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戰争影像 - 希特勒的重型坦克1943-45年 第一章:拉鋸戰

1943年6月,德國21個裝甲師,包括4個武裝黨衛軍師和2個裝甲師,正在為庫爾斯克突 出部的堡壘行動做準備。

組建這樣一支強大的部隊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但1943年的裝甲部隊不同于兩年前勝利地橫掃俄國西部的那些裝甲部隊。裝甲部隊決心重振他們的閃電戰戰術, 但在蘇軍構築的防禦工事面前,意味着裝甲部隊永遠不會成功地滲透到紅軍防禦工事的戰略縱深。

當進攻終于在1943年7月5日黎明前的曙光中發動時,德國人被紅軍的頑強防禦所震驚。這場戰鬥不同于他們以前遇到的任何其他交戰。在短短幾天内,俄國人就削弱了德國強大的裝甲部隊,并使其進攻時間表偏離了計劃,通過蘇軍英勇的阻擊和沿着一條不斷延伸的戰線的頑強戰鬥, 德國機動部隊最終被迫停滞不前。

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遭受的損失是如此巨大,這無疑使德軍邁出了緩慢向德國敗退的第一步。俄國人成功地殲滅了不少于三十個師,其中有七個裝甲師。德軍的增援部隊不足以補充驚人的損失,所以他們的兵力開始捉襟見肘。

整個8月和9月,裝甲部隊都在瘋狂地試圖堅守退卻的前線。高額的損失是由于補給不足造成的,而不是因為防守者缺乏任何技巧或決心。每一處防線的裝甲部隊都在拼命地阻擋蘇軍,重型裝甲部隊的替補隊員繼續涓涓細流地湧入以幫助加強裝甲部隊, 但這些重型坦克太少了,無法産生任何顯著的變化。重型裝甲部隊現在被要求試圖再一次扭轉德國在東部的不幸局面。在前線的大部分地區,裝甲部隊不再采取任何冒險的進攻戰術,而是采用拖延和阻擊的策略。

為了滿足對新型坦克的需求,以挑戰蘇聯的T-34坦克,德國設計師生産了第一輛原型車Pz.Kpfw.V,也就是所謂的 "五号坦克",在這張照片中,一輛未安裝炮塔的 "黑豹 "底盤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工廠試驗,以檢驗該車是否具有防水性。

随着東部夏季的結束,1943年的冬天以一系列令人惱火的坦克會戰開始。在1943年10月和11月,隻有5個裝甲師和1個黨衛軍裝甲師被派往東線作為替補。其中,隻有黨衛軍第1裝甲師LSSAH和第1裝甲師是滿員,兩個營共約180輛坦克。第14、24、25裝甲師一個營大約有100輛坦克和突擊炮。1943年冬季,東線所有部隊平均有2000輛坦克,其中隻有800輛被認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作戰。這确實是一支非常小的部隊,而要覆蓋的戰線又是如此廣大。

由于形勢嚴峻,裝甲部隊不得不試圖填補步兵留下的空隙,并把前線守得嚴嚴實實。整個12月,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和坦克殲擊車都進行了很好的防守,有時甚至成功地用自己的一些大膽的攻擊讓紅軍部隊感到驚訝,但由于數量的減少,這些攻擊往往是短暫的。

1943年6月初,一輛"黑豹 "Ausf.D改型車的車組人員在行動前對着鏡頭合影。這張照片是在庫爾斯克行動前一個月拍攝的。希特勒堅持要讓 "黑豹 "為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做好準備,甚至推遲了進攻時間,以便讓制造商有足夠的時間來解決機械上的磨合難題。

在工廠裡,"黑豹 "的底盤正在接受檢查。豹式坦克的底盤兩側安裝有八組交錯的負重輪或轉向架。負責輪由雙扭杆承載。

站在水池裡,廠家工程師檢查黑豹的發動機艙是否漏水。這次測試是為了兩栖涉水,看看發動機艙的密封圈是否漏水。發動機被安裝在車體的後部,兩側分别是冷卻散熱器和抽風機。雖然強大的邁巴赫發動機在各種測試下表現良好,但卻極為複雜。

這兩張照片顯示了 "黑豹 "Ausf.D正在進行測試,以便為庫爾斯克行動做好準備。盡管存在機械問題,"黑豹 "的主炮還是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一門超強的反坦克炮,而且精度極高。在受控測試中,使用Pzgr 39/42彈,它可以100%地擊中高2米、寬2.5米的目标,距離1500米。這些精度水平并不能反映實際的戰場情況,但炮手們很快就會被證明是非常準确的。請注意,第二張照片上顯示的是1943年初在Grantenwohr試驗場上的 "黑豹",該車仍然保留着工廠的 "黑豹 "編号 "163",在炮塔側面塗有白色或黃色的大号數字。

一輛 "黑豹 "Ausf.D在田間休息。該車仍保留着工廠的顔色,可能是1943年初在Grantenwohr的試驗場進行測試。

兩張照片顯示的是 "黑豹 "在一次試驗中接受檢查的情況。在 "黑豹 "服役的幾個月内,它很快就成為裝甲師的中堅力量,并活躍在所有戰線上,包括西部、東部和意大利。

在庫爾斯克行動前的一次訓練中,一輛 "黑豹 "Ausf.D坦克的乘員和他們的坦克一起在休息。該車似乎保留了出廠時的基本顔色,炮塔側面的數字 "138 "被塗成了白色。在此期間共生産了250輛Ausf.D,這一輛是第138輛。

一名車組人員與他的 "黑豹 "Ausf.D.合影,照片中的車輛仍然是工廠的基本顔色。請注意車輛炮塔上的煙幕彈發射器。

在一個車間裡,"黑豹 "的機械師對着鏡頭擺姿勢。照片中,7.5厘米的KwK 42 L/70炮管看上去很細長,炮口制退器處有帆布保護。安裝炮口制退器是為了降低後坐力。由于發射後炮管會産生大量的煙霧和氣體,為了防止火藥氣體進入戰鬥艙,1943年4月開始使用炮管排煙器。

在一個訓練場上停着一輛黑豹。雖然 "黑豹 "在庫爾斯克的首次亮相是災難性的,但該車已經成熟,成為戰争中最好的全能坦克;而且它的數量足夠多,可以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這輛 "黑豹 "仍然保留着出廠時的底色和車頭的粉筆标記。由于急于将 "黑豹 "運到東線,坦克還沒有在訓練場上進行全面測試。 "黑豹 "坦克被匆匆運往東部戰場,車輛仍存在許多磨合問題。

兩張工廠的照片展示了新的Pz.Kpfw.IV "虎式I",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虎式I"。在希特勒堅持要求為裝甲師配備更重、更強的坦克後,這種重達57噸的 "野獸 "于1942年投入生産。

1943年,一輛虎式I型在訓練中。車前側的 "Tika "字樣是 "虎 "的縮寫。該車屬于黨衛軍第2裝甲師帝國師(Das Reich)的第102重坦克營。該部隊最初成立于1943年4月。

在公路邊,一名虎式 I 的機械師似乎已經拆掉了該車的一個負重輪。坦克已被木梁頂起,以方便更換負重輪。

這兩張照片顯示503重坦克營的一輛虎式I型坦克。第一張照片顯示該車的一個負重輪被拆掉,第二張照片顯示該坦克在東線作戰時的情況。第503重坦克營在東線和西線都有作戰經曆。

六張照片展示了 "虎 "正在由機械師進行維修。照片中,技師們借助起重機更換邁巴赫HL230 P45 V12發動機。這台700馬力的發動機在公路上每行駛一英裡幾乎要消耗3升燃油,而在正常的越野地形上則要消耗5升燃油,這使得它成為所有流行的重型裝甲車中運行經濟性較差的車輛之一。虎式坦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這些技術精良的機械師,他們讓這些重型坦克保持着良好的戰鬥狀态。

屬于第505重坦克營的一輛虎式I。1943年7月,第505重坦克營參加了 "堡壘行動",作為第9軍在南方的進攻的一部分。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攻勢開始時,該部隊有31輛虎式坦克,1943年7月9日加入了4月組建的第3連,6月接受虎式坦克。第505重坦克營在庫爾斯克攻勢中隻損失了四輛虎式坦克,但到1943年7月底又有六輛虎式坦克被擊毀。庫爾斯克攻勢結束後,第505重坦克營被調往斯摩棱斯克附近作戰。

一輛被擊毀的虎I'901',它是黨衛軍托騰科普夫裝甲師第三裝甲團的一部分。

1942年8月至1944年9月期間,大約制造了1,354輛 "虎 "式坦克。在這一時期,這些車輛不斷地展示了其8.8厘米火炮的緻命性和對蘇聯反坦克炮彈的抗打性。

在1943年夏天的作戰中,在灌木叢中,有一輛犀牛(Nashorn)坦克驅逐車。Nashorn在Pz.Kpfw.III/IV的底盤上建造的薄裝甲戰鬥艙内安裝了一門Pak 43炮。

1943年夏天,一輛虎式坦克的乘員在東線戰鬥間隙時休息。

一輛還保留着工廠基本顔色的 "黑豹 "裝上平闆鐵路車。1943年末,通過鐵路運輸車輛成為裝甲部隊的普遍要求。它使裝甲師能夠快速有效地從一條戰線轉移到另一條戰線,而不會造成磨損。

一輛 "虎式I "沿着典型的塵土飛揚的道路前進,駛向前線。雖然 "虎 "式坦克在俄國的表現極為出色,但它們在東線四處'救火’,捉襟見肘,許多坦克很少達到應有的作戰水平。

第504重裝甲營的一輛虎式E. I/S在1943年北非作戰期間的突尼斯戰場上。該車被塗成橄榄綠,表明它到達非洲的時間較晚。炮塔上面有紅色的編号"142"。坦克上安裝了Feifel空氣過濾系統,有助于對抗沙塵天氣。

注意這輛虎式坦克的履帶鍊已被固定在炮塔側面,以提供額外的裝甲保護。

1942/43年冬季的突尼斯,展示了第501重裝甲營的141号虎式I Ausf.E的車組人員在休息,而維修小組正在試圖修複發動機的機械故障。

第501重裝甲營的一輛虎式坦克在1943年夏季作戰時在戰場上。第501重裝甲營是在庫爾斯克戰役後成立的,由虎式I坦克和1.SS裝甲團的第13重裝連組成,它隸屬于黨衛軍第1裝甲師,并在8月23日被派往意大利,在那裡一直待到10月中旬。然後,第一和第二連被派往東線,其餘部隊則被運往西線。

四張照片展示了 "虎式I "在北非作戰期間的情況。1942年12月1日,"虎 "式坦克在突尼斯戰役中首次亮相。1943年1月20日在羅巴附近,英軍炮兵用57毫米反坦克炮打掉了兩輛虎式坦克,這是盟軍炮兵的第一次損失。與在東線和意大利的作戰一樣,在北非服役的 "虎 "式坦克部隊兵力不足,并且飽受可靠性問題的困擾。更重要的是該坦克的油耗意味着它的作戰範圍有限。

在一條公路上,是格羅斯德蘭第三裝甲團的虎 IV B12号車。

帝國師在一輛虎式I型坦克的支援下進攻作戰。"虎式 "坦克首次亮相時,最初被派往東線作為進攻性突破武器。然而,由于俄國人的火力強硬,往往是壓倒性的,該坦克的主要用途被戲劇性地改變為防禦性武器,當時它經常被用作機動反坦克和步兵炮。

豹式坦克在戰場上前進。盡管在戰争的最後兩年,德軍在東線戰場形勢不妙,但黑豹坦克結合了強大的火力、裝甲和機動性,超越了包括俄羅斯T-34/76在内的大多數對手。

一輛黑豹坦克在訓練場接受考驗。雖然 "黑豹 "和 "虎式 "坦克被認為是東線戰場的利器,但交付的數量太少。因此,"虎 "式和 "豹 "式坦克的乘員們發現,他們太過單薄,無法對紅軍日益增長的坦克力量産生任何嚴重的影響。

一輛來自突尼斯的第501重裝甲營的虎式I。與一連的虎式坦克不同,二連的虎式坦克将安裝在車體頂部的兩個博世車燈留在了原來的位置。它們還在上層車體的前部用螺栓固定了備用履帶鍊,以提供額外的裝甲保護。

為了減少可能的空襲威脅所造成的損失,衆多的車輛和拖車分布在田野上。

在長長的車隊中,一輛 "黑豹 "Ausf.A改型沿着公路前進。請注意排氣管左側的雙冷卻管,這是1944年1月開始使用的。縱隊經過一排靜止的裝甲車,這些裝甲車被樹葉遮擋得很好。對于裝甲車組來說,白天的行進往往是危險的,而樹葉往往被用來掩蓋車輛的獨特形狀,防止空中偵察。

海因茨-古德裡安将軍,著名的 "裝甲兵領袖"。1943年初,古德裡安被任命為裝甲部隊督察長。雖然他是一位傑出的裝甲戰術家,但他也是一位直言不諱的人,并公開指責希特勒的策略是試驗了太多的坦克設計,而不是找到一種有效的設計并大量生産。他說,供應、後勤和維修的問題是如此巨大,以至于阻礙了德國裝甲部隊取得勝利的任何前景。古德裡安強調,他更希望生産更多的Pz.Kpfw.IV和 "黑豹 "坦克,減少對 "殲擊虎 "坦克和被稱為 "八号毛驢 "的超級坦克的試驗。

一張在東線拍攝的照片,顯示的是第503重裝甲營的Pz.Kpfw.VI虎式坦克。它的戰術編号 "321 "被塗成紅色,并有白色輪廓。

可以看到幾名虎式車組人員正在清理其8.8厘米炮管。該坦克的底色上随機噴灑了紅棕色和橄榄綠斑塊的迷彩方案,似乎沒有Zimmerit防磁塗層。

1943年夏季作戰期間,在東線某地看到的"虎I "車組人員。

步兵部隊在一輛虎式I型的支援下沿着公路前進,即使在庫爾斯克失敗後,虎式在随後的激烈防禦戰中也繼續展示了它的強大殺傷力。

一棟被炸毀的大樓旁,虎式坦克兵停下來休息。一個乘員在彈鋼琴,而他的戰友在唱歌。他們身後是一輛虎式坦克。注意8.8厘米的炮管上已經披上了一些破布,以打破其獨特的形狀,防止空中偵察。戰場周圍發現的木頭和其他物品也被用在了坦克車體上。

在雪地裡,可以看到車組人員在第503重裝甲營第一車第一排第二連的虎式I型上裝載彈藥。這輛車已經粉刷了全面的冬季僞裝色。

1943年戰時的野蜂(Hummel)自行火炮。這種受歡迎的車輛是裝甲部隊中非常有效的武器。總共生産了666輛,直到1944年該計劃最終終止。

粉刷一新的野蜂自行火炮被炮組人員用樹葉僞裝起來。野蜂自行火炮被配發給裝甲炮兵團的重炮組,1943年首次在庫爾斯克作戰。它們在俄國被成功使用,但在1944年中期被坦克驅逐車取代。

輛第502重裝甲營的塗滿白漆的虎式坦克在行動前躲在一棟建築物旁。

1943年底,一輛虎式 I 型坦克停在俄羅斯的一個村莊裡。戰術編号 "323 "被塗成紅色;它隸屬于第502重裝甲營。深黃色底色添加了橄榄綠和紅棕色的僞裝色,部分被道路上的泥土所掩蓋。車組特意讓坦克沒有清洗,以增強僞裝效果。請注意車體上一圈圈井然有序的僞裝漆和8.8厘米炮管上非常密集的塗裝的區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