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帝曰:動靜何如?歧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餘而複會也(1)。帝曰:餘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歧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複(2),雖鬼臾區其上侯而己,猶不能遍明,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技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3)。帝曰:地之為下否乎?歧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 歧伯曰:大氣舉之也(4)。【講解】(1)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餘而複會前段已經指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這是指天地之間的運動。這裡所說的。“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局天,餘而複會”,是指它的具體運動形式。“上”是指天,天在地之上,在人之上,故曰“上”;“下”是指地,地在天之下,在人之下,故曰“下”。“周”,指圓周,有環繞之義。“周天”,即環繞天體作圓周式運動,“餘”指循環一周之後,“複會”,即重複回到原位。全句意即在上的天,其運動形式是由右向下,在下的地,其運動形式是由左向上。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呈旋轉圓周式的運動。
對于“周天”二字,古人有兩種解釋:其一,以太陽行經星空的位置環繞一周之後為周天,這樣一個周天,需要三百六十五天多一點,因此把周天分為365,25º,認為太陽每天移行一度,一個周天就是一年。這也就是《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所謂的:“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其二,以日出于東,沒于西,次日再出于東為一個周天。這也就是《禮記·月令》孔穎達所疏的:“凡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運氣學說中所指的“周天”,一般均按前者解釋,即指一年之中各個季節氣候變化的巡迥運轉而言。(2)應地者靜……天地動靜,五行遷複此一段文字,主要讨論天地動靜問題。一般來說,“天為陽,地為陰”,陽動陰靜,亦即天動地靜。但是中醫學認為,任何變化都是在運動中産生,沒有運動就沒有變化。自然界中一切變化,都是天地互相作用的結果。天屬陽主動,但動中有靜,地屬陰主靜,但靜中有動。這就是《天元紀大論》中所講的:“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薦而環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由于如此,所以天地動靜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實際上天在那裡不斷地動,地也在那裡不斷地動。
這就是原文中所說的“天地動靜,五行遷複”。遷複本身就是運動,沒有運動就根本不會産生遷複,于此進一步解釋了天地之間的關系以及“下者左行”的原因。(3)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前節談到變化來源于運動,此節談這一規律提出的物質基礎,即變化來源于運動這一規律的提出是在古人認真觀察自然現象的基礎之上總結而來。這裡所說的“天垂象”中的“天”是指天體,指星空;垂,指從上到下,象,指天象,亦即日月五星的運行規律,這也就是原文中所謂的“七耀緯虛”。“地成形”中的“地”是指土地,成,指成長或發生,形,指有形的物質,亦即土地上各種物質的生長變化現象,這也就是原文中所謂的“五行麗地”。這裡所說的“形精之動”的“形”,是指地上的物質,“精”是指精氣,亦即正常的氣候變化;“形精之動”,是指正常氣侯變化與物質生長之間的關系。這個關系古人從經驗中看出來是密切相關的,是互相作用的。這就是原文中所謂的“猶根本之與枝葉”。這個關系雖然很微妙,但是完全可以從自然現象的客觀表現來加以認識和總結。這也就是原文中所謂的:“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于此說明變化來源于運動這一規律的提出,絕不是哪一個聖賢的靈機一動或主觀臆測,而是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認真觀測并總結天文、氣象和物候變化所得出來的結論。
這也就是運氣學說的客觀物質基礎。(4)地之為下否乎?……大氣舉之也這裡進一步讨論天地上下的問題,指出了地在下隻是相對地在下,亦即在人之下。原文中的“太虛”是指宇宙。“馮乎”的“馮”字,通“憑”,有憑借、依靠之義。“歧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歧伯曰:“大氣舉之也。”一句,明确指出了人所在的地,是依靠大氣的舉托而懸存于宇宙之中,【述評】本節主要讨論了天地上下動靜問題。指出了天地動靜隻是相對的,實際上天在動,地也在動,天地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根本與枝葉的整體關系,并明确指出了地隻是在人之下,實際上是在太虛之中,同時還指出,上述這些認識是來源于對自然變化的實際觀察。從本節所述内容來看,古人不但認識到了日月星辰位置上的變化與地上的物化現象密切相關,而且也認識到地球本身的所在位置及其自轉現象。這在當時的條件下來說,令人震驚。于此說明了古人所提出的“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妙,亦即根據現象以求本質這一思想方法的正确性。
【原文】 燥以幹之,署以蒸之,風以動之,涅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署六入,故令虛而生化也(1)。故燥勝則地幹,署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2)【講解】(l)燥以幹之……故令虛而生化此一段文字,主要介紹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作用及其與物化現象的關系。燥氣的作用是使自然氣候保持正常的幹燥,不緻于過分潮濕。這就是所謂的“燥以幹之”。暑氣是指夏氣,夏季炎熱而潮濕,因此暑氣就是熱與濕相結合的氣。“蒸”,從字義上講有液體化為氣體上升之意。這在正常情況下有利于生物的生長變化,就象我們用火燒水化氣熟物一樣。這就是說每年夏季主長,萬物繁茂華實,與暑氣密切相關。這就是所謂的“暑以蒸之”。風的作用是動,空氣流動就産生風,它在六氣之間産生着調節作用。風從東南來它就給人帶來了溫熱,風從西北來它就給人帶來了寒涼。一年之中的季節氣候變化以及生長收藏與風向密切相關。東風、南風主生主長,西風、北風主收主藏。所以《素問·風論》說:“風者,善行數變。”“風者,百病之長也。”這也就是所謂的“風以動之”。濕氣的作用是使自然氣候保持着正常的滋潤而不緻于過分幹燥。
這就是所謂的“濕以潤之”。寒的作用是使自然氣候處于正常的靜止狀态,從而使自然界的生長狀态暫時處于靜止以備第二年的再生。“堅”宇,從字義上來說,有守之意。所謂“守”,從中醫學來說,即陽氣内藏而不外洩。這就是所謂“寒以堅之”。火的作用是使自然氣候保持正常的溫熱狀态,使不緻于過分寒涼。這就是所謂“火以溫之。”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各有其所屬季節。這就是春風,夏火,長夏濕,秋燥,冬寒。一年之中,冬季春季在氣候上偏寒偏冷,寒冷在陰陽屬性上屬陰,陰位居下,所以說“風寒在下”。夏季、秋季,偏熱偏燥,燥熱在陰陽屬性上屬陽,陽位居上,所拟說“燥熱在上”。長夏偏鼓,長夏在春夏與秋冬之間,所以說“濕氣在中”。六氣之中,火很重要,因為火主化,萬物的生長沒有火的作用就不能正常進行。“君火,是自然界物化現象的最高主持者和動力。有了它,生物的生長化收藏才能夠進行,因此它存在于一年各個季節之中。各個季節的寒熱溫涼都隻是相對而言,實際上任何季節沒有适當的氣溫都是不行的。這就是所謂的:“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一句中的“寒暑”,是指一年而言。“六入”之六,是指六氣,自外而來曰“入”。六入,即指六氣自天而入。這就是說,大地上由于在天之六氣的正常作用下,所以才産生了萬物的生長化收藏現象。
所以原文說。“寒暑六入,故令虛而生化。”“慮,’字,此處可以作“空虛”解,亦即指地上的物化現象是從無到有。也可以作“太虛”解,亦即指地上物化現象的産生是由于天之六氣作用于地的結果。(2)燥勝則地幹……火勝則地固矣前節是指六氣的正常情況,六氣正常,就能使萬物正常生長變化,所謂“虛而生化。”這一節是言六氣出現了偏勝的異常情況。所謂“燥勝則地千”一,就是說氣候太幹燥了,地面上就會出現過分千早現象乞“暑勝财地熱”,就是說暑熱太盛了,地上也就會出現酷熱現象。“風勝則地動”,就是說風太大了,地面上就會出現飛砂走石,吹屋折樹的風災。“濕勝則地泥”,就是說雨太多了,地面上就會出現泥濘。“寒勝則地裂”,其“裂”字,一不合實際,可能是與下句“火勝則地固妙中一之’“固”字互誤,因此拟改為“寒勝則地固”。這就是說太寒冷了,地面上就會出現地凍過甚的現象。“火勝則地裂”,就是說太熱了,地面上就會出現幹裂的現象。風、寒、暑、濕、燥、火作用正常叫“六氣”,它是自然界萬物生長所必需;如偏勝失常,那就叫“六淫”。所謂“淫”,指過度或反常。如果六氣作用反常,那就不但不能有利于萬物的生長,反而會損害萬物,形成災害。【述評】本節介紹了風、寒、暑、濕、燥、火等自然氣候的作用及其與自然界物化現象的關系,認為自然氣候正常的情況下就有利于萬物的生長。
自然氣候反常就會形成災害。《内經》中的這種有常有變,以常測變的觀點,體現在中醫學中的各個方而。張仲景繼承了《内經》的認識并進一步加以論述。他在《金匠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篇中說:“夫人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他所說的生萬物的風就是六氣,害萬物的風就是六淫。他以水能浮舟又能覆舟兩種不同的作用為例,通俗而形象地對《内經》的精神作了說明,充分體現出中醫學對自然氣候變化觀察中“一分為二”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知常知變,這是中醫學指導思想中的精華所在,我們應當加以高度重視和認真繼承。
【原文】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1)?歧伯曰:天地之氣,勝複之作,不形于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2)。此之謂也。帝曰:間氣何如?歧伯曰:随氣所在,期于左右。帝曰:期之奈何?歧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叠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3)。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4)。【講解】(1)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天地之氣”,指自然界氣候變化。“何以候之”中的“候”字,指切脈。“天地之氣,何以候之”是提出一個問題,即自然氣候的變化能否反映在脈象上從而通過切脈察知自然氣候的變化。(2)天地之氣,勝複之作……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幾句是承上句問話而言,明确指出,自然界氣候變化不能通過脈象來了解。這就是所謂的:“天地之氣,勝複之作,不形于診。”“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應該指出,《内經》一貫認為,“人與地相應”,強調脈應四時陰陽,認為:“天地之變,陰用之應,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将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素問·脈要精微論》)但在這裡卻又明确指出“天地之變,不以脈診”,何故?關于這個問題,應從兩方面來理解:其一,《内經》所謂的“人與天地相應”,是指自然氣候變化可以影響人體生理變化,因而不同的季節變化可以出現不同的脈象,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等,但這絕不等于說人可以作為測量氣候變化的儀器,憑切脈就可以了解天氣的變化。
因為原文問的是“天地之氣,何以候之”,而“天地之氣,勝複以作,不形于診”。這與“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完全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論述的。前者是問能否根據脈象來推測出天氣的變化,而後者則是指已經出現的變化,脈與之相應。其二,脈象是人體生理活動及病理生理活動的一種外在表現,亦即體征。如果根據“人與天地相應”的道理來反推氣候變化的話,那麼至多也隻能反映一般變化情況和當時的情況,而不能據此推測氣候的特殊變化和轉歸。這裡原文問的是“勝複之作”指氣候的特殊變化情況,因而說“不形于診”。加以氣候變化隻是影響脈象變化的原因之一,其它因素,如飲食、勞動、精神情志、疾病等多種因素,均無一不可以影響脈象發生變化,因此,當然不能從脈象來診察氣候的變化。王冰注此雲:“平氣及勝複,皆以形證觀察,不以診知。”馬漪注此雲:“天地之氣及勝複之作,統貫六位,難以診候。”高士宗注雲:“天地之氣,五運六氣也。勝複之作,淫勝郁複也,運氣之變,發為民病,非診候之可知也。”這些說法都解釋了“天地之變,無以脈診”的道理。(3)間氣何如……陰陽交者死此一段文字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自然氣候變化與脈象的關系及根據脈象以确定疾病的生死逆順問題。
前節曾述及,不能根據變化以反推自然氣候的變化,但根據“人與天地相應”的道理,自然氣候變化确實又可以密切影響人體脈象,并且可以根據所出現的脈象來推測患者疾病輕重,預後良否。這裡所說的“間氣”,是指一年中各個節氣。“随氣所在,期于左右”,是指各個年度的各個節氣中的特殊氣侯變化。“随氣所在”的“氣”字,是指各個年度的司天之氣和在泉之氣。“左右”,是指司天或在泉之氣的左間、右間。“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中的“氣”字,指六氣主時的正常之氣。全句也就是指所謂的“客主加臨”。所謂“從其氣則和”,即客氣與主時之氣一緻,則脈象如同平常一樣,與氣相從,變化不大。所謂“違其氣則病”,即客氣與主氣不一緻,則脈象就會出現反常而為疾病。這裡所謂的“不當其位”,“叠移其位”,“失守其位”的“位”字,是指脈象中髒腑所居之位。“尺寸”,是指脈的尺脈和寸脈。“陰陽交”,是指陰脈與陽脈易位。這就是說在每年六氣主時中的各個節氣,如果脈“不當其”、“失守其位”、“叠移其位”,尺脈寸脈相反,陰脈陽脈易位,都屬于反常,預後不良《素間·脈要糟微論》謂:“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
”《素問·平人氣象論》謂:“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日逆四時也。”《素問”玉機真藏論》‘謂:“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逆四時,為不可治。”這些論述的精神與本節所述完全一緻,讀者可以互參。(4)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前段文字提出,一年之中各個季節的氣候變化與人的脈象密切相關,特别是可以根據脈象與季節的關系來判斷疾病的預後良否,而影響脈象與季節關系的因素又常與各個季度中氣候的特殊變化有關,測算各個季節氣候的特殊變化與主時主氣之間的關系、則又可以運用前述地支配三陰三限六氣的計算公式來加以推算。因此,要判斷本年各個季節氣候方面的特殊變化及病人的死生逆順,預後良否,首先就必須要根據各個、年度的幹支把當年值年的司天之氣确定下來。這就是原文所謂的;“先立其年,以知其氣。”這裡所說的“先立其年”,就是說先定出當年的幹支。“以知其氣”的“氣字,就是指這一年的司天之氣,例如今年是甲予年,按照三陰三陽配六氣的公式,子午少陰君火司天,則今年的司天之氣就是少陰君火。“左右應見”一句中的“左右”,是指司天在泉之氣的左間、右間。這就是說司天之氣确定了,在泉之氣也就确定了,司天在泉之氣确定了,它的左右間氣自然也就确定了。
以上述少陰君火司天為例,少陰君火司天,自然就是陽明燥金在泉。司天的左間就是太陰,右間就是厥陰。在泉的左間就是太陽,右間就是少陽。這就是“左右應見”。司天在泉四間氣确定了,自然也就可以通過客主加臨的情況加以分析推算,再結合着脈象的當位不當位的情況來判斷疾病的轉歸和預後。這就是原文所謂的“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述評】本節主要介紹了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脈象的關系。一方面提出了不能根據脈象來反推自然氣候的各種變化,即所謂“天地之變,無以脈診”;但另一方面則又提出了自然氣候變化與人體密切相關,人與天地相應,即所謂“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同時還指出了如何計算的方法,即所謂“先立其年,以知其氣”。這些提法是古人從實際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人根據原文“天地之變,無以脈診”一語,就否定自然氣候變化與脈診的關系;也有人根據原文“脈從四時”等以脈測天,把脈說得玄之又玄。這些看法都沒有能夠全面地理解《内經》原文的精神實質,而是片面地強調了一個方面,并把它絕對化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