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氣血不足百病生,2味藥當茶喝,補氣又補血

現在氣血不足的人啊越來越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補氣血的方子,非常簡單,就兩味藥,一個是當歸,一個是黃芪,合起來叫當歸補血湯。

名字雖然叫補血湯,實際上是氣血雙補。

當歸補血湯是李東垣的方子,喜歡養生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李東垣是補土派的創始人,土就是脾胃。李東垣認為人的這個脾胃很重要,脾胃一傷,百病由生。另外,脾胃還是什麼?氣血生化之源啊。

李東垣生活的那個年代,金元時期,戰亂頻繁,老百姓風餐露宿,流離失所,很多人得了一種怪病,發熱。為什麼說它怪呢?因為當時大部分的醫家都認為是外感風寒引起的,但是用了辛溫發表的藥物,效果卻不好。于是又改用清熱解毒之法,效果依然不好。

李東垣是這麼認為的,這些人雖然身上熱的厲害,但并不是實熱,而是虛熱,哪裡虛呢?血虛。血虛了以後,陽氣就失去了依托,就開始往外走,繼而淤在體表,淤在皮毛,導緻發熱。

遇到這種情況,當務之急是要補血,補血靠誰?當歸。但氣血又是不分家的,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裡面是有氣的,所以失血的同時也會失氣,于是又加了黃芪。

這兩味藥就是一個方子,喝完以後,那個熱就像潮水一樣退下去了。

因為效果很好嘛,慢慢地就流傳開了。

當歸補血湯的妙處在于氣和血都顧及到了。

當歸是補血的。

血虛的人有什麼特點?血虛的人面色蒼白,嘴唇蒼白。因為血是紅色的,所以面色想要紅潤,離不開血液的供應。血虛的人,天氣寒冷以後,血液運行不暢,陽氣不能到達手腳,容易手涼腳涼。

當歸一邊補,一邊流通,補而不滞,通而不傷。補血但不容易産生瘀滞,活血但不傷血。當歸還能生血,讓身體裡的血像充電一樣,一點點壯滿起來。

古人用當歸是十分講究的,古人根據不同的藥用功能,把當歸分為當歸頭,當歸身和當歸尾。當歸頭補血止血,當歸身就是集中所有力量來補血,當歸尾更擅長活血破血。如果你想要補血的效果更好一些就用當歸身,如果你想功效全面一些就用全當歸。

黃芪是補氣的。

氣虛的人特别容易感冒,有時候一遇天氣變化就打噴嚏,流鼻涕,中醫認為是“表虛不固”。在人的體表有一層氣,叫衛氣,顧名思義,它可以保護人體不受外邪的侵犯,就像一個國家的城牆一樣。城牆固若金湯,能禦敵于千裡之外,城牆破敗不堪,敵人很容易就長驅直入。西醫也叫抵抗力,這兩者之間其實是這麼一回事兒。衛氣越厚,抵抗力越強,衛氣越薄,抵抗力越弱。

氣虛的人還老容易冒汗。衛氣不光能起到保護作用,它還主司汗孔的開合。汗孔總是處于開張的狀态,開着開着,津液就流出去了,所以你感覺到是在出汗,實際上傷的是人體的津液。

黃芪它能補氣固表呀!

中醫對它的描述是“氣虛莫少”,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尤其擅長補脾肺之氣。明代大醫李時珍對它的評價更高,說它是“補氣第一要藥。”

我們知道人參也可以補氣,但是人參補而不行,容易導緻大熱在身體某個地方堆積,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用人參煲湯喝,喝完以後,不是頭暈眼花,就是面紅耳赤,甚至流鼻血。而且人參還有一個缺點,價格高。

黃芪就不一樣了,黃芪藥性和緩,不容易補過頭,無論是從功效上還是從價格上來看,黃芪都比較“平易近人”,所以盡管黃芪補氣的作用不如人參,但是用在這裡卻是相當的穩妥。

凡是氣血兩虛導緻的疲勞乏力、心慌心悸、面色蒼白、抵抗力低下、頭暈目眩、失眠健忘、女性月經量少等等,以及西醫診斷為貧血的人都可以用當歸補血湯來調理。

當歸把血補足,黃芪把氣補足,血液在氣的推動下又能去到身體需要的地方,不得不說,這兩味藥李東垣選的實在是太好了!

另外,這個方子的用量也是十分講究的,黃芪和當歸的比例是5:1,也就是說黃芪的用量是當歸的5倍。對此,《湯頭歌訣》裡是這麼說的:“當歸補血有奇功,歸少芪多力最雄。”

當歸補血湯:黃芪30克、當歸6克,水煎服或者代茶頻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