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外國小說欣賞》文體知識梳理與高考真題梳理

第一單元:叙述

誰來說:

1、誰來說

就是給小說找一個叙述的身份和位置,叙述的立足點,它決定叙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是以一個半大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他的視角是仰視的,對成人世界的複雜和不可理喻,決定了小說是現在進行時的叙事,讀者和人物一起經曆着成長的陣痛。

2、上帝俯瞰和凡人眼光

上帝俯瞰即全知視角,這種視角下,叙述者了解小說的全部人物和事件。第三人稱一般屬于全知視角。傳統小說比較喜歡采用全知視角,比如莫泊桑的《項鍊》。

凡人眼光即有限視角,這種視角下,叙述者隻了解故事的部分情節。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不作評論和心理描寫時)屬于有限視角。《橋邊的老人》即采用有限視角的第一人稱方式,“我”作為叙述者講述的僅僅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比如老人的感受就隻能揣測。這樣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從旁觀者角度發揮想像。

叙述人稱:

第一人稱我真實自然說話人是叙述者也是參與者不足之處是比較主觀

第二人稱你親切抒情有别于第一人稱的二者合一,也有别于第三人稱的兩相疏離

第三人稱他客觀靈活說話人是旁觀者不足之處是比較疏離

契诃夫的《萬卡》是兩種人稱的巧妙結合,用第三人稱的叙述向讀者交代萬卡的悲劇命運及其生活環境、背景等;用第一人稱講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裡做學徒的悲慘遭遇以及内心世界的悲傷。

叙述腔調:

1、腔調的背後

叙述腔調是指叙述人流露出來的感情色彩、年齡、性别、身份等個性特征,比如伍爾芙小說的睿智與抒情,海明威小說的深刻與蘊藉。有時作家可以将自己慣用腔調隐藏起來,換成人物的口吻來說話。

2、講述與顯示

講述即主觀叙述,比如《牆上的斑點》,顯示即客觀描寫,比如《橋邊的老人》。

速度控制:

小說有自己的節奏,當概括性叙述時,小說節奏就快,當細緻描寫時,小說節奏就慢。

叙述知識:

1、意識流

意識流是西方文學的一種表現方法。意識流叙述打破了傳統的因果關聯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識流動,如回憶、夢幻、感受、聯想、情緒、心理獨白等來組合作品。内心獨白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技巧。如《牆上的斑點》。

2、冰山理論

海明威認為冰山在海裡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隻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他認為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與動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來,他認為,所有這一切被省略的東西,讀者會通過自己的想像加以聯接與彌補。因此,“冰山理論”應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文本的簡潔,即“少”;二是叙述者的不動聲色,即“靜”。

3、以小見大

小:一幅畫面、一段對話、一個老人——小格局,小人物

大:宏大的戰争主題

《橋邊的老人》是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争的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第二單元:場景

在場景中生活:

1. 場景

場景是小說的最小構成因素。場景即場面描寫。它與單純的環境描寫不同,它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環境描寫,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環境組成。它是某一段時間内社會生活的橫截面,小說就是由一個接一個這樣的“面”構成的。

場景有大場景和小場景之分,可以使小說曲折有緻。有公共場景和私人場景之分,可以更全面立體地揭示人物性格。

場景的功能: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與背景,給全篇定調,使得叙述更舒緩自然或順理成章。

2、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以感染讀者或人物。

3、導引人物出場,推動情節發展。

4、揭示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心情。

5、作為象征,突出深化主題。

6、可以作為幕間音樂,起過渡和調整節奏、舒緩情緒的作用。

現代小說的場景觀:

古典小說的場景細緻确切,現代小說的場景模糊虛幻。

第三單元:主題

小說的靈魂——主題:

1、寫不厭的母題

所有小說都是有主題的。一些比較寬泛意義上的主題比如“生與死”“愛與恨”“美與醜”等是小說家寫不厭的“母題”。小說家對這些人類生活中重大母題的理解就構成小說的主題。因此母題具有超然客觀性,主題具有主觀傾向性。

2、主題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表現為材料所蘊涵的思想要比作家本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更深厚或更貧乏或大相徑庭。

主題的形成:

思想性小說:作家試圖通過小說來表達自己對婚姻、家庭和愛情的體悟,對人性弱點的悲憫與失望,或者對真善美的讴歌與追求,這樣的小說主要以思想的深度來展示其獨有的魅力。比如《丹柯》。

故事性小說:有些小說則主要以講故事為目的,其魅力在于故事本身的曲折、離奇或者故事講述的獨特技巧。比如《一千零一夜》。

主題的實現:

1、小說的忌諱:主題鮮明

2、形象大于思想:主題應該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實說話。

3、模糊處理:小說主題具有複雜性和多義性。但也并不是無邊界的,讀者對小說主題的把握應該相對合理而不能離譜地誤讀。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相對合理而複雜多義的主題而不至于被認為是誤讀呢?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把握小說的主題:

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

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主題的選擇和開掘:

小說隻有觸及“當下”中的“永恒問題”時,才能煥發出自己的光彩。

小說的主題要千錘百煉,要想得深,要求作者要帶着無所不在的悲憫、關懷全人類的苦痛,并且要有深刻的思考;要想得巧,能對材料巧妙地取舍,使主題獲得新的深度和厚度。

古典小說:主題單一明确具體,多關注社會與人現代小說:主題複雜模糊抽象,多進行終極追問。

《丹柯》主題的實現途徑:

1、序幕的抑彼揚此烘托出人物的勇敢堅強,奠定了主題的基調。

2、情節的一波三折與主題的悲劇意味。

3、浪漫主義手法對主題表達效果的增強。

4、人物性格品質對英雄形象的增益。

第四單元:人物

1、貼着人物寫

“貼着人物寫”即塑造人物時要符合人物性格。通過緊貼人物的心理寫,寫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通過緊貼人物的言行寫,使小說有更強的動作感。

2、塑造人物的方法

直接描寫: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心理等。語言也是一種行為,它可反應人物内心,推動情節發展。心理描寫包括内心獨白、夢境描寫和幻覺描寫等。

間接描寫:即通過其他人物、事物、景物來烘托。

3、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圓形人物:圓形人物性格較為複雜,住住都是多義與多變的人物。現實中人類的多維性構成了小說中“圓形人物”的創作基礎。在那些深刻的文學作品裡,更能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具有複雜精神内涵的人物。如《飄》中的斯佳麗。

扁平人物:也被稱為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他們最單純的形式,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創造出來的。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較單一、突出、鮮明。“扁平人物”的單調雖然乏味,但在諷刺性小說中,卻常常能産生喜劇效果,起到諷刺的作用。如《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

一般來說,圓形人物的藝術性要強于扁平人物,因為前者内涵更豐富,性格中的矛盾會産生足夠的張力。在人物衆多的長篇小說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為“圓形人物”,次要人物為“扁平人物”的做法,兩種人物共同承擔着闡釋主題的任務。

4、古典小說的人物追求個性化,塑造的是“這一個”,現代小說的人物追求類型化,塑造的是“這一類”。

第五單元:情節

以情節為主線的小說:

1、故事與情節

何為故事?被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何為情節?一系列具有因果事件的逐步展開就叫情節。情節是小于故事的小說單位。

2、情節的生發

情節的生發即寫出一種矛盾的存在,它使小說富有張力。比如《在橋邊》,“我”對姑娘的暗戀與對記數工作的沖突;《清兵衛與葫蘆》中,清兵衛的愛好與父母、老師的不理解之間的沖突。

3、情節與細節

細節是細小的情節,它可以豐滿充實情節。

情節運行的方式:

1. 情節運行一般有如下幾種方式:

一是遵循基本模式:發生——發展——高潮——結局。也稱線性模式。

二是搖擺:即通常所說的“一波三折”,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并不呈現一條直線,作家不會讓人物選擇快捷方式一口氣跑到底,總會在某處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做點什麼然後再回到軌道,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搖擺分為小搖擺與大搖擺。小搖擺有對話搖擺比如《變色龍》,有心理搖擺比如《素芭》。大搖擺往往是拔河式的拉鋸戰,比如《老人與海》中老人與鲨魚的鬥争。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稱為“歐·亨利式結尾”。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個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卻不能不承認又在情理之中,從而增加小說情節的生動性。

情節運行的動力:

1、突發性事件

突發性事件是情節運行的動力,也是一種懸念。用在開頭的比如《炮獸》,用在中間的比如《清兵衛與葫蘆》《山羊茲拉特》。

2、危機爆發

危機爆發之後既要解決爆發之後的諸多問題,同時,也是情節的新起點。

第六單元:結構

謀篇布局:

1、結構是一個容器

結構既是物理上的裝載,也是精神的紐結。一個好的結構,一是能将生活上的某些點滴事件、情緒固定下來,二是還能夠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比如《半張紙》中的小紙片、《橋邊的老人》中的老人、《牲畜林》中的牲畜林。

2、長與短,巧與拙

如果短篇小說是一場戰鬥,而長篇小說則是一場戰役。

結構的“常”與“變”:

結構主要通過情節的推進或者情緒的勾連、材料的組織來構成。

傳統小說通常以時空為本位的線性結構模式。而外國現代小說在結構上賦予小說更多的變化,主要有三種常見結構模式:

一是層層推進的“延遲”式結構。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的緊張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中,一環扣一環,實現小說的結構張力。如《牲畜林》,每次朱阿舉起獵槍要向德國兵射擊的時候,就會被阻止,而阻止的理由也在情理之中。

二是生活的橫斷面。将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就是截取主人公離開住所的最後兩三分鐘,借助半張紙引出他對往事的諸多回憶。

三是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恒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裡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第七單元:情感

1、有一類小說,既不是以闡明思想為目的,也不是以講述故事為樂趣,它所追求的就是以情動人,圍繞“感動”做文章。感情的需求和感情的豐富,是一個作家的創作得以進行與維系的根本保證。情感可以使物理意義上的時間在心理時間裡成為無限。悲憫情懷是人類最高尚的情感。

2、相對于詩歌、散文,小說的情感及其處理方式尤其獨特的地方,它對情感的節制勝于放縱,小說在處理情感上,不宜飽滿和激烈,要适當地隐忍和節制,要讓小說情節和人物自己說話,随着情節的發展自然展露,從而收到更深層次地打動人的效果。小說的情感講究醞釀,保持一種蓄勢待發的态勢。第三人稱叙述可對情感降格處理,以免陷入第一人稱叙述不由自主的抒情裡。

3、情感在小說裡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有時可以是小說的題材,有時可以是小說的基調,有時可以是貫穿全篇的線索,有時可以是小說結構的張力。

4、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小說的情感逐漸降溫,甚至到了崇尚零度寫作,隻寫人性,不寫人情。

5、在《山羊茲拉特》中,阿隆全家在經過了生離死别和失而複得的情感淘漉之後,與山羊茲拉特的情感才超越了簡單的人與動物這一有着内在等級關系設置的階段,進而真正具有了平等的可能。人與動物的感情之所以更真摯,是因為動物那種隻回報不傷害的感情純潔性更能滿足人類的感情需求。

6、《禮拜二午睡時刻》母親因為兒子的“污點”而失去了正常表達的可能,情感的洪流必然十分隐忍節制,必須尋求其他途徑才能幽微地傳達出來,比如用景物烘托内心的悲痛和憂傷,強行抑制的表情和言行,極力維護兒子形象,沖破屈辱果斷堅強地去看兒子。

第八單元:虛構

1、“虛構”的意義

小說是虛構的藝術,虛構是小說的靈魂,沒有虛構就沒有小說。

2、虛構意識的逐步确立

小說中的真實是一種想象和虛構的真實,是一種真實的謊言。小說最終要表達的不是某種事實,而是一種具有審美魅力的真實。藝術的真實固然與生活的真實有關,但藝術的真實絕不等于生活的真實。

3、小說家為什麼要“說謊”

小說家的“說謊”不是道德意義上的,而是藝術上的編織與編造。

4、信不信由你

小說家的“謊言”最終還是會打動、說服我們,引起我們對周遭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人和事的重新審視和思考。

5、小說:一種想像的藝術

小說在本質上是一種想象的藝術,它經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個世界是一個相對獨立于現實的虛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同樣隐含着一種更為深刻的真實。

6、事實與真實的區别

事實是針對客觀而言的,真實是針對主觀而言的。事實不等于真實,真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事實。心靈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真實。呈現事實不是小說的目的。真正的小說是一種創造,是以想象和虛構為翼的自由飛翔。它來自于現實大地,卻又高蹈于雲霄之上。虛構的幾種情況:⑴煞有介事,寫得像真有其事,盡管内容是荒誕不經的,如博爾赫斯《沙之書》;

⑵老實承認自己的小說就是虛構,是自己腦子裡的産物,像塞萬提斯《堂吉诃德》;

⑶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暧昧态度,像卡夫卡《變形記》。

九、補充知識

1、小說結構特點

(1)單線結構

(2)雙線結構

①明暗線:顯隐結合,搖曳多姿——魯迅《藥》

②雙主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③主次線:主次偕行,相輔相成——《最後一片常青藤葉》

明暗雙線的好處:一明一暗(一顯一隐)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交叉推進,平行展開,相互呼應,彼此映照),形成“懸念”,使故事情節生動(緊湊集中),跌宕有緻(引人入勝,曲折緊張);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說……的主題。

(3)一波三折式結構(搖擺式結構):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并不呈現為一條直線,而往往會在發展或高潮處橫生枝節,使情節發生波折,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4)歐亨利式結尾(突轉式結尾):指小說的結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國歐·亨利最擅長這種結構,故稱“歐·亨利式”。作者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結尾的突轉增加了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分析時,一要分析其結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結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鋪墊、伏筆、暗示等)。

(5)延遲式情節: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中,一環扣一環,體現小說的結構張力(使小說故事富有張力),比較典型的小說就是《牲畜林》。

(6)蒙太奇式。也叫“鏡頭組合式”,即運用電影蒙太奇組接法,把幾個有内在聯系的鏡頭或場面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有機完整的結構。幾個鏡頭的銜接,能造成一種意境,表達出作者的思想。

(7)橫斷面式。将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

(8)意識流式。即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恒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裡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2、小說制造波瀾的方法

1)扣人心弦——懸念法

2)節外生枝——誤會法

3)出奇制勝——巧合法

4)出人意料——陡轉法

5)曲徑通幽——抑揚法

6)烘雲托月——鋪墊法

十、相關高考題

1.(2015安徽卷《蓑衣》)小說最後兩個自然段頗耐人尋味。請結合全文,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1)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豐滿。小格純樸勤勞而又自尊敏感,結尾隐含着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顯示出她樂觀自信的一面。還可将小格的情感表現得更為充分,通過對蓑衣草的贊美,含蓄地表現了小格對達子的佩服、信賴與朦胧的愛意。

(2)情節結構上,呼應前文且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結尾照應小說标題,并與前文的蓑衣的多處描寫和達子的編蓑衣的建議形成呼應,同時使讀者心中對小格的未來充滿想象。

(3)環境描寫上,景物特點安谧溫馨,與開篇的環境描寫氛圍一緻,使小說充滿了詩情畫意。

(4)思想内容上,所描繪的蓑衣草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象征新時期農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與達子之間萌發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達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使小說主題得到深化。通過對蓑衣草的贊美,體現出人們對傳統事物的重新認識,表現了當時農村青年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5)讀者感受上,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生機勃勃,使小說更具有畫面感和意境美,給人留下審美的空間與回味的餘地。

2.(2021年全國新高考I卷《石門陣》)王木匠講石門陣時,多處使用反複手法,這種講述方法有什麼效果?

答: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遲遲不講下文,引發聽衆的好奇與追問。

3.(2019全國1卷《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将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隻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說正是隻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安排及其效果。

答:1)小說情節是兩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棧的逗留,這隻是小說“露出水面八分之一”;2)通過小說已有的情節安排,可以推測出更為豐富的内容,尤其是兩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3)這種情況安排使小說大量留白,引人遐想。

4.(2019浙江卷《呼和蘭傳》)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答:1)用第一人稱,顯得真實、自然、親切。2)通過孩子的視角,呈現天真有趣、溫暖美好的一面。3)注重場景的細節描繪,細膩、生動、傳神。

5.(2018全國I卷《趙一曼女士》)小說中曆史和現實交織穿插,這種叙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1)既能表現當代人對趙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現趙一曼精神的當下意義,使主題内蘊更深刻;2)可以拉開時間距離,更加全面地認識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3)靈活使用文獻檔案,與小說叙述相互印證,使藝術描寫更真實。

6.(2018全國III卷《微紀元》)結合本文,談談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關系。

1)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是“幻想”的基礎。本文情節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災難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學基礎上演繹的;而文中細節如宇宙飛船的星際航行、虛拟遊戲、視頻眼鏡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學事實。2)科幻小說中的“幻想”雖然立足于“科學”,但更要突破具體科技的限制,充分發揮想象力,将人文關懷與科學意識彙在一起。本文幻想出來的“宏紀元”與“微紀元”,有一定科學因素,主旨則是對人類文明的思考。

7.(2017年全國新課标卷《窗子以外》)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含着怎樣的态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答:1)轉“我”為“你”,“你”成為自我觀察和描寫的對象,蘊含着作者冷靜審視的态度;2)使用“你”的同時,又使用“我”,蘊含着作者的自嘲和反思。

8.(2017浙江卷《一種美味》)小說設置了一個意外的結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1)情節在結尾處突然逆轉,在出人意料的戲劇性效果上,與“歐.亨利式”的結尾有暗合相通之處。2)因前文設置的伏筆若有若無(“掀鍋蓋”“不記得細節”“忘了味道”等),讓結尾呈現出某種魔幻色彩。3)結尾情節安排表明“魚未入湯”,詭異之處有深意,引發讀者對美味意蘊作深度思考與探究。4)結尾提示了“美味”的含義有表裡兩層與标題“一種美味”構成呼應。

9.(2015年全國新課标卷《馬蘭花》)小說有明暗兩條線索,分别是什麼?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

第一問:明線是馬蘭花一家為借款而引發的沖突,暗線是麻嬸母女的還款過程。

第二問:①設置麻嬸母女還錢這一暗線雖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現她們的品質、豐富了小說的主題;②明暗線交織,使小說情節更為集中,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10.(蘭斯頓·休斯《拯救》)這段文字運用了第一人稱,有什麼妙處?

答:1)文中的“我”是小說的行文線索,小說以“我”的所見所聞所感貫穿全文;2)“我”是故事的參與者、見證者,由“我”來講述故事更真實自然,更具感染力;3)從“我”的難過與懊惱之情入筆,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之情,從而揭示主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