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

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

黃連瀉心火;
黃芩瀉肺火;
芍藥瀉脾火;
柴胡瀉肝火;
知母瀉腎火;
柴胡、黃芩瀉三焦火;
木通瀉小腸火;
石膏瀉胃火;

黃柏瀉膀胱火。

中藥之專病專藥

《傷寒雜病論》黃芩用藥總結

黃芩首載于《本經》中品:“黃芩,味苦平,主諸熱,黃疸,腸澼,洩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别錄》補雲:“大寒,無毒,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陶弘景雲:“治奔豚,臍下熱痛。”《滇南本草》雲:“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本經》及後本草諸書所載諸證,皆為熱邪或濕熱之邪為患。黃芩寒能清熱,苦能燥濕。

黃芩是仲景常用之藥,經方中用黃芩組成的方劑達26首。主要取其清熱解毒,涼血安胎之功。

(一)用治少陽病:

少陽為膽火肆道,樞機不利之證。中景用黃芩與柴胡相須,共解少陽之熱。柴胡退熱,發之,散火之标也,黃芩退熱,苦寒折火。其代表方小柴胡湯。

其次,柴胡桂枝幹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加芒硝湯及大柴胡湯諸方均使用黃芩,亦均取其與柴胡相須,共瀉少陽膽熱之功。這些方劑,有的兼去陽明之裡實,如柴胡加芒硝湯與大柴胡湯;有的兼破結去飲,如柴胡桂枝幹姜湯;有的兼去痰熱鎮驚,如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有的兼解太陽之表,如柴胡桂枝湯。

(二)用于血證:

1.治療出血證。《金匮》雲:“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本方就是利用黃芩配合大黃黃連,苦寒清降,直折其熱,使火降則血自止。另外,金瘡出血經方亦應用黃芩,取其清涼之性,恢複陰血主靜之職,方如《金匮》中治療金瘡的王不留行散,即以黃芩配合芍藥清熱涼血而止血。對于陽虛不能攝血,導緻出血的證候,仲景也喜歡在溫陽攝血藥物的基礎上,反佐黃芩清熱涼血。黃土湯。在白術、附子等溫陽的基礎上,反佐黃芩,辛溫與苦寒并行不悖,相反相成。

2.治療淤血症。黃芩能清血分之熱,故對血熱而淤者,仲景喜用之,其一是治療癥痕瘧母證的鼈甲煎丸,其用黃芩配大黃清血中之熱,以去血熱凝結之痞塊;其二是治療千血勞的大黃䗪蟲丸,亦用黃芩配大黃清血中之熱,協助桃仁、水蛭、䗪蟲等,破血化淤。二方均取黃芩清血分之熱,熱結去則血易流。血流則癥瘕幹血自清。此外,小柴胡湯治“熱入血室”之證,亦有此意。

(三)用于髒腑熱證:

《本經》說黃芩“主諸熱”,仲景用其治療多用于髒腑的熱證。

1.治療腸熱下利證。大腸有熱,則逼迫津液及糟粕下奔而成下利之證。清其熱邪,即能堅陰止利。《傷寒論》中的葛根黃芩黃連湯即其代表。此方适用于表證誤下,熱邪内陷大腸而緻的腸熱下利證。方用黃芩與黃連相配,清熱堅陰止利。黃芩并能與葛根配合,加強葛根輕清熱解肌熱之功。

2.治療膽熱下利證。前邊所述的少陽熱證,其實也是膽熱證,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黃芩,《本經》雲主“腸澼,洩利”,故以之為主藥,配芍藥緩急止痛,甘草大棗調中和脾。黃芩配芍藥并能入血分,清除血中之熱,故後世用本方專治濕熱下利膿血的痢疾,被稱為治痢之祖方。若兼嘔吐者,是胃氣上逆而緻,加配半夏生姜和胃止嘔,即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3.治療肝熱證。用黃芩治肝熱者共計3方。其一是治療肝熱奔豚證的奔豚湯。此奔豚之證乃肝郁化熱,沖氣上沖而緻,故是方以善治奔豚的李根白皮為主,清熱降沖。配黃芩、葛根協助其清熱平肝。熱去肝平則沖氣自降。另外,清熱堅陰,故黃芩又能促進當歸、芍藥、川芎養血柔肝。其二是當歸散,适用于濕熱胎動不安證。肝血虛而熱生,脾不運而濕生,當歸散用黃芩,一方面配合白術化濕清熱;一方面配合當歸、芍藥、川芎養血清肝。肝脾調和,胎兒自安,後世因稱黃芩為安胎聖藥。其三是侯氏黑散,治療肝旺脾虛濕痰素盛,外風引動内風之證。其用黃芩意在配合菊花清肝之熱而熄風。

4.治療肺熱證。《滇南本草》說黃芩“上行瀉肺火”,此說首先來源于仲景的經方。經方用黃芩清瀉肺火的方劑有二個。一個是麻黃升麻湯,适用于肺中郁熱及脾虛下利的上熱下寒證。其用黃芩的目的就是配合石膏知母等,清瀉肺之郁熱。因為是郁熱,故又與麻黃升麻發越郁陽之藥相伍,正合“火郁則發之”之意。另一個是澤漆場,适用手肺中停飲,郁而化熱之咳喘參、生姜半夏等相配,共奏清熱逐水,通陽化飲之功

5.治療胃熱證。《本經》說黃芩“主諸熱”,《别錄》說能療“胃中熱”,說明黃芩清胃熱的功效甚佳,經方中用黃的清胃熱的方劑也最多,達6首。

其一是大黃黃連瀉心湯。本方适用于胃熱“心痞”之證。方用黃芩配黃連臣大黃,用沸水浸漬,濁藥輕投,清熱降火而無瀉下之弊。

其二是附子瀉心湯。其症為大黃黃連瀉心湯證兼陽虛衛氣不固汗出惡寒之證,方在黃芩黃連清熱洩痞基礎上,肝血虛而又加附子扶陽固表。三黃仍用麻沸湯浸漬,附子别煮取汁。說明黃芩與附子同用,寒熱異施,功效各奏,并行不悖,而無相制之弊。

其三是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運用于胃熱脾寒,上吐下利之證。其方用黃芩協黃連清胃熱,千姜與人參溫中健脾。此為寒熱分居上下,故稱上熱下寒證。

其四是半夏瀉心湯。此方亦适用于胃熱脾寒之證,但此寒熱未分居上下,而是交織在一起,故形成心下痞塞之證。因兼有胃熱,故見嘔吐之證,因兼有脾寒,故見腸鳴下利之證,後人稱此證為嘔利痞。本方亦使用黃芩配黃連清其胃熱。此外,芩連與半夏相配,辛開苦降,可使相互痞結之寒熱分離。人參甘草大棗補中益氣,可恢複中焦升降之功。

另外,還有生姜瀉心湯與甘草瀉心湯二方。生姜瀉心湯是半夏瀉心湯加生姜,幹姜之量,因生姜芳香辛散之力尤盛,芳香能醒脾開胃,散能散水化飲,故生姜瀉心湯亦适用于嘔利痞,但挾有宿永氣不化者;而甘草瀉心湯的藥味與半夏瀉心湯的藥味完相同,隻是重用甘草而已,故适用嘔利痞而以中虛為甚者。此二方使用黃芩的目的,與半夏瀉心湯完全相同。另外,由于此三方辛苦通降,能夠清熱化濕,黃芩黃藍又能解毒,故仲景借其治療濕熱之毒引起的狐惑病,這也是黃芩清熱燥濕解毒的具體體現和主治症候之一。

6.治療心火過亢證。黃芩用于清瀉心火,除前述适用于心火亢盛而緻吐血衄血的瀉心湯外,還有一方,适用于心火過亢,腎陰虧乏而緻的“心中煩,不得卧”之證,這就是黃連阿膠湯。是方用黃芩配黃連清心火而堅陰,因腎中真陰虧乏,故又配阿膠、芍藥、雞子黃添補真陰。這是清心滋腎,交通心腎的開山之方。

綜上所述,經方中用黃芩組成的方劑達26首。其治療的病證有:少陽病、吐血衄血證、便血證、瘧母、幹血勞、金瘡、熱入血室、痞證、嘔吐下利證、奔豚證、胎動不安證、肝風證、肺熱證、胃熱證、心火證、狐惑證等。關于黃芩的配伍,《本經疏證》概括為三,雲“黃芩協柴胡,能清氣分之熱;協芍藥,能洩迫血之熱;協黃連,能解熱生之濕”。這并不全面。還應包括:與姜夏相配,能辛開苦降清熱和胃化濕解毒;與麻黃相配,能清解肺中郁熱;與

大黃相配,能清熱洩痞,降氣止血;與當歸藥相配,可養業利現代科學開作尚對載餐的研分路務·發現這有銀樓黃芩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也是現代臨床工作者的用藥物。

陶弘景雲:“園者名子芩,為勝;破者為宿芩。”子茶即今之條芩,宿芩即今之枯芩。條芩體重下達,善清大腸之火,枯芩體輕達上,善清肺火。今多不再區分,一般通行為黃芩。黃芩苦寒,脾胃虛弱者慎用,必須使用時,多與黨參同服,以避免過度刺激胃腸。

關于中醫辨火症病因簡介初識:

火和熱隻是程度的不同,火與熱常互稱,火證常見熱象。火為熱之極,熱乃火之漸,所以火是熱的進一步亢盛。

外感火(熱)邪,是導緻急性傳染病的主要緻病因素。急性傳染病,中醫一般叫做“溫病”或“溫熱病”。導緻溫熱病的緻病因素,叫做“溫邪”。此外,中醫外科中,一些紅腫熱痛之症,也稱為“火毒”或“熱毒”。

火雖屬六淫之一,但在臨床上,很少把它看作一種直接緻病的外邪,實際上火多是在體内化生的。外感風、寒、暑、濕、燥五邪,都能化火,故有“五氣皆能化火”之說。大怒氣逆,則火起于肝;悲哀働中,則火起于肺;醉胞過傷,則火起于脾;房勞過度,則火起于腎;思慮過度,則火起于心;此火出于人為。

而各種精神活動過度(指七情所傷)也能化火。故有“五志化火”之說。七情能使五髒生病,然七情之動,出于五志。

《内經》雲:“心為喜,肝為怒,脾為思,肺為憂,腎為恐,此為五志”。五志過激,則火動,火動則血随火而溢,影響髒腑氣血正常運行,而成為緻病的因素。

醫籍曰:“火之為病,不獨在五髒十二經中,凡氣有餘,莫非火也。”

火分為虛火和實火兩種。

火的主要見證:

火的性質與特點:火為熱極,其性炎上,消灼津液,迫血妄行。凡五氣所化之火,或五志之火,多為實火。,容易灼陰動血,有耗氣傷津的特性,故其緻病有如下特點:

1火性炎上,其症狀常以不同髒腑而異,如心火上炎,可見心煩不眠,口舌糜爛等;肝火上炎,可見頭痛易怒,目赤腫痛,口苦等;胃火上炎,可見齒龈腫痛,吐血,衄血,嘔吐等;如表邪入裡化火,以胃、腸兩經為多,如壯熱、口渴、腹滿便秘等。由此可見,火邪傷人之後,多有上炎的症狀表現,此外,亦有五志之火,兼有五氣所化之火。故有“火曰炎上”之說。

2火屬陽邪,其性急迫,容易動血。火邪動血之後,則氣亢動速,氣迫血妄行,血随氣溢而外出,即可以發生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皮膚斑疹等。故《血證論》說:“氣迫則血走。”又說:“火升則血升,火降則血降。”

3火邪易于傷陰動風。故火證多見高熱煩渴,口幹唇燥,大便幹結,小便短赤等陰傷的症狀。若進一步發展,筋脈失其陰液的滋養,可見抽搐、角弓反張等證候。這就是“化火動風”的征象。

4實火表現:多直接感受邪熱(外感),或它邪化火而成。病勢急,病程短,多壯熱。

頭眩體倦手足心熱,三焦火動也,柴胡主之。

火在上焦,症見咽幹、面赤目赤,頭脹,心煩懊憹,咽喉腫痛,牙痛。喜冷飲,甚者狂躁,谵語,神昏。唇焦,苔黃燥。

火在中焦,消渴、善饑;

火在下焦:症見小便赤澀,大便閉結等。

五志化火:

1】心火:諸痛瘡瘍,口舌生瘡,煩心,掌熱,口舌糜爛,心火動也,黃連主之;黃連甘草、導赤散瀉心火;木通瀉小腸火;癃閉淋瀝,赤白帶濁,小腸火動也,木通主之;

2】肺火:諸氣憤郁,幹咳鼻衄,咳血,咽幹,鼻幹,鼻衄,肺火動也,栀子、黃芩主之;黃芩瀉肺火;舌苔喉痛,便秘不通,大腸火動也,黃芩、大黃主之;

3】肝火:諸風掉眩,頭脹,多怒,目赤,脅痛,肝火動也,柴胡、黃連主之;柴胡、黃連,白芍瀉肝火;目黃口苦,坐卧不甯,膽火動也,柴胡、黃連主之。

4】脾火:諸濕腫脹,口瘡口臭,能食,嘈雜,口唇赤腫;脾火動也,芍藥主之;石膏瀉胃火;牙疼齒龈宣,顴腮頤腫,胃火動也,石膏主之;

5】腎火:遺精夢洩,赤白便濁,骨弱,尿赤淋濁,夢遺。腎火動也,知母主之;知母瀉腎火;知母堅腎,黃柏補腎,澤瀉洩腎;小便不利,小腹作痛,膀胱火動也。黃柏主之。黃柏瀉膀胱火;陽事頻舉,精溺不止,命門火動也,黃柏主之。凡此皆苦寒之藥,但能瀉有餘之火耳。

5辨火的要點:

1)火有各種熱的症狀。有幹燥的症狀,因火性上炎,故火象現于頭面部較多。火盛最容易傷津動血燥陰,消耗真氣,克傷肺金。火症一經發病,一般多在很短的時間内,釀成燎原之勢。

2)辨火應先區别實火與虛火的不同。實火多系先火旺而後水虧,其來勢急,即實火有明顯的火盛症狀但陰傷的症狀不明顯。一般實火舌苔多黃或黑,幹燥或起芒刺,脈多洪數有力。虛火則多系先水虧而後火旺,其來勢緩。而虛火則陰傷症狀明顯,并帶有虛熱症狀。

3)辨火應了解火與溫、熱的關系,三則異名同類,隻是程度上的差别,一般以溫熱之邪屬外感,火氣屬内生。

4)辨火證,應分辨其部位和有無兼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