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的規律1默認分類
香料的主要作用在于:去除各種烹饪原料所含的異味,賦予食品以香味,并具有殺菌和增進食欲的功效。烹調中有時單味使用,有時多味組合使用,有的制成粉末狀,有的制成醬狀、油狀使用。
分類
香料一般可分為芳香和苦香兩大類。
芳香類香料主要有:八角(又稱大茴香、大料),
桂皮(又稱肉桂)、丁香(又稱雄丁香)、香葉(又稱桂樹葉、月桂葉)、小茴香、辣椒、花椒、孜然、甘草、紫蘇、薄荷、百裡香等。
苦香類香料主要有: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萆果、香砂、砂仁、山奈、良姜、荜菝。白芷、陳皮等。
有些特殊的香料如蛤蚧、藿香,迷叠香,柏枝葉等有它們各自的性能、特點和作用,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有補肺益腎、滋陰壯陽、納氣定喘的作用,其體色因栖息環境不同,有褐色、黑綠色、灰褐色等,其氣腥、味微鹹,主要在潮州鹵水和廣東鹵水中應用,起提鮮和解膩的作用,而且具有穩定性,有防腐作用。
藿香:味辛性微溫,可辟穢祛濕。一般在菜肴中多用于燒魚,取其特殊的香氣及去腥之用。
迷叠香(别名艾菊):味辛性溫,可發汗,健胃、安神,主要用于西餐中腌制原料(如牛肉)及燒烤類菜肴出香用。
柏枝葉:味苦辛、性溫,一般用于熏肉,取其香氣。
香料使用的技巧
1、香料在使用時要本着甯少勿多的原則,尤其是荜菝,丁香等香味濃郁的香料一定不要太多,否則會産生一股發悶的味道。
2、香料本身多少都有一些異味和苦澀味,在使用前要想法除去這些異味和苦澀味,芳香類香料中含有的異味和苦澀味較小,用清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去除大部分異味,而苦香類香料中所含的雜質和異味比較多,所以一般采用白酒浸泡,因為**有溶解和滲透作用,使香料牛的異味更容易除去。浸泡時如果香料個大或密實,要敲開再浸泡。
3、因為香料的呈香物質有些是脂溶性的(薄荷、紫蘇除外),隻經過浸泡後還不能完全揮發出來,還要經過炒制才行。用油炒時要注意用小火低油溫,切忌猛火熱油把香料炒焦炒糊;香料下鍋時要注意先後順序,出香慢的(如八角、桂皮,草果等)要先放,出香快的(如香茅草、百裡香,香葉、孜然等)要後放,以使香料出香趨于一緻。一般來講,出香快是因為顆粒小,出香慢是因為塊比較大,所以可将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後與出香快的一同下鍋。
4、在使用時,芳香類和苦香類要合理搭配:一般情況下芳香類用量稍大些(如八角、小茴香可多放),苦香類用量稍小些(如砂仁放多了會特别苦,荜菝有辣口也不能多放,白芷放多了中藥味會特别大);應用時要不同的原料不同對待,不能圖省力,包個萬能料包來個一勞永逸。在應用時,如果原料腥膻味大,要多加一些去異味的香料,如:加工羊肉時加入一些孜然,加工狗肉時加入一些薄荷等;再就是根據原料的特性,增減各種香料的用量,如:豬肉就要多加些肉蔻、桂皮,雞鴨等,禽類要多加些山奈和白芷,還離不開少許丁香。
謝昌勇:
香味料有:八角、茴香、丁香、肉桂、月桂葉等。苦味的有:肉豆蔻、白豆蔻等。做的菜品不同所用香料不一樣,一般是香多苦少。做任何菜品香料不能太多了,不壓本味效果最好。
在使用中,首先要了解香料的特性,香味的香料容易揮發,而苦味的香料的香味不容易揮發。比如,肉蔻是屬于苦味的香料,香味就不容易揮發,相對于砂仁來講,肉蔻的香味要比砂仁的香味揮發慢。根據所鹵原材料的質地放香料,成熟較快的原材料就用容易揮發的香味料,成熟較慢的原材料,所用的帶苦味、揮發慢的香料的比例要大些。
分類及特性
苦味香料一般在烹調當中使用量很少,很多苦味香料不可用來制作鹵水,但可加工成各種保健食品,及各種特色菜肴。如蒼術,味辛、苦。蒼術川芎炖甲魚、蒼術良姜炖烏雞等,都是很好的藥膳。
下面介紹幾種香料的味型及用途。
白豆蔻:性溫、味辛。在烹調中做香味調料使用,适用于烹調中的煮、焖、炖、鹵,與其它辛味調料配合使用,更能增加食品香氣,我們常用的咖喱料、五香粉中就有白豆蔻,但量很少,味道類似胡椒粉。
草豆蔻:性溫、味辛。在烹調中經常與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一起使用,适用于鹵、醬、煮、蒸、燒、焖、炖,使菜肴去異增香。注意:草豆蔻一般不單獨使用。
肉豆蔻:性溫、昧辛,芳香氣味強烈,在烹調中廣泛應用于炖、燒、焖,煮、蒸、醬、鹵,對動物性原料中腥、臊、膻、臭氣味有祛昧增香作用,我們常吃的五香牛肉、樟茶鴨子、香酥雞、粵菜的鹵水都少不了肉豆蔻。注意:濕熱瀉痢、胃熱嘔瀉不宜食用。
草果:性溫、昧辛辣。做香料使用适合鹵、煮、醬肉,能祛腥除異、增加香味,增進食欲。
山奈:性溫、味辛,又有三奈子、沙姜、砂姜等稱呼。在動物食品中應用于燒、煮、焖、蒸、鹵、醬,在腌制食品中加入山奈,可去掉原料的腥、臭、膻、臊異味,同時又是制作五香粉、咖喱料等各種複合香味料的主料之一。
白芷:性溫、味辛,用于鹵、煮、燒、炖、蒸,能祛除異味,增加香甜味,和豆蔻、砂仁、萆果、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同用效果更好。
砂仁:溫、味辛,具有濃烈的芳香氣味,在烹調中可單獨調味,可與其他香字料配合使用于肉食品的鹵、蒸、醬、燒、炖、煮等。
荜菝:性辛、微辣,氣味如胡椒,在烹調時常與白芷、豆蔻、砂仁等香料配合,祛除動物原料的異味,特别是鹵、醬食品必不可少,能去異增香。
桂皮(即肉桂、月桂):味甘、辛,主要起芳香調味作用,用法廣泛,鹵、醬食品必不可少,可增加食品複合香味。
甘草:味甘,烹調牛可賦甜增味,去異壓腥,且有防腐功能,各菜系鹵水均大量使用。
下面再介紹幾款苦香料。
木香:味辛、微苦,可祛除動物原料中的腥、臊、臭、膻昧,烹調中常與其他香、辛味調料配合使用,特别是動物内髒,魯菜名菜“九轉大腸”放入木香粉,菜肴别具風味。
栀子:性寒、味苦,可用于鹵制、醬制、腌制,可起到染色的作用。
香料使用技巧
各種香料在烹調時,一般沒有固定的使用量,我們在鹵制、醬制食品時,都會根據原料的多少、原料的品種(雞鴨、肉類、魚類、下貨類、豆制品類等)來制定香料的投放量。大緻規律如下:
1、下貨内髒類,多投放去腥、臊、臭、膻的香料,如肉豆蔻、草果、山奈、白芷、砂仁、荜菝等香料,以去異增香。
2、對肉類、雞鴨、豆制品,一般香料投放相對減少,既要祛除異味增加香氣,又要保持原料特有的香氣,即本味。
3、鹵水中的藥料包第一次煮時煮40分鐘左右就要撈出來(否則藥香味太大),這樣用過三四次後,香氣變淡,就需要重新包個料包了,再煮第二個時,第一個還可以放在裡面,這樣第二個包隻需要煮20—30分鐘就可以撈出,第一個包用到六七次左右就成了廢料,要撈出扔掉,該用第三個包了,這樣熬鹵水時就能一直保證有兩個藥包在裡面。
香料用量舉例(個人經驗)
原料:以50斤牛肉或豬肉為例。
香料:白豆蔻20克、草豆蔻20克、肉豆蔻30克、草果25克(用刀切開,剝出肉、用外皮)、山奈20克、白芷50克(用量較大、用來去除肉的腥膻昧,以增加原料回甜香味)、砂仁35克、荜菝30克、桂皮150克(以肉桂為佳,月桂次之,因為肉桂有甜味,多放肉桂鹵出來的東西是回甜口的)、甘草60克(用量較大,與花椒同用,具有增香防腐的作用,可使得鹵水不容易壞)、花椒30克、香葉25克、羅漢果2個。
香辛料的類别
香辛料的範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香辛料能給食品賦予香,辛、麻、辣、苦、甜等滋味,廣義的香辛料是泛指香料、香精等。我們講的是狹義上的香辛料,下面來分類:
酸香:檸檬。
甘甜:肉桂、甘草.玉竹、麥冬。
苦香味:肉豆蔻、白豆蔻、萆豆蔻、紅蔻、草果、木香、砂仁、山奈、郁金。山姜,良姜、荜菝、白芷、細辛、陳皮等。
辛辣味:辣椒、姜,胡椒、芥末。
麻味:花椒。
五味俱全:五昧子。
芳香味:八角,茴香、丁香、肉桂、桂枝、香葉、孜然、麝香、檀香、沉香、莳蘿、防風、白蘇、紫蘇、薄荷、藿香、羅勒、留蘭香、迷叠香、百裡香、鼠尾草、甘松。香茅草、牛膝萆、玫瑰、桂花、茉莉花等等。
既然把它們按氣味分類了,就要知道怎樣去搭配,不能随意添加。如.木香,有川木香、雲木香、土木香,還有厚葉木香,其中雲木香氣味芳香,性溫、味甘苦、稍具刺舌感,而川木香氣味芳香而特異、味苦,我們主要用雲木香,在鹵制的香料包中添加後可增加複合香味,但如果過量會使整個鹵湯的味變雜,且有刺舌感,它的用量約在0.008%—0.4%左右(與原料的比)。又如,砂仁屬于苦香味,如果放太多就會起到反作用;紫蘇多用于燒魚以除腥,但放過多會對感冒的人有損害,這兩種東西最多不能超過50克(以25千克水為例)。
使用技巧
1、香葉在使用之前要入蒸籠先蒸15分鐘後再加入料包,才能使它的味起到芳香的作用。香葉是月桂樹的葉子陰幹而成,帶有辛香和芳香.蒸後才能使芳香味發揮效力,現在廚房用炒制的方法隻能增加它的香辛刺鼻的味感。一般500克原料放2克左右為宜。
2、要做鹵汁時,豆蔻、砂仁兩樣要另包,待鹵汁燒沸差不多要好時加入豆蔻、砂仁燒4—5分鐘就夠,因時間過長會使它的香味揮發掉;如做灌腸時要磨成粉直接加入,雞肉類灌腸添加0.02%—0.1%,豬肉灌腸添加0.05%—0.1%,其他肉制品添加0.14%—0.1%(與原料的比)。
3、如紫蘇來燒魚時應在魚要燒好時加入紫蘇葉再燒1分鐘即可祛腥除膻,而且能殺掉魚肉的某些有毒成分,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如加入過早會使它的香味揮發掉,留下苦味,變成了相反作用。
因此,作為廚師首先要有對香辛料的認識,才能做好每一道菜肴,不要盲目地去用。下面我來介紹一款最新創作的鹵水的料包配方,并加以說明。
以25公斤水計算:
肉桂150克、肉蔻100克、萆果60克、白蔻50克、紅蔻20克、紫蔻20克、小茴香70克、香菜籽100克。千裡香100克、迷叠香20克、甘牛至10克、香葉70克、良姜50克、幹姜50克、沙姜100克、辛夷20克、孜然10克,陳皮50克、羅漢果6個、青皮20克、木香10克、白芷20克、香果100克、白胡椒50克、花椒50克、八角100克、玉竹20克、紫蘇20克、荜菝50克、甘草20克、薄荷10克、公丁香40克、母丁香40克、五味子10克,以上各料磨成粉包起即成。
1、這款鹵水用來鹵雞,鴨等禽類原料的效果最好,因為配制時是用肉桂作為“引子”的,肉桂的用量最多,而肉桂對禽類的提鮮作用特别好。這個料包除了可作鹵水,也可用于烹制菜肴,例如幹貝雞胗煲,100份雞胗放入一個藥包,用高壓鍋壓制後撈出炒制,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如果是鹵制牛肉等原料,鹵水配制應以草果為主,鹵羊肉的應以小茴香為主。
2、此方是按香辛料的各種氣味的混合,以芳香味的香辛料居多,配以其他各種氣味的香辛料,使它起到氣味柔和、芳香四溢、香鮮味濃的效果。配方中的絕大多數香料都是溫性的,所以用上羅漢果、玉竹兩種涼性的香料來平和藥性;另外,因甘草本身是解百毒的,用在裡面中和藥性;五味子用少許用來調節口味。
3、公丁香是丁香未開的花蕊,較為常見,母丁香是公丁香的果實,香氣比公丁香淡一些,在鹵水中同時使用是遵循陰陽調和的原理。
4、上述配方中的千裡香是中藥中的千裡香,不是現在常用的那種食品添加劑。甘牛至即鼠尾萆,略帶樟腦味的香草植物,其幹燥葉片香味濃郁、略帶苦味,适合豬肉料理,此外,也可用于火腿、西式香腸等加工品。
5、配方中的木香不放關系也不大,另外香菜籽可用香菜代替。 香料規律2默認分類
名廚談香料。香料中的比例與運用 香料如何搭配--宮廚網
大家對鹵水用的香料已經談了很多,下面我主要介紹一下我對成品香料應用的一些經驗。
大蒜粉:大蒜脫水制成的粉狀物,味辛香。主要用于腌制排骨、掌中寶等有腥味的東西,可增香去腥。腌制時一般同時放料酒、生粉、蛋清(有的還放南乳汁),每斤原料約放3克大蒜粉(如果需要蒜味更濃,還可同時加入鮮蒜子),腌約3-4小時即可。我們廚房使用的是上海味好美牌大蒜粉,每瓶重約640克,售價15元左右。大蒜粉使用方便,比起新鮮大蒜另有一種幹香味。
鮮辣味粉:我所用的是“唯加”牌。是一種複合口味,略帶辣味,香味比較重,上海這邊多用于燒湯,或者在成菜時放少許調味,另外在做炒面時放入也可增香。
五香粉、沙姜粉:這兩種香料粉一般與新鮮大蒜、雜菜汁等混合在一起用于腌制原料,如風沙雞。五香粉和沙姜粉加入孜然粉後還可用于腌制孜然羊排。沙姜粉是從粵菜中過來的調料,最典型的就是鹽火局雞,我們在腌制大王鴿時也會用到。
黃姜粉:黃姜是咖喱粉的主要成分,味道香、辛。大多用來調制油咖喱或者熬制其他複合醬料。市場上出售的油咖喱很多人會覺得味道不夠,就可在油咖喱中再加入黃姜粉、咖喱粉、三花淡奶等熬成自制油咖喱。
芫荽粉:即香菜粉,是香菜籽制成,比香菜籽出味要快,多用于口者口者煲、幹鍋系列、鐵鍋、石鍋等類菜肴,在出鍋之前1分鐘左右放入,以使香氣充分揮發出來。一道菜大約用2-3克。
九制陳皮:陳皮就是幹制後的桔子皮,而九制陳皮則是經過加工、可直接食用的小食品,按照我的經驗,在烹制“陳皮鴨子”、“陳皮牛肉”時,用九制陳皮效果更好,可直接放入烹制,而且可以食用,口味更佳。而普通陳皮多用于熬制鹵水,取其香氣,用于做菜的效果不太好,而且要提前泡軟後香味才會揮發。
咖喱葉:香氣不似咖喱那麼濃郁,但有種特别的清鮮氣。咖喱葉一遇熱香氣就會揮發,在烹調中有兩種用法,一種是用于熬制醬料,在炒料時就将其香味煸出,再經過熬制使香氣融入其他料中;一種是先煸出香,成菜時再一同煸炒出鍋。
鮮香茅:狀似茭白,可增香。因其本身富含水分,受熱揮發,比幹香茅草更易出味。鮮香茅的用法有兩種,一種是可用于熬制咖喱醬或者其他醬料,将香茅切成小粒,用油小火低油溫煸20分鐘,煸出香後放入大蒜泥、幹蔥頭、椰漿、咖喱粉等熬制。一種是用于熬制鹵水,用刀拍碎(或切片,這樣跟水的接觸面就會比較多),一般80斤水放30-50克即可。
幹香茅草:以前多用于鹵水中的提香,現在也用其開發一些菜品,如香茅鲫魚、香茅排骨等等,在使用前都要先用水浸軟,否則纏繞時容易折斷,炸制時還可能焦掉。
溫州 王奕木
目前所用的香辛料,在禽、畜類肉制品的應用中比較多,而在魚類中用的比較少,上次的稿件刊出後,有位葫蘆島的朋友問起這個事情,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列出了一些适宜烹制魚類菜肴的香料:
甘草、八角、母丁香、香葉、當歸、桂皮、紫蘇、莳蘿子、薄荷、蘿香、羅勒、陳皮、香茅草、迷叠香、千裡香等,它們具有祛腥提香的功效,在這些香料中,有的是苦的,有的是鹹的,有的是澀的,需要合理搭配後,它們的味道才能融合在一起,使菜肴的口味更醇厚。下面介紹幾款在魚類菜肴烹制中用的料包:
1、紫蘇5克、莳蘿5克、薄荷5克、陳皮5克、八角5克、桂皮5克、母丁香3克、蘿香3克,此款适用于海産魚類中的鲅魚類魚制品,以500克原料為準。
2、紫蘇5克、桂皮10克、莳蘿3克、香葉5克、陳皮8克、幹姜8克、八角10克、丁香5克、香茅草8克、花椒5克,以上香料磨成粉後與幹辣椒、泡椒炒制的剁椒醬,做淡水魚類的剁椒菜肴,會使魚肉達到鮮嫩、鹹香的口味。
3、紫蘇10克、桂皮5克、莳蘿8克、香葉5克、羅勒6克、陳皮8克、肉蔻5克、八角8克、幹椒10克、花椒5克,此料包以淡水魚類湯菜的料包,如酸菜魚。
上述三種配方适用于各類海産、淡水産品的烹制。
四川 謝昌勇
香料除了用來熬鹵水,其他還有很多用途,例如熬制自己酒店秘制的辣醬和料油,以及自制的十三香粉,隻要搭配适宜、操作正确,就能做出相比于市場上所售成品更有個性特色的調料,從而衍生出若幹道招牌菜品。下面介紹幾個南北方都比較容易接受的配方。
秘制十三香
用料:八角500克,山奈200克,丁香150克,小茴香500克,草果400克,白蔻400克,香葉500克,幹藿香300克,靈草600克,排草600克,孜然500克,桂皮300克,幹姜800克。
制法:以上原料小火炒香,晾涼後磨成細粉。
此香料粉适用于:燒、拌、炒等要求快速出香味的菜品,如烤肉或者油炸後再稍加煸炒的菜,用起來比較方便,很實用。
奇香醬
用料:郫縣豆瓣醬5千克,泡椒醬3千克,糍粑辣椒2千克,色拉油15千克。
香料:八角500克,草果400克,香果400克(香果是樟科植物香果樹的成熟種仁,有種特殊香氣),小茴香500克,香葉500克,白蔻400克,靈草500克。
制法:先燒熱油把郫縣豆瓣醬5千克、泡椒醬3千克、糍粑辣椒2千克用小火炒香,再加入八角、草果、香果小火先炒10
分鐘,再加小茴香500克、香葉500克、白蔻400克、靈草500克,再炒15分鐘左右,炒的同時要注意火候,而且要不斷翻動,以免糊鍋,然後離火在鍋裡面焖半小時,待涼後,用絞肉機絞細,在常溫下一般可以保存60天。
此醬适用于:燒、炒、焖、燴等菜肴,如紅燒兔、紅燒肘子、紅燒魚等。如果夏天溫度高還可以冷藏,效果也一樣。
香料油
用料:色拉油10千克,八角1千克,山奈500克,丁香250克,草果600克,小茴香800克。
制法:一種方法是:先将香料汆一下水,再放入油裡面用小火熬幹水氣,離火焖3小時就可以用了。還有一種就是用高壓鍋壓的方法,也是先将香料汆一下水,然後放人高壓鍋裡,按照每10斤油加兩斤水的比例,壓30分鐘滗去香料渣就成了香料油了(水分基本上全部變成水蒸氣)。香料的香味會有揮發,一般密封存放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但為了保持最好的香氣和效果,最好不要超過2個月。
此油适用于:拌菜,或者直接加香料油的菜,如涼拌肘片、涼拌腰花等。
甯波 鐘才輝
在中餐中香料主要用于鹵菜、火鍋、炖、火靠等烹調中,起着增香的作用,有的還有保健作用。
香料常用的品種有大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草果、丁香等等,現在還有許多研制出來的食品增香劑,用途也很廣,下面舉幾個例子:
焦香粉:多用于川菜火鍋,可調出焦香味。每鍋底料大約用焦香粉3克,在客人點完鍋底、端上桌之前放入,然後加湯,上火後越煮飄出來的香味就越濃。以前要達到這種焦香的效果,需要把底料炒出焦香味才行,比較麻煩而且火候不易掌握,現在就可用這種香料補足。但這種添加劑隻有一種短時的增香效果、揮發較快,不像其他香料會越熬越香,口味綿長。
增香劑:香味為五香型,多用在吊湯時。燒菜時也可放一點增香,但多放在滋味濃重的紅燒類菜肴中,清炒的菜就不能放,否則會适得其反。
飄香粉:多用于湯類和煲類,例如雞煲,煮好後放點飄香粉,可增加香味和鮮味。
南京 孫謹林
香料除了在熬制鹵水時有一定的投放規律,在其他環節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制粉:香料在烘幹或者煸一下以後,不宜馬上研磨,必須等涼透以後再磨,因為在熱的時候磨香味很容易就揮發掉了。
2、儲存:香料研磨後均應密封保存,不易揮發和變質的如黃姜粉、孜然粉、小茴香等,可以放在密封的玻璃瓶内(如酒瓶);有些香料經過光線照射會産生水分、變得潮濕,甚至會變色,就應存在陶瓷質地的盛器中,因為陶瓷隔絕光線,而且本身有吸水性,可使存在裡面的香料變得幹燥。例如藏紅花粉末,在光線下放久了顔色會發暗、發灰,沒有原先亮麗的感覺。
3、投放時間:香料的種類不同,出香所用的時間不同,所以投放的時間也有先後,例如香油、胡椒粉就應在菜品臨出鍋前才下,而八角、豆豉、豆瓣則需要先用小火火靠一下,香味才能出來。
4、香料使用時,幹鮮有區别。例如咖喱,我感覺鮮咖喱葉比幹咖喱效果要好,幹的味道很沖,鮮咖喱葉則另有種特殊的鮮香氣,在做有湯汁的咖喱菜如“咖喱蟹”時臨出鍋時放入就會很香。而良姜則是幹的比鮮的味道更好,跟生姜的道理一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