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倪海廈:大黃附子細辛湯是唯一可以治療她的處方

【導讀】倪海廈,經方中醫,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蔔、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

今天郎中跟大家一起解讀一篇倪海廈老師的醫案。(黑字為倪師醫案,綠字是郎中解析)

女,57 歲,蘇聯人。

她是蘇聯首席芭蕾舞者的經理人,因為這位首席舞者的甲狀腺癌被我治好,于是她今天也跟著找我治療她多年的老毛病。

初診:自述她一生都便秘,胃酸反逆嚴重,每次飯後就是胃最難過的時候,看盡所有醫師,從未好過。

(郎中語:郎中猜想,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有好過,估計是大部分大夫辨證方向錯了,多用下法及降胃之法,有時可能會一時取效,但是效果轉瞬即逝,難以持久)

問診:小便色淡白,雖有便秘卻無多少腹痛,也無便意;上身燥熱難當,下身卻很冷;口不渴,睡失眠。

郎中語:小便清長多為陰證,小便黃赤多為陽證或郁證。

雖便秘,但無所苦,說明此便秘是虛性便秘。實性便秘幾天不解,則會腹脹腹痛,腹部的堵悶感會非常明顯。一般郎中在門診上會這樣問患者“幾天不大便肚子會有脹痛不舒服的感覺,還是解不解都行,沒有明顯的便意?”如果回答是後者,那麼基本可以斷定,此便秘為虛秘,或溫陽或補氣或填陰,不可濫用下法。

再往下看,上身燥熱,下身很冷,睡眠不佳,就是一個“陽不入陰”的象,原因就是陰寒在下,格拒陽熱在上,寒熱對立,互不交通。

口不渴,也是一個典型的“太陰證”。《傷寒論·太陰篇》講“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臨床中口淡不渴,基本屬太陰無疑,也就是脾寒不能溫化水飲,應服四逆輩。)

脈診:沉細小且無力

郎中語:此脈象是窺得真相的關鍵性因素之一,一般以脈的沉取有力無力定虛實,沉取有力說明患者身體底子尚足,可承受攻伐之藥;若沉取無力則說明患者病在三陰,需要以溫陽之法治療。如果對此脈法感興趣,可以查閱李士懋國醫大師的相關論述。

診斷:少陰之寒實症。

處方:大黃四錢、炮附子三錢、細辛二錢、旋覆花二錢、代赭石三錢、生姜二片。

囑咐病人忌吃甜食與喝咖啡。

這種病例非常明顯的是屬于大黃附子細辛湯症,這處方是唯一可以治她的處方, 就是因為是唯一,無可取代的處方,所以她在遇到我之前從未被治好過。因為這是經方。

郎中語:大黃附子細辛湯出自《金匮要略》。“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原文中稱作“大黃附子湯”,組成就三味藥:大黃、附子、細辛。

本證因寒邪與積滞互結于腸道所緻。治療以溫裡散寒,通便止痛為主。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寒入于内,陽氣失于溫通,氣血被阻,故見腹痛;寒邪阻于腸道,傳導失職,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陰,則脅下偏痛;積滞留阻,氣機被郁,故發熱;陽氣不能布達四肢,則手足厥逆;舌苔白膩,脈弦緊為寒實之征。治當溫散寒凝以開閉結,通下大便以除積滞,立溫陽通便之法。本方意在溫下,故重用辛熱之附子,溫裡散寒,止腹脅疼痛;以苦寒瀉下之大黃,瀉下通便,蕩滌積滞,共為君藥。細辛辛溫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溫裡散寒,是為臣藥。大黃性味雖屬苦寒,但配伍附子、細辛之辛散大熱之品,則寒性被制而瀉下之功猶存,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協力,而成溫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劑,合成溫下之功。

《金鑒》引張璐:“大黃附子湯,為寒熱互結,剛柔并濟之和劑。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絕不知有溫下一法。蓋暴感之熱結而以寒下,久積之寒結亦可寒下乎?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以導之。寒熱合用,溫攻兼施,此聖法昭然,不可思議者也。”

倪師在方中又加了旋複花、代赭石,取旋覆代赭湯之意,有和降胃氣之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