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内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不和分三型,中藥對應調治有良方

中醫界常說“内傷脾胃,百病由生”。說的是脾胃功能正常與否,和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

“脾胃不和”我們經常都聽說過,甚至常挂嘴邊,但真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又不知是什麼。

人的壽命長短受到先天禀賦和後天養育的共同影響,來自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賴于後天之精的濡養。

後天之精源于飲食,由脾胃化生而來。人自出生至死亡,全賴脾胃化生氣血精微,充養髒腑官竅,因此有脾胃為“後天之本”的理論。

“脾主運化”是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運”為運轉不息、轉輸;“化”,一方面是指脾胃攝取水谷精微,化生精、氣、血、津液,為機體提供營養,另一方面是指将代謝廢物及時清除體外。

中醫裡的“脾胃”不僅是西醫概念的整個消化系統,更是多系統、多功能單位的綜合體,與神經、内分泌、血液循環、免疫等系統均密切相關。

食欲不振、面色不佳、乏力、易倦怠、嗜睡等人們俗稱的亞健康狀态其實就是脾胃功能低下的主要表現。

《明醫指掌》記載:“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

可見,“脾胃不和”的主要表現是不思飲食,食而不易消化,症狀包括或吐、或瀉、或脹滿、或噯氣、或惡心、或便秘等。

臨床上,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都會引起脾胃不和,具體原因包括飲食不節(潔)或不定時、過食生冷、辛辣或肥甘厚味、思慮太過或情緒急躁、勞累過度及外感寒邪等。

脾與胃互為表裡,常相累而病。脾為太陰,其氣易虛,虛則有寒;胃為陽明,受邪易實,實則易熱。

因此,脾胃不和易形成寒熱錯雜之證,大緻分為以下3個證型:

1、脾(虛)寒胃熱證

表現為胃脘灼熱、脹滿疼痛、喜溫喜按、遇涼刺激或受風寒易加重,腹脹反酸、大便時幹時稀、四肢冷、牙龈腫痛舌淡有齒痕、苔薄黃微膩或黃白相間、脈細數。

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

組成用法:半夏10~15g、黃連3~5g、黃芩5~10g、幹姜5~10g、甘草5~10g,人參5~10g、大棗12枚。水煎,分3次溫服。

方中黃連、黃芩清胃熱,幹姜、人參、甘草溫中補虛,具有寒熱平調,辛開苦降的作用。

2、上熱下寒證

上熱是指胃熱,表現為有口氣、口舌生瘡、舌苔黃;下寒是指腸寒,表現為腹脹腸鳴、小腹冷痛、便溏、舌質淡胖、脈沉弱。

治療應清上溫下:

① 黃連湯:黃連9克、炙甘草9克、幹姜9克、桂枝9克、人參6克、半夏9克、大棗12枚。本方适用于上熱下寒腹痛欲嘔吐者。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溫服,晝三夜二。

② 幹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幹姜、黃芩、黃連9克。本方适用于上熱下寒、寒格吐利者。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3、上寒下熱證

即脾胃虛寒、大腸有熱或濕熱,表現為胃脘脹痛、喜暖喜按、惡心欲嘔口渴、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腸道有熱主要表現為便秘、舌苔黃;腸道有濕熱則表現為大便黏膩不爽、氣味臭穢、舌苔黃膩。

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以溫上清下。腸熱便秘者宜用瓜蒌、枳實、火麻仁等,腸道濕熱者宜用黃柏、黃連、苦參等。

總結:

要想脾胃功能強,日常還需注意飲食平衡、饑飽适量、勞作适度、調暢情志等才能達到護脾胃、助養生、促長壽的目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