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公衆号《第一個5年》(吳光于)
我認為最高效的學習狀态隻有一種,凡是和這種狀态有偏差的狀态都是有待改進的,對這種狀态的清晰認知,能提升我們對自己學習方式好壞的敏銳度,提升我們學習的效率以及改善學習方式的自覺性。
高效學習的狀态确實是一種心流狀态,但我不準備用“心流”這樣的概念去描述這種狀态,因為這種描述不夠清晰,有很多東西說不清楚、不可把握,對我們的指導作用有限。
我用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這兩種狀态去描述最高效的學習狀态。
主動學習是自主決定注意力投向的學習方式,如:心裡面有一個問題或主題,然後帶着這個問題和主題去讀相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和相關領域的人交談等等,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比較偏向于主動學習。
被動學習是把注意力投向的自主權交給外在的媒介,如:随意找一些學習視頻、音頻、書籍來學習,我們國家更偏向于這種模式,學校發了一堆我們不知道講什麼的書籍,然後以書本内容為中心一本一本地學下去。
我認為最高效的學習狀态是“主動學習+被動學習”這兩個内核都高速運轉的狀态,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一方面高強度地讀了很多書,一方面有高強度地做了很多筆記,那基本可以判斷,此人正處于高速學習的軌道。
因為,這種狀态意味着,一方面他們進行了高強度的輸入,并且這麼高強度的輸入都能被很快消化了,并沒有在一本書上卡住,一方面他們進行了高強度的思考内化,他大量的筆記就是這種深度思考的具體表現。
這個過程就好像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某個學期突然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課本通讀了一遍,而且寫了整整30本的讀書筆記。
這種狀态和很多人一本接着一本讀武俠小說的狀态還不是一回事,讀武俠也會越讀越起勁,但讀武俠的人很少大量做筆記和長時間深度思考,他們在輸入的數量上是足夠的,但在思考的深度上是很可能是不夠的。
有了這把尺子,會突然發現孔夫子的教導确實是真知灼見,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一味看書,一味被動學習,注意力被外在的東西牽着走,而不拿出時間來思考,人就會不理解書中的内容,終究越學越迷茫而無所得。
一味靠自己思考,閉門造車,而不拿出時間來學習和踏踏實實專研,人就會因為限于自己的見識和經驗,終究也因為走不了太遠,精神倦怠且無所得。
孔夫子指出了兩種低效的學習狀态,但好像沒有點明最高效的學習狀态,我現在覺得最高效的學習狀态就是:
極緻的主動學習+極緻的被動學習
明白了這個道理有什麼用呢?
對我來說,作用之一就是,我會提醒自己,隻要自己還沒有達到那個三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狀态和成長速度,自己就不要嘚瑟,不要覺得自己好像挺懂學習方法的,不要覺得自己成長已經很快了。
更多幹貨原創,歡迎關注公衆号《第一個5年》
推薦閱讀:
李叫獸的學習方法:反饋訓練+改變
盧梭和李笑來的學習方法:概念
一個易被忽視的學習原則:建立從理性到感性的快捷鍵
框架性思考的5種通用模型
快速入門的方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