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民醫講湯液經法第5講:大小瀉心湯

日期:10.9.11

講于大漢醫魂QQ群:123637863

赤腳民醫(404993129)20:01:45
各位同修,晚上好。今天與大家一起繼續學習湯液經法。

赤腳民醫(404993129)20:02:47
因為以前在講肝髒病方時已将基礎法則講完了。所以,以後的方子就不再細講了,隻講一下方證或主證就可以了。
小瀉心湯1
治心中卒急痛,脅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笃者方
龍膽草、栀子(打,各三兩)、戎鹽(如杏子大三枚,燒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少頃,得吐瘥。
這個小瀉心湯的結構,是二苦一鹹,二苦以瀉心,一鹹以補心,補少瀉多,是名瀉心湯。
主病者謂之君。此方以龍膽草為君。所主病,都是龍膽草證。栀子為之臣。戎鹽為使。無佐藥。
病在胸膈以上,有向上之勢,用吐法。
但是,并不是一概是凡在上者都用一個方子來吐。
經方裡面好就好就同一個吐法,也依見證不同,而用藥也不同。仍然以辯證施治為基本原則。

本方就體現出龍膽草證,才施用此方。
主要是胸膈間痰與熱互結所緻之病。
若是胸中有寒,痰飲結于胸膈,則用瓜蒂散吐之。
如果是風痰,則用金匮的黎蘆甘草湯。
黎蘆的量一般在10到15克,甘草用5至10克。這樣是比較安全的。
如果有兼證,則随證加減。所以湧吐劑,并不是一個瓜蒂散一吐了之,就包治一切應吐之病了。
黎蘆有毒,用之要小心。但是,也有服大量的。
張子和的儒門事親裡就有一則故事。

一個婦人自小的時候就患痫病。後來幾天就發作一次。
一年鬧饑荒,百姓大饑。
婦見有植物如蔥樣,采而蒸食之。大吐,三日。此後痫病不再作。
這次服食的量是不少的。以此舊案做為用此方時的參考。
大瀉心湯。就體現了随證加味的特點。大是廣大之義,并非隻是大小之義。廣大,就是推廣應用的意思。通過随證加減,可以治療更多的疾病。
大瀉心湯1
憹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脅背胸支滿迫急,無可奈者方
龍膽草、栀子(搗,各三兩)、苦參、升麻(各二兩)、豉(半升)、戎鹽(如杏子大三枚)。
上六味,服一升,當大吐,吐已必自瀉下,即瘥(一方無苦參,有通草二兩)。
心中懊惱,是豉證。所以加了豆豉。
這個加味隻是示例。其它皆仿此。
切不可把經方當做是一個固定的死公式。到處套用,不知變化。
經法才是根本的東西。經方是經法的運用。經法是規矩,經方是方圓。依規矩而成方圓。
臨床處方要依經法之規矩,則方圓自在其中了。
這裡順便說一下,為什麼我們講藥證,引用本草經的内容不多。
這是因為,經法經方裡面用藥,是藥之用。本草經是講藥之體。二者是體和用的關系。體有一本,用有萬殊。
先天為體,後天為用。以靜為體,以動為用。

照搬本草經來解釋經方,那樣隻能是把本來很具體的藥證解釋得更加抽象,更加虛玄了。
容易滑向神秘主義的泥潭。
大瀉心湯2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瘡,面赤如新妝,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黃連、黃芩、芍藥(各三兩)、幹姜(炮)、甘草(炙)、大黃(各一兩)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服。
小瀉心湯2
治胸腹支滿,心中跳動不安者方
黃連、黃芩、大黃(各三兩)
上三味,以麻沸湯三升,漬一食頃,絞去滓,頓服。
這兩張方子是瀉心包的。有的版本認為是瀉心的。前面的是瀉心包的。我們不去讨論這上問題。我們關注的是方證體系。關注的是經方組方的法則。
小瀉心(包)湯。胸腹支滿。這個支是古人的簡化字,就像我們今天習慣把筆劃多的字用一個簡單符号代替一樣。後來的一些學者們很認真地在這個字上去考證。那是學者們的事。
這個字,支,就是窒。滿,就是懑。所以,支滿,就是窒懑。
胸是黃連分區。脅是黃芩分區。胸與脅區窒懑,熱痞,是黃連黃芩合證。
心中跳動不安,就是傷寒論裡的“心中悸”,是黃連證。忙亂。
黃連證是,心中悸而心下痞,舌赤,舌上生瘡。等。不必俱見。

這裡省略了大黃證。
連芩二味苦,大黃味鹹。二苦以瀉心,一鹹以補心。所以名瀉心湯。
此方還主吐血鼻出血,下血。等因熱而作者。
在此條文中沒有出現。這個證應當知道。
這個書裡每一個方子所主證都往往很多,書上隻是示例性的指出一二。很多都省略了。所以,有人看不懂,光看有限的幾個證,當然有時費解了。
這個方子是浸服法。不是煎服。取其氣,因為在上焦嘛。
如果用于止血,服煎服法。大黃不要後下。
現在臨床上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有的醫生一開方子,順手就在大黃後面寫個“後下”。
經方的原方裡面,很多是大黃與他藥同煎的。其意不在攻下。大黃同煎,久煎,入血分,逐瘀血。如果後下,就順大腸跑了。達不到下瘀血的目的。
芩連之苦以堅腎,腎主收藏,所以,不僅出血證,可以收藏之。熱利證,大便臭穢下利者。亦可收藏之。
這時就不必用大黃了。這是變方。

芩連之苦寒,助腎以行冬令。冬天萬物收藏,天地以靜以甯。
所以,腹中有蟲鳴者。服之則鳴止。耳鳴者亦然。乃行夏令,萬物浮出而躁作,所為之聲。故以冬令收藏之。
大瀉心湯,這個加味法以前講過。就是補足幾味藥。姜芍芩黃甘。缺哪個補哪個。但這隻是形式。
所以,隻方補出了幹姜炙甘草芍藥。
主要是因為出現了這些證才補這些藥。不是憑空想像着補出的。更不是機械地套用某個五行生克公式補出的。

大瀉心湯,在小瀉心湯的基礎上,更明确了一些證候。
心中怔忡不安,黃連證。這個更比上面的重一些了。
口中苦,是黃芩證。與柴胡湯裡面的“口苦”一個意思。
舌上生瘡,前面說了,是黃連證。

面赤如新妝,這是大黃證。大黃證在這裡明确顯現出來了。
為防止用寒涼太過。用了炮姜甘草湯。這個也是止血的。主吐血下血衄血。
像柏葉湯中,都有這樣的作用。
芍藥證在這裡沒有明現。芍藥與幹姜有一個特定的化合作用。辛與酸化甘。
幹姜與甘草,辛甘化苦。苦以堅,行冬令。
所以,芍藥一味,雖無主證,但有其用。是無用之用。形成一個化合的鍊條。最後歸結到化苦瀉心上。
同時按後世醫說來講,也有防止苦燥傷陰之作用。
後世的理論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講了。
赤腳民醫(404993129)20:54:29
謝謝大家。晚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