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浙江省甯波市九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有答案)

浙江省甯波市九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11月初,北京市地鐵和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北京将建立地鐵“白名單”及快速安檢通道制度,并應用人臉識别技術,實現乘客分類安檢。

“人臉識别”和“分類安檢”這一組合立即引起了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的警惕,“地鐵作為日常的、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安檢,為什麼非要'刷臉’進行識别?分類安檢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也存疑,采取什麼标準?哪些人會被劃入敏感人群?如果被劃入特殊對待的類型,該以什麼方式來進行權利救濟?”她在個人公衆号文章裡寫道,地鐵要推行人臉識别前應征求公衆意見,收集公民的生物特征識别數據,更要獲得被收集人的明示同意。

勞東燕說,人臉數據、基因、指紋、虹膜這些生物信息是不可更改的,“一旦洩露就是終身洩露”,更讓她擔憂的是,數據洩露的危害很大,但相應的保護措施卻并不嚴格,也幾乎沒有企業或機構在收集人臉信息時,明确告訴被收集者,數據會存儲在哪裡、如何保護,而個人是否有權利以及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删除自己的數據。

(摘編自聶陽欣《人臉識别:不安之術》,《南方周末》)

材料二:

12月2日,“天津網信”發布消息稱,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于12月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并約定用途。據此來看,包括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等都将被禁止采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别信息。

在分析人士看來,繼因疫情影響遇挫後,此次天津方面的“生物識别禁令”或将使刷臉支付再受重擊。目前來看,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于相對“蠻荒”的發展階段,一方面,企業在快速進行業務的拓展和設備的鋪設;另一方面,由于監管仍未出台正式的官方行業标準,因此也使得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于無序的發展狀态,王蓬博直言道,當前,由于行業缺乏官方的标準,使得市面上的刷臉支付設備和業務的标準有着很大的差異,相關技術的成熟度有待提升。此外,目前的刷臉支付依舊在數據采集、隐私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潛在問題。

(摘編自嶽品瑜、劉四紅《天津立法禁止采集生物識别信息巨頭們熱推的刷臉支付再受重擊?》《北京商報》)

材料三:

想要探究出人臉識别為何會大行其道,就必須知道它究竟在替代什麼過時的技術。在識别比對領域,人臉識别應用最為廣泛還要算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它在廣泛地替代曾經的人工比對方法。在這個領域上,人臉識别的技術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比如出行中在高鐵站、機場等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别技術。因此人臉識别用絕對性的優勢替代了已經過時的技術手段。另一廣闊的市場,就是與普通消費者相關的商業消費領域,比如在手機終端上的刷臉解鎖、在無人超市的刷臉支付,這些都是當下非常熱門的人臉識别在商業上成功的應運案例。可以說,這也是人臉識别應用較為廣泛的市場。因為它在替換各種形态的舊技術,在手機解鎖領域,它在替代密碼解鎖、指紋解鎖,在支付領域它在替代操作第三方支付賬戶、在進入小區的場景中它在替代則是傳統的門禁卡技術。

(摘編自陳少亮《人臉識别,邊界在哪》)

二、現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文後題目。

口供

聞一多

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

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

青松和大海,鴉背馱着夕陽,

黃昏裡織滿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

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

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

記着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

可是還有一個我,你怕不怕?——

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裡爬。

(選自《死水》,新月書店1928年版)

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從第二句開始,詩人便以鋪陳手法,推出一幅又一幅景象,白石、青松、大海、夕陽、菊花等衆多意象散發着中華文化古色古香的氣息。

B.詩人不說烏鴉在夕陽裡飛翔,而說“鴉背馱着夕陽”,不說蝙蝠在黃昏裡飛舞,而說“黃昏裡織滿了蝙蝠的翅膀”。一“馱”一“織”用得奇崛而傳神,極富動感。

C.第五、六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對祖國、山川的熱愛,突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理想,但這種理想的熾熱與現實的冷酷所形成的反差使詩人的抒情含着苦澀。

D.在最後兩行詩中,作者使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賦之以“蒼蠅”這一形象,并且還在“垃圾桶裡爬”,直接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的醜惡勢力和黑暗現實的憎惡之情。

5.聞一多詩歌創作講究“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本詩就體現了他的“三美”主張,請舉例簡析其中的一美。

三、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憤青

楊雲蘇

今天去晚一步,剝殼蠶豆叫人家買光了,老闆娘說容她十幾分鐘,她和太婆加急剝出來,必誤不了我做飯.我說要得嘛,就在她菜店裡轉,挑了三個嫩南瓜,一把藤藤菜,聽見她們一邊剝豆一邊擺閑話,覺得好聽,就聽住了。

老闆娘三十五六,頭發燙了又編起來死死地紮上,照說很不劃算,可她的菜店兼賣雞鴨魚豚,整天要殺要剮的,披肩發幹不了活計,但畢竟不甘心,全部功夫都下在劉海上,劉海是獨立于頭發的,左右都沒梳進去,燙制的理念也不一樣,翻上翻下混江龍似的一根,被油光光的額頭供奉着。她濃眉大眼,嘟着厚嘴唇,是個憨厚的模樣。

“你咋個不買一條梗的(完整的)喃?梗的好安逸哦。”她問太婆。

“人家重慶江邊邊上,吃魚都不興一條一條買回去,人家砍,砍成截截子賣,江頭的魚好大哦,一頓吃不完。”太婆回答。

“啥子魚喃?”

“草魚,梗魚十幾斤重。”

“得不得老哦!魚太大肉老得很。”老闆娘很操心。

“不得!人家是江頭的魚,野魚,野魚再大都不得老,曉得不!”太婆很驕傲,老闆娘那都是瞎操心。

“你買的哪一截?”

“肚震皮噻。”

“咋個不買魚頭喃?魚頭好好吃啊!”

“我才不要魚頭,重金屬多。”

“啥叫重金屬哦?”老闆娘很迷茫。

“……唉呀就是……有毒……他們說的,反正吃不得,要鬧(毒)死人,我聽他們說的。唉呀,我說給你你也不懂,你把我的話記到腦殼頭就是了。”

我們這邊有很多這樣的太婆,喜歡壓人一頭,再是雞毛蒜皮的小破事她們也要做權威,掌握的知識再一鍋粥她們也要占據精神的優越。這種太婆看起來都是為你好,古道熱腸的,相處起來……我一般都躲。我看老闆娘也讪讪的,真想說點什麼替她争一句、圓一下。但她自己說話了。

“我們五一回南充,我們那個人說的。”她向太婆報告,“那幾天我們鋪子不得開。”

“哦豁,那我買菜去哪兒買喃!”太婆說。我才知道原來這太婆跟我一樣是買菜的。這個倒不奇怪,我們這邊常有這種情況,居民老太婆沒人說話,到相熟的店鋪裡找人說話,光說話誰有功夫陪你?所以也順帶幫人家做點事,這樣店家當然願意。這個季節主要是剝豌豆蠶豆。

太婆坐在暗處,眉目看不清,花白短發,反正就是個那種太婆。

“我們要回去吃酒——”老闆娘很開心,把“酒”拖得很長,然後等着太婆來問吃啥子酒。

“吃啥子酒喃?”

“我們姨媽屋頭的大女子,我們表姐,生娃兒,滿——月酒。”又把“滿”字拖得很長。

“咹咹?你們表姐生娃兒?第幾個哦?”

老闆娘自己都三十五六,表姐隻會更大,在鄉下恐怕至少應該有兩個娃兒的。

“頭胎!”

“咹咹?”

“我們表姐莫法,想要娃兒想要慌了,啥子藥都吃焦了,硬就懷不起啊,嘿這回兒對了!”

“哦唉呀唉呀,這個貴重!這個娃兒貴重的!”太婆幫着喜道。老闆娘顯然姊妹感情很好,替姐姐高興,厚嘴唇合不攏,笑得呀,“是嘛就是貴重嘛!男——娃兒得嘛!”

我一聽這話立刻就垮下臉,對,之前我一直也幫着笑。什麼話?是男娃兒所以才貴重嗎?我原先對農村裡重男輕女沒什麼意見,因為關我什麼事呢,但近十年來耳聞太多慘狀慘案,究其本質是重男輕女!是自稱文明的民族正在發生的殘酷愚昧!每當想到這個!說到這個!便怒火萬丈!!以至于人到中年終于成長為一名憤青!!

老闆娘一臉得色,我真看不下去,再看那太婆,還是看不清面目,隻見她手裡停住了,豆子也不替我剝了,看上去似乎是要大談特談,無非男娃怎麼好怎麼頂事,這種太婆我見多了,老闆娘的這套狗屁價值觀還不是從太婆們那裡繼承的?我感覺得跟她們掰斥一下,拼着晚上吃不上蠶豆了,拼着撕破臉,拼着今後多跑一站路去大門口買菜,我也得把她們——

“你這個說法沒對的哦。”太婆說,“男娃兒貴重?是男娃兒所以才貴重咩?女娃兒就相因(便宜)?”

“是啊,我們鄉壩頭還是這個說法呀,是男娃兒貴重噻。”

“沒對!沒對的哈,我給你說!我剛才說貴重是說你表姐四十歲終于盼到娃兒了,這個很貴重,跟娃兒是男是女莫關系哈!你喜歡男娃兒是你的事,但莫要說啥子男娃兒貴重哈!”

“我們鄉壩頭……”

“你們鄉壩頭就沒對!”太婆居然動真氣了,把蠶豆筲箕往台子上一放,豆子蹦出來好幾個。老闆娘吓一跳,一邊弓腰去拾一邊向太婆服軟。

“是是嘛,我們鄉壩頭還是落後,我二天不得說了。”

太婆在暗處,還是看不清面目,但她身體好像松下來,剛才肩膀都聳着的。果然她口氣還是軟了。

“你們回去咋個回去喃?”她問。

“我們那個說的騎摩托。”

“你喃?你抱娃兒坐後頭?——搞啥子嘛,莫騎摩托,危險哦。你們坐高鐵,又快宕又安全。曉得不?高鐵!——你聽我的不得拐(不出錯)!”

6.下列對本文相關内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

A.開頭對菜店老闆娘的劉海做了細緻的描寫,她的劉海“混江龍似的一根,被油光光的額頭供拳着”,用語诙諧,看似使老闆娘“滑稽可笑”,實際卻反映了她開店辛勞、工作勤苦的一面,同時燙過的劉海也一定程度上彰顯上了對美的追求。

B.“我”開始以為太婆“反正就是個那種太婆",那種太婆指的是那種生活清閑無聊,喜歡仗着年紀大在各個方面壓别人一等的市井老太。

C.本文對情節的推動主要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作者用筆自然貼切,讓讀者能夠輕易地跟随人物的情緒進行沉浸式的體驗,與角色或作者産生共鳴。

D.太婆對老闆娘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但批評後又立即對老闆娘回家方式的關心表現了太婆的古道熱腸,而老闆娘也在太婆的動怒下服了軟,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7.本文在對話中用了大量四川方言,這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

8.結合文本,分析“我”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議。”嗚呼!師道之不複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贻之。

(節選自韓愈《師說》)

材料二: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敩學半。”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诏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答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節選自《禮記·學記》)

注:敩xiāo,教導,使覺悟。後作“教”。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A.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B.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C.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D.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10.下列各項加點詞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A.則群聚而笑之而:連詞,表順承

師勤而功半而:連詞,表轉折

B.士大夫之族之:指示代詞,意為這些

其此之謂乎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C.則恥師焉,惑矣惑:迷惑

相說以解說:通“悅”,愉悅

D.或不焉否:通“否”

又從而庸之庸:酬謝

11.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B.北面,即北面稱臣,古代君主面見臣子時坐北朝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朝拜。與之相反的詞是南面,即南面稱王。

C.六藝經傳:“六藝”指儒家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部儒家經典。現今《樂》已遺失,“六經”便成了“四書五經”中的“五經”。

D.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中國古代文章中沒有标點符号,誦讀時一句話後面的停頓為“句”,一句話中間短暫的停頓為“讀”。

12.下列對兩則選文有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韓愈用三組對比,分别從今人錯誤的态度、父母錯誤的認識和士大夫荒唐的行為三方面說明當時不從師的壞風氣,行文呈遞進關系,論證了中心論點的正确。

B.《禮記·學記》提到了“教學相長”的觀點,學與教相互促進。通過學習,豐富學識,促進教學;在教學中,發現不足,又會促進自己深入學習。

C.《禮記·學記》将“善學者”與“不善學者”進行對比,強調了善學者借助師長的重要性;以設喻的方式,強調善問者發問應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D.《師說》選文第一段将對比重心放在批判對象上,從反面說明從師的必要性,《學記》選文第三段則将對比重心放在善于學道者上,從正面解說增進學問的方式。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五、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

蘇轼

頃在黃州,春夜行蕲水①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锵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隐隐層霄。障泥未解玉骢驕②。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瓊瑤③。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①蕲水:水名,流經湖北蕲春縣境,在黃州附近。②障泥未解玉骢驕:障泥,是用錦或布制作的馬。《晉書·王濟傳》:“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乾障泥,前有水,終不肯渡。濟曰:此必是惜障泥。”③瓊瑤:美玉。

14.以下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小序叙事簡潔,描寫生動,短短五十四個字,即寫出地點、時間、景物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滿了詩情畫意。

B.上片首句“照野”,突出地點,點明了月色之佳。“橫空”寫出了天宇之廣,在明月朗照之下,這無限的空間,美好的自然,便和詩人曠達的襟懷融合在一起了。

C.下片“解鞍欹枕綠楊橋”一句,詞人借酒消愁卻不勝酒力,用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綠楊橋上,表現了他因烏台詩案被貶的郁結的内心。

D.詞人在詞中不去寫小序中“亂山攢擁,流水锵然”的景緻,而是抓住了杜鵑在黎明的一聲啼叫,将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畫龍點睛”的提示。

15.結合全詞,請簡要賞析詞人如何來表現出黃州春景清新明麗的自然之美。

六、情景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詞人脫卻苦悶,自我寬慰,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中,表現詩人蔑視權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賢才而不得。

七、選擇題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搭經典IP的快車,是當下不少電影創作思路的共同選擇。

向經典IP借力,是讨巧的。所能“借”來的不僅有______的概念、成熟的故事和傳奇的人物,也有人們曾經投注的記憶與感情。當經典沉入生活之河,重塑經典便如同向平靜的河面中擲入石子,濺起水花。至于水花散去時,是層層漣漪還是驚濤駭浪,是______還是銘心刻骨,就取決于重塑經典的能力了。

借力經典IP,必須注入新意。其“新”,可以是時代解讀,可以是全新故事,也可以是技術創新。這裡的“新”必須是真“新”,并不是換幾個人物、改幾段故事就可以達到的,而要把既有的東西______、重組,給人物以新任務,給故事以新主題,給概念以新内涵。

在向經典IP借力方面,近年來國産動畫電影領域走在前面,例如令人______的《白蛇:緣起》和創下超50億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的“新”不是借力經典,而是延展了經典的生命,無疑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鑒。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深入人心昙花一現分解耳目一新

B.家喻戶曉過眼雲煙解構煥然一新

C.家喻戶曉昙花一現分解煥然一新

D.深入人心過眼雲煙解構耳目一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僅實現了對傳奇人物的“涅槃重生”,而且催動了經典故事的“逆天改命”

B.不僅催動了經典故事的“逆天改命”,而且實現對了傳奇人物的“涅槃重生”

C.不僅實現了對傳奇人物的“逆天改命”,而且催動了經典故事的“涅槃重生”

D.不僅催動了經典故事的“涅槃重生”,而且實現了對傳奇人物的“逆天改命”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樣的“新”不是借力經典,而是經典的生命延展了,無疑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鑒。

B.這樣的“新”己不隻是借力經典,更延展了經典的生命,無疑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鑒。

C.這樣的“新”已不隻延展了經典的生命,更借力了經典,無疑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鑒。

D.這樣的“新”不是經典的生命延展了,而是借力經典,無疑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鑒。

八、選擇題

20.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别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項是()

A.《赤壁賦》通過輔陳、排比形成整饬之美,并采用“主客問答”的說理方式,逐層闡(chán)述作者的觀點,思想認識逐步深化。

B.堅守工匠精神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倡導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jīng)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築魂。

C.倘若沒有發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寝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guàn)古的追求, 怎能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

D.李清照《聲聲慢》主要抒發了女詞人漂泊無寄、欲吐還咽(yàn)的愁緒, 其開頭别出新裁的疊詞運用,逐層深入,文情并茂,“俱無斧鑿痕”。

21.下列各句中,标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袁隆平主持的“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課題通過了國家“863計劃”論證,正式立項開展研究。

B.在那段日子裡——那是好幾年長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親做過最壞的準備了,但她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你為我想想。”

C.對于他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或許在與千千萬萬種生命打交道的過程中,鐘揚已經有了答案。

D.《說文》裡講:“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為心思巧妙、技藝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

九、語言表達

22.請在下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

亞洲瓢蟲遷居歐洲後,_____。原來,當地瓢蟲在偷吃亞洲瓢蟲的蟲卵或幼蟲後不久,就會倒在亞洲瓢蟲的“生物武器”下。

德國吉森大學16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亞洲瓢蟲體内存在一種名為“微孢子蟲”的寄生蟲,____卻能對歐洲瓢蟲産生緻命打擊。

亞洲瓢蟲因其好吃蚜蟲的天性被美洲、歐洲的一些國家引入用于生物防治。不過,瓢蟲還有偷吃同類蟲卵和幼蟲的習慣。___,便可能因微孢子蟲而斃命。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23.指出下列各句表達不得體的地方并改正。

(1)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您當年對我的幫助我絕不會忘記的,這次的事情我一定會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2)近年來研究唐詩宋詞,完成大作一本,懇請您不吝賜教。

(3)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頭腦靈活,處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難題寫信垂詢,都能得到很有啟發的回複。

24.閱讀下面文段,提煉出能夠體現文段主要内容的四個關鍵詞。

禮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說法是不準确的,隻是主動地服于成規罷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約”字來形容禮的養成,可見禮治并不是離開社會,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了。

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不管這種生活的方法在過去怎樣有效,環境一旦改變,誰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應付新的問題.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

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态中。這裡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是“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一詞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緻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了。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統治相差很遠,因為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曆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選自費孝通《鄉土中國》)

十、材料作文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避免

顧城

你不願意種花

你說:

“我不願看見它

一點點凋落”

是的

為了避免結束

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對于詩中“你”的人生态度,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拟。

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C

2.A

3.①各行業部門等在推行人臉識别前應征求公衆意見,收集公民的生物特征識别數據,更要獲得被收集人的明示同意;

②有關部門應設置專業的機構來妥善保管好公民的隐私數據,并将儲存的相關内容及公民的權限告知公民;

③官方要及時出台具體的行業标準,對應用于刷臉支付等方面的人臉識别技術及設備作統一的規範;

④政府要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監管,嚴格把控人臉識别的應用,更要防止人臉識别的濫用。

【解析】

1.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對刷臉支付的打擊遠大于新冠疫情對其的影響”錯。原文是材料三中的“在分析人士看來,繼因疫情影響遇挫後,此次天津方面的'生物識别禁令’或将使刷臉支付再受重擊”,兩者并未進行比較。

故選C。

2.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A.“在商業消費領域的應用潛力要大于在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潛力”錯。材料三中并未涉及人臉識别應用潛力在不同領域内的比較。原文表達是“在這個領域上,人臉識别的技術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另一廣闊的市場,就是與普通消費者相關的商業消費領域”。

4.D

5.①音樂美:本詩雙行押韻,兩句一換韻,節奏顯明,音律和諧,具有音樂美。

②繪畫美:全詩語言色彩十分鮮明,石之白,松之青,海之藍,夕陽之紅,烏鴉之黑,五彩缤紛,畫面感強烈,具有繪畫美。

③建築美:本詩句式整齊,每句均十一個字,具有建築美。

【解析】

4.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内容的能力。

D.“直接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的醜惡勢力和黑暗現實的憎惡之情”錯。詩人在這裡使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賦之以“蒼蠅”這一形象,并且還在“垃圾桶裡爬”。這是對自身的嚴酷反省(詩題為“口供”,含義也就在此)。詩人對舊我的自渎式的否定,正是為了渴求靈魂來一次蛻變,這是詩人進取精神的體現。

故選D。

5.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

“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音樂美主要是指節奏和韻律,繪畫美主要是指景物刻畫,建築美主要是指詩歌結構。

音樂美:全詩各節大體押韻,雙行押韻,每節換韻,全詩節奏鮮明、和諧,具有音樂美。

這首詩的句式大體整齊,“人”與“貞”,“陽”與“膀”,“山”與“展”,“花”與“茶”,“怕”與“爬”,本詩雙行押韻,兩句一換韻,雖仍然比較靈活,但在整體上顯得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繪畫美:抓住詩歌畫面的色彩分析,“白石”“青松”“鴉背”“夕陽”“黃昏”“鵝黃”“古銅色”等色彩豐富;堅貞的“白石”以及“青松和大海”,還有“鴉背馱着夕陽”,“黃昏裡織滿了蝙蝠的翅膀”,“國旗在風中招展”,包括“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畫面感強烈,語言色彩十分鮮明,具有繪畫美。

建築美:全詩共十句,每句都是十一個字,句式整齊一緻,結構勻稱,具有建築美。

6.D

7.①方言的使用,不僅符合人物的身份,更加彰顯人物形象,如太婆的強勢熱心又明事理的多面形象便随着方言凸顯出來了;

②口語化表達,使小說場景生活化,展現了濃郁的川渝風俗人情;

③方言生動鮮活,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8.①“我”是全文的線索,我的所見所聞串聯了整個故事情節;(表述為“我”是故事的見證者也可)

②通過“我”的内心活動凸顯了主人公的形象,如“我”一開始誤以為太婆是那種閑散的市井老太,甚至以為太婆也重男輕女,後來才發現太婆是個明理熱忱的老人,這種先抑後揚突顯人物形象的手法正是通過“我”的内心活動來展現的;

③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叙述,使故事和人物顯得真實可信;

④有利于體現作者的情感傾向和故事的主旨思想。

【解析】

6.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内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D.“改變了自己的想法”錯誤,由“是是嘛,我們鄉壩頭還是落後……”可知,老闆娘隻是表面的服軟,思想并沒有馬上改變。

9.B

10.D

11.A

12.C

13.(1)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與同列,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2)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會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至善之道,(如果)不學,就不會懂得它的精妙。

【解析】

9.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譯文: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随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并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就要引導啟發他們;告訴了他以後,仍不能理解,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不管了。

“不足以為人師”,是“不足以(之)為人師”的省略句,中間不能斷開,其後要斷開;“必也聽語乎”中的“也”表句中停頓,不可斷開。排除ACD。

故選B。

10.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的意義或用法的能力。

A.“群聚而笑之”是說“這些人聚集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就嘲笑他們”,“而”表修飾;

B.“其此之謂乎”是說“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吧”,“之”為“提賓的标志”;

C.“則恥師焉,惑矣”是說“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惑”意為糊塗。

故選D。

11.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錯誤,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是白居易。

故選A。

12.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強調了善學者借助師長的重要性”錯誤,此處強調善學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故選C。

13.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之”,這些;“不齒”,不與同列;“乃”,竟然;“不能及”,趕不上;“其”,翻譯為表強調語氣或反問語氣皆可。

第二句中,“雖”,即使;“旨”,美味;“至道”,至善之道;“善”,精妙。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才智不及聖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這個緣故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學習了小的卻丢了大的。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于谄媚。”哎!求師的風尚難以恢複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與同列,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節選自韓愈《師說》)

材料二: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尚書·兌命》裡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教師受到尊敬,然後知識(學問)才會受到尊重;知識受到尊重,然後民衆才懂得敬重學業。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兩種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師,不以臣子相待。根據禮制,(這二種人)雖被天子召見,可以免去朝見君王的禮節,這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的緣故。

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輕松不費力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師;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會提問的人,像木工砍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堅硬的節疤一樣,(先問容易的問題,再問難題),等到這樣時間長了,問題就會容易解決;不會提問題的人卻與此相反。會對待提問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像撞鐘一樣,用力小,鐘聲則小,用力大,鐘聲則大,從容地響,留有提問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時間;不會回答問題的恰巧與此相反。以上這些,講的是有關進行教學的方法。

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随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并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就要引導啟發他們;告訴了他以後,仍不能理解,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不管了。

古代求學的人,能夠對同類事物進行比較,舉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聲,而五聲中沒有鼓音,就不和諧;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沒有水調和,就不能鮮明悅目;學習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經過學習訓練就不可治理;師不等同于五服之親,但沒有教師的教導,人們不可能懂得五服的親密關系。

君子說,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隻擔任某種官職;普遍的規律,不僅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實的人,用不着他發誓後才信任他;因時制宜的人無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這四點,(就可以領會到做事求學),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時候,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這是因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歸宿。這才叫抓住了根本。

(節選自《禮記·學記》)

14.C

15.①使用疊詞,用“彌彌”形容“淺浪”,把春水漲滿、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現出來了。“隐隐”形容雲層,寫出雲層隐隐約約地在若有若無之間,映襯了月色的皎潔。

②側面烘托,“我欲醉眠芳草”通過詞人不勝酒力,等不及卸下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側面烘托此處芳草之幽美、清新。

③借喻,将月色喻為美玉,突出皎潔月色之下周遭環境的清麗、靜谧、純潔。

④以動襯靜,通過杜宇在黎明的一聲啼叫,襯托出了野外春晨的靜谧、清幽。

【解析】

14.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内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C.“詞人借酒消愁卻不勝酒力……表現了他因烏台詩案被貶的郁結的内心”錯誤,詞人在此處并無借酒澆愁,蘇轼在這首小詞裡,反映他在黃州的曠放生活,表達了他樂觀而豁達的胸襟。

16.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顔 明明如月 何時可掇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尊”“酹”“摧”“事”“掇”。

17.D

18.C

19.B

20.C

【解析】

【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用規範漢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輔陳”的“輔”應寫作“鋪”,“闡述”的“闡”應讀作chǎn;

B.“強筋健骨”的“筋”應讀作jīn,“凝神築魂”的“築”應寫作“鑄”;

D.“别出新裁”的“新”應寫作“心”。

21.B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确使用标點符号的能力。

B.“你為我想想。”中的句号應放到引号外面,這裡“你為我想想”是引的母親說的話,所以引号裡面隻是部分引用,而句号應放在整個句子的後面才正确。

故選B。

22. 它們的部分歐洲同類大量死亡 這種寄生蟲顯然不會危及亞洲瓢蟲 歐洲瓢蟲如果吃了亞洲瓢蟲的蟲卵或幼蟲

23.(1)(鼎力相助)改為(全力相助)

(2)(大作)改為(拙作)

(3)(垂詢)改為(請教或咨詢)

【解析】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語言表達之得體的能力。

(1)“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辭,多用于求人相助時的客套話。鼎力:大力。此處是他人尋求自己幫助,不是自己求人相助,故應改為“全力相助”。

(2)“大作”:對人作品的敬辭。此處是指自己的作品,故應改為稱呼自己的作品的謙詞“拙作”。

(3)“垂詢”:敬辭,稱别人對自己的詢問。垂:敬語,多用于尊稱長輩、上級對自己的行動。此處“他”和“我”是朋友關系,故應改為“請教”或“咨詢”。

24.鄉土社會、禮治、法治、秩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