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劉臣彬】五髒六腑辨證用藥(二)肝與膽

3天前

一、 肝郁氣滞(肝氣不舒)

包括神經官能症,慢性肝炎、膽囊炎、小葉乳腺增生,月經前後不定期,膽結石等。
主症:常見兩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胸脅乳房小腹脹痛。伴随嘔逆吐酸、食欲不振、腹痛腹瀉、周身竄痛,咽中有物梗塞、癥瘕積聚(癥瘕都是堅硬不移的腫塊,常見肝脾腫大、腸痙攣;瘕聚,都聚散無常)、月經不調等。苔白,脈弦。尤其左關弦。
病機:情志不舒,惱怒傷肝,引起肝氣郁結,性失調達,故出現兩脅脹痛、竄痛,胸悶不舒,且疼痛長随情緒變化而增減。肝氣上竄于咽喉,與痰互結,則咽中似物梗塞。肝氣橫逆,克脾土,侵犯脾胃,胃失和降,則脘痛、嘔逆吐酸,食欲不振;脾氣失和則腹痛腹瀉。“氣行則血行,氣滞血亦滞”,肝氣郁結産生氣滞血瘀,則脅部刺痛不移,,逐漸産生癥瘕積聚。肝脈與沖脈相連,沖脈主月經,故肝郁氣滞能引起月經不調。
治法:疏肝理氣
藥物:
疏肝: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脅痛重加元胡、川楝子。肝氣犯胃用木香、佛手。
随症加減:嘔逆用懸覆代赭湯;吐酸用黃連、吳茱萸、烏賊骨;腹脹重加厚樸、枳實、枳殼;腹瀉加蒼術、白術、茯苓、诃子;肝脾腫大加桃仁、紅花、丹參,重者加三棱、莪術、鼈甲、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八月劄。
方藥舉例:男用柴胡舒肝丸、女用逍遙散加減。梅核氣用半夏厚樸湯,或者四七湯。

二、 肝經實火
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症、上消化道出血、膽石症、鼻衄、急性結膜炎。
主症:頭痛眩暈、耳鳴耳聾,急躁易怒,面紅目赤,脅肋灼痛,甚至吐血衄血。兼見尿黃赤,口苦便幹,苔黃,脈弦數。
病機:肝火上攻于頭,則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膽經布于耳,肝與膽相表裡,肝有病則膽受之,肝火循經上入于耳,則耳鳴耳聾,其特點為突然發作,鳴聲如潮。肝失疏洩,肝氣郁結化火,擾及兩脅則脅肋灼痛;肝火上炎灼傷絡脈,可驟然吐血衄血,舌質紅,苔黃,苔黃膩,脈弦數,為肝火旺盛之象。
治法:清肝瀉火

藥物:
1、 清肝藥:肝火上升于頭部輕者用桑葉、菊花。上升于目用草決明、青葙子、菊花、木賊、夏枯球。
2、 瀉肝火藥:肝火重者用龍膽草、栀子、黃芩、連翹。
3、 随症加藥:吐血衄血加仙鶴草、白茅根、丹皮、藕節、小薊。頭痛頭暈加龍骨、牡蛎。便秘加蘆荟、大黃。血壓高加鈎藤、菊花、夏枯草、槐角、草決明、青木香、桑寄生、杜仲炭、牛膝。
方藥舉例:一般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栀子、木通、生地、當歸、牛膝。

三、 陰虛肝旺
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眼科疾病。
主症:頭痛眩暈,煩躁易怒,顴紅,五心煩熱,舌紅,脈弦細數、或細數無力。或見耳鳴耳聾,麻木、震顫,眼幹,口燥咽幹,面部烘熱,腰酸腿軟,少寐多夢。
病機:肝陰不足,則肝陽上亢,腎陰不足,也導緻肝陽上亢。肝陽上亢,則頭痛頭暈、眩暈,煩躁易怒。陰虛生内熱,則顴紅、五心煩熱。腎開竅于耳,腎陰不能上充于耳,則耳鳴耳聾。肝陰不足,不能濡養筋脈,則肢體麻木、甚至震顫。口燥咽幹,面部烘熱,都是陰虛内熱虛火上炎之證。肝屬木,木生火,火屬心,心火内擾神明,則少寐多夢。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虛,則有腰膝酸軟。肝經實火與陰虛肝旺雖然都有頭暈頭痛、耳鳴耳聾,但前者常突然發病,來勢較急,症狀明顯;後者則逐漸産生,症狀較輕;前者有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滑數的實火現象;後者有顴紅、五心煩熱,脈象虛數無力、細數而軟。等虛火現象。
治法:滋陰、平肝、潛陽
藥物:
1、 滋肝陰:生地、玄參、天冬、麥冬、枸杞、山萸肉、何首烏、女貞子。
2、 補肝血:當歸、川芎、阿膠、地黃、白芍、雞血藤。
3、 平肝潛陽:平肝用天麻、鈎藤、僵蠶、菊花,潛陽用生龍骨、生牡蛎、生石決明、煅磁石、紫貝齒。
4、 随症加減:眼幹加菊花、草決明、枸杞;口燥咽幹加天花粉、石斛、麥冬;麻木震顫加鈎藤、僵蠶、雞血藤。
方藥舉例:一般用杞菊地黃湯加減。熟地、枸杞、茯苓、丹皮、澤瀉、菊花、鈎藤。

四、肝風内動
1、 熱動肝風(熱極生風)
見于高熱驚厥。
主症:高熱、抽搐、甚至神志昏迷。舌質紅,脈弦數。
病機:熱極生風,出現肢體抽搐,兩眼上翻。常見于嬰幼兒。熱擾心神,則神志昏迷。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治法:清熱熄風
藥物:
(1) 、熄風:輕者用鈎藤、僵蠶、地龍;重者用全蠍、蜈蚣,高熱不退并發抽搐者用羚羊角粉。
(2) 、清熱:清熱瀉火藥:生石膏、寒水石、知母、黃連、栀子。清熱解毒藥:金銀花、連翹、大青葉、闆藍根、青黛。
(3) 、随症加減:昏迷,加菖蒲、郁金。
方藥舉例:一般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知母、生地、玄參、栀子、連翹、鈎藤。重者用用羚羊鈎藤湯加蠍尾粉、鈎藤、生地、水牛角絲、玳瑁、菊花、羚羊角絲。
2、 陰虛陽亢、肝風内動
常見于腦溢血、高血壓腦病。
主症:素有頭痛、眩暈、麻木,突然昏厥,抽搐,或口眼歪斜,偏癱。舌質紅,脈弦細。病位較淺、病情輕者,隻出現口眼歪斜,語言不利,肢體麻木或偏癱。病位較深、病情重者,除以上症狀外,尚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中風時常伴随喉中痰鳴、舌苔滑膩。有的連續幾天不省人事,最後死亡。重者,脈象弦滑、促、代。
病機:素體陰虛,肝陽易亢,化火生風,風火交煽,挾痰上擾,蒙蔽清竅,則神志昏迷,流竄于經絡,則肢體麻木;風痰阻于脈絡,氣血流通不暢,則口眼歪斜,舌強不語或偏癱。舌質紅,脈弦細,或弦細數軟無力,均屬陰虛肝旺之象。一旦弦滑、促、代,則有危險。
治法:滋陰平肝、熄風開竅
方藥舉例:
一般用鎮肝熄風湯加減:生龜闆、生牡蛎、生赭石、生地、玄參、丹皮、懷牛膝、石菖蒲。
随症加減:眩暈加磁石、生石決明;痰多加半夏、膽南星;抽搐、痙攣加僵蠶、全蠍、地龍、羚羊角絲;昏迷加石菖蒲、郁金。後遺症期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五、 寒滞肝脈
睾丸、附睾疾患,疝氣。女子宮寒、産後風濕久病。
主症:少腹脹痛,睾丸墜脹,或陰囊回縮。少腹脹痛長牽引睾丸,墜脹劇痛,受寒則重,得熱則緩,或見畏寒肢冷。女小腹涼、痛、脹,牽引腰部,下肢冰冷,風吹則過,如穿透感,或下肢關節痛。或者長期胃痛、久病後心髒疾患,頭頂痛。女30—40歲見部分子宮、附件腫瘤患者(久病)。
病機:寒浸肝脈,寒從足起,久病入厥陰經,導緻寒者凝滞變化諸症,一派寒象,誤診紛纭。
治法:溫肝散寒、理氣補腎。
藥物:
1、 溫肝:以理氣為主用青皮、小茴香、烏藥。以散寒為主,五藥聯手,附子、肉桂、補骨脂、杜仲炭、吳茱萸。
2、 補腎用山芋、山藥、熟地,補五老虛損用玉竹、黃精、仙茅、巴戟肉、肉苁蓉。
3、 随症加藥:少腹或睾丸疼痛,重用川楝子、元胡。疝氣或附睾腫痛加橘核、荔枝核。
方藥舉例:教材用暖肝煎:當歸、小茴香、烏藥、肉桂、茯苓、荔枝核。常用右歸飲、金匮腎氣、吳茱萸湯加減。女用陳自明溫經湯合上藥。

六、 肝膽濕熱
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結石、膽和胰腺腫瘤出現感染。
主症:鞏膜皮膚發黃,色澤鮮明,脅痛較著,尿少黃赤,或見發熱口渴,惡心嘔吐,食少腹脹。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或者滑數,左關滑。
病機: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内生,濕郁化熱,蘊結于肝膽,緻使膽汁外溢,浸及肌膚,發生黃疸。濕熱犯胃,則惡心嘔吐,食少腹脹(肝功能不好)。熱邪灼傷津液,則發熱口渴,尿少而黃赤。濕熱蘊結,則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為肝膽熱盛之象。本證脅痛顯著,而脾經濕熱則消化道症狀嚴重。
治法:清熱利濕
1、 清熱:清熱利濕常用茵陳,清熱燥濕常用黃芩、栀子、黃連、黃柏。
2、 利濕: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滑石。
3、 随症加藥:惡心嘔吐加藿香、佩蘭、竹茹;脅痛加川楝子、元胡;腹脹加大腹皮;熱重加蒲公英、、雙花、連翹、闆藍根;濕重加蒼術、車前子;便秘加大黃,膽結石加金錢草、海金沙、雞内金、虎杖。
方藥舉例:一般用茵陳蒿湯加減:茵陳、栀子、大黃、茯苓、車前子、龍膽草、木通。結石用大柴胡湯加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