锴哥的世界
很多時候,我們總想每天做更多的事情,但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那該怎麼辦呢?
于是,我們去看各種各樣的文章,學習各種時間管理方法,然而,忙碌一段時間後,才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踏步,除了每天被各種煩雜事情纏身外,什麼都沒有改變。
為什麼呢?付出了這麼多,努力了這麼久,一點收獲都沒有,真是特别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付出與收獲并不是對等關系的,付出越多并不意味能得到的就越多。如果不在一個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即便再努力,也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
學習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如果隻是簡單的列清單、使用日程表、番茄鐘等,除了讓自己獲得表面上的一絲“自我控制感”外,對工作和學習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換句話說,這些做法并不會讓你更高效。
01.高效時間管理,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
學習時間管理的方法,大多數人的初衷是希望更高效地利用時間,擺脫低效毫無意義的忙碌。
但是,如果隻是在每天開始工作前簡單的列出事項清單,并且為了專注,嚴格要求自己按照番茄工作法工作。
這樣的做法最終并不會讓你更高效,也不會讓你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這是因為,高效的時間管理,并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
因為,時間是管理不了的,一天隻有24小時,我們不可能讓它變成48小時。所以真正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工作任務、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換句話說,與其想方設法擠出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倒不如想想哪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做的,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在有限的時間内投入我們最大的精力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所得到的回報将是巨大的。這才會讓自己更高效,也會更從容面對任何事情。
正如劉潤老師曾說過“時間管理有一個秘訣,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從17分鐘裡省出17秒,而是這17分鐘值不值得做,以及如何用17分鐘省出17個小時。”
02.學會利用“杠杆原理”,實現高效時間管理!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一句家喻戶曉的話:“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
事實上,阿基米德能這麼狂地說出這句話,并不是他瘋了,而是有着嚴格的科學依據的。這背後的原理就是我們初高中時所學習的“杠杆原理”。
這一原理也被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撬動地上的大石頭、剪刀、鑷子、吊車等背後都有這一原理的影子。
杠杆原理同樣适用于時間管理上。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時間管理,重要的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自己,最重要的是這17分鐘值不值得做,以及如何用17分鐘省出17小時。”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而非容易的事情。因為真正重要的事情能夠以極少數撬動絕大多數,即做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對整體的影響是可以占到80%以上的,所産生的結果遠非十件小事可比。
所以,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首先要學會斷舍離。
斷舍離,意味着我們要認真思考,在一堆雜事中分辨出那些才是對結果有巨大影響的關鍵事項,哪些是收效甚微的,然後選擇真正值得做的去投入我們最大的精力去完成。
其次,在選出值得做的事情後,還需要分出優先級,因為在一堆任務中,總存在哪些是既重要又緊急的,這些事情應優先做,将哪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留待後面做;然後将哪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舍棄或交給别人做(注:這也就是“四象限”工作法)。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17分鐘裡省出17個小時,面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才能從容不迫。
最後,也不要忘記進行個人的精力管理。
科學上看,人類就是一個能量體,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靜息、運動、思考等都需要耗費一定的能量。相信很多人在辛苦工作一天後會有一種體力上和精神上的“虛脫感”,這是由于工作消耗過多能量、透支了體力所導緻的。
換言之,我們進行越複雜的思考,或者做越難的工作,我們就會越容易感覺疲勞。
這意味着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高效的時間管理,與精力管理有着密切的關系。
其中“番茄鐘”工作法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方法,即工作25分鐘,休息10分鐘,然後再工作,再休息,一直循環,直到完成當天的工作(當然,具體工作時間要看個人,也可以工作1小時,休息10分鐘)。
小結:
真正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是管理時間本身,而是管理自己,其中主要包括:
(1)要學會斷舍離:最真正重要的事情,而非簡單容易的事情。
(2)做事情要有優先級,才能做到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3)需要進行精力管理,才能保持每天動力滿滿的,以充沛的精力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