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傷寒論讀書筆記《八》

第三章、辯陽明病脈證并治
第一節、概說
陽明包括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經。
一、陽明病的性質和特點:
陽明病是外感病程中,邪入陽明經、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熱極盛的階段,以内熱亢盛,津傷化燥成實為特點。故陽明病性質為裡、熱、實證。
二、陽明病的部位:
《黃帝内經》陽明經包括大腸經、大腸腑和胃經、胃腑。《傷寒論》中的陽明病主要涉及手陽明大腸腑、足陽明胃經和胃腑。實際上,陽明病的病變部位涉及到整個胃腸系統,《傷寒論》中統稱為“胃家”。
三、陽明生理:
1、經脈:足陽明經起于鼻梁凹陷處兩側,絡于目,從缺盆下循胸腹至足。 手陽明經從食指外側循臂上頸至面部。這就是陽明經脈受邪出現額頭痛,目痛鼻幹的原因所在;也是胃熱可循經上擾心神,出現谵語等原因所在。
2、腑:脾髒與胃腑同居中州,經脈互相絡屬,相為表裡。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胃主燥,以降為順,脾主濕,以升為健,二者共同完成水谷消化、吸收。大腸主傳導糟粕,卻賴肺氣的肅降、脾氣的布津和胃氣的降濁。
3、陽氣:明,著也,“陽明”就是陽氣顯著的意思,《内經》稱其為“二陽”,後世醫家稱其為“盛陽”。生理上,其陽氣的量比太陽之三陽要小,但比少陽之一陽要大,仍然是比較旺盛的。其陽氣的作用在胃腸之裡,有腐熟水谷,變化糟粕的功能。其氣以降為順,以通為用。由于胃腸道是人體最内部的器官,而陽明陽氣作用于胃腸道,所以說陽明主裡。
四、陽明病的成因:
1、陽明本經受邪:陽明經脈被風寒邪氣所傷,邪氣循經入裡化熱而形成陽明病,稱為“正陽陽明”。
2、邪由他經傳來:
(1)太陽病失治、誤治,邪傳陽明,稱“太陽陽明”;
(2)少陽病誤治,邪傳陽明,稱“少陽陽明”。
(3)太陰病腐穢不去,日久從陽明燥化而出現大便硬,邪氣外出陽明而成陽明病。也叫髒邪還腑,陰病出陽。
五、陽明病的證侯分類和治法:
邪入陽明,多易化熱化燥,因此陽明病的主要證侯是盛陽感熱邪,兩陽相合,機體調動了全身的抗病能力,正邪鬥争激烈,而表現出一派大熱大實的證侯,故醫家把陽明病看成是外感病陽證的極期階段。但陽明也有風寒經表證、胃家裡虛寒證、陽明蓄血證。
(一)陽明經表證:
由于經脈循行體表,風寒邪氣侵襲陽明經脈,陽明經陽被郁,就出現了陽明經表之證。見額頭痛,緣緣面赤,目痛鼻幹,夜卧不甯,發熱惡寒無汗等。《醫宗金鑒》說:“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痛,發熱惡寒身無汗,目痛鼻幹卧不甯”。由于陽明經陽氣作用于胃腸道之裡,所以經表症狀往往持續時間很短(約一天),邪氣很快化熱入裡,故184條說:“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臨床上因陽明經表證存在時間短,故醫生們較少遇到。治宜發汗解表,疏通經脈,可選用葛根湯、麻黃湯或桂枝湯。
(二)陽明熱證:
1、熱在上焦,邪熱留擾胸膈:陽明經誤下,邪熱留擾胸膈,症見心煩不得眠,心中懊憹等,治以清宣郁熱——如栀子豉湯類。
2、熱在中焦:分胃熱彌漫和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症見身大熱,多汗,煩渴,脈浮滑或脈洪大等,治以辛寒折熱或辛寒折熱益氣生津法,方用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
3、熱在下焦,陰虛水熱互結證:陽明經熱誤下,使下焦陰傷,邪熱與水互結,症見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等。治以育陰清熱利水,方用豬苓湯。
(三)陽明實證:
陽明實證為陽明病的主要證侯。
1、陽明腑實證:燥熱與腸中糟粕相結合而成燥屎,影響腑氣通降。證見:潮熱、谵語、腹滿硬痛或繞臍痛,大便秘結,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或焦裂起刺,脈沉實有力等。腑證用下法。痞滿證——小承氣湯,通腑導濁緩瀉法;燥實證——調胃承氣湯,洩熱通便和下法;痞滿燥實——大承氣湯,洩熱通腑峻下法。
2、脾約證:胃陽強而脾陰弱,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能還入腸道,症見小便數多,大便硬結,數日不大便而無所苦。治以滋津通便潤下法——麻仁丸。
3、津枯便結證:津液内竭,腸道失潤,而見幹燥的糞便結滞肛内,大便難出。治用蜜煎導法或豬膽汁灌腸法。
4、陽明蓄血證:陽明之熱與陽明久有的瘀血相結,症見其人喜忘,屎雖硬,反易解,其色必黑。治以逐瘀瀉熱,用抵當湯。
(四)陽明其他證侯:
胃腑虛寒氣逆症,見食谷欲嘔,治以溫補法,用吳茱萸湯。
胃家虛冷噦逆證,當治以溫中。
(五)陽明變證:主要為濕熱發黃證。陽明之熱與太陰之濕相合,濕熱互結,郁蒸發黃,症見身黃如橘子色,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腹脹滿。治宜清熱利濕——茵陳蒿湯、栀子柏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類。
陽明病總治則:清下實熱,保存陰津。
禁忌:不可妄用發汗、利小便等法。
第二節、陽明病提綱證
一、陽明病提綱:
原文180、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提要:陽明病提綱。
語譯:陽明病,就是胃腸有實熱。
分析:胃家——泛指胃腸系統。
實——胃腸燥熱亢盛,病變以裡實熱證為特征。包括:
(1)燥熱未與有形實滞相結,而充斥于全身——稱經證。
(2)燥熱與腸中糟粕相結,燥屎阻塞腸中——稱腑證。
辯證要點:陽明經證之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或陽明腑證之潮熱谵語,腹滿痛拒按,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或焦燥,脈洪大滑數或沉實而大。
病機:津傷燥化,陽明實熱。
意義:胃家實指的是陽明篇的病機。
二、陽明病病因病機:
原文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解詞:脾約——胃熱津傷,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緻津虧便秘者,叫“脾約”。
提要:陽明病的成因。
語譯:問:什麼叫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和少陽陽明?答:太陽陽明就是脾約,大便幹燥而困難;正陽陽明是胃腸中有實積;少陽陽明由于發汗利小便之後,胃腸中缺乏水分,大便幹燥而困難。
分析:陽明病的成因有三:
1、太陽病過汗或誤用吐、下、利小便等損傷津液,邪氣入裡,化熱化燥,約束脾陰,脾不能為胃輸轉津液,腸道失潤而便秘的叫“脾約”——太陽陽明“脾約”。
2、素體胃熱亢盛,邪氣入裡,化燥成實,名“胃家實”。即外邪直犯陽明——正陽陽明“胃家實”。
3、少陽病誤用汗、吐、下、利小便等法,損傷津液,邪自半表半裡入于陽明,化燥成實,名“大便難”。——少陽陽明,“大便難”。
按:陽明病的成因雖有三,但形成陽明後,究竟成為脾約、胃家實或大便難,則須依具體情況而定,不可拘泥。
參考原文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幹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内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解詞:不更衣——即不大便。
提要:辯太陽病誤治亡津液轉為陽明病。
分析:太陽病,汗不如法或汗之太過,或誤下、利小便損傷津液,胃中幹燥,外邪入裡化熱,形成陽明病,出現不大便,或燥熱内結成實,或大便難之證。
參考原文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解詞:汗出濈濈然——指汗出連綿不斷。
提要:太陽病汗出不徹及傷寒邪熱亢盛均能轉屬陽明。
分析:本條應分兩段:
1、太陽病當用汗法,但若發汗不徹,則易緻外邪化熱入裡,損傷津液,而成陽明病。
2、太陽病未經誤治,因胃熱素旺,外邪化熱入裡,亦可轉屬陽明。
傷寒發熱無汗——太陽傷寒。
嘔不能食——邪入少陽。
反汗出濈濈然——邪入陽明,化燥成實,燥熱迫津外洩。必見内有燥熱之證。
此條為循經傳:發熱無汗(太陽)→嘔不能食(少陽)→汗出濈濈然(陽明)。
小結:總之,太陽轉屬陽明有以下幾種情況:
1、發汗太過,損傷津液;
2、發汗不徹,邪熱入裡;
3、不經發汗或誤治而燥熱轉甚,形成陽明病。
參考原文188、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提要:傷寒轉屬陽明的症狀。
分析:濈然微汗出(指汗出雖微,卻連續不斷)——陽明燥化,裡熱蒸騰,迫津外洩所緻。以文所推,當有潮熱谵語、腹滿便秘等症。
濈然微汗出,是陽明病的特征之一,故雲 “轉系陽明”。
陽明病總病機:
1、經熱亢盛;
2、燥實内結。
郝萬山說:“陽明病的症狀特征和病機:汗出濈濈然,是太陽之邪已完全轉屬陽明,其症狀由無汗變為汗出連綿不斷,為太陽表邪全部入裡化熱,裡熱迫津外洩所緻;濈然微汗出,是傷寒轉系陽明,即太陽初傳陽明,裡熱雖成,但未熾盛,太陽表邪未盡,表氣尚有不暢,其證僅是微汗而非大汗”。
三、陽明經表初感外邪的表現:
參考原文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将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提要:陽明初感外邪的見證。
分析:不發熱而惡寒——陽明初感外寒,寒傷陽氣,溫煦失司,而見惡寒。裡陽未能及時伸展,熱勢未顯,故無發熱。這是陽明經表受寒的特征。此外還應見到額頭痛,緣緣面赤,目痛鼻幹等。因陽明之陽氣主要作用于胃腸之裡,故寒傷陽明經表,邪氣易循經入裡,化熱化燥,而成裡實熱證。所以其惡寒程度較輕,為時短暫,很快就會出現邪熱内熾的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之陽明證。
參考原文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提要:承上條言惡寒自罷的原因。
分析:脾胃居中焦而屬土,胃主燥,屬陽,主受納水谷,賴脾之運化轉輸以營養全身各髒腑。若燥化太過,胃熱亢甚,表裡寒熱之邪皆聚于胃。邪從燥化,較為迅速,故其病初雖初感外邪,陽郁不伸,但繼則邪歸于胃,熱象很快顯露出來,故惡寒自罷,出現不惡寒,但惡熱。
按:六經均有惡寒,但各有特點:
太陽之惡寒,與發熱并見;
少陽之惡寒,呈往來寒熱;
陽明之惡寒,很快自罷;
三陰之惡寒,始終不發熱,伴見裡寒證。
四、陽明裡熱實證的外證:
原文182、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提要:陽明病裡熱、裡實證的外證。
語譯:問:陽明病外證有何表現?答:身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
分析:陽明裡熱實證,反映在外的證侯叫“外證”。并不是指表證。包括:
身熱(經熱見表裡俱熱,身大熱;腑實證見蒸蒸發熱,或日晡潮熱)——陽明裡熱熾盛,蒸騰于外。
汗自出(經熱見大汗出;腑實見身濈然汗出,或手足濈濈汗出)——陽明熱盛,迫津外洩。
不惡寒,反惡熱——裡熱亢盛,外無表證。
上證包括了陽明經證、腑證共有的症狀。
參考原文18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提要:陽明病的主要脈象。
分析:胃為水谷之海,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病入陽明,易化熱化燥,而成正盛邪實。
脈大——熱盛于裡,熱盛血湧,脈管充盈所緻。
鑒别:陽明脈大——大而有力,脈形寬闊——邪盛正不衰
虛勞脈大——大而無力,浮大中空——正氣不足。
第三節、陽明病本證
一、陽明經熱證:
(一)、熱擾胸膈證:
A、栀子豉湯證:
原文76、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複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栀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栀子生姜豉湯主之。
解詞:(1)虛煩——指心煩由無形邪熱所緻。
(2)心中懊憹——指自覺心中煩郁無奈、卧起不安之意。
提要:論熱擾胸膈、心中懊憹的證治。
語譯:發汗吐下後,無形邪熱停聚于胸膈,上擾于心出現心煩不得眠的虛煩證,嚴重者會出現反複颠倒,心中懊憹,當用栀子豉湯治療。若兼少氣者,用栀子甘草豉湯治療;若兼嘔者,用栀子生姜豉湯治療。
參考原文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栀子豉湯主之。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湯主之。
228、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栀子豉湯主之。
375、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栀子豉湯。
解詞:(1)少氣——即短氣。
(2)胸中窒——指胸中有閉塞不舒之感。
(3)心中結痛——即胸中如有物支撐結悶而痛。
(4)饑不能食——即胃脘嘈雜,似饑非饑,不能進食。
提要:論熱擾胸膈、心中懊憹的證治。
分析:成因:1、表證誤用汗吐下,表邪入裡;
2、表證誤治,邪熱入裡;
3、陽明病下後,餘熱未盡;
4、厥陰病利止熱留。
病位:胸膈。
症狀:虛煩、心煩、心中懊憹——邪熱留擾胸膈,郁熱擾心。
胸中窒、心中結痛——邪熱留擾胸膈,氣機運行不暢,輕者滿
悶不舒,重者結悶而痛。
饑不能食——胃有熱則消谷善饑故有饑感,但此為邪熱,不能化谷,并非胃陽亢盛,故雖饑而不能食。
但頭汗出——熱郁胸膈,郁熱不得外越,邪熱蒸騰于上所緻。
外有熱,手足溫——陽明熱邪未除的表現。
心煩、按之心下濡——胸中有熱,但未與痰飲實邪相結,故雖
感煩悶痞硬,按之卻柔軟。
少氣——熱邪損傷中氣。
嘔——胃氣因熱擾而上逆。
辯證要點: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舌上苔(舌苔薄黃)。
病機:熱擾胸膈。
治法:清宣郁熱。
方藥:栀子豉湯。
栀子十四個,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現代用法用量:栀子7g,香豉7g。
先煎栀子,後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栀子——苦寒,清透郁熱,解郁除煩
香豉——辛溫,透表宣熱,辛散表邪。
二藥合用降中有宣,清宣胸膈郁熱。
栀子甘草豉湯。
栀子十四個,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
現代用法用量:栀子7g,炙草10g,香豉7g。
先煎栀子、甘草,後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本證兼少氣不足以息,故加甘草——補中氣。
栀子生姜豉湯。
栀子十四個,生姜五兩,香豉四合(綿裹)。
現代用法用量:栀子7g,生姜25g,香豉7g。
先煎栀子、生姜,後納豆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本證兼嘔吐,故加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嘔。
使用注意:
(1)以上三法中,香豉皆為後下,取其氣味輕薄,更能發揮輕浮宣散之效。
(2)服本方後,可能會出現嘔吐,也可能不吐,但本方并非湧吐之劑。
郝萬山說:方後言,“得吐者,止後服。”易使人誤認為栀子豉湯一類方劑具有催吐作用,實際上,上二味藥都不俱催吐作用。服栀子豉湯嘔吐是因此方治療熱郁胸膈,服藥火郁得開,胃氣得伸,正氣驅邪外出,往往有一吐為快的機轉,故有可能作吐而解。特别是病人心中懊憹,欲吐不吐的情況下,服藥後更易一吐為快。吐後胸中郁熱得以外洩,所以就不必服藥了。不過,臨床上也常見服栀子豉湯後不吐而病愈或好轉的。
現代應用:近代用于中焦濕熱之腸傷寒,副傷寒,肝膽濕熱之黃疸,邪熱内擾之病毒性心肌炎,及郁熱之食道炎、胃炎等均可随證加味使用。
B、栀子湯禁例:
原文81、凡服栀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解詞:舊微溏——即病人平素大便稀溏。
語譯:凡是服用栀子豉湯一類方劑,病人平素脾胃虛弱、有大便稀溏者,不可與服之。否則易使中陽更虛,瀉利更甚。
提要:栀子湯禁例。
分析:凡服栀子湯(包括栀子豉湯、栀子生姜豉湯、栀子甘草豉湯、栀子厚樸湯類)
舊微溏(包括腹滿、腹痛、納差、嘔逆等症,凡屬脾胃陽虛,運化無力者)——脾胃素虛,運化功能不足。
不可與服之——因栀子豉湯苦寒,易傷中氣,故脾胃素虛,大便經常
溏瀉之病人,不可用栀子湯,否則會使中陽更衰,洩利更甚。
C、兼證:
1、兼腹滿:
原文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樸湯主之。
提要:熱擾胸膈兼腹滿的證治。
語譯:傷寒下後,出現心煩,腹滿,坐卧不安的,為熱擾胸膈氣滞重證,當用栀子厚樸湯清宣郁熱,行氣除滿。
分析:成因:表證誤下或裡證攻下不當。
病位:胸腹。
症狀:心煩——邪熱留擾胸膈,神明被擾。
腹滿——下後邪乘,氣雍于腹。
卧起不安——因心中煩亂,腹中脹滿,緻坐卧不安。
辯證要點:心煩,腹滿,卧起不安。
病機:邪熱留擾胸膈,氣機阻滞于腹。
治法:清熱除煩,寬中消滿。
方藥:栀子厚樸湯。
栀子十四個,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現代用法用量:栀子7g,厚樸20g,枳實17g。
水煎取汁,分二次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栀子——清熱除煩
厚樸——行氣除滿
枳實——破結下氣。
諸藥合用,清熱除煩,寬中除滿。
現代應用:多用于急性胃腸炎、腸傷寒、肝膽病、消化不良、神經官能症、菌痢、脫肛、疝氣、子宮脫垂等病見熱郁氣滞者。
2、兼心下痞塞:
原文393、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栀子豉湯主之。
解詞:勞複——指疾病初愈,因勞累而複發。
提要:病後餘熱未盡,勞複的證治。
語譯:大病初愈,因勞累而複發者,用枳實栀子豉湯治療。
分析:成因:病愈後過度勞累而複發。
病位:胸中心下。
症狀:可有發熱口渴,心煩懊憹,心下痞塞等證——邪熱因勞複發,
擾于胸膈,氣機雍滞所緻。
辯證要點:心煩懊憹,胸中痞滿,食少納呆,舌苔薄黃略膩,脈滑數。
病機:餘熱複聚,熱擾胸膈,氣機痞塞。
治法:清熱除煩,寬中行氣。
方藥:枳實栀子豉湯。
枳實三枚,栀子十四個,香豉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實、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解詞:(1)清漿水——即淘米泔水久貯味酸者。
(2)博棋子——即圍棋子。
現代用法用量:枳實13g,栀子7g,香豉17g。
以酸米泔水500ml,空煮取300ml,内枳實、栀子煮取200ml,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黃5-10g,服之愈。
使用注意:(1)用酸漿水煎,取其調中和胃之功。
(2)藥後需溫覆令微發汗,意在宣散餘邪。
(3)若兼宿食積滞,可加大黃以蕩滌腸胃。
方解:栀子——清熱除煩
枳實——下氣消痞
豆豉——清宣郁熱
漿水——和中解渴除煩。
兼宿食——加大黃,蕩滌腸胃。
諸藥合用,清熱除煩,行氣消痞。
臨床體會:刑錫波說:“大病之後,陰氣大虛,陽氣浮越,體内氣血都待恢複,每見善食易饑的現象。此時因脾胃功能尚未恢複,多食之後,常易發生停食發熱。枳實栀子豉湯對病後停滞發熱,是一個最适應的方劑。甚至郁滞動火,怒火雍滞,都可以用其消滞宣雍,以清餘熱”。
證方鑒别:
栀子厚樸湯-表證誤下-熱擾胸膈,氣機雍滞-以腹滿為主-清熱除煩寬中除滿-栀子,枳實加厚樸-重在寬中。
枳實栀豉湯-差後勞複-熱擾胸膈,氣機雍滞-心下痞為主-清熱除煩行氣消痞-栀子,枳實加豆豉-重宣散郁熱
3、兼中寒證:
原文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栀子幹姜湯主之。
解詞:丸藥——指有瀉下作用的丸藥。
提要:論熱擾胸膈兼中焦有寒的證治。
語譯:傷寒,醫以丸藥大下,損傷脾胃之氣,出現發熱煩躁,伴見下利,當用栀子幹姜湯清熱除煩,溫中扶脾。
分析:成因:傷寒誤用丸藥攻下。
病位:中、上二焦。
症狀:身熱不去——下後外邪内陷,留擾胸膈,熱留上焦而見發熱。
微煩——熱擾胸膈故微煩。
以方測證,可有腹滿腹痛,食少便溏——誤下損傷脾陽,脾胃
虛寒,不能運化。
辯證要點:身熱不去,微有心煩,或有腹滿時痛,食少下利等。
病機:胸膈有熱,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熱,溫中寒。
方藥:栀子幹姜湯。
栀子十四個,幹姜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現代用法用量:栀子5g(實際稱重),幹姜10g。
水煎取汁,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栀子——清上焦之熱
幹姜——溫中焦之寒
二藥合用,清上溫中,寒熱并用。
現代應用:本方對上熱之心煩,身熱,并中寒之腹痛,下利者治之有效。近年用本方配瀉心湯,治療某些寒熱夾雜病證,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膽囊炎,腸炎下利等。
證方鑒别:
栀子幹姜湯—心煩身熱——胸膈郁熱,中焦寒留——心煩較輕,兼腹滿時痛,下利納差。
栀子豉湯——心煩身熱——胸膈郁熱,——————心煩較重,兼心中懊憹,饑不能食。
(二)、陽明經熱盛證:
原文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解詞:表有熱,裡有寒——此處指表裡俱熱。又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作“裡有熱,表無寒”,“裡有熱”是白虎湯的适應證,“表無寒”說明無白虎湯的禁忌症。這一改,符合了白虎湯證的原意,可供參考。
語譯:傷寒,脈象浮滑,此為表裡俱熱的緣故,用白虎湯治療。
參考原文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谵語、遺尿。發汗則谵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解詞:(1)三陽合病——指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病證同時出現。
(2)口不仁——指語言不利,食不知味。
(3)面垢——指面部如蒙油垢。
提要:論陽明胃熱彌漫證的證治和治禁。
成因:1、素體陽熱亢盛,邪侵陽明之經;
2、他經失治、誤治,轉屬陽明。
症狀:傷寒脈浮滑——浮為熱盛于外,滑為熱盛于裡,熱盛血湧。其證當為胃熱彌漫,熱邪充斥内外,表裡俱熱,症見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心煩、舌幹、口渴等。
三陽合病的主症和病機:
三陽合病——指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病證同時出現,但以陽明證為主。
腹滿——陽明邪熱雍滞氣機,腹部氣機不暢。
身重,難以轉側——邪氣彌漫三陽,三陽經氣不利。
口不仁(口中麻木,食不知味)面垢——胃之竅出于口,胃熱充斥,津液被灼,故口不仁。足陽明經行于面,熱氣熏蒸,故面垢。
谵語遺尿——陽明經熱亢盛,擾動心神,熱盛神昏,膀胱失約。
自汗——經熱亢盛,迫津外洩。
辯證要點:以高熱,汗出,口渴,甚或腹滿、身重、口不仁、面垢、谵語、遺尿、脈浮滑或洪大,舌苔黃燥等,但無陽明裡實證。(陽明經五大主證:大熱、大渴、大汗、大煩、脈洪大有力)
病機:無形邪熱熾盛,充斥表裡。
治法:辛寒清熱。
方藥:白虎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指汗稻谷飯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用法用量:知母30g,石膏80g,炙甘草10g,粳米30g。
水煎至米熟湯成,去滓,分3次溫服。
方解:石膏——辛寒清熱
知母——寒潤生津。合用清陽明獨盛之熱。
炙草、粳米—————————益氣調中。
諸藥合用,大寒而不傷胃。現代認為:(粳米可促進石膏中鈣質溶解,提高療效。)注:本方中粳米是旱稻之米,非水稻之米,水稻米有輕度利水作用,應予區别。
臨床體會:刑錫波認為:白虎湯的适應範圍有四個特征:(1)是發熱而不惡寒;(2)是口渴引飲;(3)是心煩自汗;(4)是脈洪大。這四種脈證在各種傳染病發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出現。如腸傷寒、乙腦、猩紅熱、麻疹、白喉等。不論何種疾病,隻要出現上述症狀,都可用白虎湯。白虎湯主證中,以脈象洪大有力為辯證關鍵,尤以右手脈明顯。本方治伏暑療效亦佳。
三陽合病的治禁和誤治變證:
禁忌:1、禁汗:發汗則谵語——發汗傷津,使經熱更盛,谵語加重。
2、禁下: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誤下則陰竭于下,陽無所依而上越,故額上生汗。陽浮于上,不達四肢,故厥冷。
3、表證不解,不可濫用白虎湯(有汗不得用麻黃;無汗不得用白虎)。
證方鑒别:
飲厥-胃中停飲,阻遏陽氣——陽氣不能布達四末—溫胃化飲—茯苓甘草湯
痰厥-痰停胸中,胸陽被遏——陽氣不能布達四末—湧吐痰實—瓜蒂散
熱厥-熱邪亢盛,陽郁于内——陽氣不能布達四末—辛寒清熱—白虎湯。
案40——外感邪入陽明:
患者餘某,女,55歲,2005年7月5日診。
感冒後高熱不退一周,雖經發汗解表,抗生素+激素點滴,熱退旋起,化驗血象正常,在鎮醫院治療無效,來本所就診。問其症狀,言發熱多汗,口渴不解,喜飲涼水,切其脈洪大而數,望其滿面通紅,舌紅苔黃而少津,辯為外感邪入陽明之經,經熱亢盛。治以辛寒清熱,予白虎湯。
生石膏60g,知母20g,粳米20g,炙草12g,天花粉20g。水煎服。2劑。
服一劑熱退身涼,汗止渴減,2劑服完,諸證若失。
按:本證為外感邪入陽明,證見壯熱汗出,大渴引飲,脈洪數,苔黃少津,顯系陽明經熱亢盛,故投白虎湯2劑而愈。(餘澤運醫案)
案40——産後高熱
朱某,女,36歲,2010年3月診。
主訴:産後高熱一周。
患者素體健康,一周前在本縣協和醫院順産一女嬰,第二天開始發熱,婦産科急邀内科會診,先按産後感冒處理,發熱不退。後認為産後感染,經用多種抗生素,熱仍不解,如此已持續七日。時餘小弟在縣城開診所,患者系其親戚,急邀應診,給開中藥仍無效。小弟來電向我求助,細問之下,答曰:“發熱40.2度,大汗出,不惡寒,無身痛鼻塞,口渴欲飲冷水,神清,二便正常,舌質紅,苔薄黃。查血、尿常規均正常”。餘據述辯為産後邪入陽明,經熱亢盛。方選白虎湯,因系産後,用山藥代粳米,因口渴明顯,用花粉代知母。
生石膏40g,天花粉20g,山藥30g,甘草10g。水煎服,2劑。
第三天餘弟來電說,服藥1劑,當夜熱退至37.5度,2劑服完,發熱全退,現母子平安。(餘澤運醫案)
(三)、陽明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
原文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語譯:傷寒,經過或吐或下後,七八日外邪不解而入陽明之裡,陽明經熱亢盛,彌散全身,損傷氣津,表裡俱熱。症見全身壯熱,時時惡風,口大渴而心煩,舌上幹燥,欲飲水數升的,為陽明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參考原文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0、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22、若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提要:論陽明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的證治。
成因:1、表證過汗或誤用吐下,邪傳陽明;
2、陽明經感受邪氣。
症狀:大渴、大煩渴、口燥渴、舌上幹燥、渴欲飲水、欲飲水數升——陽明經熱亢盛,耗傷陰津,氣津兩傷。
心煩——經熱亢盛,陰津耗傷,心神被擾。
表裡俱熱——經熱亢盛,充斥表裡。
無大熱——熱迫津洩,大汗淋漓,熱随汗出,故表無大熱。
時時惡風,背微惡寒——熱盛迫津外洩,汗多津氣兩傷,表衛不固。
脈洪大——經熱亢盛,熱盛血湧。
辯證要點:發熱,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見時時惡風或背微惡寒。
上述白虎加參湯适應症共5條:1是熱結在裡,表裡俱熱;2是大汗出,示裡熱迫津外洩;3是大煩渴不解,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4是脈洪大,但洪大脈有來盛去衰的特點,來盛表示邪盛,去衰提示津氣兩傷;5是背微惡寒,時時惡風。後代溫病學家總結白虎湯為陽明四大症,即:身大熱、汗大出、大渴、脈洪大,其實是白虎加參湯的适應證。
注:白虎湯與白虎加參湯均為熱盛傷津,其區别點在于白虎加參湯有口大渴,為津氣損傷的程度較重。
病機:邪熱熾盛,津氣損傷嚴重。
治法:清邪熱,益氣津。
方藥: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用法用量:知母30g,石膏80g,炙甘草10g,人參10g,粳米30g。
水煎至米熟湯成,去滓,分3次溫服。
方解:白虎湯——辛寒清熱
加人參——益氣生津。
注意事項:無表證者,方可用白虎加人參湯。
現代應用: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發熱;物理性發熱如暑熱;内分泌紊亂和結締組織病,如糖尿病、尿崩症、風濕熱、紅斑狼瘡等。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有解熱、抗炎、鎮靜、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主藥是知母,石膏可使之互相協調。
臨床體會:刑錫波說:本方治陽明經熱盛而元氣虛弱者始能用之。若脈象和元氣無虛弱現象,則又為白虎湯證矣。
案41——中暑高熱:
王某,男,38歲,中學廚師,1976年8月2日診。
酷暑盛夏,因幫同事辦喪事掌廚3天,突發高燒不退,T40.9度,半昏迷,無汗,背微惡寒,口大渴,面赤氣粗,用安比注射、冷水擦浴仍不退熱,切其脈洪大無力,望其舌幹紅無津,苔黃燥,大便正常。辯為暑熱耗傷氣陰,正不勝邪。治以辛寒清熱,益氣生津。用白虎加人參湯加減。
生石膏125g,知母30g,粳米30g,炙草15g,西洋參15g,青蒿30g,(後下)滑石(包煎)30g。水煎服。2劑。
服一劑汗出,熱退至38度,神志轉清,口渴大減;2劑服完,體溫正常,唯感乏力肢軟,以竹葉石膏湯加山藥、石斛、生地調理而愈。
按:本證乃夏月中暑,津傷氣耗之證。暑熱閉塞毛竅,熱不外洩,則高熱無汗;熱盛津傷氣耗,則背微惡寒,口渴而舌幹苔燥;熱擾心神則神昏。因病急勢重,故用大劑白虎湯辛寒清熱,宣散表閉;西洋參益氣生津;青蒿透暑清熱;滑石清熱利濕。因藥證相符,故兩投而愈。(餘澤運醫案)
案42——消渴(糖尿病)
李某,男,54歲,2005年5月7日診。
口渴多飲,尿頻量多,倦怠乏力一個月。
患者于兩個月前,初覺口幹,尿量較平時稍多,懷疑得糖尿病,到縣醫院查空腹血糖6.5mmol/l,因達不到糖尿病診斷标準,未加理會。近一月來感口渴加重,每天要喝水2000-3000ml,喜飲涼水,同時尿量明顯增多,每夜要解3-4次小便,食量也較以前增加,饑餓時感心悸頭暈,出冷汗,全身倦怠乏力,且感消瘦較快,聽說筆者學過糖尿病,特來門診求治。
刻診:診脈洪數無力,身體消瘦,輕度脫水貌,面紅而口唇幹燥,舌質紅少津,苔薄黃。查:空腹血糖16.5mmol/l,尿糖(+++)。
臨床診斷:Ⅱ型糖尿病。中醫辯證:消渴病-陽明經熱亢盛,氣陰兩虛。
《傷寒論》168條曰:“┄┄大渴,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選白虎加人參湯合生脈散。
西洋參12g,麥冬30g,五味子10g,生石膏60g,天花粉40g,知母15g,粳米一撮,甘草12g,生山藥30g。
5劑,水煎至米熟湯成,分3次餐前半小時服。
美比達5mg,3次/日,餐前半小時服。
5月14日二診:口渴已止,尿量減至每天5次約2000ml,食量減少,乏力減輕,舌紅轉淡,舌面仍乏津,苔薄白,脈大而微數。查:空腹血糖7.8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3.5mmol/l,尿糖(+)。
上方減石膏為40g,花粉30g,加蒼術15,元參15。 7劑,水煎服。
西藥同上。
5月22日三診:口渴,尿多消失,全身有力,自感病已痊愈。
查:空腹血糖5.6mmol/l,尿糖(-)。
囑停服中藥。用美比達5mg, 3次/日,繼續維持治療。
患者認為病已痊愈,要求停藥,筆者告訴患者,糖尿病是終生性疾病,目前隻能控制,不能痊愈,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仍需用降血糖西藥長期維持治療。并囑咐患者注意控制主食,加強運動煅煉,及時監測血糖,多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長期用西藥控制血糖等,可望帶病長壽。(餘澤運醫案)
證方鑒别:
發熱,汗出,惡風-虎加參證:發熱高,惡風輕,兼口燥渴飲水,舌紅苔黃幹燥,脈洪大。
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證:發熱輕,惡風重,兼口不渴,脈浮緩或浮數,舌淡苔白。
(四)、陽明津傷水熱互結證:
原文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語譯:陽明經證誤下後,出現脈浮,發熱,口渴欲飲水,小便少而排出不暢,為餘熱深入下焦與水互結于膀胱,可用豬苓湯治療。
提要:陽明津傷水熱互結證的證治。
成因:1、陽明病誤治傷津;
2、素體陰虧。
病性:本虛标實。
症狀:發熱,脈浮——陽明熱盛反映于外則發熱;熱盛鼓動血行,故脈應之而浮。
渴欲飲水——A陽明熱盛,津液受傷;B水熱互結,氣不化津。
小便不利(指小便短赤急迫,尿道澀痛, 即尿頻、尿急、尿痛。與五苓散、真武湯之小便量少是不同的)——陰虛水熱互結于下焦,膀胱氣化失司。
辯證要點: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脈浮,或見下利,咳而嘔,心煩不得眠。
病機:陰傷有熱,水氣不利。
治法:清熱滋陰利水。
方藥:豬苓湯。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折現代量(原方原量):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15g。
水800ml,先煮四味,取400ml,去滓,内阿膠烊消,溫服140ml,日三服。
方解:阿膠————滋陰潤燥
滑石————清熱利水
二苓澤瀉——淡滲利水
諸藥合用,養陰潤燥,清熱利水。
現代應用:适用于陰虛水熱互結之小便不利,排尿澀痛,尿血,淋病,下利,咳嘔、心煩失眠等。現代之慢性腎炎、泌尿系感染、腎結核、腎盂積水、腎結石、乳糜尿、血尿等見小便不利,微熱或低熱,舌紅少苔或少津,脈細數為辯證要點。
案43——熱淋(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
陳某,女,36歲,2000年3月10日診。患腎盂腎炎2年,發則高熱寒戰,腰痛,伴尿路刺激征,每年發作2-3次,需經輸液抗生素一周餘方能緩解,反複發作。本次因感冒後複發已半月餘,小便滴瀝刺痛,尿意窘迫,低熱,腰痛,手足心熱,肢軟乏力,渴喜冷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尿檢:白細胞滿視野,蛋白(++)。辯為濕熱侵及下焦,陰傷水熱互結,氣化不利。治以育陰清熱利水。方選豬苓湯加味。
豬苓15g,茯苓20g,澤瀉12g,滑石(包煎)30g,阿膠(烊化)15g,琥珀(沖)6g,白花蛇舌草30g,魚腥草(後下)30g,車前草15g。水煎服。5劑。
二診:上方服3劑低熱退,5劑服完,尿路刺激征消失。尿檢:白細胞0-2,蛋白消失。上方加減化裁服緻30劑,諸證消失,尿檢正常,随訪至今未發作。
按:本案腎盂腎炎反複發作,病情遷延2年,為濕熱久羁下焦,耗傷腎陰,陰虛水熱互結,故見尿意窘迫不利,低熱腰痛,口渴舌紅脈數等症。豬苓湯能育陰清熱利水,與本病病機相符,故投之立見奇效,經方之生命力可見一斑。
(餘澤運醫案)
證方鑒别:
豬苓湯—水蓄下焦——陰虛内熱,氣化失司—小便不利—兼發熱不惡寒,心煩不眠,舌紅少苔。
五苓散—水蓄下焦——膀胱不利,氣化不行—小便不利—兼惡寒發熱,舌淡苔白等。
參考原文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提要:豬苓湯的禁忌。
分析:汗多——胃家熱盛迫津外洩;
渴——熱盛傷津,引水自救。
雖有小便不利——由津傷化源不足所緻。
治法:宜清熱養陰。
禁忌:不可與豬苓湯——津傷複利尿,可緻津更傷而熱愈熾。
鑒别:
陽明熱盛傷津—發熱,渴欲飲水—發熱重,小便利,汗出多,舌紅苔黃躁—禁用豬苓湯。
陰虛水熱互結—發熱,渴欲飲水—脈浮細數,小便不利,汗出少,舌嫩紅—用豬苓湯。
二、陽明病實(陽明腑實)證:
成因:熱盛傷津,津傷化燥,因燥成實。
證侯特征:
1、全身毒熱内盛的證侯;
2、腹部的實證表現。
三承氣湯的各自特點:
調胃承氣偏于瀉熱,以熱為主者用之;
小承氣湯偏于通腑部實邪阻滞,以腑實為主者用之;
大承氣湯兩者兼備,熱、實兼備者用之。
(一)、承氣湯證:
1、燥實證(調胃承氣湯證):
原文248、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解詞:(1)蒸蒸發熱——蒸蒸,興盛貌。蒸蒸發熱,形容裡熱熾盛的樣子。
(2)屬胃——指轉屬陽明。
語譯:患太陽病不久,用辛溫發汗而病未解除,出現蒸蒸發熱,這是因陽明内實,可用調胃承氣湯。
參考原文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249、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提要:論述陽明燥熱内郁的證治。
病因:1、太陽病發汗不當,轉屬陽明;
2、傷寒吐後上焦實邪雖去,但中下焦化燥成實;
3、外邪直犯陽明,燥結成實。
病位:胃腸。
病性:有形實熱(較輕)。
症狀:1、脈象:沉實大。
2、全身症狀:蒸蒸發熱,汗出——裡熱熾盛,向外蒸騰,熱蒸腠疏。
3神志:心煩——腑實熱結,濁熱上擾心神。
谵語——燥熱内結,擾亂神明。
4、腹部症狀:腹滿、脹滿——燥屎内結,腑氣不通。
5、二便:小便赤數——熱邪亢盛,津液偏滲膀胱。
大便秘結——熱邪亢盛,津液偏滲膀胱,大腸失潤。
大便溏垢(指大便稀溏而熱)——邪熱傷及大腸,傳導失職。
姜佐景說:“仲聖常言‘胃中有燥屎’,此‘胃中’即‘腸’字之别稱,并非言‘胃之中’,故‘調胃承氣’之胃,‘微和胃氣’之胃均作‘腸’字解”。
又說:“仲聖言‘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柯氏認為‘此外之不解,由于裡之不通。故太陽之頭項強痛雖未解,而陽明之發熱不惡寒已外見。’不知陽明亦有頭痛,惟痛在阙上,而不在太陽穴;陽明亦有發熱,惟熱屬蒸蒸,而不屬翕翕。故此‘不解’二字,并非表不解,乃太陽熱去,陽明熱繼,亦不解之謂也”。
辯證要點:大便不通,蒸蒸發熱,心煩,腹脹滿。
病機:燥熱内盛,腑實初結(裡熱熾盛為主,腑氣不暢為輔),氣滞不甚。
治法:瀉熱和胃,潤燥軟堅。
方藥:調胃承氣湯。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大黃四兩(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
現代用法用量:炙甘草10g,芒硝17g,大黃20g。
先煎炙草、大黃,後入芒硝烊消盡,溫頓服之。
使用注意:本湯服法有兩種:
1頓服:以攻下邪熱,用于陽明燥實内結之腹脹,不大便,心煩,蒸蒸發熱等;
2少少溫服以調和胃氣,潤腸通便,用于太陽病初轉陽明,胃氣不和,谵語等。
方解:大黃——苦寒,蕩滌實熱
芒硝——鹹寒,洩熱軟堅
甘草——甘平,緩急和中。
諸藥合用,瀉熱和胃,軟堅潤燥。
本方中硝黃合用,瀉下之力猛峻,可直下腸胃,通過胃腸道來排洩體内的燥熱、毒素。甘草和硝黃同用,甘緩和中,使硝黃峻下之力緩緩發出,也使藥效時間延長,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以瀉熱為主的目的。
郝萬山說:“陽明腑實證,是由全身熱毒内盛的證侯和腹部的實證兩組證侯組成的。如果隻有第一組證侯,充其量可以診斷為陽明熱證,如果隻有第二組證侯,這不是外感病而隻是雜病的“腹滿”中的實證,不能稱為陽明腑實證。隻有兩組證侯同時存在,才可診斷為陽明腑實證。當全身熱毒内盛的證侯明顯,而腹部的實證表現較輕時,這就是調胃承氣湯的适應證了,因調胃承氣湯是重在瀉熱的方劑”。
現代應用:常用此方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梗阻、急性扁桃體炎、大葉肺炎、産後脘腹痛、小兒口腔潰瘍、粘連性腸梗阻、乙腦、敗血症、腮腺炎、傳染性軟疣,流行性出血熱、産後癃閉、冠心病,農藥中毒等具有陽明腑實之病機者。
案44——食滞發熱
劉某,男,5歲,2011年2月6日診。
主訴(其母代訴):頭痛發熱,嘔吐不食5天。
患兒于5天前在外玩耍受涼後當夜即發熱,流涕,訴頭痛,第二天到鎮醫院就診,給予感冒顆粒、再林、雙黃連等,服後發熱稍減,但仍訴頭痛,并兼嘔吐不食,又就診于臨近衛生所,給服中西藥(藥不祥),症狀仍不減,第五天到本所就診。
刻診:發熱午後較重(體溫38.8度),時呼頭痛(前額正中痛),手足汗出,其母言發熱當夜曾食火腿腸2根,第二天即嘔吐不食,叩其腹微脹,并感腹部發熱蒸蒸自内而發,熱勢明顯高于軀幹,病後4天未解大便,聽診雙肺無異常,查頸軟無抵抗,舌紅苔黃厚而膩,脈滑數。
查:血常規正常。
辯證:外感邪入陽明,燥熱内盛,腑實初結。
《傷寒論》248條曰:“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治以瀉熱和胃。方選調胃承氣湯。
大黃10g,甘草8g,芒硝(沖)10g。1劑。
先煎大黃、甘草,去渣,沖入芒硝,分3次服。
2月8日二診:其母言服第二次藥後,當夜解大便2次,第1次糞便初硬後溏,隔2小時後又解1次溏便,解後即安然入睡,第二天晨起量體溫36.9度,思食,食後即能下地玩耍,視其舌苔,厚膩轉薄,舌質乏津。以竹葉石膏湯合保和湯以善後。
按:本證于感冒後發熱頭痛,一般易誤診為感冒,但細察其不同點是:感冒發熱,必伴惡寒,為病在太陽;本例發熱不惡寒,且午後發熱更高,熱勢蒸蒸自内而發,為病入陽明。姜佐景說:“陽明亦有頭痛,惟痛在阙上(印堂之上,前額正中),不在太陽穴;陽明亦有發熱,惟熱屬蒸蒸,而不屬翕翕。故大論曰‘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此‘不解’二字非表不解,乃太陽熱去,陽明熱繼,亦不解之謂也”。(餘澤運醫案)
2、痞滿證(小承氣湯證):
原文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谵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谵語止者,更莫複服。
語譯:陽明病,其人出汗過多,體内津液外洩緻胃腸中津液耗傷,胃腸幹燥結實,大便硬結。便結阻滞腑氣不通,濁熱上擾而出現谵語,可用小承氣湯。若服藥後便通而谵語止,不需要再服,以免損傷正氣。
參考原文250、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374、下利谵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214、陽明病,谵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解詞:脈滑而疾——指脈象圓滑流利快速。
轉氣——即放屁。
提要:論述陽明燥結(小承氣湯證)的證治。
病位:胃腸。
病性:有形實熱(較重)。
症狀:1、脈象:(沉)滑而疾——熱邪内盛,氣盛血湧,為實熱雖結,并未
太甚。
2、全身症狀:
微有潮熱,潮熱汗出——因陽明旺于日晡所,陽明燥熱内盛,此時邪正鬥争劇烈,發熱明顯增高,每日如此,故稱“日晡潮熱”。因邪熱亢盛,裡熱迫津外洩,故汗出。
郝萬山說:由白虎加參湯的“熱結在裡,表裡俱熱”,到調胃承氣湯的“蒸蒸發熱”,再到大承氣湯的“日晡所發潮熱”,是熱邪由彌散到内斂的三個不同階段。白虎加參證屬胃熱彌漫,熱邪充斥周身,彌散内外,因此24小時持續高熱;調胃承氣湯證,熱邪和陽明糟粕初結,熱勢已有所内斂,但仍然可表現為24小時的裡熱熾盛,這就是蒸蒸發熱;大承氣湯證屬熱邪完全和糟粕相結,熱邪已内收、内斂、内聚、内郁,在平常時間發熱表現不出來,隻有日晡(下午3-5點)前後,陽明經氣旺盛時,正邪鬥争劇烈,發熱則明顯表現出來。
3、神志症狀:心煩、谵語——見調胃承氣湯。
4、腹部症狀:脹滿——陽明腑熱亢盛,熱傷氣滞,腑氣不通。
5、二便:同前。
下利(熱結旁流)——腸道有實邪阻塞,燥熱迫津從旁而
下。所下之物多稀糞黃水,量較少而臭穢異常。
郝萬山說:陽明燥熱損傷津液的途徑大體有三:一是陽明燥熱逼津外越而為多汗;二是陽明燥熱逼津偏滲膀胱而為多尿;三是陽明燥熱逼迫津液下洩而表現為下利,這種下利因有大量的腸液丢失,所造成的傷津耗液,亡陰失水也是最嚴重的。
轉矢氣——服藥後燥結移動,濁氣下行。
鑒别:熱結旁流—下利—便次多,糞量少,腹滿痛不減,腹痛拒按。
熱性洩瀉—下利—暴注下迫,腹痛陣作,瀉後痛減,腹部柔軟。
辯證要點:大便硬,潮熱或發熱微煩,腹大滿,脈滑而疾。
病機:熱實内結,腑氣不通。
治法:瀉熱通便,消滞除滿。
方藥: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現代用法用量:大黃20g,厚樸10g,枳實13g。
水煎取汁,分溫二服。
使用注意:
1、煎法為三藥同煎,大黃不後入。
2、服後以瀉為度,“若更衣者,勿複服”,示中病即止,不宜過劑。
方解:大黃苦寒———攻下實熱
厚樸苦溫———行氣除滿
枳實苦微寒——破結消痞。
諸藥合用,推蕩實熱,破滞除滿。
郝萬山說:前面說過,陽明腑實證,是由全身熱毒内盛的證侯和腹部的實證兩組證侯組成的。如果以全身熱毒内盛證侯的為主,則用調胃承氣湯;如果以腹部實證表現為主,則用小承氣湯。也就是說,調胃承氣湯以瀉熱為主,小承氣湯以通便為主。
現代應用:用于治療胃扭轉、腦血栓、局限性腸炎、咳喘、高熱、小兒驚風、癃閉、水腫、呃逆、荨麻疹、口臭、腸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膽囊炎、乙腦等,以大便不通,腹脹滿痛為辯證要點。

3、痞滿燥實證(大承氣湯證):
原文238、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語譯:陽明病經過下後,患者感覺心中懊憹而煩,若腸中結有燥屎者,可攻下之,宜用大承氣湯。若雖感腹中微滿,但大便初頭硬,後必溏者,不可攻下。
參考原文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15、陽明病,谵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241、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谵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220、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谵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25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解詞:(1)胃中——此指腸中。
(2)喘冒——指氣喘且頭目昏眩。
(3)循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時,兩手無意識的反複觸摸衣被床沿。
(4)惕而不安——心中慌恐悸動不安。
(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腹滿持續存在,沒有減輕的時侯,即使偶爾有所減輕,這種減輕的程度也是微不足道的。
提要:陽明燥熱實邪内結(大承氣湯證)的證治。
病性:有形實熱(重)。
病位:胃腸。
症狀:(1)、脈象:沉遲——陽明燥實内結,氣血雍滞不暢。
實大——熱邪亢盛,燥實内結。
遲滑——宿食邪熱博結,燥屎結于腸中。
(2)、全身症狀:發熱、潮熱、汗多——見前。
微熱,喘冒不能卧——燥屎内結,濁氣攻沖于上。
手足漐漐汗出(手足汗出連綿不斷)、手足濈然汗出(手足潮潤不斷出小汗)——陽明主四肢,胃為津液之腑,陽明熱盛,迫津外洩所緻。但因陽明實熱證後期,津液已經耗傷,不能全身多汗,隻表現為手足汗出。
身重——陽明主肌肉,陽明熱盛,燥實内結,氣血阻滞,肌肉失養。
短氣——燥實内結,氣機不利。
懊憹而煩——燥實内結,熱邪上擾。
(3)、神志:心煩不解、煩躁、谵語——腑實熱結,濁熱上擾心神。
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獨語如見鬼狀、微喘直視——陽
明熱邪亢盛,熱極津枯,擾動心神,神明無主。
(4)、腹部症狀:腹滿——陽明腑熱亢盛,熱傷氣滞,腑氣不通。
腹痛——燥屎内結,氣機阻滞。
繞臍痛——胃腸幹燥,燥屎阻塞于腸。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陽明腑實,大便不通,濁氣雍塞所緻。
注:陽明腑實證腹部實證表現的部位在臍周或全腹部,既不是少腹,也不是心下;腹滿是病人的自覺症狀,并不是腹部膨隆鼓脹;有腹痛并有壓痛,但腹壁柔軟,沒有按之石硬的感覺,也就是沒有腹肌的痙攣緊張。如果腹部有按之石硬的感覺,這就是并發了大結胸證。
(5)、飲食:反不能食——燥屎阻塞于腸,腑氣不降,虛實更替失常。
(6)、二便:大便不通、大便硬、大便難、不大便——同前。
小便頻數、小便數——同前。
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邪熱亢盛,運化失常,津液不循常道,
燥屎尚未結甚所緻。
總之,痞滿燥實之熱結重證可表現為以下兩組症狀:
(1)、不惡寒反惡熱,潮熱谵語,矢氣頻轉,大便不通,手足濈然汗出,腹部按之硬,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舌苔焦黃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腹部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滑實。
大承氣湯的主證,前人總結為痞、滿、燥、實證。
痞——是自覺胸脘部有閉塞壓重感;
滿——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感;
燥——是指腸中糞便,既燥且堅;
實——是指胃腸有燥糞與實熱相結,而見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穢而腹痛拒按。
辯證要點:潮熱谵語,大便秘結,腹脹滿繞臍痛,拒按,手足漐漐汗出,脈沉實有力,重者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
病機:燥實内結,陽明熱實。
治法:峻下熱實,蕩滌燥結。
方藥: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現代用法用量:大黃20g,厚樸40g,枳實23g,芒硝10g。
先煎厚樸枳實,去滓,入大黃再煎取汁,入芒硝烊消盡,分溫作2-3次服,得下餘勿服。
使用注意:本方煎服法是:
1、 先煎枳實、厚樸,後下大黃,最後納芒硝。
2、 得大便下,餘勿服;若不下,可再服。
方解:大黃苦寒———瀉熱去實,蕩滌腸胃
芒硝鹹寒———潤燥軟堅,瀉熱導滞
枳實辛微寒——破結導滞,理氣消痞
厚樸苦溫———行氣導滞,利氣除滿。
四味相合,共為攻下實熱,蕩滌燥結之峻劑。
現代應用:本方現代臨床應用廣泛,尤其在救治急危病人中建功。如各類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腹膜炎、腸粘連、急性壞死性小腸炎、急性黃疸性肝炎、膽囊炎膽石證、化膿性膽管炎、膽道蛔蟲症、急性胰腺炎、幽門梗阻、急性胃擴張、腦血管意外、精神病、乙腦、菌痢、急慢性腎炎、眼病、咽喉口腔病、閉合性腦損傷等屬陽明熱盛,燥結成實者均可應用。
刑錫波說:本方在疾病危急時,常為挽急救危之要方,因不用重劑以瀉熱滌積,清血解毒,無以挽危局而轉生機。本方之清熱解毒,是通調大小便,将體内和血液中的毒邪掃蕩而出。故服本方後,不但小便紅赤,而其粘稠度亦格外明顯。通過攻下,可使瘀滞消散,毒邪外排。因此,本方應用恰當,常能治療危急大證。
大承氣湯證予後:
脈弦者生——弦長不躁疾,為陰液未竭,尚有生機。
脈澀者死——短澀,屬正虛邪實,熱極津枯,攻補兩難,故死。
案45——中風閉症(腦出血):
患者袁某,女,55歲,1996年8月診。
6天前上午勞動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鄰居擡回家中,急邀餘弟澤江往診。當時查血壓210/130mmhg,右側癱瘓,中度昏迷,瞳孔縮小,對光反射差,神經系體征(+)。診為急性腦出血,因不便轉診,在家就地搶救。經用控制血壓,改善腦水腫,糾正水電解質平衡,腦細胞活化劑等綜合治療6天,病人仍昏迷不醒,家屬邀餘會診。
刻診:昏迷不醒,時煩躁不安,面色通紅而如蒙油垢,喉中微有痰聲,發熱(體溫37.8)午後為甚,多汗,大便6日未行,腹脹痛拒按(按壓腹部有痛苦表情),矢氣多而奇臭,口氣熱而臭穢,舌質紅绛,苔黃燥而中心黑幹有芒刺,脈沉實。辯證為風火痰熱兼燥實内結,熱結陽明,沖激腦竅,閉塞神明。治以峻下熱實,蕩滌燥結。方選大承氣湯加味。
1、大黃(後下)30g,芒硝(烊沖)20g,炒厚樸20g,炒枳實15g,代赭石(先煎)30g,懷牛膝20g,槐米20g,鮮竹瀝50ml(沖服),羚羊角粉(另煎)3g,石決明30g。水煎過濾,經鼻飼管分3次注入胃中,6小時1次。
2、安宮牛黃丸2粒,每次1粒,每日2次,研後鼻飼。連用3天。
3、西藥支持療法用藥不變。
二診:上藥當天下午煎後鼻飼1次,當夜矢氣頻轉,半夜家屬鼻飼二煎,天明便下少量幹便,早晨灌3煎,上午10點排奇臭糞便,先硬後溏,當天午後已熱退而能睜眼看人,神智已開始清醒。後在本方中去硝、黃,稍事化裁又進1劑,此後病情便逐漸進入坦途,經中西藥、針灸等綜合調理1月,痊愈。
按:本例屬中風閉證,因陽明腑實證具,治宜峻下熱實,蕩滌燥結,兼清熱化痰開竅。方選大承氣湯峻下熱結;赭石、牛膝引血下行;槐米清熱涼血,羚羊角、石決明涼肝熄風,竹瀝清熱化痰;安宮牛黃丸涼血開竅。腦出血急性期降腦壓是西醫的基本措施之一,中醫雖無降腦壓之說,但臨床實踐證明,通腑瀉熱常可達此目的。因出血性中風多為氣血并走于上而發生之大厥,多數病例在急性期因氣機上逆,腑氣不降而見無大便或大便秘結,并見口氣臭穢,舌苔黃厚。通腑治療可使腑氣得通,猶如釜底抽薪,使氣血轉引而下,從而降低腦壓。臨床證明,病人常随着大便得通而神志轉清。此外,若能結合開竅、化痰、和血、利尿等法靈活運用于臨床,可明顯提高降低腦壓之療效,為中醫治療出血性中風争得一席之地。(餘澤運醫案)
案46——急性子宮内膜炎:
大承氣湯變方——攻毒承氣湯驗案:
郭玉梅,女,31歲,煤礦工人家屬。1967年10月9日急診。
患者于經淨次日去公共澡堂洗澡,當晚即感少腹脹痛如針刺,黃帶穢臭,灼熱,腰痛,夜半時開始寒戰高熱如瘧,體溫39.5,自服止痛片、四環素後得汗,入睡。今晨起床後頭痛嘔吐,體溫回升至39.7度。礦醫院注射青黴素800萬U、安乃近2支後,又緩解。12時起頭痛如破,噴射狀嘔吐,高熱達40度。黃臭帶增多,夾有血水,少腹絞痛不可近,神識昏迷,牙關緊閉,時時抽搐。脈數搏指,苔黃厚膩,口中惡臭。礦醫院診為急性子宮内膜炎,盆腔膿腫,已發展為膿毒敗血症。因症情險重,建議急送縣醫院搶救。患者家屬堅持要用中藥治療,乃以三棱針重刺十宣出血,雙尺澤抽取黑血10ml,針瀉素廖、合谷,患者全身透汗,蘇醒,嘔吐亦止。遂書簡要方案:症由經後洗澡,穢濁不潔之物侵入前陰,濕熱化毒,結于胞宮血室,熱極動風,上犯神明。拟攻毒承氣湯掃蕩熱毒,以刹病勢而挽危急:
二花240g,芙蓉葉、連翹、生大黃、柴胡、生苡仁各30g,蒼術、黃柏、蚤休、丹皮、紫草、桃仁各15g,冬瓜仁60g,漏蘆12g,炮甲珠、甘草、車前子(包)各10g,川楝子30g,醋元胡(研粉沖服)6g,芒硝(另包)30g。
白酒100ml,冷水浸泡1小時,急火煎沸10分鐘,得汁3000ml,每服300ml,2-3小時一次,每次沖化芒硝10g,元胡粉1.5g,得瀉2次,去芒硝不用。一鼓作氣,不分晝夜,按時連服,以阻斷病勢。
患者于晚7時服藥一次,8時許暢瀉惡臭便一次,腹痛止。9時繼服一次,11時體溫降至38.5度,黃帶變稀。夜半2時,體溫37度,患者入睡。餘守護觀察一夜,至次日天亮,共服藥6次,約1劑的2/3弱,諸症已愈八九,囑餘藥棄去不用,改投清腸飲3劑。餘于9時返回本院時,患者已能出門送行。患者從開始服藥至基本痊愈曆時12小時,藥費當時不足10元。
餘在農村條件下,經治多例危重急腹症,取得成功經驗之後,将上方定型,名“攻毒承氣湯”。除上述病症外,對急性胰腺炎、重症肺膿瘍、肝膿瘍、外科創傷毒血症,均治愈。90%病人,不待一劑藥服完已基本痊愈。(李可醫案)
4、陽明三急下證:
原文25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語譯:外感病經過數日,出現目睛昏暗無神,視物不清爽,眼珠轉動不靈活,既無發熱惡寒之表證,也無潮熱谵語等裡證,大便硬結,排出困難,身有微熱,此為陽明燥熱亢盛,肝腎陰精大傷,真陰欲竭的實證。治宜急下以存陰,用大承氣湯。
解詞:(1)目中不了了——即目睛昏暗無神,不清爽。
(2)睛不和——即眼珠轉動不靈活。
(3)無表裡證——指外無發熱惡寒之表證,内無潮熱谵語等裡證。
提要:傷寒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宜急下存陰。
分析:傷寒六七日,無表裡證——指無發熱,惡寒,頭痛之表證,又無潮熱,谵語等裡證。
大便難,身微熱——陽明燥實内結,熱邪深伏而不外達。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陽明熱邪亢極,肝腎陰精大傷,真陰欲竭,髒腑精氣虧耗,目失所養。
病機:陽明燥熱亢盛,肝腎陰精大傷,真陰欲竭。
治法:病情危急,須急下存陰。
方藥:大承氣湯。
原文253、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語譯:陽明病,發熱汗多者,勢必津傷液竭,治宜急下存陰,用大承氣湯。
提要:陽明病,發熱汗多者,宜急下存陰。
分析:發熱汗多——陽明燥熱傷津耗液,迫津外洩之勢猛烈。
尚有:大便硬結——津液過耗,緻胃腸幹燥,腑氣不通。
病機:陽明裡熱亢盛,迫津外洩,津液過耗。
治法:急下存陰。用大承氣湯。
原文254、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語譯:發汗後病情不解,又見腹滿痛,為汗後劫奪津液,陽明燥熱成實,燥屎内結,阻滞氣機。治宜急下存陰,宜大承氣湯。
提要:汗後陽明腑實,宜急下存陰。
分析:發汗不解,腹滿痛——發汗太過,津液外奪,陽明燥熱形成迅速,燥屎内結,氣機阻滞。
病機:汗多傷津,裡熱熾盛,燥屎内結。
治法:急下存陰,方用大承氣湯。
三急下證的共同特點:熱盛津傷。
三承氣湯的鑒别:
共同點:三方均用大黃以蕩滌腸胃積熱。
不同點:大承氣湯硝黃後下,且加枳樸以行氣,故攻下之力頗峻,主治痞滿燥實之陽明熱結重證。大承氣瀉熱與通腑之力俱重,故全身熱毒内盛和腹部實證俱重者宜之。
小承氣湯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樸用量亦減,故攻下之力較輕,主治痞滿實之陽明熱結輕證,而燥證未具。小承氣重在通腑,故腹部實證為主者宜之。
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樸,雖後納芒硝,而大黃與甘草同煎,故瀉下之力較上兩方緩和,主治陽明燥熱内結而無痞滿之證。調胃承氣重在瀉熱,故全身熱毒内盛的證侯宜用。
(二)、脾約證(麻子仁丸證):
原文247、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博,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解詞:趺陽脈——即足背動脈,在沖陽穴處,屬胃經。
提要:論脾約證治。
語譯:診趺陽脈浮澀,浮為胃氣偏于燥亢,澀為津液偏滲膀胱而小便頻數。上述病理機制相因為患,形成胃氣燥亢,津液匮乏,大便因硬而難解的病證,用麻子仁丸治療。
成因:胃陽盛,脾陰虛,津液不能還入胃腸道,而緻小便數多,大便硬結。
病位:大腸,脾胃。
病性:虛中挾實。
症狀:趺陽脈浮——主胃熱亢盛;
趺陽脈澀——主脾陰不足。
浮澀相博,大便則硬,其脾為約——胃陽盛而脾陰弱,胃熱約束脾陰,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滲膀胱,故小便數,而腸道失潤,大便幹結,叫“脾約”。
特點:大便幹結,甚則幹如羊糞,不大便數十日而無所苦,不見谵語、潮熱、腹滿痛等全身熱毒内盛的表現,而見小便量多。
辯證要點:大便硬,小便數,腹無所苦。
病機:胃熱腸燥津虧。
治法:瀉熱潤腸通便。
方藥: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折現代量:麻子仁100g,白芍125g,枳實125g,大黃250g,厚樸30g,杏仁60g。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解詞:以知為度——知,《方言》“差、間、知、愈也”。即以愈為準。
方解:麻仁——潤腸養陰通便
杏仁——潤腸通便利肺
白芍——養陰斂陰和營
小承氣—瀉熱通便。蜜丸,潤下緩通。
現代應用:現代多用其治習慣性便秘、肛腸術後便秘、痔瘡便秘便血、産後便秘、急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屬胃熱腸燥津虧者。
用本方加油當歸治産後便秘、老人便秘、腹部手術後便秘效好。
(四)、禁下證:
原文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提要:傷寒嘔多者不可攻。
分析:嘔多——A、嘔為少陽主證,陽明證嘔多,為邪未全離少陽,治應從
少陽論治,禁用攻下。
B、嘔吐頻繁多因邪結于胸膈胃脘,尚未形成燥屎阻塞腸道,宜從上焦論治,因勢利導,清熱和中為主,不宜攻下。
注:郝萬山說:“經典原文結合臨床實際,是學習和理解經典的最好方法。在臨床上,什麼樣的病人會有嘔多呢?當然是腸梗阻。單純性腸梗阻主要表現為嘔吐不止,腹滿不減,減不足言,按之痛,不大便,不排氣。但因不伴有全身毒熱症狀,故不能診為陽明病,既不是陽明病,就不必遵本條之禁下原則,即使有嘔多,也不必禁下。所以當代用承氣湯之下法治療單純性腸梗阻皆卓有成效。既有腸梗阻之腹滿、嘔多,又有全身熱毒表現,也就是腸梗阻伴有腸壁血運障礙,就符合本條之既有陽明病,又有嘔多,當然不能用承氣攻下。若強行攻下,往往可導緻腸穿孔,其後果是不可設想的”。
原文205、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提要:邪結部位偏上,禁用攻下。
分析:心下硬滿——邪結部位偏上,尚未入腑成實,故僅感硬滿而不疼痛,亦不拒按。乃無形邪氣凝結,故不可攻下。
利不止者死——若誤用攻下,損傷中氣,加之病人脾胃素虛,而見洩瀉不止,故其病難治。
利止者愈——若病人中氣素盛,雖下傷中陽,但尚能自行恢複,洩瀉停止。
原文206、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解詞:面合色赤——即滿面通紅。
提要:陽明病熱郁于經者禁下及誤下變證。
分析:面合色赤——為熱郁于經,不得宣洩,熏蒸于上所緻。
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經證宜清禁下,誤下傷及脾胃,緻水濕不運,邪熱入裡與濕相合,濕熱郁蒸則發黃疸,見發熱身黃,小便不利。
原文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哕。
提要:胃中虛冷者禁下。
分析:中焦虛寒,胃不能受納腐磨,脾不能運化轉輸,納運失常,故不能食。若再用攻下,使中氣更傷,胃敗氣逆而緻哕逆。
總結:1、邪結在經不能下;
2、邪結部位偏上不能下;
3、中焦虛寒不能下。
(五)、下法辯證:
原文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緻大瀉下。
提要:論陽明病可攻與否及應用大、小承氣湯的辯證要點。
分析:本條可分三段:
從“陽明病至┈大承氣湯主之”為第一段。
脈遲(有力)——實熱雍滞于裡,腑氣不通,脈道郁滞。
汗出,不惡寒——無表證;
身重——腑氣雍滞,氣血運行不利,經脈失養。
短氣,腹滿而喘——腑氣雍滞,氣機不得通降。
潮熱——病已轉屬陽明,燥熱腑實内結。
手足濈然汗出——脾主四肢,腸胃燥實,熱迫津洩。
此段為陽明裡熱燥結,腑氣不通,燥屎已成,故曰“此大便已硬也”。應與大承氣湯以峻下熱實。
從“若汗多┈至未可與承氣湯”為第二段。說明雖汗出較多,但有輕微的發熱惡寒,為表證未盡解;其熱不潮,為腑實未完全形成,不可與承氣湯攻下。
從“若腹大滿不通者┈至勿令緻大瀉下”為第三段,說明若表證已解,腹部脹滿較重,大便不通,氣滞顯著,尚無潮熱,為裡雖實滿而尚未燥堅,隻可用小承氣湯輕下,不可用大承氣湯。
總結:1、陽明腑實兼有表證不可下,當先解表,後攻裡;
2、手足濈然汗出者,為腑實已成,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氣湯;
3、有潮熱者為腑實已成,可與承氣湯,其熱不潮者,不可與承氣湯。
4、小承氣湯證重在痞滿,故“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
原文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哕。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提要:辯大小承氣湯的使用法。
分析:本條分四段解:
第一段從“陽明病,潮熱┈至不硬者,不可與之”,指出,“大便不硬者”禁用大承氣湯。
潮熱、大便硬——是大承氣湯的适應證;
大便不硬,有潮熱——仍不可用大承氣湯。
第二段 “若不大便┉至乃可攻之”,指出欲知有無燥屎,可用小承氣湯探之。
服小承氣湯轉矢氣——屬燥屎内結,可用大承氣湯。
第三段從“若不轉矢氣┉與水則哕”,指出燥屎未成,誤用大承氣湯,必損胃氣,而緻哕逆。
服小承氣湯後不轉矢氣——是燥屎未成,必大便初硬後溏,不可攻之。誤攻則損傷中陽,緻脹滿不食。
欲飲水者,與之則哕——誤下傷津,故欲飲水,胃氣敗傷,故飲水則哕。
第四段從“其後發熱者┉小承氣湯和之”說明下後傷津,大便硬結者,是小承氣湯證。
其後發熱,大便複硬而少——是下後傷津,熱邪不去,因而大便複硬,可用小承氣湯和之。
原文25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提要:補述大小承氣湯的使用法。
分析:脈弱(指浮取無力,沉取可有力)——實邪内盛,阻滞氣血。
無太陽柴胡證——指無太陽少陽證。
本段條文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1運用大承氣湯以臨床症狀為指标;
2雖有可下之證,但無潮熱、便硬、轉矢氣等,仍不可用大承氣湯,隻可用小承氣湯。
3小便不利者,大便一定不硬;而小便利者,大便才有可能硬。
總結——下法的辯證要點為(即經、腑證鑒别點):
1辯熱勢潮與不潮;
2辯矢氣轉與不轉;
3辯能食與不能食;
4辯小便利與不利;
5辯表邪盡與不盡;
6辯腹滿痛與不痛。
原文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幹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二三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知不久必大便也。
提要:根據小便的多少,推測便硬的程度。
分析:陽明病不大便,有熱結與津竭兩種。熱結者,寒下;津竭者,待津回則大便始通。本條說明了:
1、陽明病禁汗,若誤汗使津傷更甚,津傷為便難之因;
2、大小便之間的關系:陽明病中,小便多者,大便必硬;若小便由多變少,知津液有還入大腸之機,則大便由不通變通。
後世的“增水行舟”法及“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法即從此條道理發展而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