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百病源于堵,經絡不通百病生:肝經不通、心...

百病源于堵,經絡不通百病生:肝經不通、心經不通、脾經不通、肺經不通、腎經不通...用藥各不同,對照自測,看你适合哪種中成藥?

1、肝經不通——胸脅脹痛,情志抑郁、愛發脾氣,腹脹,拉肚子,怕冷,手腳冰涼,失眠、愛做噩夢,耳朵嗡嗡響,舌苔變白等症狀;

調理應疏肝解郁,常用藥:柴胡疏肝散、逍遙丸等。

2、心經不通——心前區出現疼痛、像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悶痛,胸悶、喘不上來氣,心煩、脾氣大、愛生氣,嘴唇、臉色、指甲發紫,怕冷等症狀;

調理應活血化瘀,常用藥:複方丹參滴丸、消栓通絡膠囊等。

3、脾經不通——頭重乏力,腹脹口淡,消化不良,肚子疼,拉肚子,胃疼,嘔吐惡心,嘴裡發苦,腰部僵硬,食欲不好等症狀;

調理應健脾胃。常用藥:附子理中丸、補中益氣丸等。

4、肺經不通——皮膚幹燥,容易過敏,膚色暗淡,怕風怕冷,愛出汗,嗓子幹,咳嗽,胸悶、喘不上來氣,大便排便困難等症狀;

調理應疏通肺經,常用藥:防風通聖丸、通宣理肺丸、補中益氣顆粒等。

5、腎經不通——腰膝酸痛,手腳冰涼,頭疼頭暈,眼花,舌幹,嗓子疼,聽力下降、耳鳴,月經不調,腳心熱,失眠,尿頻、尿少、尿黃,大便困難,功能障礙等症狀;

調理應補腎固元,常用藥:龜鹿補腎丸、六味地黃丸等。

6、心包經不通——心慌失眠,多夢、容易醒,煩躁焦慮、鬧心,記憶力減退,口幹舌燥,偏頭痛,頭暈耳鳴,肌肉關節酸痛,食欲不好,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咳嗽等症狀;

調理應活血、通絡、疏通經脈,常用藥:複方丹參滴丸等。

7、膽經不通——口幹口苦,嗓子幹,偏頭痛,皮膚發黃,便秘,關節疼痛,消化不良,失眠,頭發出油、白發,打嗝泛酸,惡心嘔吐,脾氣大等症狀;

調理應疏肝利膽,常用藥:加味逍遙丸、舒肝和胃丸、消炎利膽片等。

8、胃經不通——胃痛、胃脹、消化不良,口臭,嘔吐反酸,打嗝,腹瀉,便秘,全身乏力,身體消瘦,腰膝酸軟等症狀;

調理應健脾和胃,常用藥:木香順氣丸、香砂養胃丸等。

9、小腸經不通——肚子疼、拉肚子,腹脹,虛胖,手腳冰涼,眼睛脹痛,看東西模糊,耳鳴耳聾,牙龈腫痛,咳嗽氣喘,腰背酸痛等症狀;

調理應溫腎健脾、化濕和中,常用藥:四神丸、補脾益腸丸、固本止瀉丸等。

10、大腸經不通——便秘、排便粘馬桶,腹脹腹瀉,肚子咕噜咕噜響,頭疼,牙疼,流清鼻涕,咽喉腫痛,口眼歪斜等症狀;

調理應清熱利濕,止瀉,常用藥:葛根芩連片、加味香連丸等。

11、膀胱經不通——尿頻尿急、尿黃,尿味重,頭疼,食欲不好,水腫,全身乏力,怕風怕冷,腰膝酸軟,心煩意亂,頭發早白,額頭長痘,便秘痔瘡等症狀;

調理應清利膀胱濕熱,常用藥:八正散顆粒、熱靈清顆粒等。

12、三焦經不通——主要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表現為咽喉腫痛,口幹舌燥,小便發黃,精神狀态不佳,手腳濕熱,肌肉酸痛等症狀。

調理應通暢三焦,常用藥:當歸龍荟丸、麻仁丸等。
百病源于堵,經絡不通百病生:肝經不通、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