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選擇做父母就應該承擔起責任:生而不養不如不生

文/希藍

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呵護,孩子的内心是孤獨的,再好的物質生活都彌補不了情感上的空缺。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訴說自己的童年經曆,她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大人隻是遺憾,孩子卻是永久的傷害。

原來她是一位留守兒童,父母為了工作把她放在外公外婆家住,每個月寄生活費回來,讓她不愁吃穿。

外公有工作,外婆燒菜好吃,卻舍不得給她吃,每次都要可憐巴巴地乞讨才能吃上一口。

跟外公一起吃飯,也要讨好他才能吃上一口肉,家裡有好吃的不敢擅自吃。

父母回來的次數不多,每次回來都是跟大人聊得熱火朝天卻從沒顧及過她的感受,直到十一歲才回到父母身邊,可是跟父母的長時間分離,根本就沒有絲毫感情。

後來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跟父母的關系還是很疏遠,而她的妹妹從小和父母一起長大,就算出國了,每年回來一次,跟父母的關系也是很融洽。

童年的這段經曆,讓她敏感多疑,攻擊性強,記恩又記仇。

尹建莉老師說: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

可惜的是大多數父母隻負責生不負責養,這是嚴重的渎職不負責任的,對孩子傷害看似沒有卻會伴随一生。

沒有父母的愛與呵護,整個童年是孤獨無助的,會在心理埋下永久性創傷,跟父母很難再建立起親密關系。

在父母看來這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在孩子的心裡卻是不可磨滅的創傷,不僅童年深受影響,甚至影響一生。

這導緻孩子自卑内向,不自信,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不善于與人溝通交流等一系列問題。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說:父母的愛是最珍貴的禮物,若子女無法從父母處獲得,則終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則哪怕鏖戰一生,也常常會以失敗告終。

情感需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叫做“恒河猴實驗”,把剛生下來的小猴和母猴分開,隻給小猴兩個“假媽媽”。

一個用鐵絲制作,一個用軟布制作。鐵絲制作的媽媽胸前挂一個提供牛奶的裝備,為小猴提供飲食。

心理學家認為鐵絲媽媽可以喂奶,肯定受到小猴喜愛,實際上,猴子們除了肚子餓時來到鐵絲媽媽身旁,一旦吃飽便立刻離開,回到絨布媽媽那裡,緊緊依偎在它溫暖的懷裡。

小猴子們非常依戀絨布媽媽,每當遇到一些害怕的事情,它們都會跑向絨布媽媽,抱住它尋求保護和安慰。

就算絨布媽媽不能提供飲食,可外形和觸感很像真正的母猴,所以小猴會自發地靠近絨布媽媽,就像依偎在親媽懷裡一樣,可見,對母親的情感依戀是天然的本能。

人類也是一樣的,情感需求是我們的基本需求,而這一需求就來源于父母。

可以在父母身邊長大,得到父母充分的情感關懷的孩子,往往性格完善,人格健全,在成年後,也更具備愛别人的能力。

若是與父母關系疏離,在情感上沒有得到足夠支持,沒有建立起親密關系,成年後總會感到突如其來的孤獨和空虛,而這樣的感覺常常會伴随人的一生。

親子關系是一切關系的基礎

《不成熟的父母》中說:親子關系是一切關系的基礎,孩子如何與父母相處,長大以後就如何與别人相處。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與父母疏離,父母對他冷漠,他在長大後往往很難與别人保持長久和深切的親密關系。

在我身上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觀點,在我半歲大時就與父母分離,跟着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

父母到了鄰近的一個小鎮上工作生活,坐車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但是他們卻極少回來看我,也沒有電話聯系。

直到我現在二十多歲,跟他們相處的日子屈指可數,根本就沒有感情可言,平常除了有事情打一下電話,沒事根本不聯系。

從小到與父母分離缺乏關愛,對我的影響就像《不成熟的父母》書中所說,很難與人保持長久和深切的親密關系。

讀書時有很多要好的同學朋友,一旦分開不見面就不會再保持聯系,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哪個特别聊得來的朋友,更沒有閨蜜。

就算是親人,隻要不見面我都不會去聯系,這就是缺失父母的關愛所帶來的影響。

書中還說:如果孩子們從小就在感情上遭到父母的拒絕或忽視,那麼長大後他們通常以為别人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

他們缺乏自信,覺得别人不會對自己感興趣,他們不會去奢求什麼,因為缺乏自信,他們通常很害羞,為渴求他人的關注而感到糾結不已。他們覺得坦言自己的需求對他人來說是一種打擾。

不幸的是,過于擔心遭到他人的拒絕,使得他們選擇抑制自己内心的渴望,而這讓他們感到更加孤獨。

這段話真的說到我心坎裡,從小到大,我就是很少會和同學朋友講述自己的遭遇,開心亦或者不開心都是悶在心裡,獨自消化,基本不會跟别人訴說自己的内心感受。

自信心不足,總覺得自己不夠好,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不敢與之共處,随着年齡增長這樣的感覺越發明顯。

本傑明·斯波克博士說:教育孩子,除了身體護理與管教,孩子的情感和個性也應當得到重視。

我們的父母卻恰恰相反,認為隻要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嚴加管教就是對孩子的愛,很少會考慮到他們的感受。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與照顧者有着重要的關系,孩子需要與父母進行真實的情感互動來獲得安全感。

隻提供好的物質生活不是愛孩子的體現

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了一個案例:

在2007年,《北京青年報》中說,在上海一位叫陳宇的男孩,從大學退學,離家出走,五年音訊全無,父母多次尋找始終沒有找到。

陳宇爸媽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當陳宇出生後,父母忙于工作,就把他寄養在姑姑家,直到五歲才接回來。

從小離開父母,他和姑姑生活了五年之久,已經建立穩定的感情,卻被迫分開,重新回到毫無感情可言的父母身邊。

最後選擇離開出走,從報道上看,跟父母與他的溝通交流密不可分。

長時間的分離,與父母肯定有隔閡,當重新生活在一起時,父母對他的關心也并不多,親密關系沒有得到改善,最終選擇離開這個不能給予他真正愛的地方。

五月演唱的歌曲《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

家是溫柔港灣,你我停泊這港灣

風雨再大都不怕,隻要有個溫暖的家

愛是溫柔港灣,你我渴望擁有她

旅途再苦也不怕,隻要有個溫暖的家

可是很多時候,家并不是家,隻是一間毫無溫度的房子,住在裡面感受不到它的溫暖,感受不到它的愛意所在。

家長們都認為我辛苦工作努力打拼,盡自己最大能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這就是愛,他們不知道對于孩子來說,情感上的滿足比什麼都重要。

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呵護,孩子的内心是孤獨的,再好的物質生活都彌補不了情感上的空缺。

與其花過多的時間在賺錢上,不如多留點時間給孩子多陪伴關心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他們勝過一切,讓他們知道對父母來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


任何人的愛都無法替代父母的愛

很多的父母,孩子生下來以後,以賺錢為由,把孩子留在老家。

既然選擇生孩子,就要對他們負責,花心思來陪伴,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呵護。

用心養育孩子,用心去愛他們,不要讓忙于工作忙于賺錢成為你不用心的理由。

将孩子留給老人帶,不管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他們多好,多愛他們,都是不能跟父母的愛相提并論。

就像我,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他們對我疼愛有加,但是内心深處對父愛母愛的渴望卻始終不減,可這渴望一直都沒有實現,至始至終與父母之間都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小時候沒有與父母建立起親密關系,大了更加不可能再建立起來,即使同住一個屋檐下也無話可說,更不會向他們表露自己的情感。

著名作家池莉說:

“我發現從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樣的,家長卻發生了巨大改變。現在太多的父母隻願意在孩子身上花錢,卻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心思。實質上是家長變糊塗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懶惰了。”

隻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給孩子錢花,情感上卻沒有絲毫投入,這對孩子來說有父母跟沒有沒多大差别。

《小歡喜》中的季楊楊,父母為了工作隻能把他留在老家給奶奶帶,在他的認知裡,父母的工作比他重要,父母愛工作勝過愛他,雖然奶奶待他很好,卻也無法彌補父母的愛。

幸運的是當季楊楊重新回到父母身邊時,他的父親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花了很多心思和他重新建立親密關系。

不要以為孩子放在老家,不愁吃穿,有老人疼愛就好了,其實你是沒有看到他們内心渴望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愛是無法替代的。

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心理沒有缺陷,就不要讓孩子與你長時間分離,自己帶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