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的話題一直在被熱議。
很多人一發現農民工工資竟然比大學生還高,就不舒服了,心裡不平衡了,這個心态很有問題。農民工工資比大學生高,受刺激最大的,是兩個群體:部分家裡有孩子在讀高中的父母,以及剛畢業不久且收入不高的大學生。前一個群體,會得出一個結論,“上大學沒啥用”,繼而便可能不支持自己的孩子繼續讀大學。這幾年,很多高三學生棄考,就是這種觀念造成的後果。後一個群體,會有點憤憤不平:“我辛辛苦苦地讀了這麼多年書,收入竟然還不如農民工?”
這兩種思維的錯誤在于,隻比較薪水,而不比較兩種收入主體的年齡及其所處的人生階段。那個工資比較高的農民工,他已經工作了好多年了,并且大都早已經成家了,有孩子了,他們掙的錢,不光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老婆孩子,甚至還要養父母。而我們這些收入比農民工還低的大學生,工作年限都比較短,并且還享受着“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灑脫自由。
你才剛剛20多歲,一個月就能掙3000多塊,人家都已經三四十歲,甚至将近50歲了,才掙個3000多塊,平攤到家庭人均收入上,人家還是比你低得多,可你就嫌人家掙得多了,不舒服了?(注意,很多大學生受刺激,并不隻是嫌自己的收入太低,而且還嫌農民工的工資太高了。)
我知道,你還要辯解,你還要買房,否則就娶不起媳婦;而農民工已經有媳婦有孩子了,不需要考慮房子,所以,他們的收入不應該比你高。是的,我承認,你有夢想,你要當大城市裡的房奴,可是你怎麼不想一想,那些收入比你高的農民工,他們可能連縣城和鄉鎮上的房子都不敢奢望。看吧,連你的煩惱,也要比他們的煩惱高級一些,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我們先不說買房了,改說租房吧。你們這些大學生,在租房的問題上,是不是比農民工奢侈得多?農民工可能工資比你高1000塊,但是,他們花在租房上面的錢,卻往往連你的一半都不到——農民工租的房子,往往位于城市裡面最差、最亂、最髒的角落。那個空間狹小而黑暗,那種房子,即使讓你白住,你也是不願意住的,你會嬌氣地認為,“這簡直不是人住的”。或許,在潛意識中,你根本就沒有把農民工當人看,所以,你認為他們沒有資格拿比你高的工資。
或許,剛剛踏上社會不久的90後農民工,他們在生活方式上比較奢侈,花起錢來大手大腳,但大多數農民工,尤其是在年齡上屬于我們父輩的那一批農民工,他們是最不會享受生活的“守财奴”。你們這些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即便是收入不高,出行時也是坐高鐵、動車、卧鋪、直達車,而那些收入比你們高的農民工,他們出行坐慢車,因為“他們的時間不值錢”,很多時候,他們連硬座車票都買不到,而隻能一路上站二三十個小時——他們中很少有人會在網上訂購火車票,甚至是連電話訂票也不會。
你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跟幾個狐朋狗友聚在一起海吃大喝一頓,而他們,常常是一直等到菜市場快要關門的時候才去買别人買剩下的菜葉,隻圖個便宜;你們買衣服,要看牌子,而他們,連牌子是什麼都不知道;你們收入是不高,可是,你們不但要用iPhoneN而且還要用iPadN,而他們,手裡拿的則是早已被市場淘汰多年的破手機。城市的各項服務早已離不開他們,而他們卻生活得如此艱苦,難道,社會不應該支付給他們更高的薪水作為補償嗎?
農民工的工資是比一些大學生高,可他們的工作性質,大多數都隻是機械的重複,枯燥乏味,即使幹個三五年,也很難有技能上的提升,一旦離開了這個崗位,原來所積累的經驗,幾乎是全部作廢了。并且,他們的工作,可替代性比較高,你能幹,别人照樣能幹,基本上不存在核心競争力的問題。因為沒有技術做支撐,所以,農民工的工資增長得很緩慢,除非市場供需關系在短期内發生了重大變化。而大學生幹的工作,盡管剛開始工資會比較低,但總體上,其技術含量遠非農民工的工作可比的,你隻要踏實肯幹,總能學到很多讓你終身受益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但會增加你的人生智慧,而且,從長遠看,也對你收入的增加不無裨益。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是,農民工從一個公司換到另一個公司,收入往往很難有大的增加;而大學生跳槽的時候,薪水增加的幅度則明顯比較高。所以說,農民工工資比你們高,也隻是暫時的,他今年工資是這麼多,五年之後,工資可能仍将是這麼多(扣除通貨膨脹)。而你們大學畢業生,就不一樣了,你們的工資比農民工低,也隻是暫時的,所以,不要有太多的怨氣,不要急切,要有耐心。
連筆者這麼一個當年工資遠遠低于絕大多數農民工的锉人,在一個僅有五人規模的小公司浸泡了四年之後,都脫胎換骨了,我想,大多數畢業生隻要能一步一個腳印地熬,總會有出頭之日?的。
大多數老一代農民工,都跟我爸這個從來不敢外出打工的老農民一樣,文化素質比較低,并且他們也沒有啥興趣愛好,即使有興趣愛好,也沒有精力和财力去發展。他們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唯一的目标就是努力多掙點錢,不但要多掙,而且要多攢,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就像《水手》裡面那句歌詞“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所說的,他們對自己所工作的城市,毫無歸屬感。在這裡,連他們的名字,也沒有幾個人知道,至于他們的喜怒哀樂,更加沒有幾個人去關注了。
他們這些“鄉下人”常常被一些沒有靈魂的都市人赤裸裸地歧視,他們也常常被一些善良的城市人居高臨下地同情,而這種不合時宜的同情,恰恰又不合時宜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常常自卑而敏感。在城市裡,他們沒有親人,也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也不會刷微博、上微信,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他們非常孤獨。在這種生存境況下,能多掙點錢,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幸福源泉。所以,農民工的工資比大學生高,天然地具有合理性和正當性。善待普通勞動者,應該是社會進步的題中應有之義。
而年輕的大學生,就不一樣了,雖然收入低,卻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并且往往都有屬于自己的愛好(至于這個愛好是不是能算得上特長,這并不重要),可以有比較豐富的業餘生活。掙錢,不是,也不應該是唯一目标。或許,你也感覺到自己無法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但至少,你在這裡還有幾個同學陪你叙叙舊,有幾個女同事八卦一下你的情史,讓你小小地幸福一下。跟農民工叔叔們一樣,你也對這個城市缺乏歸屬感,但起碼你已經規劃着要在這裡買房子了——至于能不能買得到,那是另外一個問題,至少,你已經敢想了。而擁有目标,這本身就足以讓人幸福。所以,你盡管收入低一些,但實際上,生活質量要比農民工高得多,你應該知足。
既然對大多數沒有啥愛好的農民工來說,能夠多掙點錢,幾乎是他們唯一幸福的源泉,那我們就應該承認農民工工資比大學生高的正當性,讓這些幹着最髒最累的工作的普通勞動者從較高的收入中獲得尊嚴感——對他們來說,獲得尊重,甚至比獲得高薪水還要困難得多。而大學生,與農民工相比,工作比較有技術含量,有很多内容是有創造性的,應該可以從這些創造性的活動中獲得樂趣和幸福感,工資低所帶來的缺憾,應該可以通過創造的樂趣來彌補。
在一些制造型企業裡面,辦公室白領比生産線上員工工資低,早已經是很正常的現象了。生産線上工人的工資構成中,加班費是大頭,但是,并沒有幾個辦公室的人願意去生産線上當工人以獲取更高的收入,倒是那些擁有較高收入的生産線員工,把進入辦公室當作一個晉升的機會。
大學生埋怨自己收入沒有農民工高,不僅是急功近利、相當浮躁的表現,而且還顯得志大才疏。如果你真羨慕我們父輩的農民工工資比你高,那我請問你一句:如果讓你去幹農民工的工作,拿那份較高的工資,你願意去嗎?如果願意,那我建議你盡快換工作;如果不願意,那你對那份高收入工作的向往,就隻不過是葉公好龍而已。
最後,我還想問大學生們一個問題:如果蘋果給你的工資比富士康稍微低一點點,你願意去蘋果還是去富士康?
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