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效教學探索 "新課程,新天地"征文
閱讀有效教學探索
周甯獅城中學陳華
【摘要】目前中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并不盡人意,其中占據語文教學大部分時間的閱讀教學,低效、無效教學的現象十分嚴重,本文從教學無效信息的角度分析其問題之所在,又試着依據信息論的理論,結合教學實踐,提出應從多個層面重視閱讀教學有效信息的生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有效信息;有效教學
三十多年前,
教育家呂淑湘說:“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人民日報》1978年3月16日)。時至今日,呂先生所言現象并無明顯改變。筆者以為占據語文大部分課時的閱讀教學課的低效性是其根本症結所在。“閱讀課的質量效益直接影響
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
發展。”[1]閱讀教學課中充斥的大量無效信息是導緻低效、無效教學的最為直接的原因。所謂閱讀教學無效信息即遊離于閱讀教學核心任務,甚至幹擾教學任務,不能為教學主體接受的教學信息。那麼,閱讀教學中無效信息的表現又有哪些特征呢?
一、教學信息指向錯誤。
閱讀教學把語文泛化,把語文課上成曆史課、政治課、主題班會課、生物課……語文課上得五花八門,什麼味道都有,就是沒有語文味。如有
教師教學《珍稀野生動物——針鼹》,每個學生桌上都擺上了許多生物書和圖片,“學什麼”由學生自己确定,一會兒有人說要介紹針鼹這種動物,老師就讓學生分組學習,查字典,查生物書,找畫冊,最後全班交流;之後有人說針鼹為什麼本地沒有,于是就讓學生讨論交流。一堂課下來,這篇說明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描寫、富有情感的語言都沒有學習。
二、教學信息随意性。
閱讀教學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問題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些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膚淺,毫無思索價值,根本激發不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談不上與文本的對話。如有位教師這樣教魯迅小說《藥》的開頭部分,師:“第一部分寫的什麼時間?”生:“後半夜。”師:“什麼季節的後半夜?”生:“秋天的後半夜。”師:“光是後半夜?”生(部分):“黎明前。”師:“對,那麼地點呢?”生(齊):“茶館”,……這樣的教學“缺乏思維的力度及心靈深處的愉悅”[2],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學信息不協調。
閱讀教學的預設和生成是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但當前課堂教學卻出現了兩者的沖突,或表現為預設過度,擠占生成的時空,如教學過程是教案“依葫蘆畫瓢”式的表演,乃至教師解說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依照教參喋喋不休,表面上看教學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實質上卻是傳統以教為中心、以知識為本位教學觀的體現。這種教學由于缺乏獨立思考、積極互動和個性化解讀,學生隻是表層甚至虛假的知識,這種知識缺乏靈活性,不能轉化、内化為學生的智慧和品質;或生成過多,導緻教學遊離于預設教學目标以及教學計劃,導緻教學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如有教師教學《訂鬼》,有學生提出“世界上沒有鬼”的觀點時,教師就讓學生讨論: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又如教學《背影》,居然支持學生認為文中父親違反
交通規則的看法,不着邊際胡侃。
四、教學信息不對稱。
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搞“一言堂”教學,尤其是教師教學時的講解,有兩者表現:其一是顯形的,教師不得要領、冷漠無情、枯燥無味的教,使學生大倒胃口,從而失去學的興趣和熱情;其二是隐形的,教師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便能看懂的課本知識,剝奪了學生學(獨立學習)的機會,從而阻礙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發展。教師的解讀思維與學生在一個層次上,對學生來說沒有增加新的信息,是教學資源的浪費。具體的現象常表現為:教師在講台上一邊看教材(教參),一邊照本宣科侃侃而談。
從信息論的觀點看,教學過程中的行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就是信息交換的聯系。信息的交換是有機體感受器接受内外信息,經大腦的分析綜合傳送到效應器,作出反應去對付信息刺激,又從其反饋中獲得新信息的過程。其中,學生與教師、同學、教材和教學環境等,以及教師與學生、教材、同事和教學環境等,都存在着信息額交換關系,即都有對教學信息的輸入(接收)、儲存、交換處理、輸出、反饋和控制的過程。閱讀教學過程亦然,閱讀教學就是教師依據教材輸出信息,學生從教師和教材輸入信息,并交換、儲存、輸出信息,教師對學生輸出信息作出評價的過程。作為一線老師,教師完全可以依據教材内容,抓住教學信息過程中“變換”這一中心環節,把握住教學信息過程的特點或規律性,以靜态信息變換過程中的“活”信息去促進教學過程的有效發展,實現教學質量的最優化。這就要求教師變換信息時,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使變換的教學信息有利于教學目标的實現,能夠滿足教學主體的學習需求。相對于前面所述的無效信息,這就是有利于教學的有效信息。
一節閱讀課隻有有限而寶貴的45分鐘,教師就應在這個時間段為學生提供盡量多的有效信息,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改變目前閱讀教學低效、無效的狀況。根據以上所述,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生成閱讀教學的有效信息:
一、充分明确語文的教學性質。
不管語文教學的内容如何紛繁複雜,作為語言文字,它畢竟是工具,顧黃初教授說:“說語文具有工具性,這是沒有問題的”。[2]顧先生還認為:“這個認識來之不易,堅持這個觀點可以避免搖擺,避免大起大落,避免語文能力訓練的削弱。”[3]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隻能是虛無缥缈的空中樓閣。所以語文課一定要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寫什麼”的基礎上,要深入到課文内部,揣摩“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具體說,首先是學習目标語
文化,如以上所述《珍稀野生動物——針鼹》那節課,可以将目标之一——了解針鼹的特點——改為“了解針鼹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針鼹的情感,學習作者是如何表現這些特點和情感的”。其次是教學設計語文化,可以将生物書的介紹文字與課文比較,體會兩種文體不同的語言風格。明确語文的教學性質,為教師以有效教學信息為核心的教學設計指明了方向,為課堂有效信息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二、問題設計要匠心獨運。
從信息論的觀點看,信息是運動着的事物的“不确定性”的東西,教主動适應學,是一種以學生已有的确定性觀念為基礎,并在其中尋找交流信息過程中可能有的“共同語言”,也有人稱之為“公共信息庫”,它是構成通訊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之間沒有相适應的聯系,教學信息就不可能或者說毫無意義。而閱讀教學精當的問題設計,就起到了教與學的信息交流的“橋梁”作用。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上《七根火柴》,教無名戰士犧牲的片段時,曾這樣設計問題“這兒對無名戰士進行了怎樣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到“無名戰士犧牲前說的什麼話?有怎樣的表現?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還是覺得沒有問到學生的興趣點上,再次更改為“無名戰士留給人間的最後話語是什麼?最後的動作又是什麼?這樣的語言和動作顯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偉大之處在哪兒?”,效果誠如于老師所形容的“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主旋律一出現,就會把人的心抓住,把感情‘吊’起來,欲罷不能。”[4]
三、靈活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閱讀教學預設就是教學内容具體化的教學目标和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學雙方的信息傳遞總是偱此目标在進行着。教師傳授必須達到教材内容所示意的目的,學生則要遵循教師所指的方向去努力發展。可見,教學内容本身是對教學雙方信息傳遞方向的一種限定,脫離了這一具體的教或學,都将使教學信息過程得不到正常進行或存在。為此,教師應明确教學目的,把握課堂教學方向,“目的地在哪兒,起點在何處,心中要一清二楚,中途有岔道,千萬不能七拐八拐。雲深不知處,忘記了目的地,學生就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5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反應,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反饋信息(肯定、否定或啟發、指點),一方面是加強教學
活動的目的性,一方面是加強其靈活性,使教學活動始終處于優化狀态。錢夢龍老師執教《故鄉》時,課堂上一個學生突然發問:“跳魚怎麼會有青蛙似的兩隻腳?”錢老師既不輕率否定,也不勉強解說,而是這樣引導:“…,我想跳魚也有兩隻腳,可是,我沒有見過,你們有誰看到過?”生(齊):“沒有!”師:“可是少年閏土就知道這種魚,這說明了什麼?”生:“說明少年閏土見多識廣,‘他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本來是一個與理解課文毫無關系的生成問題,經錢老師的巧妙點撥,加深了學生對少年閏土見多識廣的認識,又引到了原來的教學軌道。
四、構建民主、平等、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
(一)确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應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地去讀書、品味、發現。皮亞傑認為,
兒童并不隻接受于成人,更多的是自己獨立進行學習。他對各種信息資源所發出的信息不是全盤接受,而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興趣愛好有選擇地接受,并納入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形成個人新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所以有效的學習依賴于自主選擇,自主選擇的知識信息才是最有效的。教師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平等對話,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感覺安全,他們的奇思妙想才會“肆無忌憚”地迸發。
(二)注重閱讀教學的情感性。“閱讀不能平闆枯燥,否則,學生就容易昏昏欲睡,抽去文章的情和意,文字就成為幹枯的符号,難以激發學生愛學、愛練的熱情。”[6]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學生接受信息的閥門,積極的情感是學生認識活動的“能源”和“發動機”。師生之間沒有心理溝通,缺乏情感共鳴是難以産生“合力效應”的。詩人臧克家說過:“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寫出感人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先感動過。”同樣的,教師教學時,自己首先應認真體驗作品中的感情,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感染人。如于漪老師教《周總理,你在哪裡》的教案是“用淚水寫出來的”,講課時聲淚俱下,引得滿室皆泣,使得周總理“為國出盡了力,為民操碎了心”的崇高形象永遠活在學生的心中。
五、教學手段指向教學目标。
據信息論觀點,教學信息的内容,教材和課程的信息,教學狀态的信息、環境信息,隻要不符合教學目的卻為教學任何一方所接受,又無利于教學過程的發展的,都是一種教學“噪音”。所以,教學手段的采用,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标,根據學生實際來選擇,而不能為了手段而手段,制造教學“噪音”
同樣是教學《我與地壇》,甲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梁三喜和妻子到烈士墓地的片段;又引導學生聯想自己讀書、看電影、看電視所了解到的
殘疾人的母親事迹;老師再講述著名電影演員秦怡如何對待殘疾兒子的事迹,最後号召學生熱愛自己的母親。乙老師是這樣安排課堂活動:(1)請學生在文章中選擇最能打動自己的片段,誦讀并分析語言和情感;(2)播放《懂你》的MTV;(3)請學生講講自己的父親、母親。同樣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由于甲課偏離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背離了教學目标,播放電影及講述
故事反而是喧賓奪主,衍生無效信息,把語文課上成了歌頌母親的主題班會課。而乙課是在誦讀段落、讨論分析文章語言、感悟文章情感後,播放MTV,情境與文中的情境相似,間接強化了學生的閱讀感受,激起學生思想的漣漪,好幾個學生講述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片段,語言連貫,情意深切。這樣的多媒體手段起到“錦上添花”的功效,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傳遞的是有助于完成教學目标的有效信息。
結論:隻要我們緊緊把握住語文學科的特性,以有效信息為導向,盡量減少閱讀教學中的無效信息,一定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一定能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從而一定程度上改變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現狀。
注釋:
[1]鄒賢敏,《于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4.
[2]餘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2007年6月6日,
[3]鄒賢敏,《蔡澄清:點撥教學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58.
[4]鄒賢敏,《于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8.
[5]鄒賢敏,《于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9.
[6]鄒賢敏,《于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8.
參考文獻:
張鐵明,《教學信息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17,34,75-79,148-149.
陳成龍,《創造性語文教育》,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75,232.
鄒賢敏,《于漪:追求綜合效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88,170.
王德俊,《新課程教學設計》,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40
高家風,《語文課堂:信馬由缰向何方?》.《語文
建設》,2006.(3):35.
李志清《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活動設計策略》.《語文建設》,2007.(7、8):24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