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周末分享:先君溫病筆記(41)脾胃寒濕

寒濕本不屬于溫病範疇,老先生把寒濕也納入溫病筆記,是為了“載寒濕以互證濕熱也”。——編者

【原文】寒濕傷陽,形寒脈緩,舌淡或白滑,不渴,經絡拘束,桂枝姜附湯主之。

【注釋】載寒濕以互證濕熱也。寒濕傷表陽,中經絡之證,《金匮》論之甚詳,茲不備錄,獨釆藥案一條以見寒濕、濕熱不可混也。形寒脈緩,舌白不渴而經絡拘束,全系寒證,故以姜附溫中,白術燥濕,桂枝溫行表陽也。

桂枝姜附湯

桂枝六錢,幹姜、白術、熟附子各三錢。

【原文】濕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谷内蘊,有内外相合。其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竅,遺患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

【原文】足太陰寒濕,痞結胸滿,不饑不食,半苓湯主之。

【注釋】痞結胸滿,舌苔多白厚粘膩,或中見灰黑而滑,其滿在心下胃脘,較陽明實滿不同,治宜苦溫開之,如平胃二陳之屬。若熱濕陽邪夾痰固結痞滿,按之而痛,可仿半夏瀉心及小陷胸之類。

【原文】太陰寒濕乃濕郁脾胃,足太陰之氣不能鼓動運行,髒病而及腑,痞結于中,故亦不能食,故以半夏、茯苓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厚樸苦溫以瀉濕滿;黃連苦以滲濕,重用通草以利水,使邪有岀路也。

半苓湯

半夏、茯苓各四錢,川連一錢,厚樸三錢,通草二錢。

【原文】足太陰寒濕,四肢乍冷,自利目黃,舌白滑,甚則灰,神倦不語,邪阻脾絡,舌蹇語重,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樸湯主之。

【注釋】脾主四肢,脾陽困,故四肢乍冷;脾陽傷,不能溉泌别汁而水谷不分則自利;目白睛屬肺,足太陰為寒所傷而手太陰不能獨治,則兩太陰同氣也。且脾主地氣,肺主天氣,地濕上蒸,天氣不化,故目精黃也;白滑與灰,寒濕太過也;濕盛于中,上蔽清陽,主正陽者,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陽虛,故不語;脾絡散于舌本,濕邪上阻脾絡,則舌蹇而語重,種種證狀,皆屬濕困脾陽之證。濕以下行為順,故以四苓散驅濕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勝也;厚樸以溫行滞;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芳香而宣竅,驅濁以生清。

四苓加木瓜厚樸草果湯

生于術二錢、豬苓錢半、澤瀉錢半、赤苓四錢、木瓜一錢、厚樸二錢、草果八分、半夏二錢。

陽虛者可加附子。

【原文】足太陰寒濕,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陳湯主之;面目俱黃,四肢常厥者,茵陳四逆湯主之。

【注釋】濕滞痞結,非溫通而兼開竅不可,故以草果為君,茵陳因陳生新,生發陽氣之機最速,故以為佐,廣皮、腹皮、厚樸共成瀉痞之功,豬苓、澤瀉導濕外出也。若再面黃肢厥,則非前湯所能,故以四逆回厥,則非前湯所能濟,故以四逆回厥,茵陳宣濕退黃也。

草果茵陳湯

草果一錢,茵陳三錢,茯苓皮三錢,厚樸二錢,廣皮錢半,豬苓、腹皮各一錢,澤瀉一錢。

茵陳四逆湯

附子二錢(炮)、幹姜四錢、炙甘草一錢、茵陳六錢。

【原文】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甚則肢逆,椒附白通湯主之。

【注釋】生附子三錢(炒黑)、川椒二錢(炒黑)、淡幹姜二錢、蔥白三莖、豬膽汁一杯(去渣後沖)。

【原文】陽明寒濕,舌白腐,肛墜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廣皮厚樸主之。

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廣皮厚樸

生茅術三錢,厚樸二錢,人參、炮幹姜、廣皮、生附子各錢半。

【原文】寒濕傷脾胃兩陽,既吐且利,寒熱身疼,或不寒熱,但腹中痢,名曰霍亂。寒多不欲水者,理中丸主之;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湯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收者,宜桂枝湯小和之。

本公衆号曆史消息查閱方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