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輕松學經穴人體十四經之:胃經的臨床運用

足陽明胃經(45個)

足陽明胃經,起于鼻旁,上行鼻根,向下沿鼻外側目下(承泣),入上齒,環繞口唇,交會承漿,循行過下颌、耳前,沿額角發際,至額顱中部;向下沿頸至鎖骨上窩,外行線循行于胸腹第2側線至氣沖部,内行下膈,屬胃、絡脾;複從胃口起,至氣沖部淺出後相合,下循下肢外側前緣,經膝髌和胫骨外側前緣,止于第2趾側端(厲兌);分支從膝下3寸到中趾;另一分支從足背至足大趾,連接足太陰脾經。

編者按:

十二條正經,加上奇經八脈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脈,構成了人體最重要的十四條經脈。

對于初學者,不管是用按揉刺激的手法,還是用針刺、艾灸,都需要了解這些經絡穴位的基礎性格,才能準确循經取穴。這個系列,就給大家好好捋一捋,使之盡可能成為初學者随時可以參考的工具書。

根據子午流注的概念,十二經脈的氣血從肺經開始,肝經結束。前面講了肺經、大腸經,今天我們進入胃經......

輕松學經穴人體十四經之:胃經的臨床運用

胃經,能治療與胃腸相關的疾病,以及胃經循行線路上的痛症,尤其是下肢方面的病症。而胃經,不僅僅隻能治療與胃腸、胃經相關的疾病。

在針對頭面部的疾病、如頭痛、面癱、牙齒、鼻咽喉方面的病症方面,胃經與大腸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它們是上下同名經,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似度很高。在此基礎上,胃經另辟蹊徑,在乳房相關問題上很有處理能力,因為胃經從乳房經過,而且,乳汁需要氣血來生成,胃經多氣多血,脾胃生化氣血;還有神志方面,神志病多由痰作祟,脾為生痰之源,疏通脾胃經,降胃氣,降濁氣,往往就能令人神志清明......

輕松學經穴人體十四經之:胃經的臨床運用

一、胃腸病:

胃痛、胃脹、嘔吐、呃逆、納呆、消谷善饑;腹痛、腹瀉、便秘、痢疾等。常用穴位為梁門、天樞、梁丘、足三裡、上巨虛、下巨虛、内庭。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而脾胃的升清與降濁,必須憑借小腸的泌别清濁和大腸的傳導變化。因此,隻有脾、胃、小腸、大腸相互協同,中、下二焦氣機暢達,才能使清者升,濁者降,共同完成對水谷中精微物質的吸收及糟粕的排洩。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經過小腸、大腸,與消化系統的關系最密切。根據《甲乙經》記載,足陽明胃經在膝關節以下的穴位中,除了犢鼻、條口外,均主治胃腸疾病。

足三裡位于膝下3寸,它是治療胃病的首選穴位,可治療脘腹脹滿、胃痛、飲食不下等胃病。“大腸、小腸皆屬于胃”(《靈樞·本輸》),所以足三裡也是治療大小腸疾病的常用穴,《四總穴歌》概括為“肚腹三裡留”。足三裡功擅健脾胃,補氣血,以治療虛弱性疾病著稱,如治療因脾胃虛弱導緻的“惡聞食臭”(《甲乙經》)。然而,由于穴位具有雙向性調整作用,針灸足三裡也可以攻伐邪氣,能清瀉胃火,治療胃實熱證。比如“消谷善饑”一症,,系因胃氣有餘,病從熱化,所以病人易饑多食,可見于狂症或神經性多食症患者。消渴(糖尿病)病人也可見易饑多食,多屬于本虛标實。

上巨虛位于足三裡下3寸,在胫骨與胫骨前肌之間的大空隙處。上巨虛為大腸的下合穴,是治療大腸疾病的要穴,可治療腹痛、腸鳴、腹瀉。臨床上,可以獨取上巨虛治療細菌性痢疾,效果顯著。新發現的奇穴闌尾穴,一般認為位于足三裡下2寸,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或慢性闌尾炎,效果顯著。事實上,在治療闌尾炎時,可以在足三裡與上巨虛之間尋找壓痛點(以右側為主)。

梁丘是足陽明胃經的郄穴,位于膝關節外上方,主治胃痙攣、胃潰瘍、急性腸胃炎等急性胃痛(以左梁丘為主)。如果沒有針具,也可以指代針按揉梁丘穴,同樣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呃逆由膈肌痙攣所緻,中醫則認為屬于胃氣上逆,一般以手厥陰心包經的内關作為首選穴位。但從臨床報道看,針刺陷谷穴治療本病效果也十分顯著。本穴位于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如山谷處,故名陷谷。針刺同時囑患者深呼吸,以促使膈肌上下移動,同時采取強刺激手法方可快速奏效。很多患者針後10分鐘即可逐漸減輕,繼之呃逆停止,随後不再發作。本法尤其對于各種腹部手術之後出現的呃逆屢屢有效,一般針一側穴位即可,如針刺時間略長,可以兩側交替針刺,一般1~2次即可治愈。

腹脹,有虛、實、寒、熱之分,氣、血、痰、水之别,内庭穴有治療腹脹之功,針刺本穴治療嚴重腹脹病人,收到顯著效果,值得進一步觀察。

二、頭、面疾病:

頭痛、頭暈;面癱、面痛、面肌痙攣;颞颌關節綜合征等。常用穴位為頭維、四白、地倉、頰車、下關、足三裡、豐隆、内庭。

頭痛是最常見的病症之一,病因複雜,受累髒腑較多。足陽明胃經從耳前鬓角發際前緣上行至額角,如果疼痛部位局限于前額,可以辨證為陽明頭痛,就是指前額部疼痛。如果頭痛範圍較大,不局限于某一個部位,但根據伴随症狀辨證屬胃火上炎者,也應當選取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在治療頭部疾病時,《靈樞·終始》提出了“病在上者下取之”的整體性治療原則,而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的對症治療,《甲乙經》就記載:解溪主治“頭眩痛”、足三裡主治“頭痛”,都是上病下取的典型實例。

關于面癱:根據發病部位不同,面癱有中樞性與周圍性之分,兩者的主要區别是:中樞性面癱,顔面上部肌肉沒有受累,額紋不消失,閉眼、揚眉、皺眉均正常;而周圍性面癱,顔面上下部肌肉也麻痹,故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眼睑不能完全閉合。足陽明胃經的病候就是:突然口眼歪斜,眼睑不能自由閉合或睜開,是周圍性面癱的典型表現。足陽明胃經在面部的分布呈“N”字形,共有7個穴位,許多都是治療面癱的常用穴。臨床上,在适當選取局部穴位的同時,更應該重視選取遠端的穴位,如足三裡、合谷、太沖、陽陵泉等。

三叉神經痛是面部常見病症之一,主要表現為:面部疼痛,疼痛短暫時,常為數秒鐘,劇痛難忍,猶如觸電、火燒、針刺、刀割、撕裂般。疼痛發作時還可出現面部皮膚潮紅、肌肉抽搐、流淚、流涎等症狀。一般在上下口唇、舌、牙齒及面頰等部位有“扳機點”,說話、發笑、吃飯、洗臉、漱口、打哈欠、擤鼻涕、走路時的輕微振動或轉頸的牽拉等,都可觸動扳機點而引起疼痛發作。傳統的針灸治療多采用局部與遠端穴位配合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就可能與針刺局部刺激扳機點有關。有人報道診治一例患三叉神經痛,長達10年之久的病人,僅取足陽明胃經的沖陽與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第1次治療後就明顯改善,共針6次而愈。因此,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時,應當重視循經選取遠端的穴位,最好不針刺局部腧穴。

颞颌關節是具有轉動運動和滑動運動的左右聯動關節,它的每一個運動都有多塊肌肉參與,如果這些肌肉間動力平衡失調,如喜食硬物或長期用一側牙齒咀嚼,都可能造成關節功能紊亂。足陽明胃經在颞部也有分支,因此可以取足陽明胃經穴位治療颞下颌關節疾患,如有人取足三裡治療本病,效果顯著。

關于颞颌關節活動障礙,還有更簡單的耳穴治療方法,可以參考閱讀:

外治法案例分享:耳穴上下颌,對于嘴巴張合疼痛真的太管用了!

外治法案例分享:嘴巴張合疼痛,耳穴上下颌顯神功

輕松學經穴人體十四經之:胃經的臨床運用

三、口唇、牙齒疾病:

口唇疱疹、唇腫;牙痛、牙龈紅腫或出血、磨牙症等。常用穴位為頰車、下關、足三裡、内庭、厲兌。

足陽明胃經環繞口唇,若胃火亢盛,火熱之邪循經上炎,則可導緻口唇疱疹或腫脹。治療上應當清瀉胃火,釜底抽薪。

足陽明胃經的最後一個穴位叫“厲兌”,兌為口,能治療口噤、口僻、唇疹、齒痛等口病。再比如位于第2、3趾之間的内庭穴,功擅清瀉胃火。

有人診治一例慢性唇炎病人,唇腫兩年半,采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取内庭配公孫,共針5次而痊愈。

手足陽明經與牙齒的聯系最密切,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足陽明胃經入上齒,所以一般主張下牙痛取手陽明大腸經穴位,上牙痛取足陽明胃經穴位。其實兩條經脈與上下牙齒都有聯系,因此,如果辨證為胃火熾盛,無論上齒還是下齒疼痛、齒龈紅腫,都可以取足陽明胃經的穴位。

中醫認為磨牙症多由胃火所緻,取足陽明胃經的荥穴内庭,清瀉胃火,效果顯著。

四、鼻、咽喉疾病:

鼻衄、鼻塞、鼻淵;喉痹、聲音嘶啞或暴喑等。常用穴位為足三裡、内庭、厲兌。

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病症,表現為長期鼻塞、流鼻涕、嗅覺障礙等,是正氣虛的結果。足陽明胃經起于鼻翼旁,交鼻根部。對于這些病人,除了建議病人按摩鼻部及針灸局部穴位之外,還應當選取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培補正氣。

足陽明胃經“循喉嚨",其絡脈“下絡喉嗌”,若胃火熾盛,循經上炎,則可導緻咽喉腫痛,或聲音嘶啞、不能言語,相當于西醫學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喉炎等。可以取足陽明胃經的厲總、内庭、豐隆等穴位,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五、乳腺病:

乳癰、乳痞、乳汁不足等。常用穴位為乳根、梁丘、足三裡、内庭。

乳癰相當于西醫學的急性乳腺炎,以乳房紅腫疼痛為主症,多發生在産後尚未滿月的哺乳婦女,尤以初産婦多見。足陽明經“穿乳”而過,《甲乙經》記載:下巨虛主治“乳癰”、足三裡主治“乳癰有熱”、梁丘主治“乳痛”。

乳汁為氣血所化生,産婦泌乳不足有虛實之分,前者因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或生産失血過多;後者則多因産後情志不舒,肝失調達,乳汁淤滞。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足陽明胃經過乳房,針灸本經所屬穴位既能健脾胃,生氣血,又能通經絡,調氣血,故對虛實兩種乳汁不足都有一定作用。

犢鼻穴在髌韌帶外側凹陷處,形如牛犢之鼻孔。此穴以治療膝關節腫痛、屈伸不利等局部病症為主,但有人在臨床上用犢鼻治療膝關節炎伴缺乳症時,發現用此穴治療後,乳汁分泌情況大為好轉。

六、神志病:

狂、癫、失眠等。常用穴位為足三裡、豐隆、内庭、厲兌,以及足陽明胃經位于上腹部的穴位。

痰既是病理産物,同時也是緻病因素,可以分為有形、無形兩種,前者如咳喘痰多;後者則以舌苔厚膩、脈滑、形體肥胖為主要指征。

中醫将神志病分為狂、癫兩大類,二者都與無形之痰有關,狂屬陽盛,重陽則狂,多因痰火擾心;癫屬陰盛,重陰則癫,多因氣郁痰阻。脾為生痰之源,無論有形或無形之痰,都與中焦脾胃的運化失調有關。因此,癫狂的症狀表現為心神失常(腦),但其根源卻在中焦脾胃。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十二經脈病候之中,唯有足陽明胃經對狂、癫描述最詳細的原因。

在治療上,《靈樞·經脈》将“狂”列為足陽明胃經是主所生病的第一證,并且詳細描述了狂證的臨床表現。豐隆為足陽明胃經的絡穴,“一絡通兩經”,功擅健脾胃,化痰飲,是化痰要穴。由于痰性黏滞,它在中焦脾胃産生後,很容易阻滞在中焦,滞而不去。因此,除了針刺足陽明胃經在下肢部的穴位外,還可以針刺上腹部穴位,以任脈的中脘穴為中心,取任脈上下的穴位及左右足陽明、太陰經脈的穴位,共奏健脾和胃、理氣化痰之功,為治本之策。唯痰性黏滞,易成難除,需要堅持治療較長時間,方能産生明顯療效。

胃氣以降為順,若胃腑失和,濁氣不降,夜間平卧時尤其明顯,導緻夜卧不甯,也就是《内經》所說的“胃不和則卧不安”。厲兌是足陽明胃經的井穴,《甲乙經》記載本穴主治“不得卧”、“善驚”,《百症賦》則總結為“夢魇不甯,厲兌相諧于隐白”。有人報道診治一例失眠長達10年之久的患者,患者經常噩夢不斷或驚吓而醒,曾服藥物或針刺神門、三陰交等穴治療,效果均不顯著。受《百症賦》的啟發,選用厲兌、隐白左右共四穴治之,經四次治療後竟獲奇效,患者噩夢消失,安然入眠,醒後精神爽快,周身舒适 。

七、下肢疾病:

下肢痿痹、膝膑腫痛或僵硬不适、足背腫痛等。常用穴位為梁丘、犢鼻、足三裡、上巨虛、下巨虛、條口、豐隆、陷谷、内庭。

痿證是以肢體筋肉弛緩、痿軟無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動,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縮的一類病症,相當于西醫學的多發性神經根炎、小兒麻痹後遺症、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中風後遺症或周圍神經損傷等,尤以下肢多見。

胃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若氣血化生不足,筋脈失養,則可見肌肉痿軟無力。治療上當健運脾胃,生化氣血,滋養筋脈,《素問·痿論》因此提出了“治痿獨取陽明”的總原則。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