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大科技公司如何賺錢盈利
原作:龔蕾
據視覺資本研究,截至2017年5月11日,美國五家科技公司總市值超過2.9萬億美元,超過英國GDP,相當于法國GDP,美國1%公司或引領了美國股市。
(一)什麼是企業?
在市場中,有大大小小的企業,有各種各樣的企業,有不同領域的企業。什麼是企業呢?經濟學家科斯從交易費用的角度解釋企業起源,當企業組織交易費用小于用于市場組織交易的費用時,企業就出現了。斯密則強調了分工的好處,企業是用來協調分工。科斯認為,企業本質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企業與市場是兩種可以互相替代的資源配置方式,企業節約了市場交易費用或交易成本而産生的。
(二)美國1%公司或或引領美國股市。
去年至今,美國股市不斷創新高。盡管如此,過去20年美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減少近一半,從1997年6797家減少到約3485家,據美國麥奎爾最新一份研究,1998年美國股市數量達到峰值7562家,今天不到4000家。美國股市數量減少,然而,大公司市值卻不斷增長。
(三)美國五家科技公司市值與利潤。
美國股市上漲,美國上市科技公司市值也在增長,美國五家科技公司市值繼續增長。
1、截至2017年5月11日,蘋果公司市值8040億美元,5月18日市值為7899億美元。
2、截至2017年5月11日,谷歌母公司市值6510億美元。
3、截至2017年5月11日,微軟公司市值5360億美元,5月18日市值為5214億美元。
4、截至2017年5月11日,亞馬遜公司市值4550億美元,5月18日市值4489億美元。
5、截至2017年5月11日,臉譜公司市值4340億美元,5月18日市值4171億美元。
截至5月11日,蘋果、谷歌母公司、微軟、亞馬遜、臉譜,這五家公司總市值超過2.9億美元,而2018年年度财報總營收5550億美元。
2016年,蘋果公司淨營收2160億美元,谷歌母公司淨營收900億美元,微軟公司淨營收850億美元,亞馬遜淨營收1360億美元,臉譜淨營收280億美元。
2016年,蘋果公司淨利潤460億美元,谷歌母公司淨利潤190億美元,微軟淨利潤170億美元,亞馬遜淨利潤20億美元,臉譜淨利潤100億美元。
(四)美國五家科技公司如何賺了數十億美元呢?
經濟學知識告訴我們,企業為市場消費者提供産品或服務,産品從原材料進入企業,經過機器設備生産,勞動者創新制造,原材料變成半成品,再成為産成品,經過包裝與相關部門檢驗合格,包裝進入市場,商品流通環節中,當消費者購買了産品,企業實現了價值,産品變成商品,消費者用貨币購買商品,貨币流通,企業再次購買原材料持續經營。
從産品形态角度分析,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産品和服務,有型的産品與無形的服務,這兩者均是實體,服務也好,産品也好,或者包涵了服務的産品,這是企業創造新價值。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書中認為,企業的存在是為了節約,為了交易費用,從而通過自願交易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的社會組織。通俗地,企業為市場消費者提供産品或服務,消費者購買後實現價值,企業是為消費者服務。
那麼,美國這五家科技公司如何賺錢盈利呢?
第一,蘋果公司為市場消費者提供手機、平闆、電腦、提供軟件硬件服務,其它産品等。根據2016年蘋果公司财報,手機營收占總營收63%,平闆營收占總營收10%,電腦營收占總營收11%,服務營收占總營收11%,其它産品占總營收5%。即,63%收入來自手機,21%收入來自電腦平闆。
第二,谷歌公司有廣告業務、硬件、雲服、手機、語音服務等。根據2016年财報,廣告營收占總收入88%,谷歌母公司收入大部分來自廣告,而為了增加營收,谷歌公司不斷拓展新增長點,如投資無人駕駛汽車和數字支付系統服務等。
第三,亞馬遜公司90%收入來自産品與媒體服務,9%營收來自雲技術服務。
第四,微軟公司28%收入來自辦公軟件服務,22%收入來自服務器,11%收入來自遊戲,9%收入來自操作系統,7%收入來自廣告,5%收入來自筆記本。
第五,臉譜公司收入97%來自于廣告收入與活躍用戶增長。
(五)按照來源分類這五家公司收入。
按照來源分類,把這五家公司收入細分:
1、硬件收入36%。
2016年,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臉譜,這五家公司的硬件收入約占36%,産品包括手機、平闆、電腦、遊戲盒、其它硬件等。2016年總營收約1970億美元。
2、在線零售收入22%。
亞馬遜産在線零售,媒體服務等總營收約1222億美元,占五家公司總營收約22%。
3、廣告收入20%。
廣告收入約占五家科技公司總收入20%。
4、軟件收入6%。
例如,操作系統服務,辦公軟件服務等。
5、雲服務收入6%。
6、其它收入11%。
咨詢服務、語音智能、手機軟件服務等。
從五家公司2016年财報與細分産品營收,硬件、電子商務、廣告的營收約占76%。移動設備與雲服務增長較快,軟件為企業服務,或者服務于移動設備操作系統。
(六)小結。
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産品或服務,消費者購買産品或服務,企業創造新産品或服務實現了價值,從科技公司細分産品營收中,細心投資者或早已發現了商機與投資機遇。
(歡迎指導歡迎交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