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帝内經》:後天之本——脾胃保健(一)

一、《内經》對脾胃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的認識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 1.“後天之本——脾胃”學說的形成淵源

脾胃是後天之本,指的是人所喝的水和吃的食物,要靠脾胃進行消化;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也要靠脾胃的功能來吸收,并輸送到人體的五髒六腑、頭面四肢,以供應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胎兒在母體内的生長發育,以及胎兒娩出母體後吸吮乳汁,都依賴于母體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輸送功能來提供營養物質。隻是胎兒期(出生前)是由母體通過胎盤、臍帶供給營養,而胎兒離開母體後作為新生兒是通過吸吮乳汁的方式索取。

脾胃學說形成的條件,大緻有以下幾點:

(1)源于《黃帝内經》中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内經》(以下簡稱《内經》)中的《靈樞·經水篇》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在《靈樞·平人絕谷篇》中又對胃、小腸、回腸、廣腸等體積作出了詳細具體的記載,并對“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交替)虛更(交替)滿”的胃與腸道的生理關系作出了确切的論述。《靈樞·腸胃篇》說:“胃行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小腸……其注于回腸者……”(本節所引尺、寸、鬥、升是古人标準,今可視為概數,無須換算成公制。)可以說,早在《内經》的成書年代,祖國醫學中的解剖學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并能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和養生保健。直至宋代,受儒學“理學”的影響,強調軀體是由父母所給,不可毀傷,這樣才算孝敬父母——這就直接影響了建立在直觀性上的人體解剖學的發展,使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形成了較大的差距。當然,這也促使了中醫“整體觀念”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也使傳統醫學的“黑箱理論”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2)源于古代人們長期對生活的觀察

古代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通過無意察覺乃至有意觀察,發現人體在外的頭面、四肢、皮毛與内在的五髒六腑有着密切的聯系。例如,人體的體表皮膚在感受風寒邪氣後,就會出現鼻子發堵,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狀。就此認識到體表、皮膚和鼻與肺有密切關系;人在過度悲哀哭泣時,往往涕淚俱下,并伴有咳嗽氣短、呼吸氣促、胸部憋悶等症狀,因而古人認為肺主氣,悲哀的情緒也由肺所主,在外的表現是流鼻涕,咳嗽和胸悶。還有,人體在外界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醒着活動時就不易感受風寒而患感冒,而入睡後就很容易感受風寒邪氣而發病,從而認識到肺所主的衛氣具有營養肌膚,捍衛體表而抵禦外邪入侵的作用。所以《内經》認為,衛氣“日行于陽,夜行于陰”,并具有“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阖”等作用。對于脾胃的某些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内在聯系的認識也是長期觀察、逐步積累,再找出規律的。這對後代醫療活動中的處方用藥以及養生保健活動中的氣功、按摩、導引吐納、飲食保健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源于古代人們大量臨床實踐的反證

我國古代的臨床醫學家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從錯綜複雜的病理現象中,從反面推論出人體五髒六腑的生理功能。《内經》中的許多論點,都是從臨床實踐中推論出來的。例如:外傷的病人和月經量多的病人,因為失血過多,可以出現心慌意亂,六神無主,面色蒼白等症狀。所以,《内經》認為:人體内運行的血液由心所主,人的精神活動,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神”,也是由心所收藏。而心所主的血液充盈與否,可以通過人體的面部色澤變化表現出來。這證明,人體失血以後,導緻血液不足,不能充養心髒和榮華面部,故爾出現上述心慌、面色蒼白、六神無主等症狀。患者經常出現腹部脹滿,食後加重,大便洩瀉,身體無力,手足發涼,不想吃飯等症狀時,古代醫家通過健脾胃的方法,使症狀得以消除。所以《内經》認為:脾胃位于人體的腹部,可以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并将這些營養物質輸送到人體的各個部分,以供人體的生命活動所需,四肢的肌肉也是靠脾胃所運輸的營養物質來補充能量的,而脾胃在運送飲食物中營養物質到人體各部位的同時,又把人體内多餘的水液運輸出去。脾胃功能的健全與否,可以通過觀察人體的肌肉是豐滿還是瘦弱來作出判斷。所以.當人體的脾胃虛弱時,就會出現不想吃飯,飯後腹脹,身體瘦弱,四肢無力,手足發涼,腹瀉等症。

2.脾主運化,主升,統血 (1)運化水谷

脾主運化。運,指轉運輸送;化,指吸收消化。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并将這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吸收、輸送到需要部位的生理功能。

脾對飲食物的運化運程大緻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飲食物在進入胃以後,要靠胃的“腐熟”和蠕動,将食物變成粥樣食糜,通過幽門及十二指腸後進入小腸,而這個過程必須依靠于脾氣(功能)的幫助,才能完成。第二階段是:食糜到達小腸後,通過小腸的“化物”功能,對食糜進行“泌别清濁”,從而分解成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無用的糟粕,以徹底地對飲食物進行消化。而這個消化過程,也必須靠脾的健運功能才能完成。第三個階段是:幫助腸道吸收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胃腸道通過脾氣的幫助,在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和“泌别清濁”後,飲食物經過消化所分離出的營養物質,還需要通過胃腸道進行吸收,然後才能敷布到全身,以供人體所需。這一過程也必須依賴脾氣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素問·奇病論》說:“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第四階段是:脾把吸收到的營養物質運輸到人體各部。被吸收的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在脾運化功能的作用下可以敷布到全身。這個布散過程,要經過兩個途徑來完成:一是脾氣自身的運化作用。将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輸到全身,也就是《素問·厥論》中所指的“脾氣為胃行其津液也”。二是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将營養物質上歸于肺,再通過肺的“宣發”與“肅降”和“肺朝百脈”功能,将精微物質在人體内向上、向外、向下布散。所以《素問·經脈别論》中說:“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于四時五髒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因為脾髒具有消化飲食,吸收并輸送飲食物精微物質的運化功能,而營養物質又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它也是氣血津精生成的重要物質來源,所以《内經》中認為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成之源。這與自然界中的“土”能養育萬物是相通的。

(2)運化水液

脾在運化水谷,輸送精微的同時,還具有運化水液的功能。脾主運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内停滞過多,以維持人體内水液相對平衡的作用。所以,脾的維持水液相對平衡功能,又稱為運化水濕。飲入人體的水液,經過脾的吸收及輸布作用而達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起到滋養、濡潤的作用。與此同時,脾髒又将人體代謝後多餘的水液,及時轉輸到人體的肺髒和腎髒,并通過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以及腎的蒸騰氣化作用,通過汗液、尿液、呼吸、大便而排出體外。脾主運化水液,實際上指的是脾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到的調節作用。一方面脾髒要通過運化功能将水液輸送到全身各個髒器組織,而發揮滋養、濡潤作用;另一方面,脾髒通過健運功能将組織器官利用後多餘的水液輸送到體外,以防止水液在體内的不正常停留,從而維持人體内水液代謝的動态平衡。如果脾運化水液的功能發生病理改變,水液不能運化而停滞在體内,就可發生水濕泛濫,嚴重者可以形成水腫,也可以形成痰、飲等病理産物,而誘發一系列病變。這也就是脾虛濕困、脾虛水腫以及“脾為生痰之源”的病理依據。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3)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亦稱之為“脾氣主升”。升,就是上升。清,是指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因為脾主運化,飲食物進入胃以後,經過脾的消化、吸收和輸布等作用,将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及津液運送到心、肺、頭、面、目,并通過心肺的推動及宣發作用而變化生成人體營養的必需物質,以滋養全身。所以《素問·五髒生成篇》中說:“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

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相對而言,《内經》中常用脾升胃降來概括整個消化系統的生理功能。脾髒升清,是指脾将飲食物中的精微部分升散到身體各部以發揮其營養作用。胃氣下降,是指胃能将飲食物腐熟消化成食糜後,下降到小腸,經過小腸的“泌别清濁”功能,其糟粕部分從前後二陰排出體外。脾胃之間,升降相因維持人體氣機(功能)的升降平衡。所以,脾不升清,則可見到洩瀉,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等證候;而胃不降濁,則可發生腹部脹滿,不思飲食的病症。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膜脹。”

此外,脾胃升降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機關,脾氣主升,健運協調,對維持人體腹腔的内髒位置有重要作用。衆所周知,人類由猿到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雖然騰出上肢而便于勞作,但也埋下了髒器重力下垂的隐患。而脾氣對維持其固定位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脾氣不能上升,反而下陷,就可以見到久洩脫肛、胃下垂、腎下垂及脫垂等許多病症。而在臨床上采用健脾補氣,益氣升陽的療法,常收到良好療效。

(4)脾統血

統,即統攝、控制之意。“脾統血”是指脾氣統攝血液使之在血管内正常運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這在《難經》中稱之為:“脾裹血。”脾統攝血液的功能是通過脾氣來實現的。因為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并存,而“氣為血之帥”,“氣能攝血”。如果脾氣健運,氣血生化有源,則氣的固攝血液功能正常,血液也不緻溢出脈外而發生出血。反之,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氣固攝血液的功能降低,就可導緻血無制約而溢出血管之外。臨床上可以見到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及婦女崩漏等脾不統血症。臨床上多采用健脾益氣,攝血止血的方法治療。

3.脾胃之間的關系

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同居于人體中焦。然而,在陰陽屬性分類上,脾髒屬于陰土,喜歡幹燥而厭惡潮濕;胃屬于陽土,喜歡濡潤而厭惡幹燥,脾胃共同協調以完成飲食物的受納腐熟,消化吸收及轉輸。脾氣的特點是上升,胃氣的特點是下降,升降相因,為人體氣機運動之樞紐。脾與胃之間的經脈互相聯系絡屬,構成髒與腑、陰與陽、裡與表的關系。

(1)脾胃之間生理上相互配合

脾主運化轉輸,胃主受納腐熟。受納,是接受、容納的意思;腐熟,是飲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形成粥樣食糜的意思。飲食入口,皆容納于胃,故又稱胃為“水谷之海”。正如《靈樞·玉版》所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但是,胃雖有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須有脾的運化功能配合,才能使飲食物變化成人體能吸收的營養物質,轉化成人類賴以生存的氣血津液,以供養全身。脾與胃二者之間隻有如此一納一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輸送營養物質的功能。

脾主升清,以升為順。脾氣将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上歸于肺,借肺的宣發與肅降作用,将營養物質敷布滋養周身。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胃為水谷之海,飲食物入胃,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後,必須下行小腸,才能将飲食物作進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精微物質徹底吸收,變化成氣血津液,以奉養周身。另外,胃的通降作用還包括小腸将食物殘渣下降到大腸,大腸再将殘渣轉化為糟粕并排出體外的全過程。《内經》中用脾升胃降概括‘了飲食物消化轉輸的全過程,從某種意義來講,胃氣和降,也是胃繼續受納飲食的先決條件。

(2)脾胃之間病理上相互影響

脾與胃在生理上是息息相關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如果胃不能正常的受納和腐熟飲食物,這就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與輸布功能;若因過度思慮,飲食不節,過度勞倦,均可能損傷脾氣,導緻脾不能健運,這也會影響到胃的受納和腐熟。所以臨床上往往出現食欲不振或食後腹部脹飽、消化不良等同時并見。這前後兩者分屬于胃受納不佳及脾運化不健。所以在臨床治療時多“和胃”、“開胃”,與“健脾”、“助運”同時并舉。

另外,脾升胃降,相因有序。如脾胃升降功能失調,則必然會發生病理上相互影響。例如:脾氣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可以直接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出現不想吃飯,惡心,嘔吐,打嗝,腹部脹滿等症。胃氣通降,相對于脾的升清來講,降的是濁氣。胃的降濁與否,是能否繼續受納水谷的先決條件。胃失和降,不僅可以影響食欲,也可因濁氣在上而發生口苦口臭、上腹部脹滿疼痛,以及大便幹結等症。如胃氣不僅不能下降,反而形成胃氣上逆,則可出現惡心,嘔吐,打嗝,嗳氣有酸腐氣味等表現。如果飲食不節,飲食物停滞在胃脘,導緻濁氣不降,也同樣會影響到脾氣的升清功能與運化作用,而出現食後腹部脹滿不舒,大便洩瀉等表現。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膜脹。”這是對脾胃升降失常所緻病證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的高度概括。

4.脾胃與水液及食物代謝過程的關系

人體在正常生命活動過程中的新陳代謝可劃分為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個方面。這兩種代謝形式是同時進行,密不可分的。水液雖然可以單獨進入體内,但也廣泛存在于一切食物之中,隻是含量不同而已。它也可以與食物一起進入體内,所以,一般“飲食”并稱。進入人體的飲食,經過新陳代謝的過程,雖然為人體提供了能量,但也不斷地産生廢物,必須經過脾胃的消化、轉輸、和降、升清等作用排出體外,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人體新陳代謝所産生的廢物不同,排洩途徑也不盡相同,但不外通過呼吸、汗液、尿液、淚液及糞便等形式排出體外。

(1)脾胃與水液代謝的關系

水液與津液不同。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含水液體(血液除外)的總稱,包括各髒腑組織的内在液體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唾液、津液等。津液的來源主要是飲食和水液中的精微物質。而水液多指能直接飲入體内的液體。

具體來講,飲進的水液(或稱水分),進入胃以後,經脾的吸收和轉輸作用,将其上輸于肺,經過肺的宣發與肅降,腎的蒸騰與氣化,将水轉換成可直接被人體利用的津液。因為津液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且本身又呈液體狀态,所以津液既有滋潤肌膚毛發、四肢百骸和滋養内髒的作用,還能充養骨髓、腦髓。流于關節,則對關節的屈伸起着潤滑作用。另外,津液還可經孫絡滲入血脈之中,成為組成血液的重要基本成分之一。所以《靈樞·癰疽篇》中說:“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還有,津液還可以通過出汗的方式,調節機體内的陰陽相對平衡。如《靈樞·五癃津液别篇》中說:“水谷入于口,輸于腸胃,其液别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為氣,天熱衣厚則為汗。”這說明,津液的代謝是随機體内生理變化及外界環境變化而變化,以此來調節人體陰陽之間的相對的動态平衡。

當水液化成津液,滋養全身後,其代謝後的廢物或從汗孔,或從腸道,或從膀胱,或通過呼吸而排出體外,以維持人體内水液代謝的相對平衡。

在水液代謝過程中,水液尚有形式的變化,分為清濁兩部分。其變化形式為:清中有清,清中有濁,濁中有清,濁中有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在清升濁降的過程中,除脾胃的受納、消化、吸收與轉輸功能外,肺氣的宣發與肅降,腎陽的蒸騰與氣化,肝髒的疏洩,三焦通道的通利與否,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雖然脾胃的作用不容忽視,但任何一髒功能失調都可以導緻水液代謝發生障礙,使代謝廢物潴留于體内,而發生“腫”,“滿”等各種病理變化。

(2)脾胃與食物代謝的關系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在生命活動中,不僅要從外界吸入氧氣,還要從食物中攝取各種營養物質,作為機體新陳代謝的物質原料和能量來源。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其中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一般為結構複雜的大分子物質,不能直接被利用,必須先在消化道内分解,變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穿過消化道的粘膜進入血液循環,供人體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過程稱為消化;食物經過消化後,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或淋巴的過程稱為吸收。

消化過程又可分為化學性消化和機械性消化兩個方面。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分别對蛋白質、脂肪和糖類進行化學分解,使它們變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這種消化酶對食物的化學分解,稱之為化學性消化。機械性消化是指通過消化道肌肉運動,将大塊食物變碎的作用。消化道的運動,還能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沿消化道的方向推送,最終将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質排出體外。由此可見,機械性消化與化學性消化是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隻是由于化學性消化為營養物質的吸收創造了條件,因此更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而《内經》認為:食物(水谷)經過口腔的咀嚼,通過食道進入于胃,經胃中陽氣的腐熟消磨變成粥樣食糜後,傳入小腸。在小腸“化物出焉”和“泌别清濁”作用下,其中清者(水谷精微營養物質)上輸于脾。濁者(未能消化吸收的物質)下傳于大腸,形成糞便,經大腸傳導排出體外。上輸于脾的清者,再由脾髒轉輸到肺,與肺吸入的清氣相結合後貫注心脈。其中稱之為“精”的部分分别貯藏于肝和封藏于腎髒。脾胃在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必須靠腎中精氣的充養,腎陽的溫煦蒸騰,其運化功能才能正常進行。

另外,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謝過程,是屬全身性生理活動,所以,除上面提到的胃的受納、腐熟、消磨,小腸的“泌别清濁”,大腸的傳導,脾的運化輸布外,還需肝的條達疏洩,膽汁的排洩幫助消化,腎陽的蒸騰溫煦,肺氣的宣發肅降,心髒的運輸等相互配合協作。如果其中某一環節發生功能障礙,都會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所以《素問·經脈别論》中說:“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

5.後天之本與後天之精

脾胃具有消化、吸收、輸布飲食物中精微物質的功能,而人體生命活動中時時刻刻所需的物質能量,也靠脾胃的運化功能才能獲得,所以稱脾胃為“後天之本”。而“後天之精”則來源于飲食水谷。也就是說,飲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轉化成營養物質,起到滋養全身的作用,從而保證了人體的繼續生長發育,并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由于這種精微物質,是靠脾胃運化飲食物所化生,所以又稱之為“後天之精。”

(1)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

“先天”是同時禀受于父母雙方。正如《靈樞·決氣篇》中所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也就是說,“先天”,是指禀受父母的“兩神相搏”之精,而這種“先天之精”在未構成新的生命以前就有了,是遺傳而來,是人體生命之本原。故有“腎為先天之本”理論。而男女之間的“先天之精”一旦結合後,就形成了“常先身生”的受精卵,而受精卵一旦着床後,就達到了“合而成形”的胚胎階段。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所謂的“先天之本”,實際是指構成人體生命本原的,來自父母的“生殖之精”。

“後天”來源于脾胃。前面已反複談到了。因為脾胃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從飲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輸送到人體各個部位,以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以稱之為“後天之本”。

(2)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

如前面所講,“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是構成人體具有生命活力的原始物質,當來源于父母的兩精相合之後,一個新的生命就形成了。因為它來源于先天父母,并具有繁殖後代的作用,所以,又有人将這種“先天之精”稱之為“生殖之精”。

“後天之精”因其來源于脾胃,又是各髒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又稱這種“後天之精”為“髒腑之精”。

另外“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之間,彼此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首先,在胎兒形成之前,父母的“先天之精”結合後,形成胚胎,這為新的生命攝取“後天之精”提供了物質基礎。胎兒形成和出生後,“後天之精”又不斷提供營養物質,以充養機體。其次,“後天之精”在不斷充養髒腑,使機體生長壯盛的同時,又不斷地補充壯大新生生命的先天之精,且封藏于腎髒,待男子到16歲,女子到14歲以後,“先天之精”發育成熟,一旦兩相結合,又能“身生”,使人類得以不斷繁衍。由此可見,《内經》中所說的“精”,從廣義上來講,既是人體生命活動基本物質,同時又具有了促使人體生長發育,繁衍後代的功能。

6.脾胃與氣的關系

中醫學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哲學的氣論,并使之系統化,從人的生理、病理,到疾病的診治康複,均用氣來說明。所以氣的概念在《内經》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

氣,在古代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産生的。《内經》從氣是宇宙本原、是構成萬物的元素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比精更微小的基本物質,并且以氣的運動變化來說明人體各種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甚至有人認為,氣論是《内經》中哲學和醫學理論的基石。

(1)氣的含義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是一種比精更微小的,至精至微的,運動能力較強的物質。人與自然相通,和萬物一樣,都是天地自然的産物。而自然界中,陰陽運動變化,四季的劃分,寒暑的區别,五行的生化,要靠氣的參與及影響才能完成。人既然生于天地氣交之中,也就自然和世界上的萬物一樣,是由氣構成的,是通過宇宙中物質世界有規律的運動而生成的。根據宇宙間物質第一的定律,人的生命機能來源于人的形體組織,而形體組織的生存又靠從外界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既然人體的生命活動來源于物質世界,所以人類必須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進行“吐故納新”。一方面從外界攝取自然物質來構成機體,并将其中的部分物質轉換成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在能量轉換和利用過程中和正常的生命活動中,人類又不斷将能量利用後所産生的廢物,通過呼吸、汗、尿、便的方式排出體外。

氣,也是指人體髒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體的機能活動,這隻能通過髒腑組織功能活動才能表現其存在,并反映出功能是否正常。例如:胃有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并能将粥樣食物下降到小腸,我們可以通過對飲食是否正常,消化和腐熟食物功能是否健全,食糜下降是否順暢進行觀察,以判斷胃的功能也就是“胃氣”的和降正常與否。又如:脾主運化,能夠消化食物,吸收輸布水谷精微,并能運化水液。如果人體出現了肢體消瘦無力,不想吃飯,手腳怕冷,大便洩瀉,面色發黃,肌膚腫脹等病症時,就要考慮脾的運化功能出了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脾氣不足了。

氣在人體内運動的基本形式為升、降、出、入。沒有“升”,則清陽(精微物質)就不能充實人體的四肢百骸,不能榮華人的頭面九竅,不能滋養人的五髒六腑;沒有“降”,則濁陰(廢物)不能從前陰排洩,糟粕不能從後陰排遺,濁氣不能從肺呼出,濁液不能從汗孔宣洩;沒有“出”,則人體内代謝無用的廢物無所棄;沒有“入”,則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無所攝。人體所有的髒腑經絡組織、精津氣血,都要靠氣的升降出入,以維持機體的生理功能,并與外界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所以說,升降出入運動是髒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特性,也是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但是,由于物質内在的特殊本質不同,而人體五髒六腑的功能活動也不相同,所以,五髒六腑正常生理活動所表現出的升降出入在形式上也不相同。而氣的運動,隻有在相對協調的動态平衡狀态下,才能發揮其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作用。

(2)氣的主要生理功能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都與氣的盛衰、運動變化有關,所以說氣對于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難經·八難》所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是指氣具有激發和推動作用。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要靠氣的作用來激發促進。而人體内五髒六腑及經絡之間的生理活動,以及血液在脈管内的循環,津液在組織間的敷布,均要靠氣的強大動力來推動進行,隻有氣行,血液才能流動,水液才能正常代謝。如果氣的推動和激發功能減弱,人體的發育就會遲緩,嚴重者可見早衰,髒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減弱,而出現血行滞緩或生成不足;水液不化,或痰濕内生等病變。

②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是指人體的陽氣具有生成熱能,溫煦人體的作用。《難經·二十二難》中“氣主煦之”是對氣具有溫煦功能的高度概括。氣的這一功能,在人體生命活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意義。人體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它不會因外界溫度的變化而發生明顯的改變。體溫的恒定,依賴于人體内産熱與散熱的相對平衡。維持這種平衡正是氣的作用。其次,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質,也像自然界的河流湖泊一樣,冬天結冰,夏季流動,要靠陽氣的溫化作用,才能在體内正常運行。如果人體的陽氣不足,溫煦作用減弱,就會出現四肢發涼,畏寒怕冷和寒凝血阻,水液不化等病症。

③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主要是指氣有衛護機體,抵禦邪氣入侵的作用。氣一方面能抵禦外邪入侵,以保障人體的健康;另一方面,當邪氣侵入人體後,氣又能與外侵之邪作鬥争,将邪氣驅出體外,或将邪氣圍剿消滅于體内,使之恢複健康。這裡講的主要是氣的固表作用。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中所說:“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④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指氣對體内某些液态物質、代謝産物,具有固護統攝和控制,不使其無故丢失的作用,并有固定腹腔内髒器位置的作用。

第一,能固攝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脈外,保證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

第二,固攝汗液、尿液、唾液、胃液等,控制分泌量和排洩量,防止體液丢失。

第三,固攝精液,防止遺精、滑精、早洩。

第四,固攝腹腔内髒器,以保持其位置相對穩定,不緻下垂。

⑤氣化作用

所謂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産生的各種變化。也就是說,構成人體的物質,精、氣、血、津液等相互轉化,都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也就是體内新陳代謝過程和物質的轉化與能量轉換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内經》中認為是氣在起決定性作用,人體的氣化運動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過程中的始終,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活動了。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說:“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⑥營養作用

氣的營養作用,主要是指飲食水谷中比較富有營養的物質“營氣”的作用。此氣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而化生,與津液相合能成為血液,通過脈管而運達周身,發揮其營養作用。所以,《素問·痹論》中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于五髒,灑陳于六腑,乃能入于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髒,絡六腑也。”

(3)氣的生成與分類

新陳代謝,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先決條件,《内經》中将某些生命現象概括為幾種氣的活動。

①元氣

又名原氣。根源于腎,是腎精所化生的腎氣。以先天之精氣為物質基礎,以後天水谷之精氣來培育,所以元氣充足,必賴脾胃之健運。其作用是推動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激發和調節人體髒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從而發揮各自的生理功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②宗氣

是由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它形成于肺,而積于胸中,積聚之處,名為上氣海,又名膻中。它的功能主要是走息道助肺而司呼吸;貫心脈助心髒以推動血液循環,滋養人體的眼、耳、喉、四肢,以改善視、聽、言語、動作等功能。

③營氣

是由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它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成為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行于脈中。另外,營氣循經脈而流注全身,為人體各髒腑組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④衛氣

也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因其性慓疾滑利,活動力強,流動迅速,行于脈管之外,所以《素問·痹論》中稱:“衛者,水谷之悍氣也。”衛氣的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溫養作用。恒定體溫,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第二,調節作用。衛氣負責汗孔的開合,控制調節汗液的排洩,以此來維持機體内外環境陰陽相對平衡。

第三,防禦作用。衛氣能溫養肌膚,司汗孔開合,構成抵禦外邪入侵的防線,使外邪不能侵入機體。

(4)脾胃與氣的關系

人是自然界的産物,禀天地之氣生,依四時之法成。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和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主要是靠後天精氣,而後天精氣又主要來自于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而人體正常的元、宗、營、衛之氣的化生,也要靠脾胃運化的後天之精形成,并靠後天之精的不斷資助而發揮其生理作用。脾司運化,胃司受納,一納一運化生水谷精微,又稱之為谷氣、水谷精氣。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納運有序,将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氣,再靠脾之轉輸升清散精作用,将精微物質上輸到肺,通過經脈布散全身,以充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脾升胃降,是升降出入的對立統一,是一身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皆居中央而屬土,脾土屬陰而升于陽,胃土屬陽而降于陰。脾胃這種升清降濁功能,實際上一是攝取水谷精氣以充養自身;二是胃腸虛實更替,将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以維持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動态平衡。由此可見,人類一有此身,必靠水谷之入胃、脾之運化吸收轉輸精微,方能禦外安内,和調于五髒,灑陳于六腑,氣血得以化生,人體得以健康長壽。

7.脾胃與血液的關系

血是運行于脈管當中而循環流注全身的富有營養和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現代醫學認為,血液是一種由血細胞和血漿兩部分組成的紅色、不透明、具有粘性的液體,血液的功能是通過循環來實現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血液是體内的運輸工具,載運着營養物質、代謝産物、氧氣、二氧化碳等,保證組織細胞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其次,血液是體内一種聯系媒介,能将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和化學物質,運送到各組織器官發揮作用。第三,血液中含有許多免疫物質,具有免疫功能,白細胞能吞噬外來微生物,血小闆能凝集,防止繼續出血。第四,血液有維持體内酸堿度相對恒定的功能。

以上這些認識,和《内經》中對血的論述有一定的差距。《内經》中認為血是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這和現代醫學中的血中紅細胞能運輸氧氣,以供應大腦活動所需并不矛盾。

(1)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内經》認為,血液的化生與脾胃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系。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質,經過生理變化可以轉化成血液,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所以《靈樞·決氣篇》中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靈樞·邪客篇》中又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如果因中焦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造成血液的化源不足,往往會直接導緻血虛的見證。我們在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因脾胃消化不好的老年人所發生營養不良性貧血,通過使用健脾益氣、和胃助運的方法治療,收到滿意的療效。另外,一些老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兼見有脾虛見證時,用健脾和胃調補後天的方法,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2)精血互化,精血同源

人體精氣皆封藏于腎,腎主骨生髓,精髓可以轉化為血液,而血可養精,在必要時血液也可轉化為腎精,這就是《内經》的“精血同源互化”學說。在病理上,也常可以看到血虧與精耗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臨床上往往可以見到一些表現為腎虧髓減的貧血病人,用調補肝腎、填精補髓的方法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療效。另外,現代醫學中常用移植人體骨髓的方法,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骨髓的造血機能,以期制造出正常紅細胞、白 細胞、血小闆及淋巴細胞等,來治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8.脾胃與精、氣、血、津液在生理上的關系

脾胃為精、氣、血、津液化生之源,故稱之為“後天之本”。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能量物質,而這些物質的形成,都與脾胃有着密切的聯系。

(1)脾胃與精的關系

精,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和對人體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質,如氣、血、津液、水谷精微等,都屬于“精”的範疇,古人統稱為“精氣”。狹義的精,是指生殖之精,因其與生俱來,在出生前就已形成,也稱之為“先天之精”。精,是構成人體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封藏于腎。“後天之精”與“先天之精”是融為一體,無法分開的。

來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結合後,形成了人的胚胎階段,此時靠母體從飲食物中汲取水谷精微通過胎盤、臍帶供給胎兒,以保證胎兒發育正常。胎兒被娩出母體後,從母體吸吮乳汁或從外界受納飲食水谷,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輸布功能,将其水谷中的精微部分,轉化為廣義的“精”,即:氣、血、津液等,以供人體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所需。其中一部分,以狹義的“精”的方式貯藏于腎髒。如此看來,父母的“後天之精”所滋養的腎中精氣,對于他們的後代來講,實際上就是“先天之精”,而脾胃的功能在精的生成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理論上講,精有先天、後天之分。單就其成分而言,先天之中有後天的成分,後天之中亦蘊含着先天的成分,因而根本無法簡單的說它是先天還是後天,所以統稱為精氣。其實它是來源于父母先天之精與來源于後天脾胃所運化的後天之精的融合體。

(2)脾胃與氣、血的關系

氣、血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髒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由中焦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成。血與氣二者密不可分。氣能生血,能推動血液在脈管内運行,并能攝血,使血液循于脈管之内,而不溢于脈外。反之,血為氣母,而能生氣;血亦能載氣,氣存于血中,賴血之運載而達全身。共同對人體起着營養、推動與溫煦的作用。氣血既是構成髒腑的物質基礎,也是髒腑功能活動的能量來源。脾胃氣虛,健運功能減弱,必然影響氣血的形成,氣血不足也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所以臨床凡是氣血不足的病人,除補氣,補血外,都應重視益氣健脾,和胃助運,以解決其化源問題。

(3)脾胃與津液的關系

津液的形成,輸布與排洩,需要多髒腑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素問·經脈别論》中說:“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有“脾為胃行其津液”及“肺為水之上源”之說。如脾胃虛弱,不能健運,則易于導緻水濕停聚為患而出現腹瀉、水腫、痰飲等病變。反之,水濕不化,濕困脾土,也會使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發生障礙,所以在臨床治療此類病證時,應健脾不忘利濕,化濕不忘醒脾。

總之,精、氣、血、津液等物質,除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外,其它各類,均同出一源——由脾胃運化水谷精微所化生,各自發揮其充養機體的作用。精血之間可以互化,津液既有濡潤全身的作用,也是構成血液的基本成分。血和氣,異名而同類,密不可分,功能相近。氣能生血生津、行血行津、攝血攝津,血為氣母、血能載氣,而津液的運行要靠氣的氣化作用,否則津液不歸正化而形成死陰邪水等病理産物。反之氣也必須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否則會渙散不定而無所歸。所以說,人體的精、氣、血、津液雖然都有各個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它們之間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的密切關系。

9.脾胃與情志的關系

所謂情志,就是七情五志。七情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若将七情分屬五髒,則可以喜、怒、思、悲、恐為代表,分屬于心、肝、脾、肺、腎稱為五志。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是人體對外界事物所作的七種不同反應,正常的情緒一般不會使人發病。隻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人體自我調節能力,引起髒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才會導緻疾病的發生。人類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五髒的精、氣、血,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悲恐。”因為情志活動與髒腑的精氣血有密切聯系。而精氣血又是靠脾胃運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神情志(功能活動)必須依賴于物質(機體的髒腑精氣血)才能存在。因此,脾胃在人體情志活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精氣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五髒精氣血是人體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脾胃的運化功能在人體的情志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脾胃給情志活動提供了載體;其次,又給情志活動提供了能量保證。如果脾胃運化失常,精的化源不足,常可見到失眠、健忘、心慌、無力,甚至可以發展到對外反應遲鈍,以至發展成為早老性癡呆。如果氣血化源不足,臨床上常可見到驚恐、失眠、多夢不安等表現。如果失血嚴重,氣随血脫,臨床上還可見到煩躁不安,精神恍惚,昏迷不省人事等神志方面的改變。所以《靈樞·營衛生會》中說:“血者,神氣也。”在《靈樞·平人絕谷篇》中又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2)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

脾志為思,思慮由脾所主。在正常情況下,思慮是人體一種情志表達方式。但是,長期的思慮寡歡,則可導緻脾氣的郁結,運化失常,從而出現不思飲食,腹部脹滿不舒,肌肉消瘦,面色萎黃,腹瀉等脾失健運的表現。此時如能及時調節情志,并配合健脾益氣治療,則可使氣結得散,脾運得健,機體康複。如果治療不及時,則可向兩個方面轉化:第一方面,脾氣郁結不解,脾運失健,造成人體氣血化源不足,抵禦病邪能力下降,病症叢生。例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這方面的很好例證。另一方面,脾氣郁結,結而不散,由量變到質變,由功能降低到氣血痰濁的凝滞不通,可以發生占位性病變。例如:十年浩劫,我們黨和國家的一些老同志,懷着殷殷憂國之情,長期精神壓抑,情緒低落,而腫瘤患者甚多。由此可見,不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保持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情緒,對自己身體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情志為患,還應以精神療法來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源自于《内經》,如《素問·移精變氣論》說:“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所謂祝由,就是轉移病人的思想精神,因勢利導,用精神療法治療疾病。正如人們常說的:“自家有病自家知,心病還要心藥醫。”用祝由的方法治病,必須事先了解病人得病的原因,從而可以通過“祝說病由”的方式,解除患者思想顧慮,轉移患者的精神注意點,因而具有一定的調整氣機作用,對于由精神刺激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于一般的疾病,訴說病由也可解除患者思想負擔,穩定情緒,有利于治愈疾病和恢複健康。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還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此論點核心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用情志變化治療情志之病。例如,古代一個著名醫冢,在診治一名因過度思慮邊防戰事而患病的将軍時,大量收取患者錢财,不給患者服藥,後來醫生偷偷逃走了,并留下書信辱罵患者,将軍看過書信後,大怒,遂吐痰涎及黑血數升,疾病霍然而愈。在這裡,醫生巧妙的運用了五行相克的原理,治愈了患者的病。此外,大家所熟悉的《儒林外史》中的範進中舉的情節,也是恐能勝喜的很好例證。

10.脾胃保健與健康長壽的關系

如上所述,脾胃為後天之本,精津氣血生化之源,人體的生、長、病、愈無不與脾胃的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重視對脾胃的保健,對于保證人體的健康長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1)脾胃保健原則 ①順應四時

也稱順時攝養,是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綜合的養生方法。

《内經》認為:春夏養陽。意思是說,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而人體的陽氣也順應春之陽氣向上升發,這有利于人體化生精津氣血。所以,在春天人們應該注意對自己陽氣,也就是俗稱的“火力”的保養。首先,應外出踏青春遊以陶冶情操,怡養精神;其次,初春乍暖還寒,注意防寒,以防感冒。再有,就是多食辛甘之品以助陽氣升發,可以多吃一些韭菜,享受“黃韭試春盤”的美味,體會“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情趣。韭菜可以增強人體脾胃之氣,但不易消化,故一次食量不宜多。平素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夏季是萬物茂盛的季節,陽氣易于随汗外洩,所以此時脾胃保健應注意養陽。要注意不在陽光暴曬下運動,以防陽氣外洩。還要注意,飲食應清淡,易于消化,不要過于寒涼,以免傷及脾胃陽氣。

秋季萬物成熟,陽氣收斂,漸長。此時養生應注意保護。早卧早起,适當運動,保持恬淡的情志,以使神氣收藏。飲食上應當多吃一些肉類食物,如牛肉、羊肉、雞魚等,以滋補脾胃之氣。

冬季萬物收藏,陽氣閉藏于内。此時養生應以斂陽護陰為主。應早卧晚起,無擾乎陽,飲食宜熱,多食鵝肉、核桃、羊肉、蘿蔔等,以護陰潛陽。不宜過食辛辣之品,以免化熱傷陰,擾動。

②飲食保健

吃什麼,怎麼吃,身體才能健康,人才能長壽,是一個從古至今仍在不斷探讨的課題。古人經過世代的篩選,留傳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陸産品,不僅營養價值高,口味鮮美,而且也易于被機體接納、消化和吸收。但是,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尤要注意保護脾胃的運化功能。首先,要注意飲食的衛生,要防止飲食不潔,不要吃被污染和腐敗變質食物。其次,提倡飲食有節,要定時定量,防止饑飽失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免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再次,不要飲食偏嗜,既不能飲食中五味有所偏嗜,又要寒溫适中,不要過熱過涼,以免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還有,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吃素、吃粗、吃雜,以及吃野、飲食回歸自然,适量多吃植物纖維等作法,對脾胃消化功能的保健,均有一定的意義。

③情志保健

随着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行為心理”醫學模式的轉化,人們已越來越重視心理衛生。特别是随着社會的前進,經濟的發展,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精神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已越來越大。人們要想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必須重視在精神方面調節自己。

《内經》認為,人的情志活動由五髒所主,以髒腑精氣血為物質基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反之,五志過極,又能影響到所主髒器的功能。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因社會、家庭、個人的某些原因,導緻患者過度思慮,日久則引起脾氣郁結,表現為少言寡語,不思飲食,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腹部脹滿.大便洩瀉等症狀。這說明,人的精神活動,可以直接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功能。為了保持自己的精神衛生,保證髒腑功能不被外界社會環境所擾動。保持健康的脾胃運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做到:情緒穩定,精神愉快;人際關系,和睦相處;适者生存,改造自身;形神兼備,避免過極;活動鍛煉,淡薄名利。

④勞逸結合

适當的勞作及安逸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人類生存于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條件。但是,如果過度的勞累或安逸,也能危害人體的健康。古語說:“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反為殃,與其病後才加藥,孰若事先能自防。”人體過度勞累所引起的疾病,叫作“勞傷”。《内經》裡說:“勞則氣耗”,指出形體過度勞倦主要傷及人體正氣。《素問·宣明五氣篇》中還具體指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強調了久視、久卧、久坐、久立、久行都會引起勞倦緻病。過勞氣耗,過逸氣滞,皆傷脾胃。過勞傷氣,脾氣不足則不思飲食,精神疲倦,四肢無力。過度的安逸,缺乏勞動和體育鍛煉,容易引起氣機不暢,升降出入失常,出現腹脹,飲食不易消化,甚則胃脘脹痛等證。

(2)脾胃與健康長壽的關系

脾胃為後天之本,人類健康長壽與否,與脾胃有直接關系。氣血來源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氣血充足,則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肌膚和毛發光亮潤澤,外邪不易侵入,身體不易發病,容光煥發,身形矯健,健康長壽。反之,脾胃運化失常,氣血化源不足,則會出現面色萎黃,肌肉削瘦,肌膚毛發枯萎無光澤,外邪極易入侵體内而發病,面色枯槁,身形萎縮,多病夭橫。津液也是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津液和調則外可布散體表,滋養肌膚毛發;上可流注孔竅,滋養眼、耳、口、鼻;内可滋養髒腑,維持正常活動;旁可充骨填髓,流于關節,使髓滿骨壯,關節活動自如;還可化生血液,滋潤全身。如果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則可破壞津液的代謝平衡,從而導緻津液生成不足,或環流障礙,水液停滞不動,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變,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長壽。後天之精也來源于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對全身所有的髒腑組織起到營養作用。精足則身體健康,五髒安和,生命力旺盛;若精不足;則會出現全身或局部的虛弱現象,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甚者對繁衍下一代都産生影響。

另外,精可化氣,氣可化精,精氣能互化。精與氣能生神和養神,而神又能統馭精和氣,三者密不可分。在我國古代,曆來都非常重視精、氣、神,将其稱之為人身“三寶”,而此“三寶”又都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

不難理解,任何人都應終生重視脾胃保健。脾胃健康是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