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丁光迪醫案(四)

五、清咽桔甘湯洽愈慢性咽喉炎意性複發重症一例

張某,女,32歲。

初診∶1991年10月15日。

主訴及病史∶患慢性咽喉炎多年,總感頸咽部不适,反複急性發作,症狀加重。每作需一二十天,影響生活和工作。近4天來又急劇複發,咽喉腫塞,氣息不利,局部幹灼作癢哽痛,自感咽喉壁如撕破,不能吃幹硬食物,飲食過熱過冷均不适。周身不舒,形寒背冷,發熱,體溫38.5℃,無汗。夜分嗆咳頻作,妨礙睡眠。語言微有嘶音。情緒急躁。中西藥欠效。

診查∶咽喉部紅腫較甚,延及上腭绯紅,表皮有破損。面色赤,顴紅唇赤。舌苔薄白,質淡尖赤,脈浮數有弦意。

辨證∶病屬喉痹。證由風邪上犯、郁熱化毒、壅塞關隘所緻。但雖為新感,引動宿疾,兼夾相火,而肺腎陰傷,陰虛陽亢,脈見弦數,未許小視。

治法∶清咽解毒,先解其表,以清咽桔甘湯加味。

處方∶苦桔梗7g生甘草7g升麻7g炒牛莠子10g(杵)淡豆豉10g薄荷5g(上二味同打)炙僵蠶10g蟬衣7g馬勃7g(包煎)闆藍根15g蚤休15g玄參15g地骨皮15g鮮枇杷葉10g(去毛包煎),3劑

另元明粉每日5g,水溶,頻頻含漱,不要咽下。

二診∶藥後得微汗,惡寒已解,發熱亦減,體溫37.5℃,身困見舒,嗆咳亦少。但咽喉腫痛尚存。是風邪初解、熱毒逗留。原議增損,側重清咽。

處方∶原方去牛莠子、豆鼓、薄荷,加射幹10g、黃芩10g、赤芍15g。3劑。元明粉水液含咽,少少咽下。

三診∶咽喉腫痛大減,嗆咳幾平,飲食亦已順利,大便通行,并得安眠。惟咽喉尚似幹灼,聲音未全清爽,視之咽壁紅暈尚留殘迹。苔薄質嫩紅,脈弦已和。熱毒得洩,陰未盡複,氣化亦欠宣利,轉為清潤養陰,廓清餘邪。

處方∶南北沙參各15g麥冬15g鮮蘆根30g苦桔梗7g生甘草5g升麻5g炙僵蠶10g蟬衣7g馬勃7g(包煎)玄參15g地骨皮15g赤芍15g絡石藤10g,3劑

四診∶諸症全平,咽喉爽利,精神亦振。據述這次是急性發作見效最爽快的。爰為清潤善後。

處方∶苦桔梗5g甘草4g枇杷葉10g(去毛包煎)蘆根15g煎湯代茶,3劑

【按語】慢性咽喉炎患者常感咽喉不利,幹灼癢痛,易于感冒。感邪則急性發作,症狀加重,成為喉痹的類證,纏綿不已,并無特效藥。據臨床經驗,拟用清咽桔甘湯一方,屢能奏效。前人對此。早有很多議論,有的重視肺胃兩經,因為"喉主天氣,内通于肺∶咽主地氣。下通于胃。有的強調少陰少陽;如《黃帝内經》雲∶"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有的又言十二經中有十一經與咽喉關聯。其因有寒有熱,有外感,有内傷,而張子和強調一個"火"字,如此等等,各有所指。均具參考價值。多年臨床所見,涉及肺胃與少陰少陽的病情,實為多數;而六淫中,風與火熱亦為主因。因此,所拟方中原是桔梗、甘草、僵蠶、蟬衣、北沙參、麥冬、玄參、地骨皮,鮮枇把葉九味,專治慢性咽炎的,并根據臨床變化,加減出入;如急性發作,即以桔梗、甘草、升麻為主藥,利咽解毒,伍以僵蠶、蟬衣,增強清咽散結的作用;證由外感而起,必須先解其表,如為風熱上犯,以牛旁子、豆豉、薄荷散風解表;或為風寒外束,則改用羌活、防風、荊芥,發汗散風寒,表解則病勢亦緩。邪郁必然化熱,熱壅又易成毒,腫痛必劇,重用清熱解毒之品,以蚤休、闆藍根佐升麻。共成清熱解毒之功。對兼夾少陽膽火的,再增黑山栀、黃芩、赤芍,苦以洩熱;赤芍可重用,能夠開洩營分,以解瘀熱。咽喉腫痛為甚,扁桃體亦腫者,加用射幹、馬勃、絡石藤、金果榄、青果等一兩味,甚時再加芒硝(一般多用元明粉,水溶含咽,有表證時,不要咽下),清熱消腫。咽喉紅腫見腐點腐斑,或生瘡白頭赤根,有化膿趨勢的,則加用皂角刺、銀花、連劑、大貝母、馬勃、煅石膏等兩三味,化腐消瘡。有的病人兼患鼻窦炎,有膿涕膿痰的,應用白芷、蒼耳子、辛夷、藿香、豬膽汁拌等一二三味。如僅咽癢為甚,則用橘紅(即橘皮去白存紅)、荊芥、馬勃、桃杷葉一兩味,散風清咽。如咽喉腫痛而痰多的,則加用法半夏、大貝母、黛蛤散、天竺黃、鮮荸荠,生萊菔片一兩味,清氣化痰。如情緒躁急,多疑少寐的,則加用川百合、合歡花、夜交藤一兩味,養陰安神。兼見肺胃陰津受傷,咽喉幹燥者,則用北沙參、麥冬、天花粉、鮮蘆根一兩味,生津清潤。如為肺腎陰傷、虛火上炎。則用玄參、地骨皮、生地黃養陰清熱∶其時可用知母、黃柏,堅陰清火。如果咽喉癢痛,局部色泛暗紅,或泛晦黃,舌質暗淡,脈見弦細或浮大。大便又時溏薄,形寒肢冷,則病情大異,為陰寒之證,虛陽上浮,不能再用上述藥物,宜改為溫陽祛寒、引火歸原方法。如炮姜、制半夏等分,為細末,醋調塗敷局部,或用鹽豉搗和丸如杏仁大,含咽;或用上肉桂末、杏仁泥或甘草調和,煉蜜為丸含咽;或用蜜附片含咽均可;再以肉桂末或吳茱萸末敷貼足心,則效更佳。

總之,此病每為慢性炎症與急性發作反複進行,用藥時,對前者應側重清咽養陰,對後者側重清熱解毒。病情輕重亦大有等差,輕的可藥味少而用量亦輕;重的則反是。同時,慢性者病程較長,急性者病變急重。亦應根據病情,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即在同類諸藥中亦應精選品種,或交替使用,如清熱解毒,可先取蚤休、闆藍根,再用銀花、連翹,或射幹、金果榄等,靈活變通,不要一成不變,始可提高療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