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誰在背後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愛因斯坦和楊振甯的懷疑應該是對的

我們對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發感覺到宇宙的精妙,這很容易讓人懷疑,誰在背後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愛因斯坦就曾經說過:“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創造這個世界”,而楊振甯也曾經說過:“如果要問有沒有一個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為整個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

愛因斯坦和楊振甯所說的造物者是什麼?

我們所處的宇宙浩瀚得難以想象,而它的運行卻非常簡潔和優美,以至于隻需要一些物理公式(如麥克斯韋方程、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薛定谔方程等等)就可以描述宇宙的運行規律。

另一方面來講,宇宙的精妙又是令人歎為觀止的,例如在科學家用來描述宇宙的各種方程之中,存在着很多物理常量,這些物理常量彼此之間存在着微妙的聯系,隻要它們中的一個稍微出現一點點變化,那宇宙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我們人類也不可能出現在宇宙之中。

比如說光速(指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物理常量,假如光速出現了改變,就會影響到一個表征電磁相互作用強度的基本常數——精細結構常數,而這個常數又決定了恒星内部核聚變的進程。

具體點講就是,如果光速慢一點點,精細結構常數就會變大,這會導緻恒星内部的核聚變很難聚變出碳元素,而如果光速快一點點,那麼精細結構常數就會變小,這會導緻恒星内部的核聚變無法聚變出氧元素。

據我們所知,宇宙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都是來自恒星,因此可以說,如果光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那麼像我們人類這種碳基生物就不會在宇宙中出現。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如果引力常數大一點點,那麼宇宙就會不可避免地因為引力坍縮而形成黑洞,而如果引力常數小一點點,那麼宇宙中的物質就不可能凝聚成各式各樣的天體。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1普朗克時間(10^-43秒,即10的負43次方分之1秒)之内,如果初始的平衡出現了1/10^60(即10的60次方分之1)的偏差,那麼現有的各種物理常量都會出現不可忽視的改變,從而形成一個與現在的宇宙完全不同的宇宙。

面對一個如此精妙的宇宙,很難不讓人懷疑存在着造物者,實際上,愛因斯坦和楊振甯的懷疑并不是特殊的例子,因為有不少著名的科學家(如玻爾、薛定谔、狄拉克)都常常将“上帝”、“造物者”這一類的詞語挂在嘴邊。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科學家所說的造物者,其實并不是傳說中的“神”,原因很簡單,傳說中的“神”通常都是有具體形狀的、同時也是有人格的,而假如我們認為這樣的“神”真的存在,那麼就會面臨一個無限循環的問題,即:誰是“神”的造物者,誰是“神”的造物者的造物者……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愛因斯坦和楊振甯所說的造物者,是指宇宙最核心的物理學規律,或者是宇宙最底層的運行邏輯,這是客觀存在的(否則的話,宇宙就不會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樣子),而這也就意味着,愛因斯坦和楊振甯的懷疑應該是對的。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此表示認同,例如有持反對觀點的研究者認為,并沒有誰在背後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宇宙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為宇宙中恰好适合人類,而如果宇宙不是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樣精妙,那麼人類就不會在宇宙中出現。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其實有無數個,由于每一個宇宙中的運行規律都是随機的,因此總會有某個宇宙恰好适合人類,而我們所處的宇宙正是這樣一個宇宙。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