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裡頭是怎麼治精神病的。
實際上,中醫概念裡,沒有精神病這個說法。
中醫有郁證,有癫狂,這些基本類似“精神病”。中醫對它們的認識和分析,别有一番趣味。
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醫案故事,你來體會吧。
話說有一個女子,當時是71歲。
這個人,早在四年前,就被确診為精神病。各種西藥,用了不少,治療效果不理想,隻能說沒有明顯惡化,談不上有啥好轉。
最近這一個月,患者的症狀加劇了。什麼體現呢?就是比平時更加緊張,情緒更加抑郁。尤其到了晚上,她非說自己害怕,似乎有什麼不幸即将發生,滿心委屈,痛哭流涕。一邊哭,一邊口中喃喃自語,嘟囔一些别人聽不懂的話。
還有的時候,到了深夜,她直接奪門而走,到外頭亂走亂撞。
等到白天,症狀稍微好一些,但是也習慣于蜷縮在相對陰暗的地方,口中不斷流出口水,嘴裡吐小聲嘟囔。
家裡人一看,這狀态不就醫不行了,于是帶患者求治中醫。
刻診,見患者脈弦緩,苔白膩,舌質淡,面色萎黃,一看就是營養不良。就診的時候,患者咳嗽,而且多痰,痰清稀。患者家屬說,此人飲食不好,自從有了精神病以來,食欲就一天不如一天。
了解到這些以後,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半夏10克,厚樸10克,茯苓12克,生姜6克,蘇葉8克,橘紅9克,膽南星12克,水煎服,3劑。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後,精神失常的症狀大大減輕,由原先的喃喃自語,到可以和人簡單交流、說話。嘴角流出的口水,少了。咳嗽多痰現象也減輕。隻不過,到了晚上,患者依然有些自言自語。
這時候,原方不變,再投3劑,患者竟然神志清醒,可以生活自理。此後患者又接受随訪半年,病情未曾複發。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于1981年的《山西中醫》上。
好了,故事講完了。現在,我帶你分析這裡的道道兒。
其實,這患者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兒——痰。
你看,患者苔白膩,這是痰。咳嗽多痰,這是有型之痰。白天的時候,她嘴角不停地流口水。這還是痰。
痰從哪兒來?脾虛生痰。患者脾虛不虛?虛。她面色萎黃,乃是脾虛,氣血生化不足。食欲下降,是脾胃虛弱,胃氣受損。
所以說,這個患者的問題,大概率源于痰。
中醫講,痰作為一種病邪,分有形的,和無形的。患者現在的所謂精神病,其實是無形之痰,上迷心竅所緻。痰迷心竅啊,心神失用,患者就出現一系列異常。而且,到了夜裡,陽氣不足,痰作為陰邪更盛,所以其症狀在夜裡加劇。
另外,痰作為一種病理産物,其形成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氣機不暢。這一點,在患者身上體現得也很明顯。
為啥這麼說?你看,患者在黑夜是什麼表現?抑郁、苦悶、欲哭、悲傷、害怕、緊張……
所有這些,都在暗示,患者肝郁氣滞,氣機不暢。你說是吧?
當然,患者也想把郁滞的氣機,發越出來。她怎麼辦啊?她就奪門而去,到外頭奔走。這是一種自救行為。但是在我們看來,這是不正常的表現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就得行氣消痰。痰不再迷亂患者的心竅了,她就恢複正常了。你看醫家當時用的配伍——
半夏10克,厚樸10克,茯苓12克,生姜6克,蘇葉8克,橘紅9克,膽南星12克。
這個配伍,很顯然是半夏厚樸湯的加味運用。其中,厚樸行氣消痰,半夏燥濕化痰。茯苓健脾利濕。蘇葉行氣和中化痰。生姜溫中化濕。在這個基礎上,加橘紅燥濕化痰,理氣寬中。膽南星清痰熱,息風定驚。你看,這就是用藥思路,它還是很清晰的。
這裡的核心,就是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茯苓、生姜、紫蘇葉,這就是基本配伍,為全方治療的基礎。它的主治,就是痰凝氣聚,對醫案裡的患者來說,十分合适。
當然了,精神病,也未必都是和這種病因病機相關。中醫對它的分型,實在是太多了。但你不可否認,痰迷心竅、痰凝氣聚,這是相對普遍的一種情況。這類患者的表現,抓住“痰”和“郁”兩個字就能概括。痰,體現在涎液、舌苔等方面。郁,體現在精神狀态相對消極、抑郁、欲哭、善悲,不是那種典型的狂躁不安。這種鮮明的特色,我們不難識别。
好了,關于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聊這麼多。其實啊,這些都是一些故事,一些簡單的科普知識。文老師通過它,不過是幫您多了解一些而已。
全文完。我感謝你的閱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