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歐麗娟“中國文學史”課程筆記(十二)

第十二課 漢代五言詩

12.1 五言詩起源

1.楚歌、樂府古詩的母胎孕育了五言詩的雛型。

2.韓高年先生《詩賦文體源流新探》認為詩賦同源,漢賦根本就是可誦之詩,關于五言詩的起源,他認為:

(1)五言詩的源頭是先秦的五言韻語,保存在各種文獻、諸子散文中,比如《詩經》中有零散的五言句,南朝的劉勰也主張五言詩始于先秦,依據正是《詩經》中的《小雅.北山》《大雅.緜》;《漁父》《滄浪歌》也有五言句;出土文獻及諸子散文中也有一些五言韻語。因而,五言體很早就得到文人的重視,既然先秦出現了大量五言韻語,那麼西漢出現完整的五言詩是完全有可能的,因而韓高年先生獨排衆議,從時間線上認為蘇武、李陵是有創作出完整的五言詩的可能性的(一種說法是五言詩起源于蘇武、李陵和枚乘,當今大部分學者并不認同這種說法)。

(2)五言體有地域性。秦漢之際,五言韻語出現在特定的地區的特定身份的文人,尤其以楚地居多,例如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有《五十二病方》,其中的咒語(巫醫特征)、祝詞以及病方都用五言體書寫。

(3)五言體的傳播途徑:

①楚地文士散文:漢初楚地文人的著述中大量采用五言韻語,這和漢初宮廷崇尚楚歌楚舞的風氣是一緻的,直到漢武帝,朱買臣等還以擅長楚歌得幸。漢初陸賈《楚漢春秋》裡面記載了五言四句詩——虞姬的《賀項王歌》(學界認為該書是僞書,歐老師認為該書即使不是陸賈創作,也是其同時期的作品)。

②西漢辭賦:主要是楚辭以及騷體賦。

③楚歌:吳世昌先生認為五言詩起源于婦女文學,如虞姬《賀項王歌》、戚夫人的《舂歌》,從其大部分為哀怨詩來看,都是婦女對命運的感歎,歐老師認為這種觀點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免言過其實。

3.目前,整合學術界觀點,從文體發展的角度,五言詩的來源主要有四種:

(1)楚歌;

(2)西漢辭賦;

(3)楚地文士散文;

(4)樂府古辭。

4.學術界對五言詩起源的不同看法:

(1)主張五言詩緣起于枚乘,代表為南朝陳徐陵的《玉台新詠》,但鐘嵘認為“王、揚、枚、馬之徒,辭賦竟爽,而吟詠靡聞。”(《詩品.序》)

(2)五言詩起源于蘇武和李陵,代表為《昭明文選》,其中《文選》收了李陵蘇武詩七首,鐘嵘也認為“逮漢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詩品.序》),劉勰則對蘇李詩抱持懷疑态度“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于後代也。”(《文心雕龍.明詩》)

(3)葉慶炳先生認為,以西漢五言詩發展的情形來觀察,很難相信景帝、武帝時會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由此推論,枚、蘇、李的五言之作應該都是班固之後的人所寫。

(4)至于蘇李詩的真正作者,鐘來茵女士在《〈李陵與蘇武詩〉作者談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

①七首詩風格統一,内容統一,呈現的意象和情感表達的特質與“徐庾體”非常接近,遣詞造句都是典型的庾信的風格,所以,李陵蘇武詩(七言五言)乃庾信贈周弘正之作。

②依據:一是蘇李詩和庾信寫給周弘正的贈詩地理背景都是長安附近的渭橋畔,抒寫的都是都是離别的悲傷和回到南方的渺茫的希望;二是蘇李詩的藝術手法是南朝宮體詩的手法——托志房闱,蘇李詩和庾信詩有相同的意象。

12.2漢代五言詩的發展

1.第一階段:西漢初年

《詩經》中已有零散的五言詩句,但到了漢初才有非常接近五言詩形式之作。

(1)漢高祖時戚夫人《舂歌》,雖為楚歌,但沒有“兮”字。

(2)漢武帝時李延年《佳人歌》。

(3)漢武帝時采錄“吳楚汝南歌詩”之一的《江南》:通篇完整的五言詩。

2.第二階段:西漢後期到東漢前期

(1)民間歌謠與謠諺:《漢書》所載成帝時的童謠《五行志》與民謠《尹賞歌》,證明五言詩形式在民間已經普遍流行。

(2)成帝時班婕妤《怨歌行》,屬樂府歌辭楚調曲。

(3)班固《詠史詩》,現存的第一首文人五言詩,标志着五言詩體正式登上文人的詩壇,開始全面取代楚歌的地位,也開創後世的“詠史”題材。鐘嵘《詩品》稱這首詩“質木無文”,這說明文人初學五言詩體,技巧還很不熟練。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先生通過整理班固的逸詩發現他還寫過其他曆史題材,如秋胡、延陵季子挂劍、霍去病等,因而推測以班固的史學修養和對文學的興趣,應該不止寫過一首《詠史詩》。

(4)班固《詠史詩》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a.形式上,純粹五言;

b.内容上,以五言叙事,描寫缇萦救父的故事;

c.題材上,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首詠史詩,确立了詠詩詩的詩類,詠史詩發展到登峰造極要到晚唐的李商隐。

3.第三階段:東漢中期至後期

以五言詩為主的文人詩歌的初步興盛(五言詩大盛要到建安時期)。東漢後期,文人自覺地學習樂府民歌,從四言發展為五言,所開拓的人生主題,更成為魏晉南北朝詩歌的中心主題。

(1)張衡《同聲歌》:涉及夫妻恩情,班固之後的又一首完整保存至今的文人五言詩。

(2)漢代樂府詩中,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嬌饒》和《飲馬長城窟行》都是五言體。

(3)秦嘉《贈婦詩》三首:夫婦以詩相贈,具備日常性内容與通俗化表現。秦嘉與徐淑的愛情影響深遠,積澱為一種原型概念。

(4)《古詩十九首》:連同其他内容、風格相近的無名氏文人之作,這類“古詩”共三十多首,是先秦兩漢之民歌到魏晉之後詩人創造的過度。

(5)“過度”的意義:

a.先秦兩漢民歌(作者身份歸屬的)特點:集體性、民間性

b.東漢中後期的古詩的特點:集體性(敢于哀樂,緣事而發)、文人性

c.魏晉時期詩歌特點:個别性、文人性

12.3 古詩十九首

1.古詩十九首中是否摻雜西漢作品?争議的焦點集中在《明月皎月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衆星何曆曆。白露沾野草,時節忽複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适。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迹。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轭。良無盤石固,虛名複何益?

①促織:表示秋天。②玉衡指孟冬:表明時令是孟冬。

《明月皎月光》在時令上出現矛盾,孟冬看到秋景,學者考證出結論為:

(1)西漢以政治曆記錄自然運行,以十月為政治紀年的歲首,所以原本的秋季對應到政治曆就是冬。

(2)葉慶炳先生認為孟冬是指方位,不是指季節,從這點來看,這首詩應該出現在東漢。

2.後人對《古詩十九首》的評價:

(1)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怅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2)鐘嵘《詩品》: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3)沈德潛《說詩晬語》: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即“集體性”)。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

(4)沈德潛《古詩源》:清和平遠,不必奇僻之思,驚險之句,而漢京諸古詩皆在其下。五言中方員之至。

3.歎逝主題

(1)《古詩十九首》“歎逝”的主題——世事無常,不如及時享樂,十九首中有七首涉及了“歎逝”的主題:

《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驅車上東門》: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纨與素。

《生年不滿百》: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去者日以疏》: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驅車上東門》:年命如朝露。

《回車駕言邁》:人生非金石。

(2)“歎逝”:時間的變化。根據《古詩十九首》的歎逝主題,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提出“推移的悲哀”——人類意識到自己是生存在時間之上的,人類認識到時間是我們存在的不可超越的本質,也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而引起悲哀,即“推移的悲哀”。

(3)“推移的悲哀”的三種表現:

a.對不幸的時間的持續而起而因此感到悲哀。(“思慕遠人”,七首)

b.對幸福轉向不幸的悲哀。(五首)

c.人生向終極的不幸即死亡推移的悲哀,是前面兩種悲哀的根本、延伸,呈現的更極緻、傷感。(墳墓意象,七首)

12.4 五言詩的影響

1.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绮靡,賦體物而浏亮。”“緣情說”的提出是建立在五言詩的誕生的基礎之上的,主要指的就是《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五言詩。學界已公認陸機在古詩十九首的基礎之上,以學理的方式去确立詩歌的緣起和本質,确立一整套完整的詩學體系。

2.五言詩的形式賦予了詩歌更豐富的内容和創造力:

(1)鐘嵘《詩品.序》認為五言詩的優點是“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鐘嵘對五言詩形式的表述類似賦,但這裡的“指事造形,窮情寫物”與賦的“鋪陳體物”是非常不一樣的。

(2)與四言詩二二的節奏相比,五言詩的節奏更加多變靈活,其基本節奏是二三,如“青青/陵上柏”,可以是“二二一”,如“國破/山河/在”,也可以是“二一二”,如“感時/花/濺淚”。由此五言詩擴大了抒寫的對象和範圍,更靈動多姿,因此鐘嵘才會評價它“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但與賦相比,又不一樣了:

a.就形式而言,詩賦的差異:

新加坡學者蕭馳先生認為,五言詩從形式上根本無法以依類的方式去總攬人物,這是詩在内容上的和風格上迥異于賦的不可忽視的原因,他特别提到劉熙載在《賦概》中說“賦起于情事雜沓,詩不能馭,故為賦以鋪陳之。”正是指一層意思。

b.就内容而言,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五言詩形成了陸機的感物詩學,包括緣情和物色兩個方面:

緣情——“情”就是“推移的悲哀”物色(用于表現情的意象媒介)——大自然的景色,主要就是秋景,更精确來說是秋天夜晚的悲歌。

12.5 古詩十九首的影響

1.台灣學者呂正惠先生認為,“物色說”和“緣情說”的起源歸諸《古詩十九首》,在中國文學史上,把“歎逝”主題這麼集中而有力地加以表達的,《古詩十九首》可以說是第一次。從這個方面來講,《古詩十九首》就是劃時代的作品,而以“歎逝”的角度去觀察大自然,同時也因此賦予了大自然一種變動不居、凄涼蕭索而傷感的色澤,并且把這樣的一個自然加以本質化、哲理化。于是,使得渺小的個人在大自然之中感悟到生命的真相,于是唏噓不已。

2.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早期五言詩,它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生命的自覺為基調,就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觀物方式(物色說),以及一套獨特的闡釋情感的方式(緣情說)。人最重要的存在本質就是情,它是人的價值,同時也是悲劇的起源。

3.《古詩十九首》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對後來文人的影響,使得後人有意識地模仿,如陸機的拟古詩十二首,其中有十一首就是模仿古詩十九首。

4.有别于西方的叙事傳統(注重情節、人物、命運、沖突),中國偏向于抒情傳統,其源頭有學者認為是《詩經》,而呂正惠先生則認為是《古詩十九首》。


封面:壹伴

排版:覺明

文章:覺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