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三拗湯合止嗽散、小柴胡湯合止嗽散 感冒後咳嗽

三拗湯合止嗽散感冒咳嗽

感冒後咳嗽是指各種病原體如細菌、 病毒、 支原體等導緻的上呼吸道感染後繼發的咳嗽, 在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後咳嗽仍遷延不愈, 臨床表現為刺激性幹咳和( 或) 咳少量白色粘液痰, 可持續 3 ~ 8 周或更長時間, 胸片檢查無異常或肺紋理增粗。此類咳嗽多屬中醫外感咳嗽中的風寒襲肺型咳嗽範疇。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标準》中 “風寒襲肺型咳嗽” 的診斷标準拟定。( 1) 近期有感冒病史。( 2) 感冒症狀減輕或者緩解後咳嗽仍然遷延不愈, 症見咳嗽聲重、 氣急、 咽癢、 咳痰稀薄色白, 或咳痰不爽、 胸痛、 體倦、 納呆、 晨起咳嗽痰多;或夜間咳嗽, 夜不能寐; 舌苔薄白, 脈浮或浮緊。( 3) 肺部聽診正常或可聞及兩側呼吸音增粗, 無幹濕羅音。( 4) 血常規正常, 胸部 X 線檢查正常或肺紋理增多增粗。( 5) 排除肺結核、 支氣管哮喘、 肺部腫瘤、 社區獲得性肺炎、 服用 ACEI 類降壓藥等原因的引起的咳嗽。

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麻黃 6 ~10g、防風 10g、杏仁 10g、桔梗 12g、荊芥 10g、陳皮6g、紫菀12g、百部12g、白前12g、甘草 6g。咳嗽較甚者加矮地茶 12g、 金沸草 9g;表邪較甚者加羌活 10g、 紫蘇 10g、 生姜 6g;咽癢甚者加牛蒡子 12g、 蟬蛻 6g;鼻塞聲重者加辛夷花12g、 蒼耳子 12g;挾痰濕( 痰粘、 胸悶、 苔膩) 者加半夏12g、 厚樸12g、 茯苓15g;表寒未解、 裡郁化熱者加生石膏 30g、 桑白皮 12g、 黃芩 12g。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個常見症狀。外感或内傷的多種病因導緻肺氣失于宣發肅降時, 均會使肺氣上逆而引起咳嗽。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風寒、暑、 濕、 燥、 火六淫之邪犯肺所緻 。《素問.咳論》指出, 咳嗽的成因有内、 外兩個方面。外因主要是外感風寒, 由皮毛而入, 合于肺而為病。所謂“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 。張介賓 《景嶽全書·咳嗽》 雲 : “六氣皆令人咳, 風寒為主” , 認為咳嗽病因以風邪挾寒者居多。咳嗽耗氣傷陽, 同氣相求, 易被寒邪所侵 。“風為百病之長” , 寒邪常兼夾風邪。可見風寒犯肺、 肺失宣降、肺氣不利為咳嗽病機的中樞環節。臨床中感冒後咳嗽多為中醫外感咳嗽中的風寒襲肺型咳嗽, 主要原因考慮為: 外感多為風寒, 或者外寒内有郁熱, 經治療後, 外邪大多得以驅散, 但部分患者外邪特别是風邪、 寒邪郁于肺經而不解, 造成咳嗽不止; 還有感冒後多用清熱解毒制劑及濫用抗生素, 傷及脾胃, 寒濕郁内造成咳嗽遷延不愈。故臨床治療感冒後咳嗽多采用“疏風散寒、 宣肺止咳” 的方法, 基本方選用三拗湯合止嗽散。三拗湯合止嗽散由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之三拗湯和清代名醫程鐘齡《醫學心悟》 中的止嗽散合方組成。三拗湯具有良好的宣肺解表功能, 主治外感風寒而引起鼻塞身重、 頭痛、 咳喘痰多之症; 止嗽散具有止咳化痰、 疏表宣肺之功, 用治風邪犯肺所緻之咳嗽咽癢。方中以麻黃、 杏仁宣肺平喘止咳; 防風、 荊芥發汗解表, 疏風散寒; 桔梗、 白前、 紫菀、 百部祛痰鎮咳, 其中桔梗提肺氣, 白前、 紫菀、 百部降肺氣, 一升一降, 利肺氣, 止咳喘。諸藥合用, 共奏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全方有升有降, 有散有收, 溫而不燥。對感冒後咳嗽無論新久, 表邪未盡, 氣急、 咽癢而咯痰不暢, 辨證屬風寒襲肺者, 均可取得良好療效。

小柴胡湯合止嗽散加減感冒咳嗽

柴胡 12 g, 黃芩 9 g, 半夏 10 g, 黨參 15 g, 紫菀12 g, 荊芥 10 g, 百部 10 g, 白前 10 g, 陳皮 6 g, 桔梗15 g, 甘草 6 g, 大棗 4 枚, 生姜 3 片。

《 素問 · 咳論 》 ‘’五髒六腑皆令人咳, 非獨肺也。 ”又雲 久咳不已, 則三焦受之; 三焦咳狀, 咳而腹滿, 不欲飲食。 ” 肺主宣降, 肝主疏洩, 三焦主司氣機水火之升降。肺之宣降功能, 需賴肝之疏洩及三焦氣機升降功能進行調節, 才能正常發揮, 如果肝之疏洩功能失衡,三焦氣機不利, 升降無度, 肺之宣降功能則無法正常發揮, 咳嗽由此而生。小柴胡湯寒溫并用, 攻補兼施, 具有疏利三焦氣機、 調達上下升降、 宣通内外表裡之功效。方中柴胡升散, 和解表裡, 疏肝解郁; 黃芩苦降, 清熱除煩利膽, 生姜、 半夏和胃降逆; 黨參、 甘草、 大棗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和中之功效。柯韻伯将此方喻為 “ 少陽機樞之劑, 和解表裡之總方” 。止嗽散方中紫菀、 百部味苦性溫潤, 理肺止咳, 既有辛甘升發為陽, 又有甘苦肅降為陰的作用, 溫而不熱, 潤而不寒; 桔梗辛苦, 白前辛甘平, 二藥祛痰止咳, 升降相宜, 調暢氣機; 橘紅辛苦溫, 降氣化痰; 荊芥辛而微苦, 能祛風解表、 通竅利咽; 甘草甘平, 緩急止咳, 調和諸藥。全方溫而不燥, 潤而不膩, 散寒而不助熱, 解表而不傷正, 共奏祛風止咳化痰、 解表宣肺之效。《醫學心悟》謂:“ 本方溫潤和平, 不寒不熱, 既無攻擊過當之虞, 又有啟門逐 賊之勢。 ”二方合用, 相輔相成, 藥證相投, 咳嗽必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