腓總神經麻痹症狀,下蹲時小腿麻木,部分為腓骨頭習慣性脫位,膝外側無力,打軟,有彈響,“少女膝”Girl’s Knee。

多發性、遊走性,膝關節最多見,沒有器質性病變,無運動損傷、無髌骨不穩定。鵝足部、内側關節間隙有壓痛。大多雙側,可自行消失,有人認為與内分泌因素有關。有些誤診為半月闆損傷或髌骨軟骨軟化症而做手術,但術後症狀依舊。

21.腘窩囊腫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常見,腘窩部的不适或輕度疼痛,腘窩飽滿或扪及囊性腫塊,沒有壓痛或輕度壓痛,活動度多不受影響。多起于膝關節後内側腓腸肌半膜肌滑囊或腓腸肌内側頭附近。B超、CT、MRI。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22.前膝關節疼痛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髌骨軟骨軟化被用作前膝關節疼痛的統稱。但髌骨股骨綜合征也常伴有前膝關節疼痛。目前常用的診斷術語為前膝關節疼痛。

90%的膝關節疼痛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