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好! 此次蘆根君給大家帶來的方子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此前蘆根君已經撰寫過 的文稿(點擊藍色字體穿越),而這次的方子則是在黃芩湯基礎上的一個延伸,雖然說隻是在原方加入了半夏、生姜兩味藥物,但是它背後所反映的病證卻有了很大改變。下面就看看這首方子:
《傷寒》第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金匮》嘔吐哕下利篇 11:幹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黃芩三兩 白芍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二兩炙 半夏半升 生姜一兩半(一方三兩)
(《金匮》條文中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中生姜的用量是三兩)
但經過蘆根君檢索發現,宋本《金匮》裡面“幹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這一條條文并沒有出現在《唐本》、《脈經》等醫書裡面。而《唐本》、《玉函經》裡面相關條文的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中生姜的量都是一兩半。所以我們暫且認為生姜用量是一兩半。
“嘔”/“幹嘔”,前者指嘔而有聲有物,後者指的是有嘔的動作和聲音但是無物嘔出,在唐以後人們也将幹嘔和哕同等起來,但在先秦,哕和幹嘔并不等同,所以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區分。這裡的“嘔”和“幹嘔”我們都保留,下面會分析其病機。
從172條條文的前後對應,可以認為“下利”對應黃芩湯,“嘔惡”(包括嘔和幹嘔,下同)就用生姜半夏也就是小半夏湯來對治。但其實并不能這樣簡單地對應,因為兩者中的任一方都是可以互相加重的。
單從黃芩湯來看“下利”,可以是因為裡熱迫津外瀉導緻的下利,也或者是芍藥甘草湯所對治的胃虛的下利,所以總的來說是一個虛實兼雜的方子。方中的十二枚大棗“補少氣少津”,則使得方子的補益力度大大增加。
小半夏湯是對治的支飲的基本方,如條文所言:
《金匮》痰飲咳嗽篇 28: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千金》作嘔家不渴,渴者為欲解,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千金》雲:小半夏加茯苓湯。)
因為患者中焦的虛寒導緻水飲不能運化而不斷地往上沖逆,它可以上沖到我們上焦、肌表,出現比如嘔惡,咽喉痛,肌表的水氣等。小半夏湯裡面的生姜可以健胃而化飲,并且能夠去發散在表的風寒或者廢水。半夏味辛但是質潤,可以在散飲的同時去平降水飲的沖逆。
這樣來看,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就是一個寒熱虛實錯雜的方子,而“嘔”和“下利”其實可以由寒熱雙方所引起,比如雖然“嘔”是半夏生姜所主的水氣上逆,但是黃芩湯所主的火熱往上攻沖也可以加重嘔惡。而熱迫津液導緻下利,同樣小半夏湯對主治的虛寒水飲也可以去加重下利。所以多個可能出現的症狀在提示我們,症狀是可以多變的,但是背後的病機卻是相對确定的。方子針對的是背後的病機,病機所對應的則是千變萬化的症狀。
· 所以我們歸納一下黃芩加半夏生姜湯的病機:
陽明火熱、太陰虛寒水飲、津血虛少
患者可以出現表上的風寒,但是這個風寒不能用辛溫的藥去發散,比如桂枝麻黃,否則會加重裡熱,而選擇偏于潤養的生姜去解表。
此外,患者也可以出現一些火熱傷血的表現,比如出血衄血而伴有血虛的表現。因為我們從黃芩加姜夏的方子組成來看,裡面的黃芩是可以清血熱除血結的,白芍和生姜大棗也都可以去補養血。
黃芩加姜夏湯是一個偏補益的方子,可以在清火熱的基礎上去補益溫中。如果我們看回傷寒論的方子,去找找對治病機類似的方子,比如有——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組成是: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乍一看似乎二者的組成差别不大,除了一味柴胡,但是就是因為八兩的柴胡使得方子的整個趨勢更偏向氣機不利、火熱結實。 柴胡在《本經》與《别錄》上面主“胃腸中結氣”、“痰熱結實”、“大腸停積水脹”,湧瀉邪氣的力度大大增加。所以當我們看到患者的邪氣比較重,比如腹滿,口幹苦,舌象脈象等确定患者需要力量大一點去苦瀉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後者。
前面我們說到十二枚大棗,我們知道大棗可以利水,如本經裡面說的“通九竅”、“心下懸腸澼澼”。但是大棗所除的水是在患者胃中虛的情況下出現的水飲,其機理是先補“少氣少津”而使得我們中焦有力量去通暢水飲。如果患者體内的水飲是真的偏實的,這時再用到大棗,有可能會加重水飲。因此,我們就會考慮,是否有一個在這基礎上除水力量更強的方子?或者方子裡能夠除掉大棗換成其他對治水飲的藥物?
蘆根君找了找,發現第一個所說的除水力量更強的方子其實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解決。
而後面所說去大棗的,像奔豚湯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奔豚湯去掉大棗,加上桑白皮、當歸川芎,使得方子的通利的程度大大增加,同時也更大程度地去補血養血。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的病案1則:
1、胡希恕醫案:
劉某,女,50歲,1965年9月12曰初診。
因吃不潔葡萄後,患急性胃腸炎,出現身熱惡寒,腹瀉稀水便,溫溫欲吐,服葛根加半夏湯後,熱迫而吐利不止,舌苔白厚,脈弦細數。惡寒,身熱,表未全解。
綜合分析:證屬三陽合病,為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證。處方:黃芩10g,炙甘草6g,白芍10g,大棗4枚,半夏12g,生姜10g。
結果:上藥服1劑,體溫恢複正常,腹瀉止,胃稍和,仍不思歡食。服2劑,身微汗出,食飲如常,仍感乏力,繼善後調理。
蘆根君按:患者出現表證身熱惡寒,但服用葛根加半夏湯之後出現“熱迫而吐利不止”,究其緣由,我們發現,葛根加半夏湯裡面有麻黃與桂枝,但是患者是裡熱攻沖出現的身熱,在此基礎上出現的惡寒。如果使用過于溫燥的發散藥物,不僅會加重裡熱,而且也會使的我們的裡面的津血更加損傷。所以使用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它能去清降裡熱,也能去養護津血,也能去解表上的寒。
總結:
黃芩半夏生姜湯,下利而嘔俱相當。
熱迫虛寒加飲逆,表上亦可有邪犯。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