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郭志辰老師講智能醫學天地人處方

  處方是非常簡單的事,用不着那些湯頭,那些個理論。我們隻要掌握三點就行。

  一天氣清亮。天氣屬金,在人體為肺。肺朝百脈,氣為血帥。隻有肺部清亮,才能心肺相合,生血補腎;隻有肺氣下降,脾.胃.肝.腎才能得到正常的能量。所以,在正常情況下,胸肺是關鍵,一定要保證天空至清。為了保證人體胸腔的清亮,很多方劑都有忍冬藤,闆蘭根這兩味藥。

  二地溫要适度。地溫不可高,也不可沒有。太高了,土地不生萬物;太低了,成寒冰地帶,也不生萬物;隻有地生文火,萬物才能發芽生長。所以,多數處方都有白頭翁。白頭翁既能調節腸胃,也能調節人體的濕熱下注。它既不怎麼刺激地溫,使地溫太高,也不太涼,瀉而不寒,使地溫保持在适當的溫度。

  三空間要暢通。人體要達到上下的統一,天氣能下降,地氣能升,就要使中焦疏通;要使中焦疏通,就要保證中焦上下能量運動正常。調理中焦,絕大部分用藥,是信息藥粉,基本或者是焦三仙,這是至關重要的。 内經講的非常好:氣聚則成形,氣散則成風。任何疾病都是能量的積聚或能量的不足引起的。能量的積聚,

  把它疏散開,不就解決了嗎?我們講人體能量疏導,講人體健康的候,常講到風水,就是這麼個問題。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中間康泰,這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不管有多少味藥,我們隻知道人體有一個共性,人人都有五髒六腑,而且任何人的髒腑功能都不可能有兩個樣。隻是男女有異:一女性以血為主;男性以氣為主。二女性以行氣而攻血;男性以攻血而行氣。掌握了人體内在功能的異同規律,也就明了用藥不多,就能解決問題。藥味怎麼用?天氣清亮的,忍冬藤,闆蘭根而已;刮風下雨的,除痰理氣而已;地理潮濕的,白頭翁,蒼術而已;濕熱過盛的,萹蓄,瞿麥而已;内溫不足的,薏仁而已。至于中焦上下升降不利,焦三仙,烏賊骨,槟榔,藿香而己。如果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人體的三焦通暢,該散的散了,該聚的聚了,人自然也就康泰了。同時,應該知道人體的肢體的病根在五髒,肢體有問題說明五髒功能有問題,五髒正常,肢體自然健康。說到調五髒功能,治肢體病變,這有一例子。有位患者背部疼痛,按老規矩開方,就是開祛風.活血活絡的藥。郭志辰老師隻開了忍冬藤,闆蘭根,白頭翁,薏仁,最後加桂枝5g,這照樣把病治了。要是照行家們看,這是清熱解毒,不是治外受風寒的。但隻要心.肺.腎正常了,外頭的那個風不就自然解了,向必要用藥去直接祛風呢?那樣用了藥效果并不好,沒治到根上啊。要記位:調功能治病,在用藥上,不用大兵,而是悄悄地動它一個棋子而獲得勝利。在處方中隻需把握陰陽, 大自然的天氣,天色變化,不是晴,就是陰;不是天高氣爽,就是刮風下雨,不是白天,就是黑夜。把大自然的白天黑夜研究透了,把晴朗陰雨研究透了,處方就不成問題了。在觀舌苔的時候,怎麼看“天氣天色”?伸出舌頭來,光見舌質未見舌苔,這是晴天;那有苔的,就是陰天。在診治的時候,見舌尖上沒苔一天氣過于清亮的,就給增加一點雲彩,多産些津液,處方:闆蘭根。見舌尖有黃一天陰,讓它晴朗起來,處方:忍冬藤。再看中間,中間為人,這地方霧氣蒙蒙,就清,舌苔厚啊;舌苔少就補。天和人都照顧了,再看地,看舌根,地溫太高,就撤;地溫太低,就升溫。這樣,天.地.人都在其中,處方也就出來了。處方過程中,天.地.人三方面,有一個方面照顧不到也不行,必須照顧周全,在處理的方法上才有出路,才不至于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

  用藥原則:天晴補為主;天陰清為主。

  天晴:闆蘭根,炒棗仁補天;白術補人;枸杞薏仁,山藥補地。

  天陰:忍冬藤清天;茵陳,茯苓清人;白頭翁,萹蓄,瞿麥清地。

  兩個用藥原則的應用,出來兩路方子,但這兩路方子在實際應中,根據人體内部的千差萬變而交錯搭配使用,那可就千變萬化了。比如,天氣清亮,闆蘭根;中氣渾濁,茵陳;地氣不清,白頭翁,出來個方。天氣清亮,闆蘭根;中氣不清亮,茵陳.茯苓;地氣清亮,山藥。又出來個方。這種交錯搭配和八卦一樣,不過它是六卦,是天地人三卦的組卦變化,這兩路方子,一個是陰,一個是陽,好比是乾坤二卦,乾卦上變化無常,坤卦上也變化無常。三卦各兩變,成六,六六三十六變。所以在實際處方中有三十六法。使用這樣的方法,

  就打破了古老的常規方法,變得非常簡單。

  如何運用卦?根據對應關系,先确定好何為陰陽,何為乾坤。就幹濕而言,幹燥為陽為乾,濕潤為陰為坤;就上下而言,在上為陽為乾,在下為陰為坤;在中非陰非陽,非乾非坤。然後就好确定:上幹一陽中之陽;上濕一陽中之陰;中幹一非陽之陽;中濕一非陰之陰;下幹一陰中之陽;下濕一陰中之陰。确定了這些,開方就省事多了。

  上部胸疼,看舌苔,發厚發膩:陽中陰

  ,用忍冬藤,瓜蒌仁,海浮石;舌苔發厚發紫:陽中陽,用忍冬藤;中部胃部非常幹燥:非陽之陽,石斛,土茯苓;特别濕:非陰之陰,炒白術,雲苓(茯苓)。下腹部非常濕,陰中之陰,山藥。掌握了這樣的處方規律,要比看醫書快得多。它雖然變化多,但基本的東西簡單,無非是一個幹,沒水;一個不幹,有水。處方打破了古往今來一直沿用的傳統八法:汗.吐.下.溫.清.補.和消,但它又包含了八法。重要的是處方一定要掌握三界的變化,也即天地人的變化。

  來了個感冒的,胸悶還肚子疼,是小腹痛,天地有問題,中間人沒事,一看沒苔,挺白,水多,是地濕,用點利濕藥,處方就解決了。要對症下藥,這當中還包括對場象的改變。在天改天,在地改地,在人改人。當然,改天換地,還事在人為,關鍵是中間這個人,中間一定要可上可下調和為好。場象的問題是空間的問題,是氣的問題,是血的問題。用氣藥,還是用血藥,就要看他的病反映在舌苔上,還是舌質上。舌苔治在空間,用氣分藥;舌質治在實體,用血分藥。例如,看這苔,有那麼一塊浮在上面,在中醫上講衛氣有問題,在智能醫學上講,叫做空間病,空間能量過高,多在氣分,那應該多用氣分藥。舌苔發白,白乎乎的,像浸足了水的豬肉,這就是血虛;舌頭發紫,這是血瘀,多在血分。血虛也好,血瘀也好,都是實體病變,就得用血分藥,該補的補,該活的活。像丹參,當歸,赤芍,丹皮,桃仁,紅花等等,這些都是治反映在舌質上的血分用藥。如果不是舌質病變,

  你卻用了活血藥,使苔打到血分之中

  ,在傳統中醫叫傳經病變,在治癌症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有沒有苔,苔在什麼部位,用什麼藥,一定不要引邪入内。

  在處方過程中,三界必須得把握住,才能千變萬化。天界:忍冬藤,海浮石除痰,陳皮利氣;中界:焦三仙,槟榔,石斛,烏賊骨(尾骨疼用白芍烏賊骨),中間血瘀加丹參;地界:濕熱用白頭翁,萹蓄,瞿麥,紫花地丁,虛則用山藥,薏仁,川斷;在血分用桃仁,紅花,丹參,這是基本的用藥方法。基本用藥方法确定之後,就要考慮用哪一路兵最恰當,每個大夫都有他的特的,都有他順手的應用藥。

  在用藥上,人體無非就是上.中.下三焦,掌握好用藥就精了。一般來說 ,上焦不是虛就是實,不是上火就是有氣或痰;中焦不好,不是胃弱,就是胃滿;下焦不是肚脹,就是大小便不利,或月經不正常。隻要把三焦功能記位了,用藥調理很容易。上焦的心肺,我們隻要掌握了左右心房正常就行;睡眠不好跟心髒回流有關;肺部清亮,呼吸正常,沒有痰;中焦胃口好 ,

  脾健康,肝區正常,血正常,才能吃,而且吃了沒事;下焦叫他大小便通暢,月經正常,這樣内部的調整标準就差不多了。所以上焦要下行氣順,

  回流血快;中焦左右調和,上下疏通;下焦濕潤有度,利導通暢,這是大體要求,不可不知。有人說,頭部有了問題,四肢有問題,怎麼治?不管是頭,還是四肢,其根都在五髒六腑,

  都在上.中.下三焦,筋脈.血脈暢通,該吸收的吸收,該輸送的輸送,四肢也絕不會麻木僵硬。這裡空間問題也好

  ,實體的問題也好,經絡的問題,筋脈的問題也好,都是五髒的問題,都是三焦的問題,所以五髒正常,三焦暢通,全身都沒有病,還有什麼頭疼.腿疼.膀子疼啊?當然,五髒有病,病因多樣,研究透了才能對症下藥。

  心有病:左心房不動,有瘀血了,

  炒棗仁,紅花,再加點兒活血藥;右心房不動,回流慢了,柏子仁,夜交藤,珍珠母。

  肝髒病:濕熱引起的,茵陳;血瘀引起的,丹參;是氣引起的三棱,莪術。

  腎髒有病:腎髒不能動彈,是尿毒症,這個麻煩,但掌握了它的病理也好辦。濕熱的去濕熱;是瘀血解瘀。

  是肌肉不動的,開肌肉,是什麼問題用什麼藥下部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的,槟榔,瓜蒌仁,大芸(肉苁蓉)。但老人大便幹燥不能瀉,越瀉越幹,因老人精液少,所以用當歸,大芸;年輕人大便幹,十之八九是火,用川軍(大黃),番瀉葉;毒火番瀉葉,白頭翁。小便不利,膀胱炎症,忍冬藤,蒲公英,萹蓄,瞿麥。

  經絡.肌肉.骨胳用藥也不一樣,經絡有病加桂枝,肌肉有病加葛根,骨胳有病加毛狗。

  如果把天.地.人這一套掌握了,和八卦一樣,翻來覆去的變,就是處方

  。當然,這首先得會看舌苔。舌頭分上中下三段,每段又分上中下,又分左中右,左中右又各有變化,各表現不同的症狀。伸出舌頭一看,中間一段右邊黃得厲害,肝髒有火,茵陳;左邊黃得厲害,脾髒有熱,闆蘭根,茯苓。這就解決了,非常快。要是切脈 ,二十八脈,又加又減,不容易鬧清楚,看舌苔,就很快。來個人說渾身筋骨疼,一看肝髒有火,有火撤火,

  而且隻用一味引經消導藥就行,不要多了,多了反而麻煩。不管什麼筋骨痛,哪兒疼我隻管肝髒,把肝髒火一撤就行了。又來了個人,說背部疼得厲害,一看肺部不清,先清肺,不管背部,忍冬藤,闆蘭根,浮石開了以後,

  肺部清亮了,再稍微加點桂枝3g或葛根3g,背部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那個人的腸胃有熱,有熱先清熱,

  管你什麼病,先清熱再說。腸胃運轉正常了,其它地方有病捎帶着不就解決了嗎?一定要保證腸胃的清潔。要清潔就得解決兩個問題:一個虛,一個實。虛:地丁;實:白頭翁。這個人上火挺大,肚子老疼,上廁所還少,這是腸虛熱,用地丁;大便時幹時不幹,胸部也悶,頭也發昏,實熱用白頭翁10g.20g.30g,用到100g都沒事。

  還要掌握人體髒腑之主,要知道每一個髒腑與什麼相對應。知道了什麼髒腑管什麼,就能找到各地方的病根,就好治。如腳面腫,胃熱用茯苓。大關節疼,腎髒有熱;小關節疼,

  肺部有熱。嘴唇腫,上邊腫肺熱,下唇腫腎熱;轉圈都腫,脾熱。鼻頭發青,肝脾間有瘀,用丹參;還有眼紅,

  看不同的部位,分屬肝火.肺火.心髒病。這是快速的處方法。當一個醫生,眼要尖,耳要靈。當然,智能醫學處方還有一個方法:觀場象。他往這兒一站,看看内髒就清楚了。我現在講這些,是考慮到還有不會透視的。

  但智能醫學掌握這些方法,再加上觀場象,兩者相結合,不更快嗎?人體的問題都是三焦問題。婦科.乳房疾病就與三焦五髒有密切相關。胸部整體是心和肺部。乳房考慮是胃部,乳頭是肝部,乳房那個黑圈,考慮腎髒。乳房疙瘩,胃火;乳頭疙瘩,肝火;乳暈疙瘩腎火。這些細微之處,醫書上沒有,都是經驗之談。有的病用什麼藥也達不到,就用甲珠,叫它往哪裡走就往哪裡走,甲珠就是穿山甲,穿透力很大,但也很貴,理療院用不着。理療院有個特點:藥過不去,信息能過去,所以理療院都用草藥,叫它過去,它不敢不過去。在用藥的分量上,要根據場象顔色的深淺決定用藥,顔色深的,分量重點;顔色淺,藥量輕點。肺部用藥還不能太猛,重劑量下去,一下子向外發散開,人還受不了;還有,本來熱的,吃了藥還看不見。為什麼?就像蒸饅頭一樣,籠罩一掀,熱汽沖上來,就模糊了。所以這種情況用藥要慢點,散熱要慢點。熱在上部要慢點,熱在下腸,腸胃裡要快一點,腸胃散熱不能慢,慢了會産生很多病變。腸胃裡的"賊"不能久留,見之就打,叫它趕快走,不走小便,就走大便,要徹底清除,留一點會造成禍患。但是心肺有賊,得考慮考慮,“你走吧,要什麼給什麼”,這時候你要是見賊就打,你打他他也打,那賊說了:"咱們破罐子破摔吧,你看看,我給你摔吧!"你心髒受得了嗎?所以心肺用藥,要掌握尺度。而腸胃用藥,就沒有什麼尺度問題,要以狠為主。在用藥的種類上,還要注意一點:見血莫止血,有了血症,不要急于止住它;有了氣症,也不要急于去治氣。我們一定要探究五髒六腑的問題是由什麼引起的,探聽虛實。不外乎:肺部去火,中焦清熱,健脾運化,下焦去濕或補虛這三條。所以治上部的兩個基本變化:忍冬藤。闆蘭根,浮石,茯苓,茵陳,白頭翁,萹蓄,瞿麥;陽性的基本方;陰性的基本方,上部火不大,炒棗仁,白術,焦三仙,薏仁,川斷,桂枝,白芍,丹參。抓藥的時候就這兩個基本方,别的沒有,在兩個湯頭之間選擇的時候,還有規律。從天氣上講,遇冷的,以炒棗仁為君;遇熱的,以忍冬丁為君。從人體變化上講,虛弱虛寒的,炒棗仁為君;溫熱症,忍冬藤為君。從貧富上講,富貴有錢人,忍冬藤;貧窮沒錢的炒棗仁。為什麼?富人瀉火窮人補虛。從地理上講,南方忍冬藤,北方炒棗仁,台灣,海南靠水多,利濕為主,佩蘭,藿香不可少;内陸像甘肅這些地方,雨少水汽少,闆蘭根 多一點,滋潤滋潤才行。小孩以單方,小方為主,喝一口就頂事,感冒了,忍冬藤,闆蘭根兩味藥就行;假如咳嗽,闆蘭根,杷葉;如還帶痰,闆蘭根,陳皮,用不着複方。所以,首先應該學會單方治病。隻要掌握一個氣一個血,就能開方。忍冬藤,丹參配伍,又活血又治氣。肚子疼,白頭翁一味藥就治了;肚子疼,憋得慌,白頭翁,槟榔兩味藥即可;胳膊疼,一看中間滿,茯苓20g桂枝3g;心髒不太好,老煩燥,闆蘭根30g丹參5g或10g,既要治好病,又要少花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