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今天,寫一篇比較硬核的内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我會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按照新異性和可控性,大體上劃分成四類,分别是:

    • 路徑性問題
    • 系統性問題
    • 挑戰性問題
    • 沖擊性問題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 新異性 呢?它指的是:我是否可以用舊模式、舊路徑,按部就班地去解決它?
    而 可控性 ,指的是:我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控制和幹預它。可控性越高,就意味着它的因果關系越明确,不确定的幹擾因素越少。
    那麼,如何理解這四類問題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老闆給你布置了一個任務,要你做一份報告 —— 你非常清楚地知道應該怎麼做,知道你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一切都是确定的。所以,它是一個路徑性問題。
    你學了一個方法,需要應用到實踐中,來解決一類問題 —— 這個方法用一次就能掌握嗎?不是,你需要反複練習,讓它成為你的習慣。因此,它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你在工作中碰到一個難題,以前從未遭遇過 —— 這個時候你發現,你熟知的舊模式都失效了,必須去嘗試新的可能性。因此,它是一個挑戰性問題。
    公司最近效益不好,可能要裁員,也可能倒閉 —— 這是外部環境的緣故,你幾乎不可能幹預它,也無法改變什麼,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減少損失、規避風險。因此,它是一個沖擊性問題。
    那麼,用這種方式去思考和看待問題,有什麼作用呢?
    一方面,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情境,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去應對;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幫助我們「榨幹」問題的價值,減少和控制我們的焦慮和壓力。
    下面詳述。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1. 路徑性問題:獲取經驗
    在所有問題中,路徑性問題是最簡單的一類。 很多人常用的模式,就是直接照搬解決方案,盡可能減少投入在它上面的時間成本和腦力成本, 用最快速度去把它搞定。
    這樣做有沒有問題?沒有。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案。
    既然不論如何你都要去做,那為什麼不盡可能去壓榨它的價值呢?
    舉個例子: 馬上到某個特定節日了,需要做一個營銷活動 ——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路徑性問題。就像解題一樣,你知道應該怎麼做,擁有一套完善的儲備和模式,套上去就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采取「獲取經驗」的策略,來最大化地榨幹它的價值。
    怎樣去「獲取經驗」呢?簡單來說,就是 做實驗:控制好其他變量不變,改變其中一個變量,觀察結果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也就是說:在保證整體基調不變的情況下,在有「保底」的情形下,試着引入一些新的探索和嘗試,觀察它們所帶來的可能性。
    比如:我是否可以參考往期的方案,在大體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引入一些新的創意或形式,然後觀察: 新創意跟舊創意相比,有什麼樣的變化?效果是更好了還是更壞了?為什麼? 從這個過程中我可以得到什麼經驗教訓? 我可以提煉出什麼信息,來供以後借鑒和參考?
    也就是說:采取 「15%原則」 :保持85%的内容不變,剩下15%的内容探索新的可能性。
    一方面,不至于「全盤照搬」,讓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變得毫無挑戰性和新鮮感,純屬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風險控制在一個适當的範圍内,不至于産生太大的波動。
    這才是一個更有效的思維方式。
    比如:每一期的智識營,内容都是不變的,但我會根據這一期的實際情況,做一些微調 —— 比如調整答疑,調整互動的形式和時間,加入一些新的延伸閱讀、思考練習和指引,等等,觀察學員的反饋,從中去蕪存菁,最終歸納出一套最好的方式。
    同樣:如果你的工作,涉及一些周期性的事務,那麼不妨試一試:在保證「保底」的基礎上,多去做一些不同的嘗試,從中積累經驗、獲得教訓,慢慢地增進對它的理解和認知。
    許多朋友問過我:如何總結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論?其實,流程無非就是如此: 先假設,再試驗,獲取反饋,最終歸納總結 ,整合成一套模型,就是這樣。
    這其中,試驗-反饋-歸納,就需要靠從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去獲取和積累經驗。
    所以,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妨把你的工作,當作你提升自己的實驗室。
    在保證不出岔子的情況下,先根據以往的經驗,構思出一套模型和方法,再在工作中尋求機會,不斷地去進行探索、嘗試和實驗,一遍遍地去微調這套方法的參數,讓它經受考驗。
    最終,你所得到的所有反饋,整合起來,就是屬于你的方法論。
    這才是讓你的工作,對自己産生價值的關鍵點。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2. 系統性問題:系統改進
    什麼是系統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 它的存在依賴于整個系統。 如果你隻是解決它,不去改變導緻它存在的因素,那麼它永遠不可能被消滅,過一段時間就一定會再次出現。
    許多人常犯的毛病,就是 把系統性問題當成路徑性問題。
    比如減肥。很多人的思考回路是這樣的:我的體重增長了,表明我最近吃得多、運動得少,所以我要節食+運動。
    這種思維對嗎?也沒錯。但這樣想的人,往往會出現一個結果:短時間内确實減肥成功了,但很容易就反彈。于是,繼續減肥,繼續反彈……長期來看,收效甚微。
    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節食也好,運動也好,對于你的日常生活來講,都不是一個常态,而是一個「異常态」 —— 它們是需要你有意識、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維持的。這種維持一定不可能長久,而一旦松懈,就很容易故态複萌。
    比如: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吃「減肥餐」,但你有可能一輩子吃減肥餐嗎?一旦停掉,很快就又會恢複。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呢?是從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發,慢慢地進行調整。也就是「系統改進」策略。
    比如: 把健身和運動引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裡,找到一個合适的節奏,使它成為一個習慣,無需刻意去做; 在保證能量攝入的情況下,優化、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讓自己的飲食更健康; 減少不健康的能量攝入,比如零食、奶茶等,用别的方式去替代它,而不是「突然戒掉」……
    簡而言之就是: 不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而是以「調整到一個更好的系統狀态」為導向。 一步步給系統施加一個力,等它适應,再施加一個力,再等它适應……
    像這樣,使它最終抵達一個「更好的狀态」。從而,從根本上使到問題不再發生。
    同樣,許多人經常吐槽,說部門裡有很多問題,比如人浮于事、溝通不暢、朝令夕改……
    但這些問題,是某一兩個人,乃至于某一個部門的問題嗎?很多時候不是的。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整個公司的底層結構不夠完善,存在使得它們發生的土壤。如果不從底層結構入手,隻是從表面試圖撲滅它,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舉個例子:一個部門裡人浮于事,大家都不好好幹活,隻知道對上層應付,很大的可能性是什麼呢?是大家覺得做的事情沒有價值,沒有反饋,沒有意義。因此,喪失了奮鬥的熱情,隻是在敷衍和搪塞。
    如果不從底層入手,讓大家覺得工作有意義、有反饋、有價值,而隻是加強業績考核和紀律約束,有用嗎?你隻會得到一個「陽奉陰違」的表象而已,真正的問題被隐藏在底部,反抗力反而會更大。
    再比如: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上了一門課,學了一項方法,當下恍然大悟,但學完了還是不知道怎麼用。
    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們并沒有能真正地改變自己的思維系統,而隻是生硬地企圖把新方法「插入」舊模式中,自然就無法嵌合在一起。
    久而久之,新的方法就被丢棄了,你使用的仍然還是舊的思維。
    所以,我一直強調一點:不要想着一口氣消化所有的内容,而是先從你的生活、工作出發,找到最有迫切需求的場景,拎出一個點,通過便利貼或筆記的方式提醒自己: 1)當遇到這個場景時,試一試新的方法; 2)我需要如何調整我的舊習慣,來讓新方法更有效地融入進來? 3)在嘗試新方法的過程中,我有哪些感受?遇到了什麼問題?如何優化這個方法,使它更适合我的實際情況?
    不斷重複這個步驟,慢慢地,把這種方法内化成自己的習慣,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改造它,磨去它的棱角,使它融入你的思維方式之中,讓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發生轉變。
    這才是更有效的學習。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3. 挑戰性問題:拓展可能性
    什麼是挑戰性問題呢?當一個問題,無法用舊的模式直接解決,并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時,它就是一個挑戰性問題。
    很多人面對挑戰性問題時, 最容易産生的誤區,就是陷入焦慮之中。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焦慮源于什麼?正是源于對不确定的威脅的恐懼。當我們明确知道「會有危險」時,我們會害怕;但當我們意識「可能有危險,它取決于我怎麼做,但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時,焦慮就産生了。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不需要焦慮。因為挑戰性問題,雖然會帶來沖擊,但更多的時候,它是你成長的機會。
    為什麼呢?因為,成長的本質是什麼?是打破舊模式,踏入新模式。是你發現舊的心智世界,跟這個現實世界脫節了,需要進行調整,來更好地拟合現實世界。
    在這個拟合過程中,成長就發生了。
    所以,事實上,挑戰性問題,就是一種來自外界的警告,告訴你: 你的心智世界待在舊模式裡面已經太久了,是時候擡起頭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創業的朋友跟我聊天,說,他們公司高層發生了矛盾,現在内耗很嚴重。他是一個很老實的人,從來沒有想過會發生這種事情,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但實際上,這并不需要生氣。我對他說:換一種思路: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你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會知道「原來還可能有這種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實實在在地擴充了你的認知,讓你更加知道「創業是怎麼一回事」。
    那麼,如何應對挑戰性問題呢?當你意識到你面臨一個挑戰性問題時,你應該做兩件事情:
    1)停止你的安全行為。
    當人陷入焦慮之中時,最容易産生的反應,就是不斷去重複「安全行為」 —— 也就是抱着僥幸心理: 我再确認一下看看,也許就沒事了呢。
    比如:一直不拿出方案,不采取行動,隻是一遍遍想起它,不斷告訴自己:可能也沒那麼糟糕,可能是我想多了……
    這有用嗎?當然沒用。但當你陷入焦慮之中時,是很難從情緒中抽離出來的。你會通過一遍遍重複安全行為,給自己一個「沒事」的心理暗示。
    但實際上,這種做法,隻會一遍又一遍地強化你的焦慮而已,它起不到任何作用。
    2)拓展可能性,并列出計劃。
    當一個挑戰性問題發生時,就意味着你的固有模式失效了。那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走出舒适圈,去思考:我能否嘗試一些從未試過的做法,來試着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尋求談判和溝通的可能性;找律師咨詢;拟定應急計劃,聯合股東進行高層變動……
    這些可能性未必一定可行。但重點在于,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向「可能性」,并且開始切實地列計劃時,你就已經讓理性主宰了大腦,從而跳出焦慮的怪圈裡,開始切實地「做有用的事」。
    進一步,當你去做出這些嘗試,無論能否奏效,對你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經驗。「我沒試過,我可以試一試」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收獲了。
    打不倒我的,隻會使我更強大。
    保持着這種心态,就不容易被任何事情所傷害到。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4. 沖擊性問題:降低沖擊
    最後是沖擊性問題。
    如果一個問題,是極其新異的,幾乎無法控制、無法幹預,隻能被動接受,那麼,它就是一個沖擊性問題。
    如果面臨沖擊性問題,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去果斷思考: 1)設定一個觸發器: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什麼? 2)如果它發生了,可能會怎麼樣? 3)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盡量減少損失?
    這種策略,就叫做「降低沖擊」。
    舉個例子: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我有朋友的公司受到了波及,幾乎無法做任何事情。這個時候隻能怎麼辦呢?
    1)設定觸發器:當虧損達到多少時,就果斷止損;
    2)考慮好止損之後的計劃:如何跟投資人交代,如何跟員工交代,如何處理後面的事務,是否有轉讓的可能性……
    3)把以上計劃設定為 「保底計劃」 ;在保底計劃的基礎上,試着去做 「進取計劃」 ,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來盡可能減少損失、延緩觸發器。
    比如:做消費券彌補現金流,從其他地方拆借,跟租賃方和采購方商談,把一部分業務轉化為線上……諸如此類。
    這個思維方式,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當沖擊性問題發生時,往往就已經不以人力為轉移了),但至少,它可以為你争取一些喘息和思考的空間,不至于在沖擊面前束手無策。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最後,再回顧一下這張整體的圖: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你也許會發現:這四種分類,有時候不是截然分開的 —— 有時候,一個問題,也許可以拆成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對應着一種策略,這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像最後一個例子:設定保底計劃,屬于「降低沖擊」策略;做進取計劃,就又屬于「拓展可能性」策略。
    同樣,面對高層矛盾,尋求律師的幫助,進行高層變動,屬于「拓展可能性」策略;但借由這個問題,改變公司内部的決策模式,以便于避免這一類問題,就又屬于「系統改進」策略。
    諸如此類。
    所以,當你遇到一個問題時,不妨把這四種策略結合起來,逐一地去拆解、分析、審視 ——
    • 在我解決它的過程中,我可以獲取什麼經驗?

    • 我是否需要改變我的系統,來更好地适應它?

    • 有什麼可能性是我可以嘗試的?如何做計劃?

    • 最壞情況是什麼?在此基礎上,我能做什麼?


    這才是一個更完整、更有效的思維方式。
    希望這套方法,可以幫到你。
    也希望可以讓你理解: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不要太過輕易地被問題吓跑或打垮, 因為每一個問題,都是你成長的機會。

    面對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