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近現代名醫經驗錄 ︱龔志賢臨床經驗采撷

從民國到現代,湧現出一大批學驗俱豐的中醫臨床大家。這些老中醫大都把他們的臨床經驗彙集成冊。在這些老中醫的經驗集中,必定有他臨床上比較獨特的經驗,這些經驗是教材和一般醫書上所沒有的,或者即使有,也容易讓人輕易滑過,沒有深刻體會。

當然,一本老中醫的經驗集中,也不全是獨到的經驗,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獨特經驗大都混雜在衆多的對經典醫書經典醫方因循相襲的辨證論治中。現在,人們越來越喜歡碎片化的信息,越來越沒有耐心讀厚厚的醫書了。“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我就想把我讀過的一些近現代老中醫臨床經驗集中比較獨特的經驗或者有啟發的學術思想抽取出來介紹給大家以增廣見聞、增益思路。

當然,由于我閱曆有限,有些我認為是閃光點的經驗在大家看來可能是家常便飯稀松平常的;又或者,由于我才疏學淺,有些應該是閃光點的卻被我忽略了。這些都是難免的,但寫出來總是聊勝于無的,方家見笑。

今天要介紹的醫家是重慶的老中醫龔志賢。第一次聽說龔志賢是讀《名老中醫之路》時知道的。同很多名醫走上中醫之路的誘因一樣,龔老年幼時由于幾位親人離世受了刺激,從而立下了學醫的志願。學醫時不但勤奮而且謙虛好學,向多位臨床水平高的老中醫讨教了不少療效顯著的醫療驗方,而且還向一位民間草醫虛心學習,得到了一個治療濕疹的秘方。龔老不是那種把秘方遮遮掩掩藏起來的心胸狹隘的醫生,而是毫不保留地和盤托出。他的臨床經驗集中在《龔志賢臨床經驗集》中,今天我就從書中選摘一些我覺得啟發性大的龔老經驗介紹給大家。

一、 增廣烏梅丸的應用

龔老特别善用經方,對烏梅丸的應用更是心得良多。除了治療蛔厥外,龔老還把烏梅丸應用在以下幾種病症中:

1、 慢性菌痢

龔老認為,慢性菌痢多呈虛實相兼,寒熱互見,錯綜複雜的症候。臨床所見,既有下痢膿血的實熱證,又有乏力納差,畏寒喜溫的虛寒證。用烏梅丸治療,效果較好,龔老有用烏梅丸加木香治愈慢性菌痢的醫案。

2、 花翳白陷(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

花翳白陷是黑睛生翳,形如花狀,色白而中間凹陷,是一種最易反複發作難以治療的急慢性眼病。本病是外感風邪,内有肝肺火盛,風熱相摶,上攻于目所緻。久病傷及陰陽,為寒熱錯雜之症。臨床症狀常見目力減退,視物模糊,或目中刺痛,頭昏額痛,心煩失眠,口幹口苦,納谷不馨,大便溏稀,脈象弦細而數,尺候不足,舌尖色紅,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膩。根據這些臨床症狀表現,龔老常用烏梅丸加減,療效顯著。

3、 上熱下寒,肝風掉眩的眩暈症(美尼爾氏綜合征)

本型患者有反複發作之病史,本有脾腎陽虛,下元不足之虛寒證,因情志不舒,郁而化火,風陽竄上而緻頭暈目眩等上熱之證。臨床症狀多因心情抑郁而發,發則頭暈目眩,甚至昏倒,視物旋轉,惡心嘔吐,或耳鳴畏光,動辄暈眩更劇,心中煩躁不甯。但同時伴有腰酸膝軟,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口幹口苦或渴,舌苔滑舌質紅,脈象寸關弦尺弱。

用烏梅丸治療此證,若合符節。龔老用此方治療此證常幾劑而愈, 是多年實踐的寶貴經驗。

此外,龔老還常用烏梅丸加減治療由于肝胃不和導緻的寒熱虛實并見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并憩室。

外邪内傳厥陰之後造成的長期低熱,定時發作,入暮之後,先熱後寒,曆時短暫,無汗而寒熱自退,精神疲倦,脈細弦而數,尺脈弱,苔通常白腐夾雜灰苔。這種持續低熱,龔老稱之為厥陰中風,也是烏梅丸的适應症。

二、 發揚光大濟生烏梅丸

此烏梅丸非彼烏梅丸。上文中的烏梅丸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方子,大名鼎鼎,學中醫的差不多都認識它。但提起濟生烏梅丸,可能是大多數中醫師都不太知道它。關于濟生烏梅丸的來曆,我特地翻了翻中醫書,來源于嚴用和的《濟生方》,但嚴用和的烏梅丸隻用一味烏梅燒存性,打細粉,醋糊為丸。後來所用的濟生烏梅丸,實際上來自于清代陳修園的《時方歌括》,書中講:

濟生烏梅丸

治大便下血如神。

下血淋漓治頗難,濟生遺下烏梅丸。僵蠶炒研烏梅搗。醋下幾回病即安。

僵蠶一兩炒,烏梅肉一兩半,共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醋湯下。

龔老的濟生烏梅丸在陳修園的基礎上又加了味,由 烏梅、僵蠶、人指甲(可用炮穿山甲代替)、象牙屑(現在已禁用,可以去掉)、酒醋(酒醋應該就是醋)組成。具體制法是:

烏梅1500g(用烏梅肥大肉多者為上,酒醋泡一宿,以浸透烏梅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蠶500g(米拌炒微黃為度),人指甲15g(用堿水或皂水洗淨,曬幹,再和滑石粉入鍋同炒至指甲黃色鼓起為度,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碾粉。或用炮山甲30g)、象牙屑30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g。

服用方法是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一丸,服完一料為一療程。如果服完有效,但沒有完全好,可以接着再服用兩三個療程。

龔老用此方加減治療直腸息肉、聲帶息肉、和宮頸息肉,書中有驗案6則,療效顯著。

此方的主要藥是烏梅和白僵蠶。烏梅有蝕惡肉、化痔、消除息肉的功效,以前我跟季老抄方,季老用給腳上長雞眼的病人開的泡腳方療效很好,裡面的主藥就有烏梅。白僵蠶也有消風化痰散結的作用,我們萊菔荟中醫粉絲群裡有人貢獻了一個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全蠍6克,僵蠶6克,生雞蛋15個。全蠍、僵蠶瓦上焙黃,研成粉末,将雞蛋破一小孔,每個裝入藥未的十五分之一,攪勻,封好蒸熟,每晚睡前空腹吃一個藥雞蛋,連用15個為一個療程。 有群友試用,效果很好。這裡面用僵蠶也是取其化痰散結的作用。

龔老為了使療效更速,加了能軟堅散結的指甲和拔毒生肌的象牙屑, 使得此方療效更著。

三、 經方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常常先有背部酸痛和腰部強直感,幾天後從臀部、髋部向下擴散到小腿外側和足背,疼痛劇烈,痛如針刺,或有麻木感。龔老認為,西醫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屬于中醫痹症中的痛痹,痛在下部并有走竄麻木感,乃風寒濕邪侵及人體下部,流注經絡關節,凝滞氣血,經脈不通則重麻疼痛。由此判斷後,龔老用《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此症。

疼痛劇烈者可輔以外用藥外治。藥用:生川烏、生草烏各30g,吳茱萸10g,共為粗末,入食鹽125g,炒至鹽變深黃色和少許白酒,立即用布包熨患處,日二三次。現在可用微波爐加熱一會,再噴些白酒,更方便。

根據龔老的臨床實踐,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急慢性坐骨神經痛屢獲奇效。

四、 乳癰因寒而緻用經方

乳癰以産後哺乳期為多見,臨床症狀為患側乳房紅腫疼痛,局部變硬,有壓痛,乳汁流通不暢,惡寒發熱,頭痛頭暈,渾身酸痛。要及時治療,否則易化膿,甚至成瘘。

龔老認為,臨床常見為熱證,宜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用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效如桴鼓。但亦有外感風寒所緻者,此時不能一見紅腫疼痛就用寒涼。龔老推薦使用葛根湯加細辛,若肝氣郁結,脅肋疼痛者加吳茱萸。苟非臨證日久、膽大心細者,不能有此見識。特舉龔老驗案一則。

宋xx,女,26歲,×院婦産科醫生。1976年5月12日診。

自述産後半月,突覺右乳紅腫作痛劇烈,且惡寒發熱,無汗,頭疼身痛,口淡無味,飲食不佳,二便尚調。餘查其右乳内有一硬結,紅腫,脈象浮緊,舌苔白滑。辨為外感風寒之邪,阻滞經絡而發為“乳癰”,拟葛根湯加味治之。處方:

葛根25克,麻黃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細辛5克,甘草6克,大棗12克,生姜12克,吳萸5克,二劑,水煎服。

服一劑寒熱解除,紅腫稍退;服二劑諸證悉愈。

龔老認為,因外感風寒所緻的乳癰較風熱所緻者疼痛更為劇烈。因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滞氣血,緻脈絡不通,故痛劇烈也。見有寒邪外證者用葛根湯加細辛、吳萸;若無外證,而有内寒,疼痛劇烈,脈沉者,可用仲景白通湯加吳萸、細辛,奏效更速,一般可二三劑而獲痊愈。

五、 公開濕疹秘方

此秘方本為一位民間草醫所私密,龔老親近草醫多時,并給于他經濟資助,終于感動了草醫,告訴了龔老秘方。組成為:苦參60g 蛇床子30g 生百部30g 益母草30g。每劑可煎2-3次,洗滌濕疹處。龔老自己擅用此方,經常加減外洗治療婦科帶下過多等證。

我曾用此方給一哺乳期突發濕疹的病人外用,配合内服藥,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也用此方加地膚子和金銀花,給一因使用劣質衛生巾導緻了外陰炎,西醫治療後,經期來後即複發,遷延不愈者,也是配合内服藥,已經根治。其實,現在的婦科洗劑,潔爾陰和婦炎潔,都是在此方基礎上加減的,單就病人使用反饋來看,沒有中藥現煎現用效果好。

限于篇幅,我隻選取了龔老比較有代表性的經驗。龔志賢用方,很多時候以經方為主,比如治療婦科痛經用當歸芍藥散加味,或者膠艾四物湯加減;《金匮》柏葉湯加減治療肺痨咯血和支氣管擴張咯血;用四逆散加木香黃連川楝子為基本方治療腸癰(闌尾炎);四逆散加味治療瘀血灌睛;用《金匮》當歸貝母苦參丸加銀花陳皮甘草治療眼丹(俗稱“偷針眼”);而用甘麥大棗湯加天花粉瞿麥治療小兒因脾虛造成的遺尿更是心思敏捷。本篇文章隻是給大家作個引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讀《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