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揭秘:傷寒汗出病解的方式有哪些

一、用發汗藥汗解

太陽病表證雖據其有汗無汗、脈象浮緊浮緩等表現劃分為表虛中風、表實傷寒,但用汗法祛除邪氣,理緻則一。

盡管服麻黃湯或桂枝湯有啜粥與不啜粥的區别,但覆取微似有汗的原則相同,因以汗出方式祛除邪氣,故有“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的告囑。要想祛除邪氣,必須掌握汗出的程度,“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汗出适度,則邪去病解;發汗太過,則損陽傷正,變證叢生。可知,非汗出無以祛表邪,大汗出反而傷正氣。此即以發汗藥得以汗解的要領。

二、非發汗藥汗解

得汗病解,除用諸如麻黃湯、桂枝湯發汗藥物以外,用非發汗藥亦可使疾病得汗而解。如第23條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即用小柴胡湯和解樞機、宣通上焦氣分,使上、中、下三焦之氣調達暢通、津液道路暢達,則能布散周身,内而髒腑,外而百骸。胃氣調和,則津液化生有源,一身之氣諧和,故能化津作汗、帶邪外出。此雖不用發汗解表藥而起到汗出病解的作用。

除用藥物外,針刺發汗腧穴有時亦能達到汗解的目的。

如第216條曰:“陽明病,下血,谵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随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刺期門并無發汗作用,然能達到汗解的目的。血汗本同一源,汗為心之液,今熱邪入結血室,緻血分熱盛,血熱傷及心氣,心氣既傷則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故但有熱蒸血中營陰緻頭汗出症,而周身無汗。熱傷心氣則有谵語,治之必刺肝之募穴,因肝主藏之血,充膚溫肉,澹滲皮毛。刺期門則血中之熱化汗外出,血室胞中之熱邪亦随之外散,則疾病即可痊愈。

三、自汗而解

所謂自汗而解,即指不用藥物或其他療法,機體本身自我修複能力增強,恢複陰陽的相對平衡狀态,氣血調和,自動出汗後疾病痊愈。其機理仲景稱之為“自和”。自汗而解,據其出汗前的表現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自和汗解:如第49條所雲“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是因于表證誤下,非但表證不解,又徒傷裡氣,而緻裡虛,然裡雖虛而表邪尚未内陷,此時不可為解表而再行發汗,須待其裡氣恢複,而與表平,平則和,表裡和則陰津陽氣自相和諧,邪無所容,不待發汗而邪随自汗出而愈。

煩而汗解:如第116條雲:“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表證誤用火法,邪氣不得外散,反而内聚并加劇,邪氣閉阻,營血運行不暢,出現腰部以下重而不仁、麻木無知覺的症狀。但若病人正氣強盛、精氣内充,仍有祛邪外散之力,脈浮可證邪仍在表,正氣抗邪,正氣劇争,故先作煩,待正盛邪卻,邪随汗散,一汗而表解病除。

狂而汗解:第192條謂:“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按此證屬濕熱交盛、郁于肌肉骨節,故見骨節疼、發熱等症狀。若病人胃氣旺盛,化汗有源,胃氣有祛陽明水熱與汗共并外出之力,濕熱随汗外出而痛去。唯其汗出之先,濕熱交郁,胃中陽盛,正邪相争,故其人猝然發狂是為汗出先兆,其人濈然汗出是邪氣外散征象。

戰而汗解:戰汗是在出汗之先,有鼓颌寒戰的表現,如第94條所說“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患有太陽表證的人,若平素正氣較弱,當正邪相争、抗邪外出時,營衛之氣一時郁聚不能外達,故有脈伏不見、全身戰栗的正邪劇争表現,待正勝邪卻,則作汗而解。另外,第101條及第149條亦屬戰汗病解的例子,但非自己戰汗,而是服用小柴胡湯後正氣得到扶助,戰汗而解。

衄而邪解:對“衄解”一詞的注釋,柯韻伯稱為“紅汗”,是指太陽病表寒郁陽太重,邪正相争,陽熱不得由汗發越而迫傷血絡緻衄血後熱從血解的現象。由于血汗同源,衄後表解與汗後表解的機制一緻,故亦可屬于汗解範疇。如宋本第46條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

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和第47條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即其例,其中第47條乃自衄而邪解,而第46條則是服麻黃湯後(麻黃湯主之應放在“此當發其汗”之後),輕者煩而汗解,劇者衄解。表寒遏陽的程度較第47條為重。再則第56條曰:“傷寒……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對此條文的認識,《醫宗金鑒》注雲:“傷寒,頭痛不論表裡,若苦痛者,是熱劇于營,故必作衄,衄則營熱解矣。”衄雖為邪出的一種征象,但如能未衄之時,無汗宜麻黃湯,有汗宜桂枝湯,汗之則不衄而解矣。則是更佳。即便是衄解,亦衄之不能過甚,正如前賢王宇泰謂:“點滴不成流者為順,否則臨證之時可視其脈證,随證治之。”邪氣侵襲肌表,閉束衛表之氣不得外散,邪氣不散,郁于經中,邪郁求伸,假衄為瀉邪出路,衄血出,則邪氣随血而散,故後世有“紅汗”之稱。太陽病衄血,有藥後衄血而愈、不藥自衄而愈、衄後服藥而愈三種不同情況,雖皆屬邪自衄瀉,但有瀉多瀉少之不同,故有服藥與否的差别。

冒而汗解:頭目昏蒙,如冒複蒙蔽謂之冒。如第93條謂:“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緻冒。冒家汗出自愈。”太陽表證汗下失序,誤傷表裡之氣,以緻表裡俱虛,若正氣雖虛,尚能聚而抗邪,正氣聚而一時不能上奉清竅,頭目失養而緻昏蒙如冒,待正氣勝邪,作汗而解,正複歸竅,冒證遂愈,此即為“汗出表和故也”。

陽複勝陰而汗解:“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若複緊,為未解。”(第361條)此條在厥陰證治中,脈應為沉細,或遲,或緊,此時“脈數,陽脈也,陰病見陽脈者生,微熱汗出,陽氣得通也,利必自愈,若脈緊,陰氣猶勝,故雲未解”。(《注解傷寒論》)“微熱”乃陽複之象,是相對于長期陰證而言,不是“陽盛則熱”之熱甚,“汗出”乃陽複逼陰邪外出之征。此外,“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第366條)此條乃述戴陽證的陽氣雖虛,尚不太甚,“真陽之發者十之三,而潛藏者尚十之七也,藏而能動,必當與陰相争,争而未勝則郁冒,争而即勝則汗出,汗出則内伏之陰從外出,外出之陽從内入,而病乃解矣。(《傷寒貫珠集》)凡此二條,皆說明了陰證陽衰輕證,陽氣能回,且能蓄聚抗邪外出而汗出,陰邪随之而散。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