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臨證實驗錄: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顫抖與氣厥

梁某。女,38歲,原平市人,1986年3月24日初診。13年前,與鄰居紛争,被拳腳相贈,興訟又敗北,怒氣填膺,當晚全身顫抖,頭及上肢尤甚,每隔一兩小時顫抖一次,約半時方止。天陰或驚氣時尤為明顯。求治四方,無寸效,遂萬念俱灰,自認非藥可治,幾年間不再求醫。近複因生氣而病腹痛,遂來門診。

望其面色微青,頭與手不停搖抖,舌淡紅潤,舌苔薄白。詢知胸脅苦滿,飲食不思,惡心欲吐,口苦,不思飲,大便正常,小便時抽引少腹疼痛。日暮寒熱,易驚悸,夜寐差。月經正常,帶下較多。腹診心下無壓痛,兩脅下有抵抗,右側尤甚,當臍悸痛。切得脈象弦細。

觀其脈症,知腹痛為甲木犯土,肝胃不和。其舊病亦為七情所緻,怒氣傷肝。《素問·舉痛論》雲:“怒則氣上。”《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掉”者,搖也,即顫抖也,屬肝木風動之象。今肝木橫逆,腹痛陣陣,治宜舒肝和胃,緩急止痛。至于夙疾。伍以鎮肝熄風,亦不悖方意,豈非一石二鳥!拟柴胡加龍骨牡蛎湯加減:

柴胡12g 黃芩10g 半夏10g 茯苓15g 川軍6g 桂枝6g 龍牡各30g 白芍15g 甘草6g 二劑

二診:藥後洩瀉數次,腹痛愈,嘔惡不再,心悸止,夜能安卧,十餘日中顫抖僅發作一次。病者乞漿得酒,喜出望外,得隴望蜀,更求絕顫,付與原方三劑。

三診:月餘未顫,詢問需否用藥?餘診畢,未予書方,告之知足不争,大度寬容,乃根治之良方也。

按:一十三載,首為之搖,手為之舞,且不言身軀之痛,就路人之注目,左右之指點,内心之苦楚亦已飽嘗。

今求治腹疾,服藥五劑,曆時一周,竟使陳年之疾亦愈。

病者樂,餘亦樂。

李映淮老師評語:振顫乃肝之病,風之象,為棘手之症,臨床以虛及虛實夾雜證型為多,實證較少。本案為肝火風動,非陰血虛弱之肝風,故短期而愈。

李某,女,33歲,牛尾村人,于1984年1月17日初診。

謂八九日來,眩暈陣作,一旦發作,自覺有氣行于手、足心,随即手足亂動,或抓或踢,不能自已,心中明了。口不能言,約十至三十分鐘方止。一日數發,多則七次,少則兩次。餘診斷之際,适值病發,親睹其狀。詢知素多肝郁,胸脅苦滿,時欲太息,日暮寒熱,心悸易驚,心中煩熱,常飲冷水取快。望其舌淡紅,苔薄黃。觸知四肢厥冷。

心下、臍左右拒壓,切得脈象弦滑聚關。

綜觀脈症,此為情志所傷,驚氣所緻。怫郁而不伸,橫逆而不降,陰陽二氣逆亂,故有眩暈、痙厥之狀。今胸滿煩驚共存,為柴胡加龍牡湯證也。是方寒熱并用,補瀉兼施,剛柔相濟,可緻陰平陽秘也。

柴胡12g 黃芩10g 半夏10g 黨參10g 茯苓10g 龍牡各30g 川軍6g 桂枝6g

連進三劑,病再未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