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高體三教授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雜症

韋大文,鄭書娟,高天旭

河南中醫學院

高體三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國家衛生部、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确定的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

< class='conArrow' data-linktype='2' data-logid='h2-title' style='color: transparent;background: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v0GmGicj9wpGr05tXD00DZudiavSsFwVicR2FH8CwfkWNwa2pD6OGcbr7GfFRBoWzQbd2CjbDYfPiaJr1kEfhVdww/640?wx_fmt=png') 0px 0px no-repeat;display: inline;float: right;font-size: 0px;height: 20px;text-shadow: none;width: 20px;'>折疊

高體三教授臨床、教學5O 餘載,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寒邪久凝、血脈瘀阻所導緻的一系列臨床疑難雜症。如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瘢瘕(卵巢囊腫)、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療效顯著。

麻黃附子細辛湯出自《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因其具有溫經散寒、助陽解表之功,後世皆以之為治療陽虛外感之方,太陽表熱,少陰裡寒證。正如清代名醫柯琴曰:“少陰主裡,應無表證;病發于陰,應有表寒。今少陰始受寒邪而反發熱,是有少陰之裡,而兼有太陽之表也。”

高老認為:麻黃味甘溫,歸肺、膀胱經,不但能透邪于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 痰凝血之中,溫通經脈;附子,辛甘熱,歸心肝脾腎經,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瘀。如《神農本草經讀·附子篇》雲:“氣味辛、溫,有大毒。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癜瘕、積聚、血瘀,寒濕痿,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細辛,辛溫性烈,外散風寒,内化寒飲,上疏頭風,下通腎氣。 三藥合用有極其強大的溫陽通脈、祛痰滌瘀之功,凡屬寒邪久凝、血脈瘀阻之證皆可應用。

l 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 )

朱某,女,50歲。2008年11月22日初診。 膝關節及背部疼痛4年餘,加重一年,伴頭痛 10天。患者4天前不明原因出現膝關節及背部疼痛,遇冷加重,到某西 醫院确診,“類風濕性關節炎”。 給予止痛藥治療,症狀暫時緩解,效果欠佳,後經人介紹遂來診。就診時膝關節及背部疼痛,頭痛,口幹,畏食生冷,舌淡,苔白,脈弦數。症屬肝脾腎功能失調,治宜溫補三陰,散寒通滞。

拟方麻黃附子細辛湯與通脈四逆湯加減。

處方:炙麻黃6g ,附子6g,細辛3g,當歸15g,通草15g,桂枝15g白芷15g,炙甘草1Og,茯苓 20g,黨參 15g,幹姜12g,黃芪 30g。水煎服 ,日1劑,連服 6天。後加減續服90天,于2009 年3月11日,患者來診, 自述疼痛全部消失,因害怕病情反複,遂自述身穿單衣于冷風中,随訪無複發。

按 :類風濕性關節 炎中醫辨證屬于“痹證”範疇 。多見于中年女性,在我國患病率約為 0.32% 一0.36%。中醫多從感受風寒濕辨治,高老認為肝脾腎功能失調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

《濟生方·痹篇》曰:“皆因體虛,腠理空虛,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痹證的病因病機是正虛複感外邪,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正氣虛損,無力抗邪,邪氣 入裡,深侵督脈,導緻氣血凝滞不通,而為痹。且肝脾腎三髒功能虛弱又可導緻自身風寒濕的産生,肝不藏血則血虛生風、脾不化津則水聚為濕、腎陽虛損則諸寒内生,故肝脾腎功能失調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

本案辨證應注意兩點:患者背痛、頭痛,為風寒濕之邪客背部經脈,經氣不暢,血脈凝滞,不通則痛,血藏于肝,經脈不通則易于使肝木不達為其一。諸痛遇冷加重,素體陽氣不足,無以溫經通脈為其二。治以溫補三陰,散寒通滞。

方選麻黃附子細辛湯合通脈四逆湯加減,方中附子大辛大熱,入少陰腎經,溫腎散寒,回陽通脈;幹姜辛熱人脾,溫中散寒健脾祛濕;桂枝辛溫入肝,辛溫通陽,疏肝祛風共為君藥。臣以細辛助附子溫腎,通絡止痛;黨參、茯苓健脾益氣,助幹姜健脾祛濕;當歸、白芍滋陰養血,補肝體助肝用,助桂枝疏肝祛風。麻黃配當歸通絡發表散寒,當歸配麻黃,活血養血、而有益于氣血運行【2】,通草活絡利濕為佐。使藥炙甘草溫中健脾,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共奏溫補肝脾腎,以達到驅除風寒濕之功,氣血通暢,痹症自除 。

2 瘾瘕 (卵巢囊腫 )

湯某,女,40歲。2007年6月28日初診。月經後期,下肢郁脹一年餘。患者到某醫院體檢,B 超提示:卵巢囊腫,給予西藥治療,效果欠佳,故求治于中醫。其月經後期,下肢郁脹年餘,腰部痿困,雙上肢瘙癢。納可,二便調。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症屬肝脾腎功能失調,治宜疏肝解郁,溫腎健脾,散結消瘕。

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與桂枝茯苓丸加減。

處方:炙麻黃6g,細辛5g,桂枝15g,桃仁12g,牡丹皮15g,茯苓10g,赤白芍各15g,白術10g,生地黃15 g,懷牛膝 20g,幹姜10g,澤瀉2Og,黨參15g,炙甘草10g,連翹20g,赤小豆20g,桑白皮12g,當歸15g,通草15g,大黃6g,生姜 6g。水煎服,日1劑,後加減連服150 天。 于2007年11月6日,體檢卵巢囊腫消失。

按:(PCOS) 以雄激素過多及長期無排卵為特征,臨床表現為閉經、月經延期等,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内分泌糖代謝異常所緻的病理狀态【3】。近年來因環境污染,食品中大量激素、防腐劑、色素及香精的大量添加,人群發病率逐年上升,中青年患者也越來越多,成為困擾女性健康的重大隐患。西醫常規治療多采取手術治療,但還特别容易出現複發,多不能徹底治愈。多囊卵巢綜合征屬于中醫“瘢 瘕”範圍,其多 因風寒濕内侵、情志不暢、飲食不慎、髒腑功能失調等原因,導緻氣機阻滞、瘀血、痰飲、濕濁等有形之邪,停聚小腹逐漸形成。高老以中醫經典為據,采用經方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卵巢囊腫療效頗佳。

本案辨治應該注意三點 :一是病人小腹有包塊,固定不移,為氣血不暢,瘀血積聚,且伴下肢郁脹,乃肝脾不和之證。疏肝則氣機 暢達,土得木舒則功能正常下肢郁脹可消;二是患者腰痛酸困,腰為腎之府,為腎陽虛;三是雙上肢瘙癢,血虛風燥,肝血不足。故在行氣 化瘀藥中加入溫腎健脾之品。方選桂枝茯苓丸和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

桂枝茯苓丸見于《金匮要略·婦人妊娠病》篇:“婦人素有瘕病,… …,當下其瘕,桂枝茯苓丸主之。”方中桂枝辛溫,入肝溫通血脈而消瘀血 ;芍藥入肝緩急止痛;茯苓入脾祛痰利水;桃仁、丹皮破血祛瘀,消瘕散結。麻黃、附子、細辛,溫腎壯陽、散寒通絡。柴胡、黃芩,疏肝清肝、理氣解郁。當歸、阿膠、白芍,補肝、調肝、斂肝。患者雙上肢瘙癢,麻黃伍連翹、赤小豆,清熱利濕 ;蟬蛻、防風,疏風解肌、透疹止癢。患者腰背酸痛,加入杜仲、續斷,補肝腎、強筋骨、行血止痛。 瘕瘕之治,亦需詳審病情,辨析症因,方能切中病機,準确施治。

3 咳嗽(慢性支氣管炎 )

郭某,女,5l歲。2008年l0月28 日初診。咳嗽十餘年,伴大便稀。患者因幹咳,每至冬天發病,至春而愈。近半年加重,入秋即咳。經某西醫醫院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給予西藥治療,效果欠佳,故求治于中醫,幹咳無痰,咽癢,大便稀,納可,小便可。舌質紅,苔白,脈弦。既往有慢性闌尾炎病史。

拟方麻黃附子細辛合苓甘五味姜辛湯加減。

處方:炙麻黃6g,附子6 g,五味子12g,幹姜15g,細辛4g ,黨參30g ,麥冬10g,柴胡15g,黃芩1O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 劑,加減治療月餘,咳嗽基本治愈,後服中成藥以鞏固療效 ,随訪無複發。

按:高老認為咳嗽實為太陰病之一,其症狀在手太陰肺,病本在足太陰脾。 因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脾經為病,多為寒濕,脾胃虛寒,土不生金,肺金失養,宣降失常,故令咳喘。本案辨證有三:一是患者患病日久,且大便稀,為素體脾腎陽虛,運化失司,水液不能化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反而聚濕生痰。脾不升清,清陽下陷而大便稀 ;二是土不生金,則肺氣更虛,肺失宣肅,痰濁更易滋生,痰濕阻肺 ,遇冷即發;三是土不培木,痰阻氣道,氣機阻滞,則肝木易郁而刑金。症屬脾肺氣虛,治以溫補脾肺、宣肺止咳。方選麻黃附子細辛湯合苓甘五味姜辛湯加減。方中取其辛熱之幹姜,既溫肺散寒以化飲,又溫運脾陽以化濕。細辛,以其辛散之性,溫 肺散寒,助幹姜散其凝聚之飲;佐以五味子斂肺氣而止咳與細辛、幹姜相伍,散中有收,散不傷正,收不留邪,且能調和肺司開合之職。伍麻黃、附子,溫經通脈、助陽益氣。黨參、麥冬,滋陰益氣、健脾補肺。柴胡、黃芩,疏肝清熱,則全身氣機調暢。桂枝、白芍,調和營衛。甘草和中,調協諸藥。綜合全方,溫散并行,開合相濟,使寒飲得去肺氣安和,諸症自愈。

參考文獻 :

[1] 鄧宏,吳萬垠,孫良生.麻黃附子細辛湯臨證運用舉隅. 四川中醫,20078 (25 ):108

[2 ] 梁紅霞麻黃附 細辛湯内科運用舉隅 [J].河南中醫,2005,l2(25 ) :16 .

[3 ] 王悅.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觀察[. 山東醫藥,200 61(46 ):70 .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