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長按“”給我一個“太棒了”,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五髒補益法,是補益五髒虛證必須遵守的治療法則,因其确切地體現了補益氣、血、陰、陽選藥組方的配伍規律。
自古至今,曆代醫家不斷地探索五髒補益法的原理,論著繁多,各有創見卓識,惜散見于各自之著作中,目前尚未能系統整理。
因而,中醫治法學一直不能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有關治法的内容隻能借助方劑學來作彌補。
然而《方劑學》也存在方劑分類不一的問題,難以系統介紹治法理論,如補益劑中補氣法,隻側重于補脾胃之方,補陽法僅收補腎陽一法,如此使初學者難以掌握完整的補益理論和組方技能,造成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嚴重不足的現象。
高師根據髒腑生理知識,結合氣、血、陰、陽虛損的病理特征,使之融為一體,對五髒補益法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探讨,使初學者能夠了解五髒補益的基本原理及其組方規律,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補脾法
脾胃居中焦,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五髒皆禀氣于水谷之精氣,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胃化谷輸精、升清降濁的功能,依賴中焦陽氣的充盛,故脾以陽氣為本,其虛證主要表現為氣虛與陽虛。
一、補脾氣
人體出生之後,必得飲食,脾胃始能健運,飲食合宜,則體健氣盛;若水谷不足,則羸瘦而氣衰,故《靈樞·五味篇》曰:“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說明脾胃之氣,本源于水谷的精微,谷氣旺盛是中氣充沛的根本。東垣深識此理,故稱中氣為“谷氣”。
飲食失節,谷氣日衰,則脾胃氣虛(或曰:中氣不足),臨證所見氣短食少、脘中悶滿、倦怠消瘦等症,都是脾胃受納、化谷、輸精功能減弱的現象。
脾胃已虛不能化谷,水谷不化精微,則中氣生化無源,虛無生複之機,其損日甚。
因此補脾氣之法,當首推黨參、黃芪甘溫益氣之品為君,補氣之虛,扶脾之弱,增強其化谷輸精的能力,使中焦谷氣漸盛則脾氣自能充複。
由于脾在生理上具有“喜燥惡濕”的特點,“燥”是健運化谷的條件,是升清化濁的基礎,若清陽不升、濕濁不化而反聚中焦,陽氣反為其困遏,則可變生痰飲、洩瀉、水腫等證。
故白術甘溫苦燥宜為輔藥,既可助參、芪補益中氣,又能燥濕化濁助脾之運化;茯苓滲利困脾之濕邪,陰濁得降,則脾運清升合宜。
病在中焦,當借甘草甘緩之性守中為使,補益宜緩,使中氣漸漸而複。
總之,甘溫益氣、燥脾化濕為其正法,代表方劑如四君子湯;濕困洩瀉者,參苓白術散;中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等。
二、補脾陽
氣屬陽,髒腑之氣與陽本為一體,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雲:“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
可見氣為陽之漸,陽為氣之盛。脾陽權于中氣,谷盛氣旺則脾陽振,谷少氣虛則中陽亦衰。
脾陽虛衰(或稱:中陽不足、脾胃虛寒)一般多是中氣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或久病之後,或飲食寒涼,或寒藥傷中,皆中氣先損,陽失溫化之能,而至寒邪存中,即“陽虛生内寒”之理。
故脾陽虛的見症基于脾氣虛及裡寒證的相合,乃陽氣不足為本,寒因虛生為标。
補脾陽之法,自當立足于建立中氣,氣旺則陽生,參、芪、饴糖等甘溫補中之品皆可為君;次選幹姜、肉桂等辛熱之藥,溫振陽氣,兼散寒邪,更用術、草運脾緩中為佐使。
諸藥相伍可令中氣緩緩而生,脾陽随之徐徐而立。
配伍的關鍵是以甘溫益氣為基礎,辛熱溫陽為輔助,此即《内經》“寒淫于内,治以甘熱”之溫補陽氣法則。代表方劑為理中湯;若見腹痛裡急者,宜用小建中湯主之。
此外,還應根據脾陽依賴心(君火)、腎(相火)溫煦相關的生理聯系(即“火生土”),把握心腎陽氣的充盛,對脾胃化谷輸精、生化氣血、輸布津液的重要作用。
若中陽久虛、命火亦弱者,當選保元湯,以肉桂補命門而扶中陽;若心、脾兩陽俱損,則宜小建中湯加減,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助陽,既能溫中,又可扶助心陽,故兼可治悸。
脾陽虛以氣虛重,裡寒輕為病理特點,治療虛寒之證,以溫補陽氣為法。
若寒邪或寒濕内盛中焦,均可遏制脾陽,但以标實為主要見證,治療則當溫裡散寒,或溫散寒濕法,如幹姜附子湯、厚樸溫中湯之類,皆為溫法之方,非補益之劑。
三、補脾陰
脾髒所具化谷、升清、輸布津液諸功能,實際上是泛指以胃(化谷)、小腸(受盛)、大腸(傳導)為主的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體現。
因此所謂“脾陰”,實質上包括胃腸參與消化過程中的各種津液(唾、涎、胃液、腸液),以及化谷所産生的津液與營氣。
在消化過程中,脾陰在不斷地消耗和新生,從而保證了陰陽的平秘。
津液與營氣來源于水谷,依賴中焦陽氣的生化和輸布。故脾陰虧虛證除邪熱耗傷所緻,宜清熱滋液外,主要為陽氣虛弱不能化生陰液。
由于清津不升,濁液不降,營氣不得布散,緻見唇幹口燥、便秘不暢、膚燥消瘦等症。
因此補脾陰之法,仍宜參、芪、山藥等補益中氣,助脾之運化,使脾陰化生有機,源源不絕;
然而陰液已虛,内燥諸症突起,當以麥冬、五味子、花粉等甘酸為輔,急增陰液以潤其燥,合成标本兼顧之方。
張錫純創玉液湯(黃芪、山藥、花粉、知母、五味子、葛根、雞内金)堪為佳作。
東垣擅用甘溫之法,益氣升陽以行津液,救脾陰之虛而安内燥,所制清燥湯、白術散等皆是。
臨床常見之胃陰虛及腸燥等證,多屬邪熱灼耗津液所緻,仲景立麻子仁丸主治脾約,亦屬此類,其治以養陰清熱或滋陰潤燥為法,均非補益,此不贅述。
補肺法
肺主氣,司呼吸,為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肺又為“水之上源”,與腎水相生互濟,故而肺體常宜濡潤。
肺宣發肅降的功能,是以肺氣充盛和肺體濡潤為基礎,因此肺髒的生理特點是以氣、陰為主體,其虛證主要表現在氣虛、陰虛兩個方面。
一、補肺氣
肺居上焦,禀受宗氣的充貫。
宗氣是由水谷之氣上抵胸中與自然之氣相合而成,因水谷之氣是脾胃化谷布精所産生,故宗氣實為肺氣的本源(即“土生金”)。
且肺腎同主呼吸,吸入之氣下抵丹田,以實真元之氣,由于腎之納氣保障了自然之氣的攝入,故腎有“氣之根”之稱,實為肺氣的根基。
蓋脾為肺氣之母,腎為肺氣之根,脾腎充實是肺氣充足的根本條件,若脾腎虧虛則肺氣生化無源,反之,肺氣耗損也必然傷及脾腎。
肺氣虛乏則肅降失職,臨床表現除見脾肺氣虛證(氣短倦怠、自汗惡風、易感外邪)外,每以咳嗽喘息為主症。
補肺之法,當尊《難經》“損其肺者,益其氣”之旨,首宜參、芪甘溫益氣為君,直補脾肺已虛之氣,充水谷,實宗氣則肺氣生化有源(即“補土生金”法);
輔用地黃、阿膠之輩補腎填精以化氣,補下以充上,兼以壯水潤肺,濟上源之虛燥,從而使肺得以潤降,則呼吸暢利無逆;
因其虛燥咳逆,故宜用五味子、紫菀等斂肺潤燥諸品,以鎮咳平喘為佐使。
補肺氣以補脾益腎為要點,同時應助以潤燥為上法,切勿溫燥太過複伐其陰。
代表方劑如《永類钤方》的補肺湯(人參、黃芪、地黃、五味子、紫菀、桑白皮、炙甘草)。
二、補肺陽
肺之陽氣是上焦氣化的動力,其宣發肅降的功能(包括行呼吸、布津液、充衛禦外、通調水道等),皆依靠肺陽的主持,肺陽的旺盛,賴以宗氣——胸中陽氣的充養與煦育。
因此肺氣虛,則陽亦弱,肺陽虛乏,則陰濁寒飲上逆為患。
肺陽虛的臨床見症,一般多是肺氣虛日久所導緻的肺寒證,以咳逆哮喘、痰液清稀起泡為特征。
故補肺陽之法,當以參、芪補益肺氣為主,輔以幹姜、肉桂等溫振陽氣、散寒平逆,五味子斂肺定喘為佐,兼防溫燥之品耗傷肺陰。
代表方如《醫宗必讀》拯陽理勞湯(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陳皮、肉桂、五味子)。
曆代先賢對肺陽的論述較少,補肺陽的專方尤為難求。究其原因,主要與肺的病理特點相關。
肺虛日久陽氣不振,上焦宣發失其溫化,水津不得布降反聚為陰濁之邪,壅塞于肺,肺氣不降而緻陰濁上逆;
或素體陽虛,下焦伏飲,寒水乘肺虛泛逆于上而緻肺脹喘哮,總以标急為主候。
故多冠以“肺寒”、“肺中冷”之名,治以溫肺化飲為法,仲景立甘草幹姜湯、小青龍湯、苓甘五味姜辛湯等标本兼治之劑,後世多從之。
三、補肺陰
肺陰的實質是濡潤肺體的津液。
其來源有三:
一為脾胃化谷上輸的津氣,正如《素問·經脈别論》所雲:“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二為肺自身氣化所産生的津液(包括肺液——涕),在宣發肅降過程中,使衛氣和津液輸布全身,完成濡潤髒腑及肌表的功用,如《靈樞·決氣篇》:“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所指。
三是指腎陽蒸化腎陰,升騰濡養肺的津液(即“金水相生”之理)。
肺陰不足主要表現為上燥證,如口燥咽幹、鼻幹涕少、幹咳咯血,痰稀少難出等症,以虛燥證為基本特征(邪熱未盡者,不宜補法)。
因此補肺陰之法,原則上以滋陰潤肺為主,再根據損傷的程度及累及之髒腑而定。
一般陰傷較輕者,多兼胃傷之損,當兼以養胃生津為法,可用沙參麥冬湯主之;
陰虛甚者,必累傷及腎,又當壯水滋液,宜用百合固金湯之類;
若氣陰兩傷,則當脾肺同治,麥門冬湯、生脈散、拯陰理勞湯等皆為補氣潤肺之劑。
補心法
《靈樞·本神篇》雲:“心藏脈,脈舍神”,心生血脈而藏神,血液充盛是神明安守的物質基礎。
心之陰血是心之陽氣生存依附的條件,其血脈運行又依靠心之陽氣的推動。陰血充盈,則心中陽氣也随之旺盛(“血為氣之母”),陰血不足,則心氣無生而陽亦衰。
心之氣、血、陰、陽常宜平秘,氣血、陰陽互依互存,其虛證雖有氣虛、血虛、陰虛及陽虛的區别,但因其相互累傷,則每多錯雜之證。
一、補心血
心主血,有“血府”之名。心血來源有二。
一為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靈樞·決氣篇》所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說明脾胃化谷輸精是氣血生化的來源。
其二肝藏血,為心之母髒,心血的充盈依賴肝血的榮養。
心血不足的病因,主要有陰血耗傷及來源不足兩種。
血虛則神失藏守,症見心悸失眠、心煩多夢、面白唇淡等,故而補心血之法,當以養血安神為主法。
一般因勞思耗傷心血,初起病輕者,多見心肝血虛證(即“子盜母氣”),當從虛則補其母之法,宜選酸棗仁、桂圓肉、當歸等直補心肝之血以安神志,方以酸棗仁湯為代表;
若心血化源不足,或血虛累傷脾氣者,治法當心脾(氣血)雙補,既補其已虛之血,又助其生化之源,代表方如歸脾湯、養心湯之類。
二、補心氣
心位胸中,其氣源于宗氣的貫充,正像《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述:“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心氣與肺氣皆依賴水谷之氣與自然之氣源源不斷地充養,但心氣必以陰血的旺盛為依附,心之陰血充盈,則心氣因之旺盛,若血脈空虛,則心氣亦必衰少。
臨床所見的心氣虛證,除氣短自汗、食少息微等氣虛證,必兼心悸膽怯、不寐、脈細等血虛神失安守的見症,實為氣血兩虛之象。
故補心氣之法,當尊《難經》“損其心者,調其營衛”的法則,營衛者實即氣血,當首選參、芪、炙甘草等甘溫益氣之品,補心脾,培化源以補氣之虛;
輔用酸棗仁、當歸、五味子等補血之藥以安神志;
再以疏調氣血之藥為佐使,使氣血漸充而能行,防補藥之呆滞。
代表方如《證治準繩》養心湯;若兼受驚擾而氣亂、心神不能自主者,可用《局方》平補鎮心丹等。
三、補心陽
心為五髒六腑之大主,主宰者為君,故心陽又稱“君火”。心陽必須保持旺盛,是生命的重要保障。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陽在生理上必須依靠宗氣的貫充,心氣充沛則心陽旺盛,同時還需要陰血盈滿以維護,使心陽有所依附,以及相火(命門火)的扶助。因此,心氣久虛,陰血耗損,或腎陽衰微,均可招緻心陽不振。
臨床所見的心陽虛損,主要為久病損耗心之氣血,陽氣無以生化所緻,其證除心氣虛(實為氣血兩虛)諸症外,每以胸悶疼痛、怔忡、肢冷、脈結代等症為特征。
是故補心陽之法,當依心陽以氣為本、以陰血為基的生理特點,首用人參、炙甘草等補心脾之氣,使氣旺則陽複生;
重劑滋陰養血之品以培其根本,如地黃、阿膠、麥冬、五味子等滋陰以合陽,乃陰生陽長之理;
在此基礎上佐用桂枝、附子等溫扶陽氣,通行血脈。
其要點在于諸藥剛柔相濟,緩補氣血及津液,使心陽徐徐而生,自無心火暴虐之患。代表方劑以炙甘草湯為佳。
仲景治傷寒誤汗,心陽随液暴傷,立桂枝甘草湯、桂枝加桂湯以及後世治大汗亡陽的參附湯等,均屬拯危救急、回陽固脫之舉,非心陽虛損久服之劑。
四、補心陰
心陰是心血與津液(包括心液“汗”)的總稱。
心血來自中焦水谷的生化與肝血的充養,津液是血液重要的組成部分,津液的生成與五髒相關聯,在生理上與心陰密切聯系的是腎水之上濟。
心腎(水火)失于交濟,心火上擾,腎水不能上濡,是心陰虛的主要病理。
造成心陰不足的病因較多,如焦思積慮,耗損心陰,或郁火上擾,或腎水虧虛,相火上擾,而緻心火上亢,自伐陰血,又失腎水之濡溉,故見虛煩不寐、心悸盜汗、舌燥咽幹等症。
補心陰之法,當以地黃、玄參等滋陰壯水為主,以水濟火則虛熱自平,心腎得以交通;
輔以柏子仁、茯神、遠志等平養心神而甯志,不宜苦燥瀉火為先,以免重傷陰血。
代表方如天王補心丹;若因汗液耗散而緻氣陰兩傷者,則生脈散主之。
補腎法
腎主藏精,為真陰、真陽(命門火)之所,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本。
腎之陰陽互依互存、相生相長,陰陽平秘是維持機體活動的重要保障。
腎精充足,是腎陰、腎陽化生的物質基礎,故其生理特點是以陰精為本,虛證主要表現為陰虛與陽虛兩個方面。
一、補腎陰
腎陰即精、血、津液(包括腎液“唾”)的總稱,有滋潤形體、髒腑,充養腦髓、骨骼,維持機體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是一身陰血的根本。
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後天之精及精液,故腎精的充實,除禀賦充足外,還依靠脾胃水谷精微源源不絕的充養,以及腎藏精功能的健全。
肝腎同源于水谷精微,腎精與肝血相互轉化,互為補充。
此外,肺為水之上源,上源之水的下溉,也是腎陰充足的重要條件。
從上述生理條件可知,腎精的充足與虧虛,除自身的病變外,尚與肝、脾、肺密切相關。
陰精不足,不能生髓榮骨,緻見腰膝疲軟,頭暈耳鳴;陰虛不足以制陽,則虛火内擾,而緻骨蒸潮熱、咽幹盜汗、五心煩熱等症。
蓋腎以陰精為主,故補腎陰之法,當以滋陰填精為主,根據《内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提示,首選厚味之品熟地、阿膠等補腎壯水,直補精血;
輔以山茱萸、枸杞子之類補肝益腎,既可防肝虛盜伐腎陰,又能兼固封藏之能;
人參、山藥補益脾肺,以保持後天水谷的充養和上源水的灌溉。
它如澤瀉、茯苓利濕濁,助脾腎之氣化;黃柏、知母滋陰降火,則可根據防腎陰虛所産生的不同兼證而佐之。
代表方如六味地黃丸輩;虛甚而兼邪輕者,宜左歸丸;相火偏勝者,大補陰丸主之。
二、補腎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精化為氣。”腎之陰精是形成腎氣的物質基礎,腎陽的蒸化作用是精化氣不可缺少的條件。
腎氣根于腎精,陰精虧虛則氣化無源,故腎氣不足當見腎精不足諸症,其虛證特征主要表現在生殖、發育、納氣、開阖機能的減弱。
如小兒先天不足之“五遲”、“五軟”,腎不納氣之喘息,氣化不利之尿頻、癃閉,腎氣不固之遺精、遺尿、小便失禁等等。
鑒于陰精是腎氣的根本,故補益腎氣之法,當以大劑厚味之品補陰填精為主體。
熟地黃、山茱萸、枸杞等培其根基,使腎氣生化有源;輔以少量的附子、肉桂等溫扶腎陽,使腎陽能蒸化陰精,則腎氣源源而生。
此即《内經》“少火生氣”之意,後人稱此為“陰中求陽”之法。腎氣丸是其代表方劑。
三、補腎陽
腎陽有溫煦形體、蒸化水液、促進生殖發育等功能,是一身陽氣的根本,腎為陰水之髒,腎之陽氣生化于陰精,并以陰精為依附的條件,因此陰精充足則陽氣旺盛,腎陰虧虛則陽氣亦衰。
故腎陽被稱為“水中之火”,陰虛不能攝陽,則孤獨之陽騰浮外越。
腎陽虛衰一般多因腎氣久虛不複所緻,陽虛則生内寒,故其證除見腎氣虛諸症外,每以陽痿早洩、睾冷囊縮、少腹陰冷、精寒無子等下元虛寒症為特征。
補益腎陽仍需從“陰中求陽”之法則,當重用地黃、龜闆等滋陰填精以培根元;
因其陽虛下焦陰寒不得溫化,故附子、肉桂等藥量宜加強,既可溫散寒邪以扶陽氣,又可蒸化腎之陰精以生腎氣,氣旺則陽複;
同時當輔以鹿角、菟絲子、杜仲等補腎壯陽,使虛衰之陽速得振奮。
張景嶽所創右歸丸堪為補腎陽之佳方。
心、肝、脾、肺諸髒陽氣虛損,日久皆可累傷真陽,一般多有寒濕水飲之盛,實質為腎陽被寒邪所遏。
其治以溫裡散寒為主(即溫法),寒邪得去則真陽可複,如真武湯、四神丸、四逆湯等均屬溫散治标之劑,非補益腎陽之方。
補肝法
肝藏血,主疏洩,調節(儲藏與排出)血液以維持人體髒腑各組織的活動,保障血液運行的暢通。
肝藏之血常需盈滿,陰血充足是肝體柔和、氣機條達、血行通暢的物質基礎,故肝有“體陰用陽”之說,從而高度概括了肝以陰血為根本的生理特點。肝髒虛證主要表現為血虛與陰虛兩個方面。
一、補肝血
肝血即肝髒貯藏與調節的血液。肝血的充足與虧損,能夠标志着全身血液的盛衰。肝血的來源有二。
一為脾胃水谷精微的充養,一為腎精所化陰血的涵育。
此外,心與血脈的充盛,也是肝藏血的重要條件。
因此,肝血不足與心、脾、腎之虛證關聯密切。
肝血不足,則心失榮養,故每見面白唇淡、爪甲色白而枯、兩目昏花、心悸不寐等心肝血虛證;
肝血虛則疏洩無能,血行遲緩,甚則停滞成瘀,因而見有筋肉拘攣、屈伸不利、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癥瘕等症。
補肝血之法,應根據肝藏血而又調血的生理特點,确立補中有調的法則。
虛則補其母,君以熟地、枸杞等滋補腎陰以充血之化源;輔以當歸直補肝血,化瘀生新,助其調血疏洩之能;白芍養血和營,柔肝之體以防剛燥太過;川芎行血疏達為佐使,使血充盈而暢通,兼可防止血虛運緩而留滞成痰。
代表方如四物湯、《醫宗金鑒》補肝湯(四物湯加棗仁、木瓜、麥冬、甘草)等;
若肝脾氣血兩虛,則宜八珍湯、十全大補丸之類方。
二、補肝陰
肝陰是指肝血及津液(包括肝液“淚”)等物質。
肝陰的充實,依賴腎水(陰精)的涵養,脾肺所布水津的充溉,以及肝血的充盈和順。
肝陰充足,則肝體柔和,可維護肝陽的升發與疏洩條達的職能,保持陰陽和諧無過。若肝陰不足,陰不制陽每緻陽亢為害。氣郁化火,肝陰内耗;水虧于下,陰津不榮,均可導緻肝陰不足。
其虛證以眩暈雀目、少寐多夢、肢麻肉瞤等陰血虧虛證為主體;陰虛則内熱,肝火橫逆上犯,心、肺及胃之陰液俱為其所劫,故可見口燥咽幹、心煩易怒、頭痛耳鳴等症。
沈金鳌謂肝“若衰與亢,則能為諸髒之殘賊”,即是此意。
故補肝陰之法,自當以滋補肝腎陰血為主,兼以清肺益胃,制其犯逆,使肝體柔和。
補陰血如上法,地黃、枸杞、當歸、白芍等滋補肝腎,使陰血得充則可制陽;
滋陰液可用沙參、麥冬等滋液潤操,養胃陰以資氣血及津液生化之源,又合“培土抑木”之法;
清肺潤燥則津液施布,兼能制肝火之犯逆。
代表方劑如一貫煎;若陰虛陽亢、風陽升動者,則宜建瓴湯、鎮肝熄風湯等。
三、補肝氣
肝氣即肝藏血、調血及疏洩、升發等功能的體現。蓋肝以陰血為體,陰血充盛是肝氣旺盛的基礎,也就是說陰血充則氣自旺,氣旺方可使疏洩條達,氣血調暢沖和,從而魄安魂守,形健志勇而耐勞,正如《素問·五髒生成篇》所雲,肝為“罷極之本”。
臨床所見的肝氣虛證,以兩脅脹滿、視物昏花、爪甲不榮,筋脈拘急、恐懼膽怯等症為主要表現。
究其根本,均屬肝血虧虛、經脈失其榮養所緻,故補肝氣之法,應以四物湯調補肝血為準則,血為肝氣之母,血充則氣可複。
肝血虛久可累及脾腎,因此滋陰化氣、或補脾益血都可助肝氣的資生,《醫宗金鑒》補肝湯、聖愈湯均可選用。
四、補肝陽
肝之陽氣源于陰血的化生,又依賴心、腎陽氣的溫煦,起着維護氣血溫和調順、筋脈柔和舒暢的作用。
肝腎同源,主下焦,肝陽虛損不能溫煦經脈,多見下焦陰寒證;不能疏土升陽,還可見脾虛氣陷諸證。
在中醫古籍中對肝陽虛的提法較少見,因此補肝陽的方劑尤其難求。一般多見“肝寒”或“寒滞肝脈”等證。
肝陽虛為陽虛生寒,故以肝之氣血虛證為主體,兼見畏寒肢冷、溲清便溏、宮寒不孕等症為特征。
故補肝陽之法,應尊陽氣基于陰血的道理,首選當歸、枸杞子等溫養營血之品培其根本,使陰生則陽長;輔以吳茱萸、肉桂等暖肝腎之陽,溫散寒邪;再用川、烏藥溫通氣血。
如此使血充氣旺則陽氣得生,寒邪散,氣血通則筋脈得以溫養,是為正法。
代表方如張景嶽所制暖肝煎。
若見少腹脹痛,或冷痛引擎、辜冷腫硬、偏墜等寒盛遏陽的标急之證,當以溫散寒邪氣行氣理痛之法,如天台烏藥散、橘核丸等皆為溫法,非補陽之劑。
一:肝髒
補肝血:當歸,白芍,熟地,首烏,阿膠,紫河車,黑芝麻,川斷,枸杞,懷牛膝,雞血藤,大棗,木瓜。
滋肝陰: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貞,旱連草,龜闆,柏子仁,杜仲,阿膠,白芍,沙苑子,鼈甲,烏梅。
補肝氣:黃芪。
溫肝寒: 吳萸,肉桂,小茴,仙靈脾,荔枝核,大芸,川椒。
清肝熱: 桑葉,龍膽草,黃連,菊花,青葙子,決明子,竹葉,連翹。
瀉肝火:龍膽草,胡連,川連,黃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陳,金錢草,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平肝:菊花,白蒺藜,川楝,天麻,勾藤。
潛陽:石決明,珍珠母,生龍牡,靈磁石。
鎮肝:代赭石,靈磁石。
熄肝風:生龍骨,生牡蛎,珍珠母,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蠶,全蠍,蜈公,地龍,蟬蛻。
疏肝郁: 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實,川楝子,橘葉,木香,元胡,沉香,薄荷,白蒺藜,旋複花,蘇梗。
伐肝瘀: 川芎,桃仁,紅花,三棱,文術,乳香,沒藥,五靈脂,澤蘭。
二:膽
溫膽: 酸棗仁,生地,萸肉,陳皮,半夏,生姜,幹姜,當歸,五味子。
清膽: 青蒿,黃芩,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芎,金錢草,苦參,栀子,茵陳,竹茹。
瀉膽: 龍膽草,茵陳,黃芩,川楝,栀子,青蒿,川連。
三:心
養心血: 柏子仁,棗仁,元肉,丹參,麥冬,當歸。
安心神: 白芍,龜闆,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合歡花。
助心陽: 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幹姜。
益心氣: 人參,黃芪,黨參,茯神,五味子,遠志,炙甘草。
鎮心神: 朱砂,琥珀,珍珠母。
開心竅: 菖蒲,遠志,郁金,牛黃。
四:小腸:
溫小腸: 小茴香,木香,烏藥,肉桂。
清小腸熱:木通,澤瀉,栀子,黃芩,燈芯,瞿麥,化石,赤小豆,苦參,赤苓,小薊,蒲黃,車前子,茅根,豬苓。
五:脾:
補脾氣: 人參,黃芪,黨參,白術,扁豆,炙草,升麻,葛根,苡仁,蓮子。
溫脾陽: 幹姜,蒼術,白術,吳萸,肉叩,半夏,砂仁,白叩仁,草叩,益智仁。
養脾陰, 山藥,黃精,芡實,白芍,蜂蜜,大棗。
清脾熱: 黃連,連翹,大黃,石膏,山栀,芒硝,西瓜。綠豆。
燥脾濕: 蒼術,白術,苡仁,半夏,厚樸,茯苓。
理脾氣: 陳皮,砂仁,叩仁,香椽皮,木香,藿香,佩蘭,厚樸,枳殼,大腹皮。
消脾積: 枳實,大黃,山楂,神曲,麥芽。
六:胃:
溫胃陽: 附子,肉桂,砂仁,草果,白寇。
益胃陰: 石斛,麥冬,花粉,玉竹,蘆根,烏梅,沙參,生地。
清胃熱: 石膏,知母,川連,大黃,滑石,大青葉,蘆根。
散胃寒: 良姜,生姜,丁香,草叩,荜澄茄,肉桂心。
消食積: 山楂,神曲,麥芽,雞内金,萊菔子。
瀉胃實: 大黃,芒硝,枳實,厚樸,槟榔,二醜。
降胃氣: 沉香,丁香,柿蒂,枇杷葉,半夏,竹茹,烏藥。
七:肺
滋肺陰: 沙參,麥冬,天冬,山藥,阿膠,百合,川貝,石斛,花粉,黃精,玉竹。
補肺氣: 人參,黨參,黃芪,甘草。
斂肺氣: 五味,白果,诃子,烏梅,米殼,白芍。
止肺血: 白芨,仙鶴草。
通鼻竅: 辛荑,蒼耳子。
溫肺寒: 麻黃,蘇葉,細辛,幹姜,生姜,紫苑,冬花。
清肺熱: 桑葉,黃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蘆根,茅根,枇杷葉。
宣肺氣: 杏仁,桔梗,前胡,射幹,牛蒡子,桑葉,蟬蛻,百部。
清熱痰: 知母,瓜蒌,天竺黃,竹瀝,膽南星,射幹,白前,黃芩,蘆根。
溫寒痰: 白芥子,半夏,細辛,陳皮。
化痰核: 夏枯草,貝母,瓦楞子,牡蛎。
瀉肺水: 葶力子,桑白皮,二醜,冬瓜皮。
八:大腸
澀大腸: 赤石脂,诃子,烏梅,肉叩,蓮肉,芡實,煅龍牡,伏龍肝, 米殼,石榴皮,椿白皮。
清腸熱: 黃連,黃柏,黃芩,秦皮,苦參,白頭翕,敗醬草,馬齒苋,槐花,地榆,柏葉,連翹,大黃,芒硝。
潤腸燥: 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大芸,當歸,玄參,麥冬,生地。
殺腸蟲: 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鶴虱,榧子。
九:腎
滋腎陰: 熟地,龜闆,阿膠,女貞,旱蓮草,山萸肉,玄參,天冬,枸杞,黃精,紫河車,懷牛膝,制首烏,桑寄生。
溫腎陽: 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故子,巴戟天,肉叢蓉,狗脊,續斷,沉香。
固腎精: 金櫻子,桑螵蛸,菟絲子,芡實,蓮須,五味子,龍骨,牡蛎,益智仁。
填腎精: 鹿茸,鹿角膠,紫河車,阿膠,龜闆膠。
壯筋骨: 杜仲,川斷,狗脊,牛膝,骨碎補。
瀉相火: 知母,黃柏,澤瀉,丹皮,地骨皮,玄參。
十:膀胱
固膀胱:龍骨,益智,鹿角霜,桑螵蛸,白果。
溫膀胱:茴香,肉桂,烏藥,沉香,山萸肉,荜澄茄。
利水: 茯苓,豬苓,澤瀉,木通,滑石,防己,地膚子,車前子,通草,冬瓜皮。
通淋: 扁蓄,瞿麥,海金沙,土茯苓,金錢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肺之用藥
肺是華蓋、清虛之髒、嬌髒,不耐寒熱,用藥宜恰到好處,不能太過,其性喜潤而惡燥。
基本方:前胡、桔梗、杏仁、甘草。
風寒咳嗽:基本方加蘇葉、法半夏、橘紅、白前。外感風寒,喜用辛燥之品,雖可治病,但會傷陰液,而以上藥物都比較平和。咳而嘔吐加生姜;若初起風寒咳嗽,荊芥用多了病人咳嗽可加劇,最好用蘇葉,杏蘇散是比較平緩之劑,用時效果好;痰多加法半夏、陳皮;對風寒重證,可酌情用麻黃或炙麻黃絨。在治療風寒咳嗽時蘇葉、荊芥、麻黃不能超過10g,生姜用3g即可,不宜過多,過多傷肺。
風熱咳嗽:基本方加貝母、桑葉、牛蒡子。咳而作嘔加枇杷葉、法半夏;口幹,舌欠潤,開始加蘆根清潤流暢之品,日久則加沙參、麥冬;痰多加瓜蒌仁。風熱咳嗽初期,宜用清發之品,但薄荷刺激性太強,又是芳香之品,宜少用;可用2g;不宜用過于苦寒之晶,因苦寒易化燥傷陰;也不宜過早加用炙枇杷葉、炙款冬花等,以免留邪。有人治風熱咳嗽用川貝母,黃老認為病初起用浙貝母好,有清熱解毒作用。黃老喜歡蘇葉、白前、前胡合用,作用平穩,效果好。
寒飲射肺:方用麻黃、桂枝、杏仁、紫菀、生姜、橘紅、茯苓、法半夏、蘇子、五味子。重者酌加細辛、幹姜、白術;胸脅滿悶、氣逆甚者,加旋覆花;喉如水雞聲加射幹。
風熱壅肺:方用桑葉、川貝母、瓜蒌仁、馬兜鈴、冬瓜仁、桔梗、白茅根、枇杷葉、生薏苡仁、杏仁、萊菔子、枳殼。重者酌加金銀花、連翹、黃芩等。
喘有寒喘、熱喘,及腎不納氣、肺氣不降所緻者。
初喘常用麻黃、杏仁、蘇子等,但麻黃對久喘不利,并傷肺陰;
喘證初發或老病新發屬痰飲,用小青龍湯;肺熱用麻杏石甘湯;
長期久喘,腎不納氣,用杏仁、蘇子、沉香、胡桃肉、五味子、白果,并加養腎之品,不用麻黃,因麻黃對久喘不利,并傷肺陰;
腎陽不足加蛤蚧等升陽之品;肺氣不降用三子養親湯;
胸悶氣喘加全瓜蒌、杏仁、貝母、蘇子、蘇梗。
寒痰用二陳湯加旋覆花,熱痰加海蛤粉,同時要注意培土,偏涼加茯苓、白術,偏熱加山藥、茯苓。
對肺結核,肺陰傷或陰水不足,仿清燥救肺湯,用南北沙參、山藥、炙百部、川貝母;如有盜汗加地骨皮、百合;舌紅,苔欠潤,痰中帶血,力口阿膠珠、黑芝麻(滋腎)、冬蟲夏草;出血多加白茅根、旱蓮草、藕節(白及太滋膩,用時易滞,且傷肺氣,不宜多用)。
在藥中還要加行氣藥,但咯血不能用桔梗,因桔梗升提肺氣,雖可排膿提痰,但對出血不利,胸悶時才可用之。咳喘病位主要在肺、脾、腎,咳嗽不止于肺,也不離于肺,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咳而不喘。
脾之用藥
脾喜燥惡濕,主運化,脾虛生濕。
四君子湯重用白術,用焦白術,若苔白而不潤,用生白術,生白術潤,焦白術燥。
若脾虛濕滞,胃脘不适,苔白稍厚,輕者加陳皮為異功散;重者苔白膩,胃脘脹悶,用六君子湯;若胃脘脹悶甚,脹痛不思食,用香砂六君子湯;這都是脾胃氣虛,失于和降而引起濕聚,因程度不同而分别所用的代表方,可見中醫治病到什麼程度用什麼藥,不能太過。
若脾虛洩瀉.一般用參苓白術散,治腹瀉關鍵是重用茯苓15~30g,以及扁豆、白術等,用淡滲之品分消水氣。關于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的用法,一般化濕用白豆蔻,脾腎虛寒、五更洩用肉豆蔻,中焦虛寒(脾寒)用砂仁。
方用黨參、白術、炙甘草、茯苓、幹姜、砂仁、法半夏、陳皮、白豆蔻、草果 扁豆。脾腎虛寒、五更洩,加肉豆蔻;有下墜感,用枳殼少許。
能食而瘦,大便秘結,口幹咽燥,舌質紅,脈細。治宜養益脾陰,方用沙參、山藥、甘草、蘆根、黃精。重者加石斛、玉竹、沙參、甘草。甘草一定要用生甘草,因其能瀉火存陰,恐炙甘草滞;養陰一定要配山藥,怕滞一定要配茯苓。
方用山楂、神曲、麥芽、谷芽、雞内金、萊菔子、川楝子、槟榔、廣木香。
方用藿香、佩蘭、蔻仁、白術、陳皮、薏苡仁。若脾虛氣陷用補中益氣湯,也是由四君子湯發展而來的,由異功散去淡滲利下之茯苓,加黃芪補氣、柴胡主升、升麻升提清陽之氣而成,升陽舉陷,除升提藥外,應重用補氣藥。
若脾虛化源不足,引起心脾兩虛,出現心慌、氣短、失眠、納呆、崩漏,治宜補心脾,用歸脾湯。該方養心不離補血,健脾不離益氣,全方大量壅滞藥中加了一味廣木香,理氣行滞。這裡不用陳皮而用廣木香,因陳皮燥濕有傷陰血之嫌,而廣木香作用平和,又能理脾行氣。
總之,治脾要慎用滋膩藥,因滋膩礙脾。
心之用藥
心主血,為神明之官。養血方有張仲景的炙甘草湯、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歸脾湯。症有心慌、胸悶、脈結代,病如現代的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冠心病等。
方用人參(或黨參,病重用高麗參)、黃芪、桂枝、炙甘草、茯苓、石菖蒲、遠志、當歸。
手足不溫用桂枝、炙甘草;重者可用附片。
遠志是通心神藥,用生遠志好,不要用炙遠志。西藥用遠志酊排痰,這裡體會到痰排不出來用點遠志好,但要用生遠志,不用炙遠志,因肺喜潤惡燥,但潤過則聚痰。
治宜養心陰、補心血。方用柏子仁、龍眼肉、雞子黃、阿膠、西洋參(或太子參)、五味子、麥冬。
養心血用柏子仁、阿膠、龍眼肉;健忘加酸棗仁、小麥、甘草;失眠加酸棗仁;鎮靜心神、化痰用生龍齒:甯心安神、化痰利水用茯神(朱茯神少用);夢遺用金櫻子、龍骨;盜汗用煅龍牡、黃芪、浮小麥;口幹加麥冬;心火上炎用蓮子心、生地黃或連翹、黃連。
方用丹參、遠志、生蒲黃、三七末、藏紅花、炒五靈脂、當歸、香附、川牛膝。
胸悶甚加全瓜蒌、石菖蒲、郁金;治冠心病、胸悶、苔膩用菖蒲、郁金;大便幹,用瓜蒌、薤白,滋陰通大便,開胸陽;心悸加生龍齒、柏子仁、琥珀末;關節麻木者加用牛膝、桑枝;納差加白術、雲茯苓;高血壓、頭暈加夏枯草、石決明。
治冠心病,若血壓高禁用當歸;血壓低者可用當歸。對冠心病一般醫生喜用活血化瘀,黃老認為對老年人(因冠心病老年人多)雖要通。但病因是血管硬化,化瘀的當中要養一下、柔一下。
肝之用藥
肝為剛髒,将軍之官,性喜條達,惡抑郁,故宜柔。肝郁有一般肝郁,有肝郁化火。郁宜達之。肝的治法,有疏肝、養肝、涼肝、暖肝、洩肝、舒肝、抑肝、柔肝之分。
對一般肝郁采用舒肝之法,不宜疏肝,以免太過;肝郁較甚,才用疏肝之法。木宜條達,舒肝常用逍遙散,是調肝良方。
方中柴胡疏肝。柴胡有北、紅、軟、銀、竹葉等之分,銀柴胡退虛熱,疏肝氣則用紅柴胡、北柴胡。方中薄荷辛涼疏散,量宜少,用1g,以助柴胡疏肝氣以免化火,不使火幟;重點是用當歸、白芍養肝血,當歸辛、苦、溫,配白芍才能養肝血。此方妙在雖是治肝郁代表方,但未用一味行氣藥,因行氣藥多香燥,肝郁易化火,香燥藥既助火又傷陰,故不用。
若肝郁化火就要用丹栀逍遙散清氣分、血分之熱。對肝熱患者要仔細觀察小便,肝熱重小便呈茶色,此時疏肝不宜用柴胡,因柴胡就升、降、沉、浮來看主升,雖柴胡劫肝陰不作定論,但柴胡至少不養陰,易導緻肝經風熱上炎,這時往往用白薇來和解表裡。白薇對虛熱能發表解散,如産後虛熱所用玉竹湯中就有白薇;《金匮》用白薇治療小便黃,既能利小便,又能退虛熱,其性也不燥。若尿黃、手足心熱,則用青蒿退尿黃。柴胡青蒿鼈甲飲,是清散之劑,能治肝熱,凡慢性肝病均有胸悶,不思飲食,而青蒿護肝,且可利膽,此即所謂不用柴胡而用清淡之品之意。
對肝郁來說,苔薄白用當歸;苔薄黃用丹參,因其性平涼且活血行血,還有解毒作用。對肝炎病人,當歸用之太過易緻嘔吐。
用于證見胸悶不舒,胸脅脹滿,脈弦澀者。疏肝常用青皮、香附、橘葉、川楝子,均為辛溫或苦寒之品。疏肝止痛,用香附量要大(其中有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等,均為婦科要藥)。香附善于調經,味辛性溫,疏肝力強,過用則傷肝,非養肝之品,其特點是兼能暖宮,如艾附暖宮丸治宮寒不孕。除痛經寒凝氣滞用此或烏藥外,一般較少用到該藥,僅用橘葉即可。若嫌橘葉力不足,可用青皮(青皮力量較花青皮力量強),其性與橘類相似,如陳皮、香橼等;若化火則用川楝子;脘腹脹痛可選用佛手,因其性平淡。
症見頭暈耳鳴,面紅易怒,舌紅少苔,脈弦細,治宜育陰潛陽,方用龜甲、生牡蛎、阿膠、麥冬、生地黃、白芍。肝陽上擾,症見巅頂痛,眩暈,眼花,治宜平肝熄風,藥用鈎藤、石決明之類,不宜用辛溫走竄之品。鈎藤平穩效佳,無副作用。有人用菊花,但其香味濃厚,并非肝陽旺者之所宜。凡過于香竄升散之藥均不宜用,治病應順其性。胸脅滿痛,用生牡蛎平肝散結;若巅頂痛、目霧、太陽穴痛,并非生牡蛎所能治,需用石決明;前額痛則用石決明加鈎藤,痛甚用鈎藤加白蒺藜、桑葉、菊花;若巅頂痛、耳鳴、耳聾且脹,血壓高,則用磁石、石決明;若手指麻木、肌肉蠕動如蟻走,應防風動。
常用女貞子、桑椹子、生地黃、熟地黃、白芍、枸杞子等。
頭暈眼花、心慌失眠,用熟地黃、白芍、枸杞子以養心柔肝;舌質紅用生地黃;重用白芍、枸杞子甘溫平,為滋養肝腎之要藥,若肝火上炎,用之并不宜,因性溫,若配菟絲子則為溫潤添精之用;腎水不足而緻肝火旺用熟地黃、玄參。
若牙龈出血、脈弦細,用龜甲、牛膝、阿膠、太子參;如果是血小闆減少引起的牙龈出血,并非平肝所能奏效,需養血,用黃芪15~30g,女貞子、龜甲,仿歸脾湯加味可升血小闆。血小闆減少不用生牡蛎,此藥可使血小闆下降,而用黃芪、當歸、山萸肉、炙甘草、女貞子、龜甲、阿膠等。
用于胸脅脹,口幹咽燥,舌紅苔黃者。常用藥物:玄參、青黛、青蒿以清肝;口苦用炒栀以清肝經氣分之火,口不苦用牡丹皮以清血分之火;水虧虛火上炎者,用鹽炒黃柏、知母以清熱降火。
用于脅痛,口苦咽幹,帶下色黃,質黏稠有氣味,或陰癢者。治宜清洩肝經濕熱,用龍膽草、茵陳、栀子、黃芩。
用于巅頂痛,耳鳴,耳聾且脹者。用石決明、磁石以鎮肝潛陽;
若有肌肉跳動,頭暈,用鈎藤、天麻、羚羊角、龜甲、桑葉、杭菊花以鎮肝熄風;若抽搐用全蠍、僵蠶、地龍以熄風止痙;若陰虛陽亢宜育陰潛阻,用大定風珠加減;若血虛生風,宜養血熄風,用加減複脈湯之類。
腎之用藥
腎藏精,為陰陽之髒;主生殖。腎無實證,隻補不足,不瀉有餘,因此臨床上分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
常用杜仲、補骨脂、巴戟天、仙茅、仙靈脾、鹿角膠、鹿角片、鹿茸、肉桂、附片、紫河車;菟絲子。
性欲淡漠用二仙湯,仙靈脾較仙茅作用弱,重則用鎖陽、陽起石;大便幹用肉苁蓉;夜尿多用覆盆子、益智仁、桑螵蛸;腎不納氣用胡桃肉、五味子。
常用生熟地黃、山藥、桑椹子、首烏、枸杞子、知母、龜甲、阿膠、龜甲膠。相火偏旺,面赤耳鳴,重用生地黃、女貞子、磁石;失眠多夢用夜交藤、百合;滋腎陰補任脈用龜甲,龜甲膠力較強,填精偏溫。
視其偏陰虛、偏陽虛,參考以上用藥。
黃老清下焦熱多用知柏地黃湯,其中黃柏壯水平火,用鹽水炒入腎;知母生津利尿。
治陰虛遺精的病人,黃老不用收澀藥,而是專于交通心腎。因為遺精緣于用腦過度,心火動,腎水不足,用腦傷神明,髓海不足,心腎不交,故不能固澀,而應治以平相火、降腎水。治腎陽虛遺精,則宜溫陽固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