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倪海廈針灸筆記(七一)——二間與三間

大腸經的第二個穴位是二間,二間對應五俞穴是荥穴,穴性屬水,是大腸金的子穴。實則瀉其子,所以,當大腸實證的時候,就可以在二間穴做瀉針。到底是虛症還是實症,就要看病人的病的時間有多久了,久病為虛,初病為實,我們知道這個以後,就知道是在子穴還是母穴上下針。二間穴位于手指,第2掌指關節桡側遠端赤白肉際處。微握拳可取,見下圖。

我們在二間穴下針的時候,是要讓患者把手指頭彎起來,會看到一個橫紋頭,在橫紋頭上面一點點下針,不要在橫紋頭上下針,在橫紋頭上下針,會很痛的。

我們的手上有三條陽經,當我們在擡手的時候,靠的就是這三條陽經,如果我們手不能向上擡,而且梳頭會很困難,那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問題;如果手不能往後擺,那就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問題;如果手不能向前擡,那就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問題。

二間穴的主要功效就是解表,清熱,利咽。常用于身熱頭痛、咽喉腫痛、齒痛腮腫、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腫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牙痛,鼻出血,麥粒腫,肩周炎等。

從二間穴跳過來,進入手掌關節縫,這個縫就是三間穴,取穴方法與二間一樣,微握拳。三間穴有一個很有名的透針,就是三間透勞宮,這個針法對于手指的風濕關節腫痛,效果很好,在這個透針,一般要留針半小時。

三間穴具有清熱解毒、清瀉陽明火熱、散解頭面風熱、消腫止痛之功,可治療陽明熱盛、風熱上擾的頭面五官疾患;手陽明大腸經循胸絡肺屬大腸,所以,三間穴通過清瀉陽明郁熱,宣暢氣機、通調腑氣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熱邪壅滞、氣機不暢的胸悶氣喘、腹脹腸鳴、洩瀉痢疾等。

三間穴為大腸經輸穴,五行屬性屬木,木通肝氣,性善條達,通經活絡、舒筋利節之力較強,長于疏調手陽明大腸經氣血,治療上肢痿痹、癱瘓;又因此穴位于手部掌指關節處,能祛風除濕、舒筋利節,可治療手部腫痛、麻木、癱瘓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