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脈診學的源流
脈診,是中醫學的診斷方法之一,它與望、聞、問診,被合稱為“四診”,共同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診斷體系,《難經》“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的論述,概括了中醫學的診斷方法和内容。
中醫學的脈診法,源遠流長,其記載不絕于世,最早的記載見于《内經》《難經》,實踐于《傷寒雜病論》,演繹于《脈經》,發展于《瀕湖脈學》。
古代診法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及寸口診法之分。考之《内經》,《素問》有“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的記載;《靈樞》有十二經脈盛衰,都可在“寸口”“人迎”“少陰”(太溪)或“附陽”按處診之的論述。
由此可見,在《内經》時代,診病要切衆多的動脈脈搏,極不方便,因此後世便舍去九候,隻診三部——寸口、人迎、趺陽脈搏極明顯的部分,即“脈之常動者也”。
今天我們所應用的脈診法,即古代的“寸口診法”,亦源于《内》《難》二經。如《素問》有氣口(即寸口)獨為五髒主的闡述;《難經》有“十二經脈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髒六腑死生吉兇之法”的說難。
尤其是《難經》還把寸口再分為三部九候,“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這實際上與《内經》的三部九候名同實異了,至晉·王叔和《脈經》問世,寸口診法更趨于完善,使脈學研究得到了很大的進展,且為曆代醫家奉為圭臬。
這種診桡動脈的切脈法,曆經滄桑,沿用至今。百家慕奉,且著述不休,說明了它具有相當重要的實用價值,堪稱一種行之有效的診脈法。從理論上講,上溯至《内》《難》已有專論;從實踐上講,它檢查便利,兼之幾千年來對于寸口脈診法積累了大量文獻資料和臨床經驗,是值得繼續對它進行研究的。
但是應當指出,寸口診法在切脈中,不是唯一的切脈法。上面已經談到,在漢以前,與之并行的還有遍身診法和三部診法。因封建社會和舊禮教的束縛,其他診法則湮沒于曆史的長河中,故對其他切脈法的研究,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
因此,自20世紀60年代,餘重溫仲景三部診法,驗諸臨床,認為“趺陽脈法”在臨床上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2.趺陽診法的臨床意義
張仲景,醫林尊為醫聖,是集古代醫經、經方兩派理論與經驗之大成者,世人稱之為經方之祖,其傳世之作《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學經典文獻之一,其中脈學部分亦有很大的成就。他診全身性疾病,用獨取寸口的方法,例如傷寒、中風等病;診雜病有關脾胃部分,則注重診趺陽脈;診有關婦女病,則多診少陰脈;複雜的病則諸法兼之。
其在《傷寒論》中批判了那種“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的醫療作風,說明了仲景是重視三部診法的。 “趺陽”在什麼地方,古今學者意見頗有不同。多數學者認為趺陽診法,即診足背動脈,非指足太陽經之跗陽穴。
如成無己雲:“趺陽者,脾胃之脈。”陸淵雷雲:“趺陽即沖陽穴所在,在足背上,去陷谷三寸,動脈應手,屬足陽明胃經。”仲景診脾胃病變,多用趺陽診法,這是由于足陽明胃經過足背屬胃絡脾的關系。沖陽乃足陽明胃經之原穴,原即本源,原穴是人體原氣表現的部位。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五髒氣”。食氣入胃,濁氣歸心,精氣淫于脈。陽明又為多氣多血之髒,故王冰雲:“候胃氣者,當取足趺之上,沖陽之分,穴中脈應手也。”
3.趺陽診法的應用規律
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涉及趺陽診法共25條。其中《傷寒論》中12條:《辨脈法第一》3條,《辨脈法第二》8條,《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第八》1條;《金匮要略》中13條:《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第五》1條,《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第十》1條,《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1條,《消渴小便不利淋證并治第十三》2條,《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5條,《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1條,《嘔吐哕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2條。從這25條經文中可以看出,仲景診脾胃病變,多用趺陽診法。
趺陽診法常見的脈象有如下幾種:
(1)遲而緩:
趺陽之脈,以候脾胃之氣,故見遲而緩,當視為常脈,不可作病脈論。
(2)浮而澀:
脈見浮而澀,證分三端:一為脾約證,予脾約丸,以通腸潤燥;二為脾胃不足,證見脘冷腹脹,食入運遲,完谷不化,予建中湯、理中湯類可愈病;三為胃反證,乃脾胃不足,胃氣虛之候,治宜溫陽健脾,降逆和胃,大半夏湯主之,丁香透膈散亦主之。
(3)浮而數:
診得浮數,一見于中消,為胃熱亢盛,耗傷津液之候,治宜清胃瀉火,主以調胃承氣湯;二見于妄投攻下,傷胃動脾,邪氣呈内陷之候,予以清熱益陰之法,主以玉女煎化裁;三見于熱留于内,與水相搏的水腫證,治宜分利濕熱,主以疏鑿飲子。
(4)浮而芤:
脈見浮芤,示榮衛衰弱,宗氣式微,皮肉脂髓失其滋養。驗諸臨床,痿證者,多見此脈,而糖尿病并發末鞘神經炎者尤為明顯。宗《素問》“治痿獨取陽明”之旨,或和營衛,或滋津液,或養肝腎,均賴脾胃之氣的不斷補充。
(5)浮而緊:
脈見浮緊,乃胃氣虛、脾胃寒之下利候。法當溫補脾胃,澀腸固脫,理中湯或真人養髒湯主之。
(6)浮而滑:
此乃曆節之病脈,浮為風犯,滑為内熱盛。汗出當風,或汗出入水中,而發曆節病。
(7)浮和滑: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虛,乃胃氣虛竭也。趺陽脈滑,多見哕病。以上二脈常見于治療不當之患者。
(8)沉而數:
沉主裡,數為熱,主胃中蘊熱。
(9)伏:
趺陽脈伏而不起,乃脾胃衰弱之候,證見水谷不化,大便鹜溏,精微失運,水濕浸淫,肌膚發為水腫,可予實脾飲治之。
(10)伏而澀:
關格一證,系指胃氣伏而不輸,中焦關格之候。氣機壅滞,故吐逆,水谷不化。澀則脾氣澀而不布,邪氣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啟膈散主之。
(11)當伏反緊:
有水邪趺陽脈當伏,因胃陽為水濕陰寒所固閉,故陽明之脈伏而不出,今反緊,說明水盛于裡,而寒盛于中,當用溫化,不可用苦寒攻下之劑,宜苓桂術甘湯,或苓桂甘棗湯。
(12)當伏反數:
有水邪趺陽脈當伏,今見數,說明脾胃有邪熱,水與熱互結不利,有發生水腫的可能。
(13)數:
主胃熱耗津所緻中消證。
(14)滑而緊:
脈滑為胃實,緊為脾強,一實一強,兩相搏擊,髒腑自傷而作痛。
(15)大而緊:
主胃中虛寒下利,難治。
(16)微而緊:
若短氣而見此脈,為中焦虛寒之候,即補中益氣湯、建中湯之證。
(17)微而弦:
脈微主脾胃虛弱,脈弦屬肝,主寒主痛。脾胃虛寒,厥陰之氣上逆,而發腹滿,當用溫藥,大建中湯主之。
(18)微而遲:
主氣血不足而兼寒之候。法當調和營衛,溫經通陽,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19)緊而數:
緊脈主脾寒,數脈主胃熱。胃熱故能食善饑,脾寒則運化不健,濕自内生,于是脾濕胃熱,蘊蒸而成谷疸。
(20)脈不出:
脾胃為榮衛之根,脾氣虛衰,生化之源不足,則榮衛之氣不得通達于外,故趺陽之脈不出。身冷者,衛氣不溫也,膚硬者,榮衛不濡也。臨床多見于脈痹(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之陰寒證者。多予陽和湯化裁以愈其病。
綜上所述,仲景用趺陽脈象解釋病機,指導治療,推斷預後,充分體現了趺陽脈的變化同樣是髒腑經絡病理變化的一部分,其在中醫診斷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醫者應當在運用寸口脈診法的基礎上,結合仲景趺陽診法提供的寶貴經驗,驗諸臨床,并引申之,否則,這一古老診法,大有日趨湮滅之虞。
小編按:本文摘自《柳少逸醫論醫話選》,本文版權所有歸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請聯系小編删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