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原理源于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提出的一個哲學觀點: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或删除。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對别人已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都去做,這樣發展的結果隻能産生細小的叠代發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說一層層撥開事物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這是“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特斯拉汽車CEO)眼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維模型”——回溯事物的本質,重新思考怎麼做。
如何運用第一性原理第一,以最本質最基礎的無法改變的條件作為出發點。
如果不是從事物最基本的條件出發,那麼拆分出的要素很可能發揮不了作用。同樣是為了解決電動車锂電池組成本過高的問題,如果馬斯克把作為出發點的基礎條件放在供應商身上,試圖說服供應商降價,不僅可能吃閉門羹,甚至可能讓雙方的關系緊張。更可行的思路是解決電池的原料問題,因為電池的原材料是相對固定的,這才是最基礎的出發點。
第二,推演過程需要有嚴密的邏輯關系,盡量少引入估計。
之所以說運用第一性原理會消耗更高的認知能量,正是因為整個推演分析的過程必須保證合理可靠,否則就可能失之毫厘,謬以千裡。整個過程就變成了做無用功。當然,這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和思維訓練作為支撐。
第三,不可随意參照同類方案或現有經驗,尊重客觀推演結果。
要做好“找準出發點”和“保證邏輯關系”這兩點,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保持“空杯心态”,在推演分析時屏蔽現有的、已知的各種因素的幹擾。沒有了參照,有時可能會産生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果出發點和邏輯關系都沒有問題,那麼就應該尊重客觀推演的結果,也許這就是一個蘊含着巨大價值的天才想法。
第一性原理思考舉例1.鍵盤鼠标是我們的真實需求嗎?
我們使用鍵盤鼠标的本質目的是什麼——向電腦輸入指令和信息。為啥要用鍵盤鼠标,因為技術限制,我們隻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向電腦輸入指令和信息。但是,如果我們的大腦能夠直接與電腦交互,那我們就不需要鍵盤鼠标了。可是我們長時間以來習慣了用鍵盤和鼠标,所以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電腦就應該長成那樣,有屏幕,有鍵盤,有鼠标,或者觸摸屏。大部分人固化了這個認知,但伊隆·馬斯克卻用批判性思維和懷疑的精神拷問這個認知,于是有了他的另一個項目——neuralink(腦機融合)
2.“便利的獲取内容”更重要
20世紀80年代,互聯網誕生早期,多數互聯網企業都傾力于為網民提供各種網站内容,80後應該有印象,我們一上網就登錄搜狐、新浪之類的門戶網站。
但遠比門戶時代更早的十多年前,就有兩個年輕人認為:比起内容本身,如何讓用戶“便利的獲取内容”更重要,這将産生萬億美元級的市場潛力。那個年代,網民總量少、互聯網上内容稀少、許多服務還是付費,如果這兩個年輕人對外宣揚這種想法,公衆隻會嗤之以鼻,沒人會認為他們高瞻遠矚。
但曆史證明,少數人的觀點多半是對的。這兩個年輕人是布林和佩奇,Google創始人。他們對互聯網産業的核心洞察:“便利、免費”貫穿了Google從創立到強盛的整個曆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