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最全梳理股權投資之财務盡調與業務盡調核心内容與方法!

第一部分 财務盡職調查 一、财務組織基本情況調查 1.關注重點 (1)财務組織結構(含具控制力的公司); (2)财務管理模式(子公司财務負責人的任免、獎懲、子公司财務報告體制); (3)财務人員結構(年齡、職稱、學曆); (4)會計電算化程度、企業管理系統的應用情況。 二、薪酬、稅費及會計政策 1.關注重點 (1)薪資的計算方法,特别關注變動工資的計算依據和方法; (2)繳納“四金”的政策及情況; (3)福利政策; (4)現行會計政策及近3年的重大變化; (5)與我們的差異,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量化); (6)現行會計報表的合并原則及範圍; (7)接受外部審計的情況,及近3年會計師事務所名單; (8)近3年審計報告的披露; (9)現行稅費種類、稅費率、計算基數、收繳部門; (10) 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減免/負擔; (11) 關聯交易的稅收政策; (12) 集團公司中管理費、資金占用費的稅收政策; (13) 稅收彙算清繳情況; (14) 并購後稅費政策的變化情況。 三、會計報表(損益表、資産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一)損益表 1.關注重點 (1)銷售收入及成本 (2)近3~10年銷售收入、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毛利率的變化趨勢 (3)近3~10年産品結構變化趨勢 (4)企業大客戶的變化及銷售收入集中度 (5)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的區别及對利潤的影響 (6)成本結構、發現關鍵成本因素,并就其對成本變化的影響作分析 (7)對以上各因素的重大變化尋找合理的解釋 (8)期間費用 (9)近5~10年費用總額、費用水平趨勢,并分析了解原因 (10) 企業主要費用,如人工成本、折舊等的變化 (11) 其他業務利潤 (12) 了解是否存在穩定的其他業務收入來源,以及近3~5年數據 (13) 投資收益 (14) 近年對外投資情況,及各項投資的報酬率 (15) 營業外收支 (16) 有無異常情況 (17) 對未來損益影響因素的研判 (18) 銷售收入 (19) 銷售成本 (20) 期間費用 (21) 其他業務利潤 (22) 稅收 (二)資産負債表 1.關注重點 (1)貨币資金 (2)可用資金、凍結資金 (3)應收賬款 (4)是否可能被高估(特别關注内部應收賬款) (5)賬齡分析、逾期賬款及壞賬分析 (6)近年變化趨勢分析及原因 (7)大客戶應收賬款分析 (8)大額應收賬款,可調閱銷售合同 (9)其他應收款 (10) 賬齡、壞賬及費用性借款分析 (11) 大額款項的合同、協議 (12) 是否有對外投資?委托理财?大額對外借款? (13) 存貨 (14) 查閱最近一次盤點記錄 (15) 存貨分類及趨勢變化 (16) 關注發出商品、分期付款發出商品 (17) 存貨的滞銷、殘損 (18) 長期投資 (19) 控股企業驗證其投資比例及應占有的權益 (20) 參股企業了解其投資資料 (21) 投資的背景及可控制力(特别是國有企業) (22) 固定資産 (23) 固定資産分類 (24) 在用、停用、殘損、無用的固定資産(可與設備管理部門核對資料) (25) 生産經營用和非生産經營用的區分 (26) 設計生産能力與實際生産能力比較,以及原因分析 (27) 在建工程 (28) 工程項目預算、完工程度 (29) 是否存在停工工程 (30) 工程項目的用途 (31) 無形資産 (32) 無形資産的種類及取得途徑 (33) 無形資産的壽命 (34) 計價依據(關注土地使用權) (35) 借款 (36) 債權人、借款性質、借款條件 (37) 是否正常償還利息 (38) 是否可以豁免或債務重組(關注由資産管理公司接管的銀行債權) (39) 應付賬款 (40) 業務趨勢與應付賬款的趨勢比較,了解是否具有足夠的買方信用 (41) 應付賬款賬齡分析 (42) 預估材料款是否适當 (43) 資本公積 (44) 形成原因 (45) 未分配利潤 (46) 曆年利潤及分配 (47) 資産負債結構分析 (48) 資産質量分析 (49) 現金流量表 (50) 曆年現金流量情況及主要因素分析 (51) 特别關注經營淨現金流 (52) 經營淨現金流是否能滿足融資活動的利息支出淨額 (53) 結合資産負債表及利潤表,尋找除銷售收入以外是否還存在主要的經營資金來源,對經營淨現金流的貢獻如何 四、銷售環節财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了解并核實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利潤的真實性; (2)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因銷售活動産生債權債務餘額。 2、調查程序 (1)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利潤調查 1)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和毛利明細表,并與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損益表核對是否相符; 2)價格調查:取得産品價格目錄,了解主要産品目前價格及其前三年價格變動趨勢,搜集市場上相同或相似産品價格信息,并與本企業進行比較; 3)單位成本調查:比較各期之間主要産品單位成本變化幅度,對較大幅度的變動(>10%),應詢問原因并證實; 4)銷售數量調查:比較各期之間主要産品銷售數量的變動比率,對較大幅度的變動(>10%),應詢問原因并證實; 5)毛利率調查:比較各期之間主要産品毛利率的變動比率,若變動幅度較大(>10%),應詢問原因并核實;與行業平均的毛利率進行比較,若發現異常,應詢問原因并核實; 6)主要客戶調查:取得前三年主要産品的《主要客戶統計表》,了解主要客戶,檢查主要客戶中是否有關聯方,對異常客戶進一步詳細調查。 (2)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壞帳準備、預收賬款調查 1)取得前三年及取近一個會計期末“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壞帳準備”、“預收賬款”餘額明細表,檢查大額應收票據、預收款項、應收賬款的客戶是否為主要客戶明細表中的主要客戶;若不是公司主要客戶,詢問原因。 2)結合銷售結算方式,判斷各客戶賬齡是否正常,對異常情況,查明原因;對長期挂帳款項,判斷可回收性。 3)了解前三年壞帳準備計提方法是否發生變化,并了解變化的原因;結合賬齡分析,判斷壞帳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4)計算應收帳款周轉率,與同行業進行比較,異常情況進一步調查原因。 (3)營業費用調查 1)計算各期之間營業費用變化比率,結合銷售收入的變動幅度,分析營業費用變動幅度是否正常,對異常情況,應詢問原因并證實。 五、采購與生産環節财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了解企業生産能力利用率、産銷比率; (2)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存貨價值; (3)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采購活動産生債權債務的餘額; (4)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應付工資及福利費; 2、調查程序 (1)了解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主要産品生産能力利用率、産銷比率,初步判斷生産經營情況是否正常 1)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主要産品生産能力、産量、銷量統計表; 2)結合産量,判斷生産設備利用情況; 3)結合産量、産成品庫存,計算産銷比率; (2)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存貨價值,為核實年銷售總成本提供依據; (3)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采購活動産生債權債務的餘額。抽查因采購原材料而發生的大額債權債務的對應方是否是本公司的主要客戶,若不是,應抽查采購合同,了解業務發生的原因,判斷是否正常。對其他大額長期挂帳款項,要查明原因; (4)了解并核實各期期末應付工資及福利費; (5)分析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末資産負債表中“預提費用”“待攤費用”“待處理财産損溢”金額是否異常,若為異常,進一步核實; 六、投資環節财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了解并核實各會計期末短期投資餘額、期末市價、跌價準備; (2)了解并核實各會計期末長期投資餘額、減值準備; (3)了解并核實各會計期間投資收益的真實性; 2、調查程序 (1)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短期投資及跌價準備餘額明細表,判斷投資風險; (2)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委托貸款及投資收益明細表,判斷委托貸款安全性; (3)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及投資收益明細表,關注大額及異常投資收益;對現金分得的紅利,關注是否收現,有無挂賬情況; 七、融資環節财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了解債務融資的規模、結構 (2)了解權益融資 2、調查程序 (1)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短期及長期借款增減變動及餘額表,并與會計報表核對是否相符; (2)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應付債券明細表,并與會計報表核對相符; (3)取得财務費用明細表,與貸款合同規定的利率進行複核。 (4)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長期應付款及專項應付款明細表,與會計報表核對是否相符。 (5)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個會計期間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及餘額表,與各年增資、配股情況和各年利潤分配方案相核對。 八、公司财務預測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企業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标、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發展的可能。 2、調查程序 (1)取得企業所提供的商業計劃書,或直接要求被投資企業提供未來3-5年公司的财務預測表,獲知企業未來幾年的财務發展目标、發展規模、發展速度; (2)以銷售為起點,核實企業所提供的各項預測指标制定的依據; (3)根據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調查企業各項指标實現的可能性; (4)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生産經營的其他條件,判斷企業各項指标實現的可能性。 九、财務常用公式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産-存貨)/流動負債 (3)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淨額)/流動負債 (4)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5)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 (6)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淨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準備的金額 (8)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9)流動資産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産 (10) 總資産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産總額 (11) 資産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産總額 (12) 産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3) 有形淨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産淨值) (14)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15)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100% (16)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7) 資産淨利率=淨利潤/平均資産總額; (18) 淨資産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産(或年末淨資産)*100% 或銷售淨利率*資産周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産淨利率*權益乘數 (19) 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淨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淨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20) 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21) 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22)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23) 全部資産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淨流量/全部資産*100% (24) 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稅後淨利潤+折舊=收入(1-所得稅)-付現成本(1-所得稅)+折舊*稅率 第二部分 業務盡職調查 一、管理團隊調查 1、調查目标 (1)主要管理層(包括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總裁、副總裁以及财務總監等高級管理人員)是否正直、誠信; (2)主要管理層是否具有與發展公司需要相匹配的開拓精神和經營管理能力; (3)了解關鍵管理人員的選聘、考核和離職情況,及其程序是否合法; (4)了解公司與主要管理人員有關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及其對公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影響。 2、調查程序 (1)取得主要管理人員學曆和從業經曆簡況,對核心人員要取得其詳細資料,尤其要關注主要成員在本行業的的執業經驗和記錄; (2)與公司主要管理人員就企業發展、公司文化、競争對手、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的關系等主題進行單獨的會談; (3)調查過去三年中公司關鍵管理人員離職的情況,調查其辭職的真實原因; (4)調查公司董事是否遵守“競業禁止”的規定; (5)與公司職員進行交流,獲取其對管理團隊以及企業文化貫徹情況的直觀感受; (6)調查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規定、年度經營責任書,了解公司是否制定經濟責任考核體系,特别考核體系的落實情況; (7)了解公司為高級管理者制定的薪酬方案,持有股份及其變動情況; (8)調查主要管理者是否不适當的兼職,并說明必要的兼職是否會對其工作産生影響。 二、公司發展規劃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 2、調查程序 (1)取得企業所提供的商業計劃書,或直接要求被投資企業提供未來3-5年公司的發展規劃,獲知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标、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發展措施。 (2)取得企業計劃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報告的可行性。 三、業務發展戰略與目标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業務發展目标與現有業務的關系; (2)調查公司業務發展目标實現的可行性、風險。 2、調查程序 查閱公司的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等資料,或與經營決策層訪談,得到以下的信息: (1)公司發展目标的定位,包括長遠發展戰略、具體業務計劃; (2)公司發展目标與現有業務間的關系; (3)公司實現業務發展目标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包括法律障礙等; (4)公司實現未來發展計劃的主要經營理念或模式、假設條件、實現步驟、面臨的主要問題等。 四、行業及競争者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所處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2)調查公司所處行業發展驅動因素與本質; (3)調查公司提供的産品(服務)較之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競争地位; (4)調查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的合法性。 2、調查程序 (1)查閱權威機構的統計資料和研究報告(如國家計委、經貿委、行業協會、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或其他研究機構),調查公司所處行業國内、外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影響其行業發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2)調查公司所處行業内企業是否受到國家宏觀控制,如果是,其産品定價是否受到限制?是否享受優惠政策? (3)調查公司所處行業産業鍊情況,公司所處鍊條環節情況; (4)了解公司所處行業的進入壁壘,包括規模經濟、資本投入、技術水平、環境保護或行業管理機構授予的特許經營權等方面,分析其對公司核心競争力的影響; (5)了解公司所處行業的整體特征,是屬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産業;了解該行業對技術(或對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的依賴程度、技術的成熟度;了解該行業公司是否需要大量的研究開發支出、巨額的廣告營銷費用;是否應收賬款周轉慢;産品價格的變動特征;出口占總銷售的比例等方面。 (6)調查公司近三年内銷售産品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是處于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中的哪個階段?調查公司産品的壽命。 (7)查閱國家的産業結構調整政策、公司相關财務資料和發展規劃文件,獲取或編制公司最近幾個會計年度主要産品産銷量明細表,了解公司産品結構構成;了解公司未來産品結構調整的方向。 (8)查閱權威機構的研究報告和統計資料,調查影響公司産品需求的相關因素以及産品需求的變化趨勢,分析未來幾年該産品的需求狀況、市場容量;獲取公司所處行業中該産品的現有生産能力、未來幾年生産能力的變化數據;所處行業是否因過多受到國家政策、技術進步、可替代産品的沖擊等外部因素影響而具有較大的脆弱性。 (9)對公司産品價格變動作出預測; (10)調查可替代産品的價格和供應狀況,調查公司産品目前或在可合理預計的将來多大程度上受到進口同類産品的沖擊; (11)對公司現有與潛在的競争者調查,應包括但不限于整個産品市場容量、競争者數量、公司與市場競争者各自的市場份額;對公司與競争者的比較應包括相對産品質量、相對價格、相對成本、相對的産品形象及公司聲譽等(見附表)。對公司目前、未來的市場地位作出描述和判斷; (12)利用各大證券報、主要證券類網站披露的公開信息,與已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分析。選擇5-10家産品結構、生産工藝相同的公司,以這些公司近幾年的數據為基礎,至少在生産能力、生産技術的先進性、關鍵設備的先進性、銷售收入、銷售的地理分布、主要産品銷售價格與主營業務利潤率、行業平均銷售價格與主營業務利潤率等方面進行比較。 五、采購環節業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供應方市場、采購政策及主要的供應商; (2)調查公司采購業務涉及的訴訟及關聯交易。 2、調查程序 (1)調查供應方市場的競争狀況,是競争、還是壟斷,是否存在特許經營權等方面因素使得供應方市場有較高的進入壁壘; (2)與采購部門人員、主要供應商溝通,調查公司生産必須的原材料、重要輔助材料等的采購是否受到資源或其他因素的限制; (3)了解公司主要的供應商(至少前5名),計算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公司向主要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公司、同類原材料采購金額、總采購金額比例,是否存在嚴重依賴個别供應商的情況; (4)與采購部門人員、主要供應商溝通,調查公司主要供應商與公司的地理距離,分析最近幾年原材料成本構成,關注運輸費用占采購成本中的比重; (5)與采購部門人員溝通,了解公司是否建立了供應商考評制度; (6)調查公司與主要供應商的資金結算情況,是否及時結清貨款,是否存在以實物抵債的現象; (7)查閱權威機構的研究報告和統計資料,調查公司主要原材料的市場供求狀況,查閱公司産品成本計算單,定量分析主要原材料、動力漲價對公司生産成本的影響; (8)與采購部門與生産計劃部門人員溝通,調查公司采購部門與生産計劃部門的銜接情況,關注是否存在嚴重的原材料缺貨風險,是否存在原材料積壓風險; (9)與主要供應商、公司律師溝通,調查公司與主要供應商之間是否存在重大訴訟或糾紛; (10)如果存在影響成本的重大關聯采購,判斷關聯采購的定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利潤輸送或資金轉移的現象。 六、生産環節業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生産工藝、生産能力、實際産量; (2)調查公司生産組織、保障; (3)成本分析; (4)調查公司生産的質量控制、安全、環保。 2、調查程序 (1)調查公司生産過程的組織形式,是屬于個别制造或小批量生産;大批量生産或用裝配線生産;用流水線生産; (2)了解公司各項主要産品生産工藝,獲取公司産品生産工藝流程圖,調查公司行業中工藝、技術方面的領先程度; (3)調查公司主要産品的設計生産能力、最近幾個會計年度的實際生産能力以及主要競争者的實際生産能力,進行盈虧平衡分析,計算出盈虧平衡時的生産産量,并與各年的實際生産量比較; (4)與生産部門人員溝通,調查公司生産各環節中是否存在瓶頸?是否存在某種原材料的供應、部分生産環節的生産不穩定或生産能力不足而制約了企業的生産能力; (5)與生産部門人員溝通,調查公司的生産是否受到能源、技術、人員等客觀因素的限制; (6)采用現場察勘的方法,調查公司主要設備的産地、購入時間,機器設備的成新率,是否處于良好狀态,預計尚可使用的時間;現有的生産能力及利用情況,是否有大量閑置的設備和生産能力; (7)調查公司是否存在設備抵押貸款的情形。如有,查閱或查詢借款合同的條款及還款情況,判斷預期債務是否會對公司的生産保障構成影響; (8)制造成本的橫向比較。查閱公司曆年來産品成本計算單、同類公司數據,分析公司較同行業公司在成本方面的競争地位; (9)制造成本的縱向比較。獲取或編制公司最近幾個會計年度主要産品(服務)的毛利率、貢獻毛利占當期主營業務利潤的比重指标,分析公司主要産品的盈利能力;如果某項産品在銷售價格未發生重大變化時,某一期的毛利率出現異常,分析單位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動力、制造費用等成本要素的變動情況,确認成本的真實發生; (10)與公司質量管理部門人員溝通、現場實地考察、查閱公司内部生産管理規定,調查公司的質量控制政策、質量管理的組織設置及實施情況; (11)調查公司保障安全生産的措施,成立以來是否發生過重大的安全事故; (12)了解公司生産工藝中三廢的排放情況,查閱省一級的環境保護局出具的函件,調查公司的生産工藝是否符合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調查公司最近3年是否發生過環境污染事故,是否存在因環保問題而被處罰的情形; (13)查閱省一級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文件,調查公司産品是否符合行業标準,是否因産品質量問題受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處罰。 七、銷售環節業務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營銷網絡的建設及運行情況; (2)調查公司産品商标的權屬及合規性; (3)調查公司銷售回款、存貨積壓情況; (4)調查公司銷售業務涉及的訴訟及關聯交易。 2、調查程序 (1)了解公司的分銷渠道,對自營零售的,調查公司銷售專賣店的設置;對通過批發商進行銷售的,調查經銷或代理協議,是否全部委托銷售代理而導緻銷售失控? (2)查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冊證,調查公司是否是其主要産品的商标注冊人; (3)查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或省一級的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證明或其他有關批複,調查公司的産品質量是否執行了國家标準或行業标準,近3年是否因違反有關産品質量和技術監督方面的法律、法規而受到處罰; (4)是否存在假冒僞劣産品,打假力度如何; (5)調查公司的主要競争者及各自的競争優勢,從權威統計機構獲取公司産品與其主要競争者産品的市場占有率資料; (6)獲取或編制公司近幾個會計年度各項産品占銷售總收入比重明細表、各項産品産銷率明細表; (7)獲取公司近幾個會計年度對主要客戶(至少前5名)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及回款情況,調查其客戶基礎是否薄弱,是否過分依賴某一客戶而連帶受到客戶所受風險的影響;分析其主要客戶的回款情況,是否存在以實物抵債的現象; (8)獲取近幾個會計年度按區域分布的的銷售記錄,分析公司銷售區域局限化現象是否明顯,産品的銷售是否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 (9)是否存在會計期末銷售收入的異常增長,采取追查至會計期末幾筆大額的收入确認憑證、審閱複核會計師期後事項的工作底稿等程序,判斷是否屬于虛開發票、虛增收入的情形; (10)是否存在異常大額的銷售退回,查閱銷售合同、銷售部門與客戶對銷售退回的處理意見等資料,判斷銷售退回的真實性; (11)測算公司最近幾個會計年度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調查公司壞賬、呆賬風險的大小; (12)對于銷售集中于單個或少數幾個大客戶的情況,需追查銷貨合同、銷貨發票、産品出庫單、銀行進賬單,或函證的方法以确定銷售業務發生的真實性。如果該項銷售系出口,尚需追查出口報關單、結彙水單等資料,以确定銷售業務發生的真實性; (13)查閱會計師的工作底稿,調查是否存在大量的殘次、陳舊、冷背、積壓的存貨;與會計師溝通存貨跌價準備是否足額計提?計算公司最近幾個會計年度産成品周轉率,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比較; (14)抽查部分重大銷售合同,檢查有無限制性條款,如産品須經安裝或檢修、有特定的退貨權、采用代銷或寄銷的方式; (15)調查關聯銷售的情況。如果存在對主營業務收入有重大貢獻的關聯銷售,抽查不同時點的關聯銷售合同,獲取關聯銷售的定價數據,分析不同時點的銷售價格的變動,并與同類産品當時市場公允價格比較。如果存在異常,分析其對收入的影響,分析關聯銷售定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利潤輸送或資金轉移的現象。 八、技術與研發調查 1、調查目标 (1)調查公司專利、非專利技術; (2)調查公司研發機構、人員、資金投入; (3)調查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 2、調查程序 (1)了解公司的行業技術标準,是否有國家标準、國際标準; (2)調查公司核心技術的選擇。調查公司較同行業其他企業在技術方面的領先程度。關注其核心技術是否為其他新技術所取代; (3)獲取公司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等權利證書、在有權管理部門的登記文件以及相關協議,了解公司的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有哪些?了解公司和新技術的來源,是屬于自主開發、股東投資、購買或及擁有使用權。調查公司對于上述技術擁有的權限,并且關注公司是否存在與上述技術相關的重大糾紛,核心技術是否超過法律保護期限; (4)了解公司是否建立了相應的機制保障與主要産品生産相關的非專利技術不被洩漏。 (5)了解研發機構設置,獲取公司目前的研發人員構成、近幾年來用于研究開發的支出、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等數據; (6)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與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有哪些機構,合作項目有哪些,合作方式,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 (7)了解公司研究人員的薪酬情況,包括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水平、公司主要競争者(國内、外公司)同類技術人員的薪酬水平。了解公司研究人員曆年來的流失情況,公司是否實行了包括股權激勵的其他激勵措施; (8)調查公司新産品研究開發周期(從産品開發到進入市場的周期),主要研發項目的進展情況,并對項目的市場需求做出描述。 九、商業模式調查 1、調研目标 (1)行業商業模式的演變與創新; (2)公司現有商業模式及未來創新模式; (3)通過商業模式理解與評估企業價值。 2、調查程序 (1)企業商業模式主要指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結構、合作夥伴網絡和關系資本等用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并産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2)商業模式參考模型主要九個要素:價值主張;消費者目标群體;分銷渠道;客戶關系;價值配置;核心能力;合夥夥伴網絡;成本結構;收入模式等。 (3)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發展曆程及行業内的企業商業模式演變發展,分析行業内商業模式演變曆程,及未來新的創新商業模式; (4)通過公司高管訪談及上述采購、生産、銷售、研發等情況及公司發展戰略資料了解公司現有的商業模式,以及行業内是否具有創新性,其商業模式其他企業是否能夠容易模仿和超越; (5)确認公司未來商業模式發展方向,及對商業模式創新采取的準備行動; (6)結合公司的商業模式的定位,及行業内的标杆企業對比,評估公司未來公司價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