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看病,患者伸出舌頭就能看出全身的病機,這真的能做到嗎?看看國醫大師臨床多年查舌的心得體會,字字幹貨,值得深思。
一般正常人的舌質,應是紅潤有神。若舌質淡紅,多為虛象。舌質淡白,是元陽不足的虛寒症。舌質深紅,是有熱。舌質紅绛,在外感症是熱入營分、血分之象。在内傷症則為五髒受損、陰液涸竭的危候。舌質光剝無苔,為肝腎陰液不足之征。
倘一旦稍受外感而見浮白苔時,切忌用辛燥表散之藥,隻可給予淡味以輕宣肺氣,待氣機疏透,外感自解,白苔即退,然後再進滋養扶本之劑以調理之。
舌淡苔白,多屬虛寒,但亦有個别因痰熱内閉,兼見胸悶煩躁等症,需用苦辛微寒之品以透達之。待伏邪外達,舌質轉紅,苔則或轉為黃或即退盡,其時胸悶見暢,煩躁亦定。若辨證不明,誤作虛寒而用溫熱之品,則變症蜂起。
舌中有一條光滑無苔,四邊有薄苔,是胃陰受傷,津液不足之征。忌用辛燥耗液藥品,并須時時照顧胃液。
舌質淡紅有裂紋,多是胃器質病。有外感時須輔以滋養氣液藥,防内傷外感同病加劇。若舌燥起刺,舌質中間花剝而起橫裂紋,是食積化火。
這兩種裂紋舌質,有虛實之别:舌苔黃厚滿鋪,一般多是熱症;亦有中虛氣滞,證見胸滿氣逆,食後腹脹,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苔黃膩滿鋪,胖而不燥,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的虛寒症。
凡遇此等舌症,用藥切忌苦寒消導,當以輕可去實法,予芳香宣氣化滞之品,以撥醒脾胃,苔即漸化,然後再進甘溫調養脾胃之品。
舌绛多為内熱的現象:舌尖绛,是心火内炎;兩邊绛,系伏熱;若上半白苔,下半純绛,是心火燎原之征,急宜大劑以清營分之熱,不必顧其白膩之苔。
舌現小紅點,多為心情不愉快。若舌質淡紅,上見小紅點,則兼脾胃虛弱,肝膽氣郁。
若舌質深紅而上有小紅點,則是陰虛血熱而兼抑郁不舒之候。大凡紅點越多,内心越煩。
舌邊見青紫色,大多有宿傷積瘀或腹中有症瘕。若有新病,應注意宿瘀并發。舌绛無津,雖以陰虛血熱症居多,但亦間有因痰閉氣機不調,津液不能上升所緻。此時須問明胸脘寬或悶,頭腦清爽或暈脹,二便通調還是閉塞,方可确定診斷。
舌赤起亮光,形似鏡照面者,為“鏡面舌”,多屬危急病症。
外感病見此,多屬平素體質陰虛血熱,邪熱入于血分之象,須急進大劑清解涼血之藥急救之。若系内傷噎膈、反胃,或肝硬化腹水等病,則是真氣暴露,陰液涸竭的危險病症。
舌绛赤,上有白糜苔,俗稱飯花苔,為氣液并傷,胃氣内敗外露之象。若久痢噤口不食,并見呃逆,則是沖氣上逆,腎氣不能固守的暴脫危證。舌質淡紅胖大而苔白滑者,多為氣虛元陽不足之患,但也有屬于痰濕者。
舌質嫩紅,邊起輪齒者,為脾弱血虛之征,多見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和消耗性潮熱等。
黑苔有寒和熱之别:苔灰黑而質淡紅潤澤不紫赤者,為虛寒之征;舌胖大的是脾寒,舌圓短的屬腎虛;若苔焦黑起刺而質深紅幹燥缺乏津液者,為熱症;如症見渴飲壯熱,是陽明燥熱;消渴厥冷,心中疼熱的為厥陰病候。
此外,還有脾陽虛而濕泛之候,亦有見黑色苔者,但其質不幹燥。
舌質黯色,多為瘀結之征。青黯為肝髒瘀結寒症。邊呈紫黯,為瘀結熱症。舌根邊旁色青黯者,則為瘀結下焦之象,常見于癥瘕、疝氣之類疾病。
高年舌質淡白而幹燥裂紋,氣喘急而無熱者,為氣液并傷的弱症,當急用溫養氣液之劑治之。脾胃氣機失調者,常可出現染色苔,如食橄榄後苔色黑,吃枇杷後苔色黃,食醋後苔色灰,服藥後出現各種色苔,須注意在臨證時詢問曾食過何物,以查明原因。
察舌之法,書面理解易,臨證掌握難。因體質有強弱之異,疾病有外感内傷之别。舌苔千變萬化,方藥
需加斟酌。茲舉實例數則,以示端倪。
例1,陳某,女,五十一歲。
平素郁熱内盛,近病胸痹,自認體虛,誤服直參,遂緻煩躁不甯,大便幹燥,頭眩耳鳴,脈象弦滑,舌質光绛似鏡。予蒲公英、玄參、麥冬、鮮生地、白芍、麻仁、知母、天花粉等清潤之劑。服十劑,舌轉紅潤,脈轉緩和;又服五劑,諸症消失。
一般認為,鏡面舌多為久病陰液涸耗難治之候。其實有一部分患者系屬郁火内盛所緻,本例即屬誤服溫補而形成,故以清潤之品治療,迅速獲效。說明察舌辨證,應首先了解起病原因,素體強弱,以及平時和近日飲食等情況,相互參考,才能作出明确診斷。
例2,沈某,女,六十三歲。
暑月突然發熱,無汗,微咳,脈象滑數,舌尖紅绛幹燥、苔黃糙。予黃連(胡黃連代)香薷、荷葉、益元散、生石膏、知母、苡仁、青蒿、銀花、鮮蘆根。一劑後,汗出熱退,舌質轉潤。次日能起床勞動。
本例患者系中暑外感,内髒無損,為邪在氣分欲入營分之際,故投予清透暑熱、解表利尿法,以清靈之劑,驅逐外邪,而得汗出熱退,舌亦随之轉潤,迅即恢複健康。
例3,孫某,女,二十四歲。
自述病寒熱已曆二年,每遇勞倦即作,胃納呆鈍,近因孩子斷乳,左乳房脹硬不适,脈緩,察其舌邊有青黯色瘀痕。予疏滞開郁法:瓜蒌、香附、蒲公英、青皮、柴胡、枳實、白芍、甘草、五劑後,寒熱退盡,乳房腫塊消散,舌質青黯瘀痕消失而轉淡紅。追蹤觀察寒熱不再複作。
本例患者舌邊有青黯瘀痕,是内有結瘀之象,以往二年寒熱反複發作,治療僅以見熱治熱,用清涼之品以退熱,未從郁滞瘀結着手,故未能根治。今因乳疾,投以四逆散加味以疏滞開郁,氣血得到通順,舌質瘀痕消失,故不僅乳腫得消,寒熱亦得根治。治新病而使舊病一并獲愈。說明治病必求其因,才能獲得療效。
例4,姜某,女性,四十歲。
病膽囊炎膽石症,形瘦,面黃,發熱,胸滿,煩躁不甯,脈象弦滑,舌苔粉白滿鋪,診為膽病内有伏濕。治以化濕為先,用達原飲加減:厚樸、槟榔、草果、黃芩、知母、甘草、郁金、烏賊骨、浙貝母。服一劑,便解五次,熱退。再服一劑,未作瀉,舌苔退淨,胸寬,舒适。
本例肌病兼有伏濕,予化濕藥而得瀉,是為病邪外達之象,故二劑後,症狀消失,粉白滿鋪之舌苔亦随之退淨,随手而安。治療疾病,首當注意其本症,但亦須兼顧其兼症和夾症,方能獲得效果。否則不僅兼症不能解除,本症亦難有效。
舌的形态舌體是由一塊肌肉所組成,肌肉乃脾之所主,望其形态,可知脾髒之情況。中醫認為舌體變化,也與全身肌肉變化是一緻的。故望舌形不但能測知肌肉方面的病理,而且據此并與臨床其它見證,結合聞、問、切三診,進行辨證,就能全面地得出精詳的病機病理。
具體望舌的操作方法,則歸納到它的形色和舌苔幾個方面。在舌面上某些局部的病變異常,又能明确指示出屬于個别髒器和氣血虛實的情況。現詳細分析于下。
一、舌形
脹大:屬脾被濕困。脹大而紅,為脾積濕熱;脹大色暗,為脾郁濕久;脹大而淡,為脾虛濕聚。
松皺:為脹大不實而空松,舌面上有皺折樣之直條隆起,屬脾髒之氣陰并虧,為久病将複之象。如吐洩急作,則為脫水之征。
瘦小:屬脾髒之氣陰大衰,非體質素虧,即久病纏綿;瘦小而紅,為心脾津血并虛;瘦小而淡,為脾腎心三髒虧損。
僵硬:乃舌體之動作失靈。主要影響語言及咀嚼動作,屬脈絡瘀阻。如患溫病之高熱灼津所緻之神識昏迷者,則舌質绛紅而僵;若屬腦血管栓塞形成之中風不語,必色質如常。
顫動:舌體伸縮顫動不穩,多屬正氣虛弱,雖有時毒熱内蘊之實熱證亦見此象,示為正不敵邪之勢。如舌淡而顫者屬氣虛;嫩紅而顫者乃酒傷;鮮紅而顫者,為肝風内動。
歪斜:伸舌時偏斜不正,如非舌下神經受壓或傷損者,多屬全身病患所引起之舌肌一側麻痹所緻。常與中風偏枯後口眼歪斜同見。
吐弄:舌體頻頻伸縮不穩。屬心脾熱盛者,舌質多為绛紅或暗紅;若小兒無病而吐弄者,則系大腦發育不全。
卷縮:舌卷縮難伸,乃氣血大損,筋脈失養所緻。多見于急證脫水之後;或久病肝腎雙絕之際,乃為危候。
重舌:舌下突然生出一個腫物,殷紅疼痛,乃下颌下腺發炎所緻,多屬心脾積熱,小兒尤為常見。
白星點:舌面生出白點,小如米粒,狀若珍珠之晶瑩,與舌苔之芒刺不同。屬蕈狀乳頭因病理之情況而肥大,亦稱水泡舌,為久病大虛之象;如散見于舌之近根部,則又為溫熱病之危候。
紅星點:乃蕈狀乳頭增生充血之象,密集于舌尖及前中部,同時伴随舌質绛紅,屬溫毒極第一卷65盛,津血被耗情勢,亦稱草莓舌。
紫星點:多屬血熱病後,舌尖部殘存之瘀血點,如不兼任何形證,日久自然消失。
裂紋:分直裂與橫裂兩種,俱屬津血虧虛,部分之粘膜萎縮所緻。如系橫形散亂而淺,為脾之氣陰不足;其深而直裂者,則為心陰虧損,是舌面之上皮層失去正常結構,部分乳頭變扁平融合萎縮和斷裂所形成之裂。
剝脫:又名地圖舌,乃胃中濕熱,食積久阻不去,津液難于布潤,部分之舌面乳頭萎縮之勢。
腦回舌:舌面呈紅溝紋,舌體柔軟增厚,多屬先天形成;或為梅毒所緻。若由深裂漸成者,仍是心陰之虧。
鏡面舌:舌面光滑如鏡,或無苔而不光,均是乳頭萎縮所形成,乃津液涸竭,舌粘膜有失濡養之象,多屬久病遷延。若舌質紅绛,更說明津虧火浮情況;如延久再損及氣分,舌質即現淡白,尤屬危候;至于部分呈光,或前或後,或尖或根,或邊或中均為一髒之津偏虧,仍疾病發展過程中之暫象,不必為慮。
二、舌質:它包括神(“生氣”)色兩方面。
(1)舌神:
主要分榮(神氣内含,生機旺盛)、枯(枯暗乏神,精血涸竭)、潤、燥四象。
榮:舌是肌肉的外現,無病時必須榮活有華色,舌面鮮明清爽,神充内。乃氣血充沛,生機旺盛之象,即病亦屬輕微。
枯:枯暗乏神,與榮活相反,是津血涸竭情況,肌肉失養生機見敗,乃危惡之候,病雖未笃,亦應防變。
潤:舌面潤澤,為津血豐滿内含,亦非濕潤如水之外露。久病将複則先見之。
燥:舌面幹燥,并非苔如芒刺,乃蒼(枯之輕漸)燥乏潤,是舌為津血竭,氣陰久虧,流暢已失,亦屬危候。
(2)舌色:
它是由于舌之粘膜下層及肌層中之豐富血管,血色透過白色半透明之舌粘膜面所呈現出來的,無病時血色正常,色為淡紅潤澤;如血的成分或濃度有所改變,以及舌粘膜上皮有增生肥厚或萎縮而變薄時,舌色改變,為有病之征。
紅舌:色較正常之舌略紅,乃粘膜上皮淺層部分有炎證,細胞浸潤,毛細血管擴張所緻;如舌體正常為血中有熱,每屬實邪;若體瘦癟,乃舌體組織中之津液傷損則粘膜萎縮,屬津虧熱浮。
绛舌:色呈殷紅,亦系紅舌之機理,但病多屬實邪,為溫毒侵入血分之象。多為熱病之重者。
紫舌:是紅中帶青,色深而暗,乃上腔靜脈或門靜脈瘀血,靜脈血流凝阻,回流不暢,為缺氧之象,每導緻靜脈血未作氧化,又回流所緻。血色素成分增高,溫熱病見之則屬熱毒攻心之實證,如慢性病之心血管疾患,或肝病晚期,舌紫則屬虛證。但實證之紫兼紅而色深;虛證之色常暗紫而不兼紅。
藍舌:藍是青之深重,亦靜脈回流不暢,屬久病趨敗情勢,或是急性食物中毒造成之心力衰竭等危候。
暗舌:較正常之舌色略暗,雖不如紫藍色之深,亦為舌上之毛細血管回流障礙之故,乃病久氣傷,無力流暢血行,主内傷病延久氣虛之象。
嫩紅舌:淺紅略帶紫色,乃玫瑰色之淺者,接近暗紅機制,許氏通過臨床大量觀察,确為素嗜飲酒所緻,酒能傷肝,肝傷門脈瘀阻失暢,故舌呈嫩紅。
淡白色:淡白無華,為氣血虧損所形成,故血難華色,但病情有輕重,氣血之虧耗亦有差别,若舌體如常有舌苔者,病輕;舌瘦無苔而枯萎者則屬重笃之危候。
瘀斑舌:正常舌色,在舌面或兩側呈有紫斑之點或條塊狀者名為瘀斑。乃部分色素沉着,為全身瘀血疾病之外現。
三、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出現的垢膩物質,猶雨後屋瓦上所生之青苔,因以得名。實際則是舌面上之絲狀乳頭因病理所引起變異,造成增生或變形的結果。
舌是一個味覺器官,然又不單獨負責味覺,其主要功能則在牙齒咀嚼食物時也起到攪拌和幫助咽下作用,因此它的結構就需要舌面粘膜不能光滑,而生出乳頭,這樣才能帶動食物不停地攪拌;故此類乳頭既纖小如系,且向後傾斜,以利于順利下咽;如果乳頭過粗或過大,則食物反而被其澀住,下咽就困難了;又由于絲狀乳頭所負的責任僅這些,不必辨别味覺,所以每個乳頭中間,也就是一般的感覺神經,正是這樣構造在絲狀乳頭上皮之不斷生長,細菌及食物碎屑殘渣就容易積留,雖經舌之自潔作用,包括咀嚼、談話、唾液分泌等動作,能使其有所脫落。
但是總有一部分留存于舌面,這就是正常時之極薄白苔。人體有時以疾病關系,對舌的粘膜以不能正常營養,造成血液的充聚或缺少,津液的充斥或枯竭等等緻使乳頭堅豎或萎縮則苔的改變就立刻形成,雖說正常舌象是淡紅濕潤,罩極薄白苔,可是在細微的察視下,往往也能認識出病變的迹象,從而得出防病和認病的根據。
(1)白苔
除薄白苔為無病常态外,其白厚者主要是絲狀乳頭的角質突起,增多緻密所緻。
其乳頭間隙則積留較多之苔垢,故不能見到舌面,又以其病變不同,而分為白膩、積粉、腐渣三種。
白膩苔:苔白濕有膩象,如漿糊狀,無論厚薄,被于舌面,不易見到舌質,乃積濕之象,或屬脾胃力弱,水濕不化;或為濕久成痰,蘊積不去;有時外感風寒苔亦色白,乃寒邪傷及胃陽、消化紊亂亦可見此苔。
積粉苔:苔亦白厚,而有水濕之間隙,乃脾胃寒濕之極,為氣不化水之象。
腐渣苔:苔雖白厚,浮于舌面,似積粉,如顆粒,而無水濕,屬胃中食濕積滞,為邪氣所蒸騰,拭之即去。故此種白苔,舌質多偏紅,乃邪雖盛,正氣亦強之勢。
(2)黃苔
亦與白苔之成因有相似之處,同屬絲狀乳頭增生而緻密所緻,其異點則為舌面粘膜上皮表層有彌漫性過度角化,乳頭上角質突起增粗肥大,在上皮角化層内,可有炎性細胞之浸潤,上皮下之結締組織内有圓形細胞浸潤及血管擴張。
故苔之變黃顯系有炎性病理之蒸熏所緻。況舌苔呈黃多半伴有脾胃積濕蘊熱,紊亂及消化的病理,腸胃向上熏蒸,則舌上之苔變黃亦所必見。
尤以發熱病和濕溫病的熱盛,黃苔更為易成。因此苔之成黃為熱邪所蒸無疑。
由于濕熱之邪在不同疾病之中,有輕有重,則又可分為薄黃而濕,薄黃而幹,黃厚而濕,黃厚而幹,黃厚而膩五種。
薄黃而濕:屬胃濕蘊阻,積久化熱之象。一般舌質不變,乃邪輕,胃尚無傷,或為風邪入裡化熱,與胃濕搏結而成。
薄黃而幹:為熱勝于濕,漸傷胃津之象。
黃厚而濕:黃厚苔上罩有水漬之濕,為脾胃久蘊濕積,已形化熱。
黃厚而幹:熱盛津傷,必屬病久惡化,若繼續發展則乳頭之角化,必越變越硬而豎起,成為芒刺。
黃厚而膩:為積濕蘊熱,濕熱并盛,且久延不已之象,故厚膩埋沒舌面。乃濕痰壅阻有形,雖有化熱趨勢,終熱不敵濕,是以熱與濕同等。總屬濕熱蘊聚于脾胃之象。
(3)褐苔
較黃苔深而帶黑,常與吸煙和食物染色相混淆,然真正褐苔多為黃苔老化而來。
黃膩厚苔繼續發展,就必漸漸變為褐膩;黃厚幹苔發展則變為幹褐;由于厚苔,舌中心尤厚,因此褐色多先見于中心部。
(4)黑苔
苔黑為腎髒受病,若高熱蒸耗,熱發過久,津液枯涸,非惟舌苔變黑,而且口咽幹燥,神昏谵語,焦躁甚時即如芒刺,近代稱之為黑毛苔,必是久病發展,由黃變褐,變灰再變黑,其病理同屬絲狀乳頭增長所緻。機體因有長期高熱,其炎性病理作用于舌者,亦必較黃苔或褐苔為甚,而乳頭之角化程度,更必突出。故幹黑苔轉成芒刺之機會多。
因此這種黑苔形成,無疑是炎性病竈所引起。許氏從實踐中認識到,高熱傷津,終必涸及腎中陰津,因而有高熱灼津,腎色外現的說法,其理則仍與炎性發展津液涸竭,舌粘膜失其潤澤所緻之增生角化是一緻的。
至于病未發熱,舌質如常,舌苔突然黑膩如漆,治之即去,屬于寒濕困阻腎陽,與近代認為是黴菌所形成者相吻合,尚有薄黑薄灰的病理亦相同,應知灰為黑之漸,此種苔多不與重證并見,有時竟無症狀,這一點是許氏臨床經驗之談。
舌的分部根據以上許氏所談之舌形、舌色、舌苔各種病理變異情況,雖可說明舌診之理論,但是臨床實際應用時,不是僅此幾種單純的認識就可以起到用舌診病的作用。
許氏認為,恰恰是中醫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舌面部分變化與内在髒腑某種特定病理有關聯,他通過長期驗證,總結出一整套規律,主要是以舌之色質和苔之有無來區分。
舌尖:屬心,浮火上炎則舌尖紅,每見于失眠、煩躁、口幹、納呆等病;心陰虧損則舌尖光淨無苔。
舌前:屬肺,在舌前端1/3部位光而無苔,乃肺虛氣陰并虧之象,久咳無痰,或痰少,短氣息促,二便欠爽等形證。
舌中:屬脾胃,苔膩厚是脾胃濕積中阻,或痰濁内蘊;幹厚黃褐灰黑,則又為積久化熱之象;若中心光而無苔為脾胃陰津虧損,潰瘍病多見之。
舌根:屬腎,胖脹有紅球隆起,多為扁桃體發炎,為腎陰不足之象;若有厚膩之白苔覆蓋,則為腎氣不足,久為濕濁蘊聚不去情況,俱屬久病脾肺不複所衍成。
舌兩側:屬肝膽,舌尖紅與兩側相連,為肝膽之火上炎;兩側有瘀斑,則為肝氣滞郁,全身有瘀血情況 。
據《内經》記載,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髒腑的病理變化,在臨床上有一定參考意義。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變;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腎;舌兩側候肝膽。
《傷寒指掌 · 察舌辯證法》還有“舌尖屬上脘,舌中屬中脘,舌根屬下脘”的說法。
舌色篇
1、正常舌
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适中,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簡稱“淡紅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絡脈僅隐隐可見,呈紫紅色線狀,絕不粗脹。大多為單枝幹,絡脈直徑最粗不超過2.7mm,長度大多不超過舌尖與舌下肉阜連線的3/5。
2、淡白舌
淡白舌多見于陽虛寒盛、氣虛血少之證。本圖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潤,提示氣血兩虛。
3、枯白舌
舌色及龈、唇皆無血色,稱為“枯白”。本圖舌色枯白,舌幹皺縮,無力伸出,是舌無神氣的表現。提示精氣衰敗,病情危重。
4、紅舌
紅舌見于外感熱盛或陰虛火旺之證。本圖舌色較紅,舌苔薄黃,舌質紋理粗糙,提示氣分熱盛。
5、舌尖紅
舌尖紅多見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熱之證。本圖舌尖紅赤起刺,其餘部位淡紅而潤。提示上焦熱盛。
6、紅绛舌(1)
舌色深紅,稱為“绛舌”,為熱盛之象。在外感病為邪熱入營的标志;在内傷雜病陰虛火旺重症亦較多見。本圖舌色深紅偏暗,舌面有葉脈狀淺裂紋,苔少。提示熱盛、氣血壅滞,正氣已傷。
7、紅绛舌(2)
本圖攝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紅绛,舌幹無苔,舌面上有淺裂紋。提示内熱熾盛,胃陰枯涸,胃氣大傷。
8、紅绛舌(3)
舌色紅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較多紅點(即菌狀乳狀充血),提示邪熱熾盛,氣陰兩傷。
9、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氣血運行不暢所緻。本圖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肺氣腫、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膩。提示痰飲内停、肺腎氣虛,血行瘀滞。
10、淡紫舌
淡紫舌多見于陽虛陰盛之證。本圖患者為肺原性心髒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濕潤。提示陽氣不足,血行不暢。
11、淡紫淤堵舌
本圖患者月經不調(痛經),舌色淡紫,舌上有較多紫色瘀點,舌苔薄白而潤。提示陽氣不足,寒凝血瘀。
12、紫紅舌
本圖患素體陰虛,舌紅少苔,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色紫而偏紅,伴有發熱、喘咳。提示邪熱内盛,氣血壅滞不暢。
13、绛紫舌
舌色紅绛而紫,舌尖起刺,提示痰熱壅滞。
14、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點,均為血瘀之征。本圖見舌邊和舌旁有形态不規則瘀斑,是肝經血瘀的征象。
舌苔篇
正常舌苔是由胃氣、胃陰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病理性舌苔則是胃氣挾邪氣上蒸而成。《圖譜》以苔色為綱,結合苔質變化,介紹各類常見的舌苔變化。
1、薄白潤苔
本圖為正常舌苔。苔質滋潤,幹濕舌中,透過舌苔能見到淡紅舌質,稱為“薄白潤苔”。提示胃氣旺盛,津液充盈。
2、薄白滑苔
舌苔上水濕過多,扪之濕而滑利,甚則伸舌涎液欲滴,稱為“滑苔”,多為水濕、痰飲内停。本圖舌面過于濕潤,舌苔薄白,根略厚,舌體胖嫩,舌邊齒痕。提示陽虛不運,水濕内停。
3、白膩苔
膩苔的特征是:苔質顆粒細膩緻密,緊貼于舌面,刮之不脫,多因濕濁、痰飲、食滞所緻。
4、白滑膩苔
本圖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舌苔白膩,舌上水濕過多,舌色淡紫,舌尖部有瘀點。提示陽氣不足,痰飲停積。
5、白粘膩苔
膩苔上複蓋一層垢濁滑膩的粘涎,稱為“粘膩苔”。提示濕濁之邪較盛,脾胃陽氣被遏。
6、白厚膩苔
本圖患者為肝硬化腹水,舌色淡紫,舌苔白膩,中部較厚,提示體内陽虛陰盛,水濕停聚,血行凝滞不暢。
7、白厚松苔
舌苔由膩逐漸變松,顆粒變粗,浮堆于舌面,刮之能去,提示陽氣來複,漸化寒濕陰邪。
8、白膩苔化燥
本圖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原為白厚膩苔,現舌上大部分白膩苔化燥,苔質幹裂,舌中有一塊苔剝落,邊緣白苔尚未化燥。提示痰飲郁而化熱,胃氣、津液漸傷。
9、黃膩苔化燥
本圖為黃膩苔滿布舌面,舌苔的中前部膩苔正逐漸化燥,提示内熱熾盛,濕邪化燥。
10、薄黃苔
本圖患者為呼吸道感染發熱。舌質稍紅,舌苔薄黃,提示表邪入裡,氣分熱盛。
11、黃膩苔(1)
黃膩苔多見于濕熱、痰熱、食滞化熱、暑溫、濕溫、腑氣不利等。本圖患者為流行性感冒後,舌苔淡黃厚膩,胸悶納呆,提示濕熱中阻,脾失健運。
12、黃膩苔(2)
本圖患者膽道感染,舌苔黃膩,提示肝膽有濕熱蘊結。
13、黃膩苔(3)
本圖患者為肝癌,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舌尖紅點,提示濕邪與郁熱交阻。
14、黃粘膩苔
本圖患者為腸梗阻,舌苔黃膩,舌面上還罩着一層黃色粘涎。是因腑氣不通,濕濁之邪上泛于舌所緻。
15、黃滑苔
黃苔亦可見于寒濕證,其特征是苔黃而濕潤多津,舌質胖嫩,舌色多淡白,或兼見舌邊齒痕。提示陽虛,痰飲或寒濕内停。
16、黃燥苔(1)
本圖患者為肺部感染,舌苔由白轉黃(舌邊尚有白膩苔殘餘),苔質幹裂,舌紅不鮮。提示疾病由寒濕化熱、化燥,津液已傷。
17、黃燥苔(2)
舌面十分幹燥,舌苔黃厚幹裂,顆粒粗糙,舌前部有裂紋。提示邪熱熾盛,津液耗傷。
18、黃瓣苔
舌苔燥裂成瓣,色焦黃,舌質紅,有淺裂紋,是熱盛傷津之征。本圖舌上尚有白膩苔,表明原來的病邪為痰飲、濕濁等陰邪。
19、灰白膩苔
舌苔由白膩轉為灰苔,多見于陽虛寒濕、痰飲等陰邪蘊結中焦,日久不化的病證。
20、灰黃膩苔
本圖患者為肺心病,舌苔灰黃膩,舌色紫暗。提示濕濁痰飲化熱,氣血運行不暢。
21、垢膩灰苔
舌苔膩而膠結垢濁,苔色灰黃,舌面上似有一層骯髒物質,稱為“垢膩苔”。提示濕濁之邪較盛。
22、黑膩苔
本圖患者為大葉肺炎,舌苔由白膩轉為黑膩,苔質不幹,舌質紅绛,舌尖有點刺。提示濕濁之邪入裡化火,内熱熾盛,呈寒包火之勢。
23、焦黑苔
本圖患者為膽道感染,舌紅而幹,舌中根部苔黑而燥裂,舌兩邊尚有少許白膩苔。提示邪熱亢盛,濕濁化燥傷津。
24、黑燥苔
本圖攝于一胃癌患者臨終前二天,舌苔黑而燥裂,根部黑苔長如黑毛,舌體卷縮,舌質枯白無華。提示陰液耗竭,内熱極盛。
25、剝苔
舌苔剝落處,舌面光滑無苔,稱為“剝苔”。提示胃陰、胃氣已虛,或氣血不足,不通續生新苔。
26、膩苔中剝(1)
本圖患者為肺原性心髒病、心力衰竭,原為白膩苔,現舌中與舌前已部分剝落,舌兩旁仍有黃白膩苔,舌色青紫,提示痰熱交阻,氣血不暢,胃氣已虛。
27、膩苔中剝(2)
舌苔白厚膩,又見剝苔,提示痰濕未化,胃氣已傷,病屬虛實夾雜。
28、類剝苔
本圖患者為胃潰瘍,舌苔多處剝落,剝落處舌面仍有新生乳頭,稱為“類剝苔”。提示氣陰不足,舌苔複生較慢。
29、地圖舌
地圖舌是剝苔的一種,因剝落呈地圖樣,形态不規則,邊緣稍凸起,部位時時轉移而得名,亦是胃氣、胃陰不足所緻。多見于體質過敏者。本圖是經過治療後,剝苔處又長出新苔。
30、鏡面苔
舌粘膩乳頭萎縮,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滑如鏡,稱為“鏡面舌”提示胃氣、胃陰枯涸。多見于熱病傷陰後期,内傷陰虛、氣血兩虛等證。本為紅绛鏡面舌,由熱盛陰液枯涸所緻。
31、無根苔(1)
舌苔浮于舌面,刮之即去,其下不能續生新苔,是由胃氣、胃陰大傷,舌苔失養所緻。本圖患者為肝癌晚期,舌質紅绛,舌面起刺,舌苔黃濁,不刮自脫。提示内熱熾盛,胃陰大傷。
32、無根苔(2)
本圖是經揩舌後的舌象。舌中已有大部分顆粒狀黃苔被揩去,舌面上無新苔複生,提示胃氣、胃陰已傷,病情較重。
33、薄白苔和黃厚膩苔
(薄白苔)
(黃厚膩苔)
舌象的動态變化,對于判斷疾病的進退和轉歸具有重要意義。兩圖是同一患者在不同時間的舌象。疾病初起時舌苔薄白,數日後,邪漸入裡化熱,舌苔亦變為黃厚膩。
34、黃厚粘膩苔與薄白苔
(黃厚膩苔)
(薄白苔)
黃厚粘膩苔為藥物過敏,初起舌苔黃厚粘膩,經化濕治療後黃膩苔已大部分退去(見薄白苔),提示濕濁已化。
舌部病變
1、舌糜(1)
(舌面)
(舌下)
本圖患者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舌光紅偏紫,繼則舌面和舌下出現白色糜點,有的融合成片,並蔓延到口腔其它部位,揩之即去,旋即複生。
亦有稱“糜苔”、“黴腐苔”,提示氣陰兩傷,穢濁之邪泛濫。多見于久病正虛、胃氣衰敗的重病患者。長期使用抗菌素、激素等藥物,亦可發生。
2、舌糜(2)
本圖患者為肺原性心髒病、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因久病正傷,舌前半苔已剝落,舌面上出現白色凝乳樣物。預後較差。
3、舌瘡
舌上生出一個或多個表淺的黃白色潰瘍,周圍充血,有疼痛感,稱為“舌瘡”。本病時發時愈,多由陰虛火旺、心火、胃熱亢盛、氣虛、陽虛等原因所緻。勞累後每易誘發。
4、重舌
舌下血絡腫起,好像又生一個小舌,與舌體重疊,稱為重舌。多因心火上炎或外邪引動心火所緻。
5、舌菌(舌癌)
舌邊生出菌狀惡肉,表面潰爛伴疼痛感,流出涎液極臭。是由心脾郁火、氣結所緻,屬于舌部惡性病變。
6、舌菌(舌乳頭狀瘤)
舌上生出一個黃豆大贅生物,無疼痛感,長期不潰爛,生長極慢,預後較好。
7、舌血管瘤
本圖為先天性舌血管瘤。舌上有一腫塊,色微紫,無不知感。是由舌部血絡郁閉所緻,無辨證意義,應與青紫腫脹舌作鑒别。
8、舌爛(舌癌)
本症好發于舌邊緣中後部,初起舌邊有一小潰瘍,日漸增大,疼痛妨礙飲食,如潰爛及血脈,可引起大出血。
9、舌衄
舌上出血稱為“舌衄”。可由心經蘊熱、脾腎虛火上炎等原因引起。一般由實火所緻者舌出血量多,常伴有舌體腫痛;由虛火所緻者,則多見舌上滲血,而舌體不腫。亦可由氣不攝血所緻。
欲識來君百病源,舌部氣色仔細觀。
五部五色主五髒,表裡虛實全昭然。
若問舌診有何難,五色動态是關鍵。
舌部多人重疊影,多重層次要分清。
舌為心竅主脾胃,腦腎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氣存,縱然有病亦無礙。
有根之苔從舌生,緊貼舌面鋪均勻。
無根之苔厚一片,四圍淨潔如塗面。
苔之五色分表裡,苔之厚薄曉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積苔厚内多實。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虛邪化陰有餘。
膩而粘舌刮不脫,痰濕居中陰陽遏。
腐苔如黴或如膿,胃氣敗壞内有癰。
表症薄白膩屬痰,用藥審慎防變幻。
由白而黃正勝邪,白黃灰黑漸加重。
舌苔驟退不漸化,邪氣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變黃黑。
白苔表濕并虛寒,苔白而滑感風寒。
舌紅苔白風瘟起,白苔轉黃邪傳裡。
白苔降底濕熱伏,白苔粘膩主痰濕。
虛症苔白多明淨,舌嫰苔滑為陽虛。
苔黃主病屬裡熱,微黃不糙初傳裡。
黃而幹糙裡已熱,舌苔驟黃陽明實。
黑生芒刺或發裂,熱深腑實陰液傷。
黃而滑膩痰濕熱,黃而舌嫩為脾虛。
津潤而冷為有濕,邊尖齒印亦痰濕。
灰苔主病陰陽辯,由黃轉灰熱傳裡。
苔灰薄滑三陰結,苔灰黑滑主痰飲。
灰黑漸來裡熱深,黑而糙裂熱極盛。
平素痰飲苔灰黑,舌面潤滑無險症。
淡紅明潤氣血充,幹枯無血氣将絕。
心火炎上尖赤色,紅在兩邊熱肝膽。
頭痛失眠舌尖紅,内熱深重深紅赤。
舌心幹紅陰液劫,鏡面舌則多主兇。
舌紅而绛熱傳裡,舌绛鮮明心胞熱。
幹枯而萎腎涸竭,兼見嗌幹命将傾。
绛紅少苔或舌裂,陰精将竭命難全。
绛而粘膩濕挾痰,芳香化濁神功見。
紫舌主病分陰陽,舌紫苔黃内積熱。
青紫浮滑中三陰,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傷寒,紫舌腫大酒毒患。
光藍無苔元氣敗,沖心危難命難全。
舌藍苔粉穢濁瘟,黃膩苔濁濕瘟熱。
黑主熱重有陰陽,嫩滑而潤寒極殃。
粗澀幹焦極熱盛,堅斂蒼老熱壅結。
浮腫虛寒亦痰濕,嬌嫩齒印病屬虛。
紋在舌質如碎瓷,血熱陰虛多見此。
光剌陰傷病情重,無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黃黑,不論先後均化燥。
舌體腫大痰熱飲,瘦癟諸虛證更急。
痿降陰虧動無力,舌見淡紅氣血虛。
舌體強硬風火痰,舌強癱瘓入心脾。
赤腫而硬苔灰濁,無力顫動氣血弱。
伸舌不便病有三,燥寒痰涎病經脈。
舌強語蹇風痰粘,舌歪一側中經絡。
吐惡舐舌心脾熱,小兒驚風亦常見。
光紅無苔病已深,舌卷卵縮命傾刻。
熟讀舌診七決歌,再世華佗神話傳。
下一篇
陳氏祖傳效驗方14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