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對付慢性盆腔炎,國醫大師用的是這個方劑

清宮解毒飲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班秀文教授經驗方,運用此方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94例,取得較好療效。



一、一般資料



94例均系門診病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8歲,其中22~35歲62例,占66%。罹病于産後(人工流産、自然流産)54例,占57%。病程最長5年,最短2個月。其中4例合并子宮内膜異位症,5例為結核性盆腔炎。



二、診斷依據



臨床病例選擇具有腹痛、腰骶酸痛、時有低熱或帶下量多并性狀改變者,經婦科檢查子宮壓痛、活動受限,附件呈索條狀、肥厚、壓痛明顯或有炎性包塊。部分患者經B超協診。



三、治療方法



處方:土茯苓30g,雞血藤20g,忍冬藤20g,薏苡仁20g,丹參15g,車前草10g,益母草10g,甘草6g。每天1劑,複煎,分兩次服。

腹痛拒按,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如膿,原方加桃仁、魚腥草、黃柏;發熱口渴,加野菊花、連翹;陰癢兼用藥渣加白鮮皮、苦參煎水坐盆熏洗;帶下量多,色赤白相兼,味臭,盆腔有炎性包塊,原方加川楝子、荔枝核、郁金、路路通等;帶下夾血絲,加海螵蛸、茜根;陰道瘙癢,加蒼耳子、苦參;月經後期,月經量少,不孕,帶下量多,色白質黏膩,去忍冬藤、車前草,加王不留行、蒼術、香附、皂角刺、膽南星等;腰骶酸痛,腹痛隐隐,帶下量少,質黏稠似血非血,伴有心煩少寐、陰道幹澀者,去忍冬藤、車前草、益母草,加山茱萸、何首烏、黃精、炙龜闆等;腰脊酸痛,小腹脹墜而痛,加桑寄生、杜仲、骨碎補;帶下量多,色白質清稀,加補骨脂、白術、桑螵蛸;帶下無癢無臭,加蛇床子、槟榔。

另用藥渣加白酒炒熱外敷患處腹部相應部位,或用穿破石、細辛、桃仁、皂角刺、三棱、莪術等藥研粗末,用水拌濕後裝入袋内,隔水蒸30分鐘,取出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月經第5天開始,敷10天停藥,連敷3個月。



四、治療效果



94例中治愈(症狀及陽性體征全部消失)68例,好轉(症狀明顯改善,陽性征減輕)15例,無效(症狀及婦科體征無明顯改善)11例(其中5例為結核性盆腔炎),總有效率88%。療程最短7天,最長4個月。



病案舉例



胡某,28歲。

患者下腹隐痛3年,平素痛經,帶下量多。結婚3年,同居未避孕也未懷孕。西醫檢查雙側輸卵管堵塞,确診為慢性盆腔炎、子宮内膜異位症。曾行輸卵管通水等治療,效果不佳。

于1990年5月3日就診中醫。症見形體肥胖,下腹疼痛隐隐,腰酸脹墜,帶下量多,色白質黏膩,月經期下腹痛,量少有血塊,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無力。

婦檢:陰道分泌物多,呈膿性,子宮頸Ⅰ度糜爛,宮體後傾,活動欠佳,壓痛明顯,雙側附件增厚,明顯壓痛。

中醫診斷為帶下病、痛經、不孕,辨證為痰濕氣滞型。治以理氣化濕,活血祛瘀。

月經第1天用原方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每日1劑,連服3天。月經第5天起用原方去忍冬藤、車前草,加炒山甲、路路通、皂角刺、荔枝核、菖蒲,每日1劑,連服10天。每天除服中藥外,兼用藥渣加穿破石、細辛研粗末,加白酒拌勻熱敷下腹,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排卵期停藥,下次月經前5天用原方去忍冬藤、車前草,加菟絲子、杜仲、補骨脂,每日1劑。

按此周期用藥,連續治療4個月,自覺症狀消失。于1990年10月15日停經50天,B超檢查雙側附件正常,并提示宮内妊娠,尿液妊娠試驗陽性。



五、體會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從病因來看,有寒熱濕邪為害,經行産後忽視衛生,不慎房事,多産(反複刮宮),情志不節等不同原因,并與素體因素及經行産後的特殊生理環境有關。病機主要是正氣虛弱,胞脈空虛,外邪侵襲而緻氣血失調,沖任受阻為患,其中“濕”與“瘀”是緻病的關鍵。

清宮解毒飲組方嚴謹,針對病機,重用土茯苓為主藥,以利濕除穢;忍冬藤、車前草、薏苡仁甘寒,能助土茯苓利濕解毒,又有清熱之功;雞血藤辛溫,能行血補血;益母草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丹參一味功同四物,有補有行,與益母草、雞血藤同用則補血祛瘀,扶正之功益彰;甘草調和諸藥又能解毒。全方寒溫并用,能清能補,既清熱利濕、解毒化瘀,又能扶正養血,故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顯著。

疼痛是盆腔炎的主要症狀,本組病人均有腹痛。80%病人帶下量多并性狀改變。臨床應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程序及帶下的症狀,結合全身體征,辨其寒熱虛實而加減用藥,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做到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完善本病的診斷。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